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淋巴瘤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其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收集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22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2例行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 22例患者中单发20例,多发2例,共有27个病灶,瘤灶多为单发,幕上多见,肿瘤形态多为类圆形肿块或结节,肿瘤直径多为2.0~4.5 cm,瘤周水肿多为轻至中度。MRI平扫显示病灶T1多呈等、低信号,T2呈等、高信号,所有D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形态为多发节结状、团块状,18例见典型的切迹征或开环征。MRS的2例患者中增强后扫描即出现强化的病灶区均表现为胆碱化合物(Cho)峰升高、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下降、出现宽大高耸的脂质(Lip)峰。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依据MRI平扫、增强、DWI及MRS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其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浩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486-1487
目的:为提高CT及MRI诊断水平,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学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原发性脑淋巴瘤可发生于幕上或幕下,单发5例,多发14例,多呈圆形。CT多表现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MRI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进行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有助于CT及MRI诊断及鉴别诊断。MRI多轴位成像对显示肿瘤大小范围及周围临界组织的解剖关系较CT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CT和MR I表现。结果 15例中瘤灶23个,单发11例,多发4例;其中脑表面9个,室管膜旁8个,脑深部6个。CT检出18个病灶,检出率83.9%。CT表现呈等或稍高密度,11个密度均匀,7个密度不均。MRI检出所有23个病灶,检出率100%。肿瘤MRI表现T1WI信号略低于灰质,T2WI信号与灰质相似,15个信号均匀,8个信号不均。70.6%瘤灶表现为明显实质样强化,16.1%病灶伴脑膜或室管膜强化。占位效应以及瘤周水肿程度大多数为轻到中度。结论大多数原发性颅内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少数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相似文献   

5.
朱旻钰  葛锐  阮怀军 《安徽医药》2013,34(3):318-320
目的探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MRI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表现。方法 11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脑淋巴瘤的患者,均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8例单发,3例多发,病灶位于皮层下白质6例、基底节区2例、胼胝体3例,T1WI显示6例呈等信号,5例呈低信号,T2WI显示3例呈等信号,8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5例可见握拳征,瘤体周围见轻、中度水肿;11例MRS显示:Cho升高,NAA、Cr降低,6例见Lip峰;病理证实均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综合分析常规MRI、MRS表现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3例,共11个病灶,其中分布于额叶4个,顶叶、颞叶、小脑半球各2个,胼胝体1个。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DWI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可见"缺口征"(2个)和"尖角征"(1个),3个病灶邻近脑膜可见异常强化。伴囊变坏死5个,出血2个。轻-中度水肿8个,重度水肿3个。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还较难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DWI扫描。结果病灶均位于幕下,4例为单发病灶,3例为多发病灶,共17个病灶,位于小脑蚓部3个,小脑半球9个,桥小脑角区1个,小脑幕旁2个,延髓背侧2个,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序列等或稍低信号,3例可见明显灶周水肿,T2WI及FLAIR呈高信号,DWI b=1000,病灶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结论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MRI扫描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单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表现缺乏特征性,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准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PCNSL的MRI表现及其临床相关资料。结果 14例PSNSL患者中单发肿瘤10例,多发肿瘤4例,共25个病灶,其中幕上病灶23个,幕下病灶2个。大多数病灶平扫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呈团块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典型的病灶可出现"尖角征"、"蝴蝶征"及"缺口征";肿瘤好发于大脑半球、脑室周围、基底节及胼胝体区。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为高颅压、肢体偏瘫及麻痹、视觉障碍等颅内占位性表现。结论 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缺乏特异性,确诊有赖于病理,MRI扫描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李华  高连荣  郭春锋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09-110,113
目的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相似,鉴别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脑膜血管外皮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9例均行CT平扫,5例行CT增强,8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颅底2例、矢状窦3例、大脑镰旁3例、小脑幕1例;肿瘤直径6~9cm,多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椭圆形或扁圆形,并与脑膜或大脑镰和小脑幕有广基底连接,肿瘤周围有水肿伴占位效应,肿块内见囊变和坏死区,但未见钙化。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有囊变坏死者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3例邻近颅骨有骨质破坏,9例均未见瘤周骨质增生。CT增强扫描,病灶呈均质显著强化,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MRI平扫,T1WI肿瘤呈等信号,有囊变坏死时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有囊变坏死者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6例可见"脑膜尾征",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结论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主要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资料,主要研究PCNSL的发生部位、病变边缘形态、信号特征、强化方式、瘤周水肿、室管膜播散以及胼胝体累及情况。结果 15例中8例为单发,7例为多发;其中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12例,半球周边白质区3例,同时伴室管膜下结节6例;仅发生于脑室内者1例。累及胼胝体时,均可见典型"蝶翼征"。病灶边缘有"棘状"突起及分叶11例。常规平扫实性部分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等稍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14例,1例表现为边缘环形中度强化。脑室内病灶或室管膜下播散结节,均未见坏死区,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瘤周水肿因部位而异,基底节、脑室旁、胼胝体区病灶水肿多轻度到中度,以轻度为主;大脑半球周边病灶水肿多较明显,呈中度到重度。结论绝大多数PCNSMRI表现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性,与其他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征象特征。方法 选取28例确诊为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CT征象特征。