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鼓膜置管术,观察组予腺样体切除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中耳炎儿童生活质量调查问卷(OM-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OM-6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联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可有效改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易恩欢  周非 《大家健康》2016,(2):123-124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84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观察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中耳积液情况、听力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3.8%,并发症发生率为7.1%、复发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28.6%和31.0%(p <0.05);观察组中耳积液时间低于对照组,纯音听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听力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28例伴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实施动力腺样体切除术,同期加鼓膜置管术,麻醉方式均为全麻;结果: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鼓膜置管术,观察组在鼓膜置管术的基础上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换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患儿的听觉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74例SOM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研究组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1 a后进行随访。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5.41%)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及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观察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随访6个月~1年,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复发率及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能有效地改善患儿的听力,降低复发率及感染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腺样体切除术结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与单纯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14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中耳积液时间、听阈提高幅度、完全愈合时间、感染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听阈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感染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结合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中耳积液时间,降低感染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学良  王德乐  韦一  曾莉 《吉林医学》2012,33(19):4116-4117
目的:观察并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与常规药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将近期来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8例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在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对照组38例给予药物综合治疗。跟踪随访,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30例),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有效缓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切除腺样体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并行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伴有腺样体肥大的49例(5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术中正常结构损伤及明显并发症;49例(57耳)中,治愈48耳,治愈率为84.21%,好转7耳(占12.28%),无效2耳(占3.51%);自行脱管或拔管后随访3~6个月,OME复发率为5.26%(3/57)。结论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伴有腺样体肥大的小儿OME可取得显著效果。可作为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引起听力下降的常见病因,鼓室置管术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方法,合适的置管与取管时间是术后临床疗效成功的关键,但对置管与取管时间的影响因素很多,现从发病机制、听力学检查手段、并发症与取管时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置管与取管时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2013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13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针对患者采用不同资料方法后相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中耳积液时间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复发率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过程中,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3.
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52例,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对照组.手术组常规行腺样体摘除术,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口服及减充血剂滴鼻等药物治疗.治疗后4周复查.结果:手术组痊愈21例(37耳),占72.4%;有效4例(7耳),占13.8%;无效4例(6耳),占13.8%.对照组痊愈10例(16耳),占43.5%;有效4例(6耳),占17.3%;无效9例(14耳),占39.1%.经卡方检验,两组治愈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36<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2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途径.方法:将216例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采用鼓膜切开术,对照组采用鼓膜置管术.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术后纯音听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8例患儿因术后不能配合,于置管6个月后再次手术取管.结论:采用鼓膜切开术治疗OSAHS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操作简单、风险较低及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127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13耳)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4例(11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腺样体切除术 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对照组对63例(103耳)患者行单纯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术后随访6~9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愈63耳,治愈率为57.3%,好转36耳,好转率为32.7%,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42耳,治愈率为40.8%,好转40耳,好转率为35.8%,总有效率为79.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术合并鼓膜切开置管术对儿童分泌中耳炎愈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二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纤维鼻咽镜引导下鼓室内注射三联药混合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38耳),并与对照组采用咽鼓管吹张,注入强的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0例(42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38耳经1~2次治疗后诉听力开始提高,耳闷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两周后复查纯音听力及声阻抗,33耳有效,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42耳经5~7次治疗后诉听力开始提高,耳闷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两周后复查纯音听力及声阻抗,20耳有效.总有效率为86.84%。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鼻咽镜引导下鼓室内注射三联药混合液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所需药物为临床常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70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8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鼻咽X线侧位片A/N比值的结果将全部病例按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腺样体正常组、中度肥大组和重度肥大组。分析各组间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正常组与中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腺样体正常组与重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腺样体越大对鼻咽腔阻塞的程度越大,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桉柠蒎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试验,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桉柠蒎胶囊,对照组单服腺样体切除术以及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46/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1%(38/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腺样体切除术联合桉柠蒎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咽鼓管三维重建来探讨咽鼓管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探索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方法随机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对每例患者均进行耳镜检查和听力检查。对所有患者在捏鼻鼓气(Valsalva法)时行双侧咽鼓管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绝大部分患者咽鼓管通气正常,未发现器质性疾病,只有少数患者(4例)发现了器质性疾病。结论咽鼓管三维重建能够揭示一些不明原因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有助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6例(8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二组,用药组40例,用沐舒坦针剂鼓室内注射并口服沐舒坦;对照组36例,用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针剂混合液行鼓室内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纯音测听和鼓室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3周随访,用药组中24例25耳显效,12例15耳有效,4例5耳无效,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中14例14耳显效,9例9耳有效,13例13耳无效,总有效率63.9%。结论:沐舒坦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