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珂 《中外医疗》2012,31(4):105-10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救治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采取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即〈6h组和〉6h组,其中〈6h组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而〉6h组则采用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在发病后〉6h。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本研究患者主要死因为: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泵衰竭,有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5.91%,有5例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1.36%,有32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72.73%。〈6h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0.34%;4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13.79%;24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82.76%。≥6h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6.67%;1例患者发生轻度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冠脉再通,冠脉再通率为53.33%。2组患者对比轻度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死率和冠脉再通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05)。结论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病死率,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09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采用心电监测下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患者中达到冠脉再通标准的有61例,再通率为73.49%;2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41%.发病6小时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82.35%)明显高于6~12h的再通成功率(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再通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宇伟 《当代医学》2011,17(4):98-9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心电监测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4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冠脉达到再通标准的有34例,再通率达73.91%;1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其中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4%。发病6h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6h~12h的再通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尽早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再通的成功率。静脉溶栓治疗。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快速、持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使缺血心肌得到充分、有效的再灌注,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明显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3]。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在无PTCA治疗条件及偏远医院尤为适用。过去认为,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宜行静脉溶栓治疗,但近年来大部分学者认为,老年患者仍应积极行静脉溶栓治疗[4]。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目的是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心肌梗塞的面积。尿激酶不具有抗原性,可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而导致血栓的溶解,疗效确切,是国内应用较多的溶栓剂。尿激酶与链激酶相比,尿激酶与血栓纤溶酶原亲和力较大、溶栓作用较强,而且出血副作用较小。尿激酶不需做皮试,应用方便。早期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凝血过程与纤溶过程并存,而且血小板的激活在整个凝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溶栓治疗过程中需要应用足量的阿司匹林。本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中再通成功率为73.91%。28例患者于发病后6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再通率为85.71%;18例患者于发病后6~12h内行静脉溶栓治疗,其再通率为56.76%。发病后6h内与6~12h内行溶栓治疗,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发病至再灌注治疗的时间越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越好。26例患者于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其再通率为88.68%;20例患者于溶栓后24h内未发生T波倒置,其再通率为55.00%;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与否,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认为,ST段回降程度、速度以及变动的情况可反映心肌再灌注的状况,与心肌挽救程度及预后有关,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无定论[5];本研究发现溶栓后24h内发生T波倒置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12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34%;1例患者死于广泛前壁心肌梗塞后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1例患者因原有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在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死亡。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一般可自行缓解,往往是良性、特异性的心律失常。综上所述,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宜尽早应用,溶栓治疗后再通组与未通组相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与肝素溶栓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34例再通成功,成功率为81.0%,发病至溶栓6 h之内再通率89.7%,发病至溶栓6~12 h之间再通率61.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1%,5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1.9%.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及早给以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5.
肖秋玉 《华夏医学》2013,26(1):62-6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心电监测下应用尿激酶静脉治疗98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结果: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冠脉再通,再通率74.48%,未再通25例,其中死亡3例,病死率3.06%,溶栓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发病<3h溶栓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3~6h及~12h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基层医院应尽早行静脉溶栓治疗以改善冠脉血供,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降低病死率,提高再通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37例发病24小时内的首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用尿激酶、肝素及阿斯匹林治疗,并采用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冠脉再通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提示: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5.3%与21.1%);溶栓组内,发病时间<6b与6~24h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故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时机可延长至发病后24h。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溶栓时间窗.方法 28例AMI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的变化,判断冠脉再通率,并观察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8例患者溶栓后冠脉再通20例,再通率71.4%,其中发病6 h内溶栓冠脉再通13例,再通率81.3%,发病6~12 h内溶栓冠脉再通7例,再通率58.3%;2例出现牙龈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可靠的,AMI患者发病6 h内应用rt-PA静脉溶栓效果疗效显著,发病6~12 h应用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严重而持续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主要原因,冠脉闭塞后20~30min,受其供血的心肌即有少数坏死,开始了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过程,1~2h之间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因此,尽早(6h以内)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恢复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对减少心肌坏死、抢救缺血心肌、改善愈合非常关键。