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骨科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晨间交接班模式.方法 在骨科病房设立护理组长实施护士分层级的管理,对晨间交接班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比较传统的晨间交接班与改革后的晨间交接班每次所用的时间及交班质量.结果 改革后的晨间交接班所用的时间显著低于传统的交接班所用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改革后的护理交班质量明显高于传统的交班质量.结论 规范交接班流程,可以提高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BAR模式在责任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5月南昌某三甲医院一个临床科室,并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方法将科内责任护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试验前进行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知识培训,并制定SBAR模式操作细则,在床头交接班过程中根据细则具体实施;对照组则延用传统交接班模式.对比2组责任护士的病情知晓情况、 专科知识掌握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责任护士的病情知晓情况、专科知识掌握、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责任护士床旁交接班中加强应用SBAR模式,能够提高责任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明显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层次带教模式在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制订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将2010~2011年度参加培训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n=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分层次带教模式。培训结束(3个月)后评估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护士各项操作考核成绩更优异,UC=2.669〉1.96,P〈0.05,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的带教模式较传统带教模式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供应室继续教育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而管理则是使继续教育切实得到执行的保障。供应室在医院里是较特殊的科室 ,其管理除了与整个医院同步外 ,还应有自己的特色。现就其管理与同行探讨如下。1 培训层次的划分我国护士继续教育运行的共同特点是对护士实行分阶段、分层次教育 ,即根据护士的毕业年限 ,将护士分成不同的档次 ,针对不同档次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考核标准。护士在完成本阶段、本层次的培训并合格后进入下一个培训周期。目前我国开展护士继续教育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王燕玲 《当代医学》2016,(16):162-163
目的:探讨病房护士分层次培训的体会。方法采用病例护理查房、组织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加强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重视临床培训,提高实践能力等方法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结果护士考试成绩均优秀,患者满意度高。结论使护士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护士各班次交接班工作内容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对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规范,通过组长负责制,实现对各班护士尤其是责任护士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1])。结果明确了各班次人员在交接班工作中的责任;发挥了病区组长在交接班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了新入科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结论通过规范护士交接班流程,充分发挥组长在交接班工作中的作用,保证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整体素质~([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晨会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在医院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对晨会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晨会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通过改革,明确了不同层级护士在晨会交接班中的职责,发挥了护理组长在晨会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结论规范晨会交接班流程,充分发挥护理组长在晨会交接班中的作用,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莉 《吉林医学》2012,33(9):2003-2004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形式和质量管理方法。方法:在医院对不同级别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分配及监管,对交接班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明确了交接班中的岗位职责,使护理组长起到了骨干作用,促进了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结论:规范了交接班流程及指引,减少了交接班的次数,保证了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成立护理技能培训指导小组,对护理人员定期实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护士和护理员)的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结果:通过分层次技能培训,护士的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分达95.2分。结论:科学合理的分层次对护士培训,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琴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81-38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培训与分级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方法:制定操作培训计划表,以科护士长一三、四级护士一二级护士-一级护士的层级培训模式展开操作培训,实行不定期抽考,检验培训效果。结果:层级管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护士操作合格率和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层级管理培训模式使护理培训更灵活实用,更能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方法。方法年初将全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2年内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目标及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培训学习内容,由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培训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通过理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口试和技能考核,验证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结论护理技能考核是临床护士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遗忘曲线结合360度评价模式在新毕业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新毕业护士的临床技能成绩及满意度。为进一步促进新毕业护士技能水平的提升,应树立“服务优、技术精、口碑好”的优秀护士形象,建议认真贯彻不同学历护士的分层次培训,严格把控师资准入的标准,努力加强培训质量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组交接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结果应用分组交接班模式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明显提高。结论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和医生、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提高病区护理床头交接班质量的做法。方法: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将卫生部要求责任护士"八知道"内容进一步细化,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应用于护理床头交接班,比较应用前后交班质量的变化。结果: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整体掌握度、观察分析病情的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化交班内容,改进护理床头交接班模式,有利于提高整体交班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烧伤外科晨会医护交接班中Sbar交接班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本院烧伤外科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试行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护士评价以及平均交接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烧伤外科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交接班模式后,医生对护士交班报告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P<0.05)。此外,100.0%的护士认为Sbar交接班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便于记忆,87.5%的护士愿意在晨会的医护交接班中继续采用Sbar模式,75.0%的护士认为与医生之间的相处更加有效,87.5%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使自身的评判性思维得到了提高。结论在晨会医护交接班中采用Sbar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医护之间沟通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以及沟通表达能力,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护士分层次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高素质护理队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制定分层次培训的目标和计划,成立分层次培训小组,负责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和修改.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技术理论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检查等均有显著提高(P<0.05),护理科研论文笔上一年增加36.84%.结论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需要;分层次培训对提高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亚平 《甘肃医药》2022,41(3):265-266+272
目的:探讨在我院化疗科交接班中应用标准化沟通(SBAR)交接班模式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及护士对此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未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前组,床头交接班采用床边交班本进行;将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实施SBAR交接班模式设为实施后组,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进行。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床头交接班采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28%降低到0.33%(χ2=5.251,P=0.022);护护沟通的有效性评分由(2.52±0.34)分提高到(4.13±0.22)(t=13.772,P<0.001);护士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由33.00%提高到83.00%(χ2=6.171,P=0.013)。结论:通过在床头交接班中使用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可以降低因交接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护沟通的有效性。改良后的SBAR交接记录单是一种有效的交接班工具,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标准作业流程管理在CCU与心血管病房间患者交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8-10月CCU与心血管病房间转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成立研究小组,采用标准化流程管理模式对CCU与心血管病房间患者交接进行培训,制订交接表,以此规范专科交接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交接模式的护士满意度及两组交班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士满意度和交接班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在交接班的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在交接班中的应用,规范护理人员专科交接流程和内容,提高护士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9.
秦旭 《继续医学教育》2022,(10):137-140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在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对本院鳞癌患者进行的726次交班为对照组,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对鳞癌患者进行的741次交班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实施前30 d及实施3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评价、医生对护士病情汇报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得分。结果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汇报病情后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模式进行交接班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士交接班内容的完整性、医生对护士病情汇报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身评判性思维得分均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鳞癌切除术患者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SBAR交接班模式汇报病情,有利于医疗团队协作模式下的鳞癌切除术患者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培训对于社区优质护理模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市城区中8所社区卫生中心的56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对比护士接受培训前后优质护理措施的掌握情况,同时调查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通过系统培训活动及专业测试,社区护士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由原来的(12.34±2.51)分提高到培训后的(19.41±2.63)分,前后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社区优质护理模式前后对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前后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医院之间的交流,深入开展社区护士的教育培训活动,能够改善护士的专业知识认知情况和技能水平,提高社区居民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