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颖  马亚楠  何钦成 《中国医院》2006,10(12):34-35
医患纠纷一直以来是困扰医院管理者的难题之一,本文从通过驻院律师与法律顾问的区别,其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中的作用,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等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医院、患者、第三方驻院律师三者的有效结合,公平解决医患纠纷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是民事法律关系。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可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途径解决,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存在立案难、举证难、医患双方不平等的问题,导致本应纳入司法处理的医疗纠纷屡屡演变为医闹、打医、杀医等暴力事件。因此,有必要强化医疗诉讼立案监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明妨碍和专家证人制度,畅通化解医患纠纷的司法路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医患矛盾日益恶化,各家医疗机构都面临着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的现状,以往光靠医疗机构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自行协商处理医疗纠纷的方式不仅有失公平,也已不能有效地解决医患矛盾,且医患纠纷亦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虽然用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最为公平、公正,但诉讼程序对医患双方来说都存在着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因此大多数患者及家属都不愿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为了更好地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调解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医疗机构的迫切需求,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也成为化解矛盾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某三甲医院处理医疗纠纷的经验阐述运用调解途径的体会,可对以后医疗纠纷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加之我们服务对象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生活中出现的纠纷特别是医疗纠纷的解决,愈加愈倾向于运用法律手段。医疗纠纷的日益增多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1 加强医患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在医疗纠纷中,少数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导致的医疗事故所引发的外,多数纠纷则是由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粗暴、医护言语不慎、解释工作不到位所致。因此, 加强医患沟通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医疗活动中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病人,坦诚沟通才能主动的将各种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等到纠纷发生后才去被动的调解纠纷、处理纠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活动中的医患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医患纠纷是医疗纠纷与非医疗纠纷的总称。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不满意,患者出现诊疗延期、痛苦加重、伤残甚至死亡等情况,在医患之间引起的纠纷;非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院的收费标准等不满意,或者发生了侵犯患者生命健康权以外的民事权益所引起的医患纠纷。如何防范纠纷,处理好医患关系,是医疗管理的重要内容,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医患纠纷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医患双方对协商解决医患纠纷方式的认知、选择意愿,协商解决方式的利弊等,发现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这一机制的措施和建议,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个区37家医疗机构和124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7家医疗机构均设置了医患纠纷处理部门,在2007年和2008年度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的医患纠纷数量分别占89.5%和90.1%;医患双方大多倾向于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30家医疗机构表示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而采用协商解决的方式;23家医疗机构认为协商处理医患纠纷过程中患方存在无理要求;62.1%的患者选择协商解决医患纠纷,41.1%患者选择理由主要为省时便利;患者方认为协商处理医患纠纷的弊端主要有信息不对称、可能被蒙蔽。结论:当前医疗纠纷解决的主要方式还是协商解决,应加强对医患纠纷协商解决的机构建设,完善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治疗、护理过程及其后果所发生的分歧,它分为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医疗纠纷中受到心理学、社会学和道德观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我国医事仲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或处理在认识上发生分歧,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或需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调解或裁决才能解决的医患纠纷。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患者索赔数额也比以往提高很多,标的额常过百万。如何经济、高效地解决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1医事仲裁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1我国现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的局限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双方协商解决、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三种途径对于解决医疗纠纷、保障医患…  相似文献   

9.
医患关系的信任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左国庆  廖于 《重庆医学》2004,33(6):948-949
根据法律上民事责任是构成法律责任的最基本的条件,以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有无医疗过失为标准,将医疗纠纷分为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非医疗过失纠纷多于医疗过失纠纷[1],而非医疗过失纠纷的产生与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有关.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是医疗纠纷的根本因素,以往的信任关系被破坏,重新构建这种信任是一个战略问题.因此,用博弈论的观点探讨建立医患之间信任关系,尤其是医患之间需要建立信誉机制,这将有利于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对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2].  相似文献   

