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rsin,AVP)是最早发现的神经内分泌激素之一。它是由下丘脑合成的九肽神经垂体激素。1895年Oliver和Schafer首次报告,给麻醉动物注射脑垂体的提取物可引起血压升高。1898年Howell证明这种引起血压升高的物质来自垂体后叶,故后来称之为血管加压素。但以后的实验证明,它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抗利尿,故此激素又被称为抗利尿激素(ADH)。近年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已经不仅仅限于单纯的升压和抗利尿作用,而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现就有关文献作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提高对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的认识,评价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作者总结了鼓楼医院1982~1986年以及泰县人民医院,泰县中医院1987~1992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住院病例40例,其中并发心律失常3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们认识到心肌梗塞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病种迄今不过70年的历史。简要地回顾一下70年来对心肌梗塞的认识过程,是饶有兴趣且是颇有教益的.1912年Herrick首先描述了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当时认为此病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生前很难作出诊断.直到1929年,Levine发表了145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报道,人们对其认识才提高了。又过去15年到1944年,Wilson介绍了应用心前导联对心肌梗塞作出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4.
<正>硝酸甘油为血管松驰剂,是治疗心肌梗塞极为有效的药物。静滴治疗时若不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剂量过大,易引起头痛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休克。1994年9月~1995年3月,笔者对11例心肌梗塞患者静滴硝酸甘油治疗时进行临床观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观察护理和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垂勇 《华夏医学》2000,13(5):578-579
无痛性心肌梗塞起病急 ,病情发展迅速 ,自始至终无特征性胸痛 ,不易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注意 ,早期诊断困难 ,特别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 ,得不到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有关资料报道 15 %~ 75 %的老年心肌梗塞为无痛性心梗 [1 ] ,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 7例无痛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情况作一介绍 ,旨在提高对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 5 7岁 ,最大 83岁 ,平均 70岁 ,其中 6 5岁以上 5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 7例均误诊入院 ,其中诊断为冠心病并心力衰竭 4例 ;高血压并脑血栓形成 1例 ;慢性肺心…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个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后,其死亡率显著下降。几年来,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部分心肌梗塞患者,也同样获得明显的效果。现归纳介绍如下。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心肌梗塞,95%以上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大多数患者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受寒着凉等诱发因素。从祖国医学的病因学来看,这些因素不但是心肌梗塞的发病诱因,也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致病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如因长期  相似文献   

7.
<正>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Anterior Mgocardial Infarction)临床上很常见,但容易误诊。作者近二十年来所遇到50余例属于非心肌梗塞引起的QRS波群呈QS型波,也称为假性心肌梗塞图形,提出鉴别诊断以供同行借鉴。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1)QRS波群V_1、V_2、V_3导联呈QS型;Qr壁或QR型,  相似文献   

8.
<正> 皮质激素在风湿性疾病的应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应用失之过滥。据统计,约5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过或正在用激素,有的已应用20年以上,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和激素依赖;另一方面,对某些有威胁生命或可能发生重要器官不可逆性损害的风湿性疾病,激素的应用却不够及时,用量不足或停药过早。现就激素应用的几个问题扼要阐述如下。激素的剂量和用法各种皮质激素制剂的疗效和副作用大致  相似文献   

9.
<正>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症。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目标,久病可导致多个系统损害。且老年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时,病情重,愈后差,给抢救和护理造成困难。现就我科收治的12例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996年至今,我科共收治老年Ⅱ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病人12例,其病程为2小时至20天,平均为5  相似文献   

