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月荷 《中外医疗》2012,31(34):8-8,10
目的培养ICU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ICU护士进行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时预测的预见性思维能力培养,使其学会采用预见性思维对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ICU护士预见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显著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潜在的医疗纠纷。结论在ICU护理病情观察中预见性思维的应用可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预见性思维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院急诊抢救的84例洗胃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病情观察,观察组以预见性思维为基础进行病情观察,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洗胃患者病情观察中采用预见性思维,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临床急诊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选择不同时段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急救时间(包括病情评估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心电图时间及总急救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急救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探索抢救脊髓损伤患者的最佳方法 与途径,赢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提高有效抢救成功率.方法 将急诊送院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观察组在抢救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制定的预见性护理程序;对照组则应用常规的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结果 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抢救脊髓损伤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较对照组提前28min.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急诊抢救脊髓损伤患者中能赢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提高抢救患者生命的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的运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往往在发现异常后进行治疗,不能有效保证预后质量.预见性思维是指护士通过经验、智慧以及敬业精神对急诊PCI患者从术前准备、术中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进行预见性的干预从而使急性 心梗的患者得到最快捷最有效、抢救成功率最高的救治,通过预见性思维而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时于PCI患者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6.
翁桂凤 《吉林医学》2012,33(9):2011-2012
目的:探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方法:采取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各种急救器材及急救程序,加强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使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结果:急诊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入院至抢救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P<0.01),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认可率达94%。结论:注重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7.
急诊护士面对突然来诊或急危重症病人和轻生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对急诊护士的道德情操,道德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护士的医德在护理中如何体现,谈如下几点看法.1 抢救轻生患者的道德要求轻生病人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竭力抢救.在抢救工作巾首先了解病人的病情,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观察其情感变化,心理状态,要用亲切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要以容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就诊连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构建了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就诊连续护理模式,并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将就诊于我院的急危重症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考核,观察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5.00%,对照组为82.5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诊科构建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就诊连续护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因其发病急骤,并发症较多,反复发作,而病死率较高。护士如能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理论知识,了解并发症发生.默契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这在抢救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在危重症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制定一系列符合儿童危重症抢救的SOP,通过护士自身抢救能力评价、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 多部门协同SOP护理应用后,92%的护士认为抢救能力得到提高(P<0.05);医护配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P<0.05);抢救成功率提高(P<0.05).结论 制定并应用多部门协同的护理SOP,提高了儿科急诊护理团队的救护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提升了儿童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定职责、定站位、定流程的团队急救模式在急危重症抢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常见的24种急危重症病例,采取一医二护团队模式分别制定抢救流程。把急诊抢救室护士按照能级分层次,针对常见急危重症进行团队急救模式与流程的情景模拟培训并应用于临床,考核、观察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一医二护团队模式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师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患者家属对抢救终末效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单项技能和综合能力(技术及非技术能力)均得到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一医二护团队急救模式与流程的实施可以使医护配合更默契,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急救团队的整体成长。  相似文献   

12.
急诊科作为医院窗口,面对的患者病种杂、 病情急、变化快,经常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抢救.实习护士也只有经历过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才能提高自身临床护理急救水平,深切地体会到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性.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在急诊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经验,对相关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我院实践证明,绿色通道的建设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意识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于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81-981
为了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急救意识,作为一名临床护士应时刻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保持警惕性,并在抢救时具备分秒必争的意识。急救意识是当代临床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抢救过程中能够敏锐观察病情,果断采取有效急救措施。现就如何提高临床护士的急救意识及护理质量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烧伤科低年资护士预见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方法采取规范培训清单,主动完成培训清单的项目,掌握各种急救仪器及群体爆炸伤急救程序,加强心理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使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结果烧伤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入院至抢救治疗开始时间明显缩短(P<0.01),医生对低年资护士的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认可率达96%.结论注重预见性思维的培养,可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提高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培养的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的选择标准,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急诊科护士院前急救能力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也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途径。急诊抢救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急救措施也不尽相同,要求急诊科的护士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技能和各种抢救流程,因此,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及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交通运输的发达,创伤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多,严重损伤者损害程度大,伤情复杂,尤其是复合性损伤及重要器官损伤时,常危及生命.创伤患者抢救是急诊外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急救外科护理则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素,贯穿于患者抢救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抢救的成功率.急诊外科护士的超前预见性思维既能为医生诊断做出有益的帮助,又能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因而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急诊外科采用预见性思维护理配合医生急救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护理效果.方法:取某一时间段该院接收到准备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06例.均分2组,对照组53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展开常规护理抢救方法和急诊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评估病情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抢救成功率,观察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抢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期间,实行急诊护理模式,对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与病情评估的时间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在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方面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满足患者临床护理需求,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张荣 《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74-1075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模式对急诊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预检分诊模式干预,观察组则接受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出院治疗结果不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成功率均较对照组高,而出院结果不良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降阶梯思维预检分诊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中能够提高分诊准确率以及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院是以治疗传染病为主的专科医院。但是门诊急诊病人多 ,病种复杂 ,病情危重。急诊护士通过详细了解病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仔细检查、全面分析、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赢得了救治时间 ,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和抢救的成功率。1 密切观察及时复苏急症病人病情发展变化迅速而复杂。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细微变化 ,护士及时抢救患者 ,使病人转危为安 ,我们曾抢救 1例病人 ,因服大量安眠药昏迷 12小时送急诊抢救。经洗胃、给予升压药、脱水药 ,病情缓解 ,转送入院。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