10.
医疗纠纷的解决一直以来是困扰医学界和法学界的难题.近年来,我国的医疗纠纷增长迅猛,医患关系紧张对立,现有的医疗纠纷解决渠道不畅通,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使其既能快速、公正、低成本的处理纠纷,又能尽快恢复、修补异化的医患关系,实现医患关系、社会关系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通过诉讼解决各种纠纷已成为人们普遍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然而,医疗纠纷有其特殊性,若盲目鼓励人们诉讼解决医疗纠纷,结果可能引发许多问题,最终是弊大于利。面对我国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现状,理性和客观地看待医疗纠纷的诉讼解决,建立以调解为主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现实意义。1医疗纠纷的特点医疗纠纷指因具体医疗行为引起的医患之间的争议,通常包括医疗事故纠纷和非事故性医疗侵害纠纷。一般认为,医疗纠纷属民事纠纷,但同一般民事纠纷相比,有其特殊性。1.1医疗纠纷的专业性一般民事纠纷涉及的主要…  相似文献   

12.
张宇  徐文学  高学兰  洪嵘  曹雪明  蔡丽娟 《中国病案》2013,14(7):45-46,M0002
目的调查2010年-2012年三年间昆山市医疗纠纷的发生、处理情况。探讨涉及纠纷诉前处理各方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汇总17家医疗机构2010年-2012年三年间的医疗纠纷发生、处理情况,分析三年来纠纷发生比例、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结果三年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2.7‰,3.1‰和2.9‰。但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发生了变化。三年间采用医患协商的比例分别为90.16%,82.17%和76.52%;采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主持的第三方调解处理分别为9.29%、17.39%和19.84%;采用行政处理的分别为0、0.43%和2.02%;民事诉讼的比例分别为0、55%、0和1.62%。从医疗纠纷处理的途径上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年来纠纷发生率并无明显变化,目前医患纠纷诉前处理主要有医患协商、行政处理、第三方调解三种方式。医患协商是纠纷处理的主要方式,第三方调解的作用日益突出,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处理中仍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作为一种解决医患双方诊疗纠纷的新途径,在山东省部分医院施行已有两年,山东省立医院、山大齐鲁医院等13家三级以上医院引入这一管理机制。对此,卫生部信访处的张鸣处长表示,卫生主管部门欢迎多元化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鼓励多方参与医患关系的协调,“第三方”的尝试值得肯定,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和纠纷,还是要靠制度的改进和医患双方努力。  相似文献   

14.
黄桂珍 《医学文选》2004,23(5):663-664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急剧上升。为此,如何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当务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岐而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所引起的纠纷。医疗纠纷,不论何种原因引起,也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都将会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影响。特别是那些损害后果严重、专业技术复杂、责任难以明确的医疗纠纷,有时会持续多年,涉及医患双方、卫生行政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等诸多部门和人员,调解和处理难度甚大。某院近年来发生和处理医疗纠纷40起,现就纠纷的起因、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以协商和解为主.该方式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不断完善,以实现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标. 1 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概述 目前,医疗纠纷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关键在于能否采取妥善的措施予以解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医患双方协商和解、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及对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诉讼、仲裁、人民调解等.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现状医患纠纷发生率及不按合法途径解决的比率均在逐年上升,医院无重大过失的情况下作出赔偿的现象增多,医患纠纷赔偿平均金额快速攀升,医患纠纷引发的违法案件不断发生。立法的个人建议,①民法适用于医疗纠纷调处的困惑。②完善医疗卫生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③正视医疗纠纷处理的专业性。④强化医疗争议的法定调查。⑤医患纠纷处理的法制化。⑥免除非医疗事故的医疗赔偿。⑦医疗过失的判定要结合当时当地实际情况。⑧控制过高额的赔偿。⑨建立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刘玉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76-176
医疗纠纷是指因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不满意,与医疗机构或与医务人员发生的纠纷。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以及对医疗诊断、治疗、护理的要求提高,以及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医患纠纷也就越来越增多。如何减少医疗纠纷,是医院当前首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重军 《中外医疗》2008,27(10):75-76
本文分析了导致门诊医疗纠纷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医患纠纷的对策,并在医方角度论述了从根本上预防医患纠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黄桂珍 《微创医学》2004,23(5):663-664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急剧上升.为此,如何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当务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