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总结改良超滤与零平衡超滤在59例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结合应用的经验、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59例婴幼儿,其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4月~3岁之间,体重5~14kg,体外循环手术中均采用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根据灌注压、红细胞压积给予零平衡超滤,停机后给予改良超滤。结果 59例患儿均顺利停机,无1例死亡,未出现超滤并发症,转中血球压积18~30(22.5±2)%,停机改良超滤后血球压积上升至32~38(35.8±1.4)%,在CCU住院时间为2~6d,皆顺利出院。结论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将零平衡超滤与改良超滤的结合应用,零平衡超滤利于炎性介质的滤出,改良超滤可在CPB结束后快速排出多余的水分,提高红细胞压积,改善心肺功能,适用于低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及体外循环时间长者。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婴幼儿血容量少,体外循环(Extracoporeal circulation,ECC)中如何减少过多的水分,避免过度稀释造成组织器官水肿,一直是灌注医师所关心的问题。改良超滤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观察改良超滤对犬体外循环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应用超滤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18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成对照组、CPB组和改良超滤组三组.三组动物均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生效后,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舌粘膜氧饱和度(SpO2)等,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分别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开胸时接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通气,三组分别在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停机时、停机60 min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犬RI和OI;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照组犬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CPB后肺组织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甚至肺泡腔内有水肿波;改良超滤组肺组织改变明显轻于CPB组.(2)RI和OI的变化: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三组犬RI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各时间点RI、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T2、T3时点的RI明显高于T1,而OI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CPB组、超滤组RI均增大、OI均减小;改良超滤组与CPB组比较在T3时点RI值减小、OI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可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改良超滤在婴幼儿先心病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外循环是非生理过程 ,体外循环后往往容易引起组织水肿及各脏器功能衰竭。为了减轻机体水肿及各脏器功能快速恢复 ,1 991年NaiK[1 ] 创建改良超滤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效果好。我院自 2 0 0 0年起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30例 ,改良超滤组 1 5例 ,对照组 1 5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7个月~ 4岁 (平均 2 31± 1 35岁 ) ;体重 7~ 1 5kg。病种为房间隔缺损 (ASD)超滤组 2例 ,对照组 3例 ;室间隔缺损 (VSD)两组均为 6例 ;室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术中应用乌司他丁30万~(KIU);试验2组应用乌司他丁60万~(KIU);对照组除不应用乌司他丁外其它治疗与两试验组相同。动态监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记录3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PB结束和术后6h,试验2组 FXI:C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AT—Ⅲ:A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CPB结束至术后24h,试验1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试验2组(P<0.05),且从术后6h至术后72h两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两试验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 大剂量乌司他丁能较好地保护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期间的输血量。 相似文献
7.
颅脑手术出血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颅脑手术出血量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将全麻下30例颅脑手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10例,A组为对照组,B组患者前给予止血2ku,C组术前给予立止血2ku加6-氨基己酸6 ̄8g,于术前,中终取静脉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的部分凝血酶时间(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值。结果A组术中,术终的PT、PTINR值增加,PTT术终,TT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木瓜蛋白酶体外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不同剂量木瓜蛋白酶分别与贫血小板血浆(PPP)和富血小板血浆(PRP)作用,分为生理盐水组、10U/L组和20U/L组,分别以血凝仪测定PPP和PRP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血气分析仪和血凝仪分别测定PPP的Ca2+浓度和凝血因子V、VII、VIII、IX、X和XI活性(FV:C、FVII:C、FVIII:C、FIX:C、FX:C和FXI:C);将新鲜全血与前述3种浓度木瓜蛋白酶作用,采用硅化管法测定全血凝血时间(CT)。同时测定0、20、40、60和80U/L木瓜蛋白酶PPP的PT和APTT值。结果:10 U/L和20U/L木瓜蛋白酶组PPP和PRP的PT和APTT值、全血CT值分别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10U/L木瓜酶组(P〈0.01),FV:C和FVIII:C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10U/L木瓜酶组(P〈0.05);三组PPP与PRP之间PT和APTT值、各组间Ca2+浓度以及其余凝血因子活性差异均无显统计学意义(P〉0.05)。PPP的PT和APTT值均与木瓜蛋白酶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995和0.991,P〈0.01)。结论:木瓜蛋白酶可通过抑制凝血因子V和VIII活性,从而对凝血功能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具有抗凝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联合常规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与实验组(57例);对照组患者的瓣膜置换术中使用常规超滤,而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超滤联合常规超滤;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早期临床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也相对比较短,同时其术后24 h尿量也相对较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术后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联合常规超滤应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患者,可使患者肺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异体输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药指南》2020,(5)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凝血四项与血栓弹力图评价临床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栓弹力图检查及凝血四项检查(包括血小板含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含量、凝血酶原时间),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临床价值。