10.
年青人无痛性心肌梗塞3例报告何丽娟心肌梗塞是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对于典型的心梗发作人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45岁以下非典型的心梗发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我院自1991年1月~1997年5月共收治45岁以下无痛性心肌梗塞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就硝酸甘油治疗心肌梗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中几个问题的一些新的进展和看法,做一概述。一、作用机制硝酸甘油是临床上最常用、最古老的抗心绞痛药,由于它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速和降低心排血量,所以一直认为禁用於急性心肌梗塞(AMI)。但随着对硝酸甘油作用机制的新认识的提出,现在它已被广泛地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应用于临床已有40多年。1957年 Pidrogramde 等报告可的松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来,这种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我院1978~1989年8月共诊治应用激素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用甲状腺片处理家兔6天后,由耳静脉内注射25μg/kgA或NA的结果。证实两种激素构成的复合因子能使动物心肌产生显著坏死。实验性心肌坏死的心电图改变与人类心肌梗塞时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如ST段抬高、坏死型Q波及冠状T波的形成非常类似。病理上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坏死亦与人类心肌梗塞的病理改变基本相同。据此提出上述两种激素构成的复合病因很可能是人类心肌梗塞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o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syndrome)1956年由德国医师Dressler首先报道,故又称Dressler综合征,是心肌梗塞后的一个重要合并症。现就有关心肌梗塞后综合征(PMIS)的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的特殊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在人体各系统的表现有:心血管系统方面(一)无痛型心肌梗塞,发生率国内报告为18.5~34.4%,多伴有休克或心力衰竭,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毫无症状者仅占极少数.有报告在9501位健康人中,五年内未被察觉的心肌梗塞发病率为3.6‰。对无痛原因尚无完满解释.有认为疼痛可被其它严重疾病所遮盖;或因冠状动脉骤然闭塞,心肌立刻发生坏死,未能释放出足量的代谢产物引起疼痛;或因梗塞面积较小,扩展缓慢而不发生疼痛.(二)心力衰竭型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多发生于左心室,当左心室心肌损坏超过30%以上时,就可能发生心衰,前壁心肌梗塞比下壁更易发生心衰,二处以上的心肌梗塞或多次发生梗塞者,心衰的发生率较高.如果心肌梗塞导致乳头肌功能不  相似文献   

16.
陈澜 《实用医技杂志》1997,4(12):912-913
<正>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心肌梗塞的认识,尤其在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方面,临床上根据病史、心电图及血清酶的变化,一般即可作出诊断。下壁心肌梗塞为急性心肌梗塞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心电图变化常在Ⅱ、Ⅲ及avF中表现出来,即在Ⅱ、Ⅲ及avF中出现ST抬高,病理性Q波及T波倒置。故极易诊断,但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心电图变化须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后综合征,首由Dressler于1955年报道。急性心肌梗塞后发生此症的,在国外约有3~4%;在国内,则甚少报道;各地区较大系列的心肌梗塞病例总结,也很少提及;也许此症国内较少见,也可能未引起普遍注意。近四年来,我院收治4例,占同期住院心肌梗塞病例的2.5%,并非十分罕见,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8.
自1948年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临床以来,通过4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它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皮肤科的应用使皮肤病的治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某些疾病在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它也能引起很多副作用和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病人生命,因此正确掌握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在皮肤病治疗中的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陈琳 《中原医刊》2003,30(10):28-29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医学愈被人们重视。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而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本文收集了我院 1995~2 0 0 0年 6年间老年人心肌梗塞 75例 ,其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 3 4例 ,非糖尿病性心肌梗塞 41例 ,作一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4例 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组 ,其中男 2 1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 68.3± 2 .4)岁 ;原有糖尿病史 2 0例 ,心肌梗塞后发现糖尿病 14例。 41例非糖尿病性心肌梗塞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 3…  相似文献   

20.
<正> 绝大多数的心肌梗塞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心肌梗塞发生后,在心电图中产生一系列特征性的改变。典型的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表现为:①出现病理Q波,Q≥0.04秒、Q>1/4R波且伴明显切迹。②S—T段呈弓背型抬高或呈单相曲线。③T波高耸或对称倒置,但有些心电图的改变酷似心肌梗塞改变而非真正的心肌梗塞,称为假性心肌梗塞,鉴别如下:1、与前间壁心肌梗塞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