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拟消囊饮治疗脑囊虫病30余例,均在服药1~3个月后获愈。现介绍如下。基本方:白芥子、玄参、法夏、僵虫、南星、枳壳各15克,牡蛎、竹沥各50克,海浮石25克,甘草10克。无竹沥,可用昆布代替;有条件者,可加贝母15克。病例一:徐××,男,34岁,农民。发现囊虫病12年,阵发抽搐10个多月.患者于1974年发病,全身有结节40多个。1982  相似文献   

2.
处方:明矾30克、硫黄30克、川椒30克、大黄30克、穿山甲30克。用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调醋搽,每日3~4次。治例:张××,男,53岁,颈部患牛皮癣二十余年,皮损而积约8.5×6.3厘米,奇痒难忍,久治未效,经用上法5剂,疗程一月后,诸症消失,患部皮肤色泽正常,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肛瘘     
<正> 处方:六角仙草15~30克,苦刺30克。用法:上药加水600毫升,煎至300~400毫升,每日1次内服。疗效:治疗12例,7例痊愈,5例好转。病例:×××,男,38岁。1954年11月发现肛门  相似文献   

4.
阴痒外治法     
方药:苦参30克、黄柏15克、白藓皮3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白矾30克、芒硝30克。用法:将上药煎水熏洗外阴,然后坐浴10~15分钟,每晚睡前一次,连用一周。病例:汪××,女,29岁,患外阴瘙痒症半年余,经用西药PP水外洗,并打针,服药治疗无效。后用上方七次即愈。  相似文献   

5.
验方消痤汤药有生大黄(后下)、白芥子各10克,石榴皮、侧柏叶、丹参各15克,蛇舌草30克,焦山楂60克,甘草5克。用法每日1剂,日服二次,主治痤疮。本方具有通便泄热,去脂化痰之功,从1989年至1990年用本方治痤疮21例,疗程10~20天,均获良效。许××,女.27岁。主诉:口鼻周围反复出现小红疙瘩年余。现病史:一年前开始  相似文献   

6.
一、处方组成: 白芨20~30克、百部15克、桑白皮20~30克、百合15克、薏苡仁50克、冬瓜仁50克、桃仁9克、杏仁15克。随症加减:脓痰腥臭,怕冷发热者加鱼腥草、蒲公英各30克,金银花30~60克;痰血者加茜草根20~30克、仙鹤草20~40克。二、典型病例: 马×,男,49岁,干部。1992年2月患感冒并支气管感染,咳嗽,黄浓痰,痰中带血,胸部微痛。经县医院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而住院。经西药治疗8天,收效甚  相似文献   

7.
处方:麻黄12克杏仁9克薏苡仁30克甘草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元参9克僵蚕9克防风9克防己12克公英15克夏枯草9克乳香9克水煎服,口服一剂。共治疗3例,均在5~6日内治愈。石××,女性,42岁,1970年4月2日初诊。两腿疼痛,两膝关节以下起红斑数个,呈散在的0.5×0.15厘米大小红斑,摸之硬而碍手,  相似文献   

8.
处方及用法:茅瓜根、一点红、路边青、大叶桉、黄花母、穿破石(若无,可用柘树叶代)各15~30克(鲜品30克,干品15克),每天1剂,水煎,内服兼外洗。内服者,每次50~100毫升,日3次,半空腹服;余下药液(或复煎液)外洗患处。病例介绍:黄××,男,10岁,宁明县  相似文献   

9.
皮肤瘙痒症     
<正> 处方:全蝎、僵蚕、苦参各6克,薄荷、甘草各3克,生地15克,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各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治疗10例,均服1~8剂痊愈。病例:(1)林××,男,39岁,1962年12月9  相似文献   

10.
方药组成通关利尿散:续随子20克,黑丑、蝼蛄各30克,大黄20克。共焙干,研为细末,备用。每次服3~5克,6小时服一次,以温开水调服(此方是祖传验方)。病案举例例一:前列腺肿大徐××,男,58岁,搬运工人。小便淋漓不爽已有十载,近2个月来小便困难。经检查为前列腺肿大。小便化验:有精液、卵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自拟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24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黄芪、丹参各30克,当归、厚朴各15克,花粉20克。甘××,女,54岁。1988年5月3日诊。反复便秘十余年,5~6天解大便一次,临厕努挣,常致肛门裂伤流血、痔疮脱出。常用开塞露、果导片方能解便。多处医院诊为习惯性便秘,治疗皆无  相似文献   

