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酒精性肝硬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1994年~2003年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7例ALC患者中死亡32例(死亡率为13.5%),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肝性脑病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肝性脑病15例,其他原因2例.死亡平均年龄(51.9±12.3)岁,平均饮酒时间(29.7±12.7)年,开始饮酒时的平均年龄为(26.9±6.7)岁,30岁以前开始饮酒的ALC患者死亡率(18%)高于30岁以后开始饮酒的死亡率(8.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AL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死亡率(13.9%)与非感染组的死亡率(1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性脑病是AL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ALC患者开始饮酒时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肝炎病毒感染不影响ALC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对1994年~2003年住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的2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7例ALC患者中死亡32例(死亡率为13.5%),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肝性脑病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肝性脑病15例,其他原因2例。死亡平均年龄(51.9±12.3)岁,平均饮酒时间(29.7±12.7)年,开始饮酒时的平均年龄为(26.9±6.7)岁,30岁以前开始饮酒的ALC患者死亡率(18%)高于30岁以后开始饮酒的死亡率(8.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AL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死亡率(13.9%)与非感染组的死亡率(1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和肝性脑病是AL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ALC患者开始饮酒时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肝炎病毒感染不影响ALC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阳  刘德东  迟宝荣 《吉林医学》2005,26(2):158-15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1994年至2003年收治的237例A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7例ALC患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79例(33.3%),其中乙肝病毒感染67例(28.3%),丙肝病毒(HBV)感染8例(3.4%),乙肝与丙肝病毒混合感染4例(1.7%),无肝炎病毒感染158例(66.7%);感染组的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异显著(P<0.025);感染组血清AST、ALT明显升高的比率分别是38%和22.8%,非感染组分别是22.8%、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25);感染组肝癌的发生率为19.3%,而非感染组仅为1.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酒精与肝炎病毒在肝损伤过程中起协同作用,肝炎病毒感染增加了ALC肝癌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炎病毒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本地区原发性肝癌与肝炎病毒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患者 430例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指标研究 ,对乙肝病毒 e抗体以及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30例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率 78.6% ,HCV感染率 1 .2 % ,HBV、HCV混合感染率 1 .6% ;伴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占 65 .8% ;HBV感染者中 60 %为抗 - HBe阳性。结论 :本地区原发性肝癌与 HBV感染以及肝硬化密切相关 ,HBV相关肝癌患者中抗 -HBe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原发性肝癌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症状、肝炎病毒感染史和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AFP)、肿瘤病变部位。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老年所占比例分别42.6%和40.7%;其不同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HBV感染史24例,肝硬化史38例;AFP>200μg/L者有40例,AFP>400μg/L者有23例;不同年龄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病变部位的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症状多样,HBV感染及肝硬化是女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向尹  杨阳  周杰 《重庆医学》2016,(23):3231-323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载量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的住院患者中感染HBV的患者552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入院时的HBV DNA载量,根据临床诊断分别统计阳性组与阴性组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例数.结果 统计显示DNA阳性组345例,DNA阴性组207例,DNA阳性组的肝硬化患病率为44.93%,DNA阴性组的肝硬化患病率为3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阳性组的原发性肝癌患病率为8.12%,DNA阴性组的原发性肝癌患病率为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HBV病毒的患者HBV DNA载量与肝硬化的发生有关,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E)联合经皮穿刺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应用TAE+PEI治疗(治疗组),29例采用单纯TAE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大小、甲胎蛋白(AFP)的下降情况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肿瘤缩小明显,AFP下降率高于单纯TAE组(P均<0.05),患者的2年、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AE+PEI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优于单纯TAE。  相似文献   

8.
李薇  吴积坰  李惠芳  顾海蔚 《医学综述》2003,9(7):447-448,F003
目的用脑诱发电位联合心理智能测验的方法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的情况。方法用视觉诱发电位 (VEP)、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P30 0 )、数字连接试验 (NCT)、数字符号试验 (DSY)与数字广度试验(DSP)等检测对 81例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患者及 5 0例非肝病患者及部分健康志愿者对照进行研究。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各检测值存在明显差异 ,81例患者中检出VEP、P30 0、NCT、DSY及DSP异常例数 ,分别为 5例 (6 .2 % )、17例(2 1.0 % )、19例 (2 3.5 % )、12例 (14 .8% )与 10例 (12 .3% ) ,共检出亚临床肝性脑病 33例 (40 .7% )。肝功能Child PughB级组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 PughA级组。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患者死于肝性脑病的比例明显高于不伴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患者。结论亚临床肝性脑病在原发性肝癌并肝硬化患者中有一定的发生率 ,其发生情况与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肝癌患者并发亚临床肝性脑病与死因是否为肝性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关系,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306例乙肝患者中,慢性肝炎104例、肝硬化126例、肝癌7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 DNA,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306例患者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47.06%(144/306),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20.26%(62/306);慢性肝炎组大三阳检出率、HBV DNA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慢性肝炎组小三阳检出率均低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62例大三阳组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144例小三阳组患者(P<0.05).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以大三阳表现为主,肝硬化、肝癌患者以小三阳表现为主,慢性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肝硬化、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 6 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观察组 ) ,8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对照组 )的 GGT活性及 AL T活性 ,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明显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 (P <0 .0 0 1)。结论 :血清 GGT活性及 GGT/ AL T比值的联合应用对原发行肝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