结果 瘤灶以幕上分布最多(27例,占96%),顶额叶内20个(占71%);28个瘤灶中21个(占75%)表现为略高密度的类圆形结节或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病灶,多数呈不均匀中度强化,瘤旁中度及中度以上水肿;7个(占25%)表现为囊状病灶,囊环壁平扫不连续完整,增强囊环壁呈明显强化,多数有壁结节,瘤旁水肿明显。结论 肺腺癌脑单发转移瘤以结节状病灶最多见,呈不均匀中度强化。囊状病灶以囊壁明显强化及壁结节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原发淋巴瘤的影像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22例临床确诊的颅内原发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分析病灶的分布、形态、信号特点及强化特征。结果MRI显示14例为单发,8例为多发,主要病灶共40个,均位于幕上,其中位于大脑半球深部14个,灰白质交界区5个,累及胼胝体13个,基底节区及丘脑区8个。其中各有2例累及软脑膜及室管膜。病灶形态多为类圆形、团块或不规则状,边界较清晰,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病灶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CT上病灶表现等密度或稍高密度22个,低密度18个。增强后所有病灶呈团块状或环状显著强化。结论颅内原发淋巴瘤CT、MRI表现及强化形式具有一定特征性,但仍须结合临床才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42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结果 42例中发现156个病灶,其中额叶37个,颞叶27个,顶叶39个,枕叶22个,小脑21个,丘脑10个;T1WI 58个病灶呈等信号,80个病灶呈低信号,1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I 76个病灶呈高信号、36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痛灶中6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9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7例,16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 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嬴洁  张宗军 《淮海医药》2011,29(1):29-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内淋巴瘤(PBL)的MRI征象,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BL的MRI表现.结果 本组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57.2岁;病灶大多位于脑实质深部近中线部位,单发或多发,MRI平扫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上多呈均匀高信号,增...  相似文献   

15.
余雷  金晓艳  梁晔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98-1699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采用Siemens Avanton1.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46例脑转移瘤患者行常规T1WI、T2WI、FLAIR(水抑制)序列及钆喷酸葡胺增强扫描,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多发34例,单发12例。增强扫描前发现病灶84个,增强扫描后发现病灶117个。幕上102个,幕下15个。病灶具有好发于大脑半球灰白质交界处,小肿瘤,大水肿,幕上多,幕下少,多发常见,增强后环形、结节状强化等特征。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脑转移瘤的影像特点,结合病史能够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脑转移瘤MRI影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MRI资料完整的脑转移瘤35例,患者均进行T1WI、T2WI平扫及增强扫描,T2FLAIR、弥散加权成像DWI轴位扫描。结果:35例中发现51个病灶,其中额叶18个,颞叶9个,顶叶10个,枕叶7个,小脑5个,丘脑2个;T1W1 19个病灶呈等信号,29个病灶呈低信号,3个平扫显示不清;T2W1 38个病例呈高信号、13个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35例病灶中5例呈斑片样强化形式,环形强化10例,不规则结节样强化6例,14例显示2种或2种以上强化形式。结论: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增强扫描可以发现平扫不能发现的微小病灶,T2FLAIR、DWI扫描对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肿瘤位于左顶枕叶,CT平扫为高密度,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其MRI表现为:T1WI、T2WI均呈等信号为主,其内有囊变坏死,周围水肿明显;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CT、MRI表现与该部位其他常见肿瘤不易鉴别,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生殖细胞瘤。结论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罕见,其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晨  徐友妹  江新华  张华  石小玲  贺剑 《江西医药》2007,42(10):871-873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影像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PC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5例行MRI平扫和MRI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CT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均位于颅内脑外,其中位于额叶镰旁2例,顶叶镰旁1例,中颅凹底1例,左侧小脑半球1例.肿瘤呈类圆形2例,分叶状3例.CT平扫表现:5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影,密度不均匀,1例内见稍高密度影,病灶内无钙化影.MRI平扫:5例肿瘤T1W呈低、等混杂信号,T2W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肿瘤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3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MRI增强表现: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3例显示脑膜尾征.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及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CT及MRI表现,旨在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脏EHE7例,均行多排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检查,包括平扫和动态增强成像,3例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结果:共检出病灶162个,最大直径3.0-150mm,病灶分布于肝脏各段,其中75个病灶紧邻肝包膜下生长。CT平扫7例患者共162个低密度灶,其中47个出现融合。1例患者病灶内见钙化,6例见"包膜回缩征",增强扫描64个病灶呈晕征,且门脉期显示更清晰。4例患者MR检出66个病灶,T1WI均低信号,T2WI中高信号。4例均可见"包膜回缩征",增强后43个病灶呈晕征。3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显示肝实质边缘斑片状染色伴周围细小血管。结论:肝脏EHE表现为多发弥漫结节,多位于肝包膜下生长,结节可融合,可具有晕征及包膜回缩征,MRI对晕征的显示较CT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颈部淋巴瘤的CT与磁共振成像(MRI)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37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颈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CT、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行MRI平扫,其中3例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37例中2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累及部位包括鼻咽、鼻腔、扁桃体、舌根、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16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淋巴瘤在CT图像呈等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其中2例病变内出现坏死样低密度区。MRI扫描T1WI呈等高信号,T2WI及抑脂序列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颈部淋巴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点,对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侵犯范围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