12.
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芍药、桂枝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用量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减。每日1剂,10日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疗程。刘××,男,65岁。1987年12月5日入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扁平疣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11岁,最大者33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7年;服本方最少4剂,最多15剂,除3名好转外,其余均获痊愈。方药:生地15克,当归13克,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薏苡仁、板蓝根各24克,夏枯草30克。煎服,日服两次,三日2剂或两日1剂,连服4~15剂。徐××,男,16岁。1975年4月15日诊。面部双侧出现褐色扁平疣粒五个月。初起仅数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混浊     
<正> 处方:夜明砂、龙胆草各30克,望月砂、石决明、熟地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菊花、蒺藜煎汤送服,每晚睡前服6克。病例:伍××,男,21岁,住院号18454。1959年3月28日因左眼视物不清已12天入院。检  相似文献   

15.
经闭治验2例     
例一:张××,女,27岁,已婚,工人,1980年4月2日初诊。初次月经14岁来潮,周期30天至35天,每次行经7天净。从1979年11月开始经闭,至今已5个月经水未潮,经注射黄体酮未效,近来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精神疲倦,心悸气短,食少纳呆,形体日渐消瘦,伴低烧,体温37.6℃~37.8℃,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证属血虚经闭,治拟养血通经兼以补气。处方:熟地30克,柏子仁12克,川断、党参、白芍各12克,牛膝、当归、泽兰各10克,黄芪18克,卷柏6克,川芎9克。六剂。药后诸证有所减轻,但低烧仍在,经水未行,舌  相似文献   

16.
白虎汤和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笔者以两方合用治疗荨麻 疹6例,取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11年,最短5天.治疗方法:石膏10~30克 知母10~15克芒硝3~6克(冲)大黄6~10克 甘草6~10克 粳米30克.水煎.日三服.治疗结果:全部治愈.最多服药12剂,最少服药3剂,三个月后随访均未复发.典型病例:乔××,女,43岁,农民,1981年10月初诊,门诊号00714.患者于1970年  相似文献   

17.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有一通气散方,云“治耳聋不闻雷声”。药由三味组成:柴胡30克香附30克川芎15克共为细末,早晚各冲服10克。余临证常喜用之,效果颇好,兹举两例如下: 例一:肖××男12岁双耳重听已一年余。病由看民兵打靶时枪声把耳振坏,余无不适。给予通气散:柴胡60克香附60克川芎30克为末,每日二次,每次6克,服完后即愈。例二:陶××男45岁工人两月多以前右耳突然变聋,不闻声音,自觉耳内闷  相似文献   

18.
袖口疳治验     
陈××,男,32岁。1978年7月16日诊。患者阴茎外皮肿胀光亮,痒痛交作。查:阴茎外皮肿胀如鸡蛋大小,龟头仅见1/3,肿胀处微有少量黄液渗出,外皮伴有4~5枚米粒大小湿疣,小便黄,无尿频、尿痛现象。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有力。诊断:疳疮(袖口疳)。治以清热解利湿。处方:土茯苓、银花、黄柏、地丁、车前子各18克,僵蚕、牛膝各6克,地龙、防风各10克。外洗方:柳树枝、灯龙泡鲜药各120克,地龙20克,蝉蜕10克,甘草30克.水煎待凉洗患处,  相似文献   

19.
大剂量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用重剂小青龙汤(蜜炙麻黄15克、桂枝9克、五味子9克、干姜9克、制半夏30克、白芍30克、细辛6~9克、甘草9~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顽慢支气管哮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近来笔者又遇到患者误用上方2剂量为1剂,即超重剂量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呈持续状态重症1例,获得意外的疗效,特报导如下: 徐××,女,34岁,初诊日期:1982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笔者用自拟化石汤治疗5例胃柿石,服药最少8剂,最多18剂,全部治愈。化石汤组成:黄芪30克,茯苓20克,炒白术、焦三仙、厚朴各15克,广木香、鸡内金、砂仁各10克,半夏、五灵脂各12克,炙甘草6克,小米汤为引。根据临床症状不同进行加减。常用药:玄胡、甘松、山药、槟榔、石菖蒲、乌贼骨、干姜、肉桂。殷××,女,58岁。1980年1月29日诊。20天前因吃凉柿子后胃脘胀满不适,有时作痛,多发嗳气,食而无味,大便稀溏,每日2~3次。脉沉而缓,苔稍厚而腻,上腹可触及7×5×5立方厘米大小的硬块,活动性较大,挤压肿物疼痛明显,胃钡餐透视拍片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