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1].国务院最新公布(2004.10.12)的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高血压流行呈"3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现状,因此,尽早发现,积极防治,力争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理想标准,是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要求,也是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战略任务[2].  相似文献   

2.
胡翠芬 《新疆医学》2010,40(6):115-119
高血压病是现代社会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危险之一,高发病率、高并发症、低控制率的现状使高血压的防治面临巨大的挑战。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高血压是由于多重危险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血压升高只是其中的表现之一。高血压疾病人群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血压可得到较好的控制。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患者的血压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甚至成为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其中80%分布在基层[城镇社区和(或)乡村],基层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基层医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现在基层医院均采用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实诊室血压诊断的准确性受影响、对高血压治疗疗效了解不全面、不能连续了解高血压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及与各种因素的关系,存在着严重的"白大衣效应";采用动态血压可以避免"白大衣效应"、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单纯夜间高血压"、"晨起高血压"及高血压患者控制效率,更全面的评估患者心血管风险,指导合理降压治疗.动态血压监测是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可靠标准.目前高血压患者对动态血压的知晓率、基层医生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基层医疗机构对动态监护仪器的缺乏导致高血压诊断及控制率仍低.因此,基层推广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的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王晓敏 《河北医学》2009,(11):1386-1386
原发性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发病因素。国务院最新公布(2004.10.12)的资料,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高血压流行呈“3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现状,因此,尽早发现,积极防治,力争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到理想标准,是抗高血压治疗的基本要求,也是涉及社会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更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战略任务。本文对263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并针对性的分组进行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家庭医生对签约高血压对象实施包括人体正常血压值上下限知识、每日摄盐上下限量知识、血压控制达标后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物知识、血压是否控制越低越好知识高血压四项最关键防治知识指导对其认知的影响。 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以接受上海市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监测管理一年以上,病程在2年以内,无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签约家庭医生高血压患者405名为研究组,继续维持原公共卫生人员电话或上门随访管理高血压患者276名为对照组。2组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要求,根据研究对象血压分级、危险因素分层进行分组管理,分别对其实施血压监测和高血压知识指导。通过答卷方法测评2组患者高血压四项关键防治知识水平。 结果 681名研究对象的社会年龄构成、性别构成、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分组构成,经t检验,研究与对照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2组研究对象其背景情况基本平衡。但研究组对象对四项最关键防治知识正确认知人数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2组人数比例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 家庭医生高血压关键防治知识指导有助于签约对象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掌握,对促进自身血压控制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对推动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深入发展具有正面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原高血压患者管理办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血压控制率以及规范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管理之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也是实验组患者较高。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者痛苦,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原高血压患者管理办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血压控制率以及规范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管理之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也是实验组患者较高。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者痛苦,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1担心血压降得过低受传统高血压防治观念的影响,很多患者对目前提出的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135/85毫米汞柱)以下有所顾虑。他们总是担心血压降得过低会影响心、脑、肾的血液供应,使这些器官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研究证实,患者的血压在理想范围内控制得越低越好,这样既可减轻症状,又可降低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2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患者在进行高血压防治的过程中应以非药物疗法,即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以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患者…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3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老年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价值及社会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观察其血压、脉压、临床症状体征及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治疗情况。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为主,血压变异性大,临床表现多样化,多与其他慢性疾病并存;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了解率低,治疗依从性不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其特殊性,在诊断防治中应针对其特点进行个体化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每年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据估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令人焦虑的是,人群中了解自己血压水平或测量过血压者的比例不高,高血压有效控制率则更低。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克拉玛依白碱滩地区普通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白碱滩区高血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为高血压临床研究与心血管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华夏医学》2005,18(1):40-4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患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64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患者与1次出血患者相比,年龄低,血肿量大,血压控制不良,恢复和预后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原因,加强脑出血患者的随诊和控制血压对预防再出血有利.  相似文献   

12.
姚莉 《大家健康》2016,(8):18-19
目的:探究高血压社区防治的技术、策略及实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社区内内100例高血压患者的病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家庭护理,并且根据防治策略实施临床防治措施,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患者高血压社区防治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记录下来。结果:经过高血压社区防治和护理,患者对于高血压认知和预防能力提高,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压行为控制率升高,各项结果显示均优于治疗前。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思路主要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心理疏导以及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宏珍 《中外医疗》2010,29(36):153-154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低的特点,加上个别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够,未能按时服药,老年人自身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又低,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若不及时防治,有可能使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联的心、脑、肾疾病的发生和病死率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本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综合防治干预6个月,观察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前后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健康知识、饮食、运动、药物联合治疗及心理等干预效果。结果:综合防治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100%)明显高于干预前(65.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患者血压情况较综合防治干预前更趋近于正常血压水平,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对健康认识水平,其降压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宋丽娟 《海南医学》2012,23(24):116-117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社会支持程度和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高社会支持程度和大专及以上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同时其血压控制较佳率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而高中和中专、一般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高于初中和小学、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支持程度及文化程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及干预。  相似文献   

16.
高媛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04-104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重,以及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的变化等综合因素,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比例逐年升高,其中90%以上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病人当前存在服药率低、控制率低、致残率高等特点。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血压,完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案,降低老年人心、脑、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服用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服用与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的各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86例高血压患者的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与血压控制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86例患者中49例(26.3%)有规律地服用抗高血压药,并有效控制血压;112例(60.2%)服用药物不规律,不能有效控制血压;25例(13.4%)从未服药治疗。56例(30.1%)能每周一次监测血压变化,其余130例(69.9%)监测血压频率均不足1次/月。服药及血压控制主要与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并发症情况、发病时间长短、症状有无、年龄有一定关系。结论:高血压的防治情况不容乐观,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是重点,对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随着高血压病患病率日益增高,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并发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高血压是我国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接近2亿,且每年新增加患者300多万,估计每三个家庭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全面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刻不容缓。但目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因此建立高血压病良好的社区管理模式,已成为社区医疗工作重点[1]。本文将对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心血管疾病,血压的控制率备受关注.在一些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以睡眠过程中反复、频繁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点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受到广泛关注,临床和基础研究取得了迅速发展.目前,多项临床、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证实SAHS可以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泸州市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在参加体检的18。78岁人群中筛选无明确高血压家族史、无糖尿病和肾病病史者1666例。按性别、年龄、职业和血压水平分组,分析影响血压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本人群高血压检出率22.7%,高血压前期检出率42.6%;男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在低年龄段处于高血压前期亚健康状态的比例55.5%,远高于同年龄组女性;政府机关人员血压水平高于学校和企业人员;高血压患者脂肪肝检测率42.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职业、肝脏B超异常、心电图异常和甘油三酯偏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的防治应采取多重危险因素干预策略,既要对患者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前期亚健康人群进行预防干预,又要注意对高血脂及脂肪肝的综合控制,才能达到更好地控制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