结果经相关分析,APTT值与MA值、Angle角呈负相关,与R值正相关;PT值与R值呈正相关,与Angle角呈负相关;Fib值与MA值、Angle角呈正相关,与R值、K值呈负相关;Plt值与MA值、Angle角呈正相关,与K值呈负相关;均显示P <0.05。结论常规凝血四项检查与血栓弹力图检查结果具有相关性,在临床中可联合应用,从而有效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张鐘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前后的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医院接受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术式选择遵从患者意愿及手术适应证,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4例,测量其术后0h、2h 和24h 的血管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变化并作比较分析。结果术后0h、2h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血浆 ET-1、vWF、TM 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24h 2组间 ET-1、vWF、T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高于术前水平(P ﹤0.01)。结论2种手术方案均对血管造成损伤进而增加术后血栓形成的风险,且腹腔镜术对血管的损伤更加严重,但术后24h 血管损伤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OME)对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志愿者口服OME,每日2次,每次20mg,共2d。采用自身服药前后对照,测定服药前后各种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APTT、FIB、Ⅷ:C、Ⅸ:C。结果OME对PT、FIB无影响,而能使APTT缩短,Ⅷ:C、Ⅸ:C增高;Ⅷ:C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Ⅸ:C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ME能够提高Ⅷ:C水平,增强人体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李利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58-6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每组30例,于术前、术后24 h,通过凝固法对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进行检测;同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与术前相比[(12.78±0.64)s VS(12.64±0.70)s],术后24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11.41±0.62)s VS(11.63±0.7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3 VS t=47.12,P<0.05);术后24 h与术前相比,两组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4 VS t=46.42,P<0.05);术后24 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 VS t=46.50,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手术更可能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增加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风险,应在围手术期积极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5.
吕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64-65
目的 研究分析改良超滤用于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12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超滤治疗,而观察组给予改良超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超滤后心功能指标以及超滤后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超滤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尿量以及库血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超滤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HCT水平,浓缩血液,减少术后出血及库血使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钱永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2-5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胃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凝血酶原时间(PT)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PT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纤维蛋白原(FIB)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轻微增加(P>0.05),两组患者FIB显著提高(P<0.05),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 h D-二聚体(D-D)显著升高,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腹手术均会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比开腹手术大,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处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竹叶青蛇咬伤患者凝血因子消耗水平及与凝血四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共收集明确竹叶青蛇咬伤患者60名,入院后即对患者行凝血相关指标检查,并及时给予治疗;同时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竹叶青蛇咬伤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bg)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咬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D-二聚体(D-Dimer)明显升高(P<0.01);咬伤患者凝血因子六项检测中,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仅凝血因子Ⅶ(FⅦ)显著下降(P<0.01),且FⅦ的下降程度与Fbg下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小板、凝血因子Ⅶ参与了竹叶青蛇咬伤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主要过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血清FⅦ的下降程度与Fbg下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对原发性胃癌患者免疫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04例原发性胃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术前,两组CD3^+、CD4^+、CD8^+、NK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实验组CD3+、CD4+、NK分别为(58.51±5.65)%、(38.11±3.28)%、(17.31±1.1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5.85±6.27)%、(25.23±5.34)%、(15.19±1.37)%,CD8+(20.02±4.05)%低于常规组的(23.85±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实验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常规组,国际标准化比值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以很快恢复,但对其凝血功能影响比较大,需要加强研究,找到相应的改善措施,相对传统开腹手术来说,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胃癌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在轻度贫血的患者在胃大切手术中输入一定量的万汶前后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进行胃大切手术患者,在输液前,输入万汶500mL,1000mL时分别取血,观测并记录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患者凝血参数在各时间点的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Plt无明显变化,PAG逐渐降低,PAGM明显低于输注前(P<0.05),其他指标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万汶对轻度贫血患者的凝血因子的影响比较小。但大剂量使用聚明胶肽对P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可能降低血浆Fib。万汶对胃大切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影响,但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可安全用于胃大切手术患者的术中输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