方法对36例发病6h内无溶栓禁忌症的AMI患者行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辅以阿斯匹林口服及肝素皮下注射。结果再通26例,再通率72.2%。结论结果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冠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AMI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脉再通32例,再通率64%,其中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率19/22(86.4%),发病6-12h溶栓再通率13/28(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2)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死亡率3.1%,急性心衰发生率12.5%,心绞痛发生率3.1%,未通组死亡率10.7%,急性心衰发生率17.9%,心绞痛发生率10.7%。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宜及早应用。溶栓后冠脉再通组与非再通组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冠脉再通32例,再通率64%,其中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率19/22(86.4%),发病6-12h溶栓再通率13/28(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2)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死亡率3.1%,急性心衰发生率12.5%,心绞痛发生率3.1%,未通组死亡率10.7%,急性心衰发生率17.9%,心绞痛发生率10.7%。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一种有效方法,宜及早应用。溶栓后冠脉再通组与非再通组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急性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36例急诊AMI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36例AMI患者中获得冠脉再通23例,再通率为63.9%;其中发病≤6h溶栓再通率21/27(77.8%),发病〉6h溶栓再通率2/9(22.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有效方法,使更多的AMI病人及早赢得时间,得到有效治疗,挽救更多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12.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亚利 《中外医疗》2009,32(10):39-39
目的对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开展溶栓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国产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冠脉再通16例,再通率为57.1%,发病在4~6h者6例,再通率为60%。结论AMI溶栓治疗的疗效存在时间依赖性,越早越好,最佳时间在发病6h内,尽早开通冠脉血流,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杜娟 《中原医刊》2003,30(12):5-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应用尿激酶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与溶栓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观察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72h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100例,冠脉再通80例,再通率80%。其中发病1h内溶栓4例,再通4例,再通率100%;发病1-2h内溶栓18例,再通17例,再通率94.4%;发病2-4h内溶栓20例,再通18例,再通率90%;发病4-6h内溶栓21例,再通19例,再通率86.4%;发病6-8h内溶栓15例,再通11例,再通率73.3%;发病8-10h内溶栓9例,再通6例,再通率66.7%;发病10-12h内溶栓8例,再通4例,再通率50%;发病12-24h内溶栓4例,再通1例,再通率2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8.633,P<0.01)。结论:AMI后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率存在相关性,梗塞时间越短,溶栓再通率越高。  相似文献   

14.
彭中 《当代医学》2011,17(6):113-114
目的探讨评估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在心电监测下应用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93例患者中冠脉达到再通标准的有69例,再通率达74.19%;24例患者未达再通标准,其中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23%。发病6小时内溶栓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6h~12h的再通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行静脉溶栓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再通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辽宁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确诊的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溶栓时间与冠脉再通的关系。结果:发病2h内静脉溶栓治疗2例,全部再通(100%),6h以内静脉溶栓12例,再通9例(75%),12h以内静脉溶栓6例,再通2例(33%)。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与血管再通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术,观察组患者给予PCI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冠脉再通率、住院时间、LEVF及LVEDD等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有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与冠脉再通率,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史大望 《中原医刊》2003,30(24):45-46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 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符合溶栓条件、无禁忌症分为治疗组 ,不符合溶栓条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 ,溶栓时间均在发病后 12h之内 ,其它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冠脉血管再通率为 71 88% ( 2 3 /3 2 ) ,其中 3h内溶栓再通率 85 71% ( 12 /14 ) ,3~ 6h再通率 77 78% ( 7/9) ,>6h再通率 44 44 % ( 4 /9) ,出血并发症为 15 63 % ( 5 /3 2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尽早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可以使梗塞相关血管再通率提高 ,增加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白美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34-293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症状后及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探讨不同时机静脉溶栓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8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且符合溶栓条件的起病<6 h、6 h~12 h 两个时间段的患者进行溶栓及规范化治疗,选用瑞替普酶18 mg/次,采取间隔30 min 2次给药法进行溶栓治疗,观察2组时间溶栓成功比例。结果发病6 h 内、6 h~12 h 两个时间段溶栓成功率分别为85.0%,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静脉溶栓可以有效恢复心肌再灌注,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 r-PA)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无溶栓禁忌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PA 18 mg +0.9%氯化钠50 ml快速静脉溶栓治疗,30 min后再给予r-PA18 mg治疗.计算发病0.5~2h、>2~4h、>4 ~6 h及>6~12h内溶栓再通率,并将6h内溶栓病例与将>6~12 h溶栓病例进行再通率比较.结果 6h内溶栓再通率为86.67%,>6~12 h溶栓再通率为41.67%,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r-PA急诊溶栓治疗AMI疗效好,再通率高,AMI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且安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与治疗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对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对符合静脉滴注溶栓治疗的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情况来看,本组8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有55例患者冠脉再通,再通率为63.95%,有3例患者出现皮下出血症状,无死亡病例。结论: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时间与患者冠脉再通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关系,时间越久则再通率越低;患者再通率与患者的年龄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年龄越大,冠脉再通率越低。及时趁早的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对提高患者静脉溶栓率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