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胰瘘是胰腺疾病的一种并发症。由于胰外伤或胰腺感染、胰腺手术造成胰管破裂即形成。随着胰腺疾病诊治水平的最高,胰瘘并不多见;然而胰瘘一旦出现治疗比较复杂,严重胰瘘病人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2.
胰瘘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胰液通过破裂胰管漏出并超过,7天以上者.是外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在5%~20%,常继发于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慢性胰腺炎、胰腺急性病变、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胰腺活检等各种胰腺手术后.胰瘘又分为胰腺内瘘和胰腺外瘘两种.胰液腐蚀经腹腔由引流管或皮肤切口处流出体外所形成的疾,称为胰外瘘;胰液腐蚀通向邻近的空腔脏器或体腔者.称为胰内疾.内瘘较为罕见,一般所指的胰瘘是胰外瘘.  相似文献   

3.
9例胰外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外瘘也叫胰皮肤瘘,是胰腺外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胰腺外科迅速发展胰瘘也随之增多.由于胰瘘危害性较大,因此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重症胰腺炎、胰腺损伤、胰腺肿瘤等疾病术后均可能发生胰瘘,但绝大多数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可自行闭合, 仅8%~10%胰瘘持续不愈,需手术治疗[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对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行胰腺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197例患者因胰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慢性胰腺炎行胰腺手术。收集患者手术方式和有无胰瘘发生,其中胰瘘分A、B、C三级。结果:43例患者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27例患者为胰腺癌,27例患者为慢性胰腺炎。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高于胰腺癌、慢性胰腺炎(P<0.01)。胰腺肿瘤摘除术后胰瘘发生率高于其它手术方式(P=0.001)。结论:在排除了不同级别的胰瘘、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后,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后发生胰瘘的风险比其他胰腺疾病术后发生胰瘘的风险大,应更加重视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胰瘘可发生于胰腺手术、急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及胰外手术。胰瘘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0%~40%。现收集我院1994~1998年间11例胰瘘病例,结合文献探讨胰瘘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胰瘘引起的出血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胰管直径、胰腺质地、假性动脉瘤、胰肠吻合口瘘及胆肠吻合口瘘等众多因素有关。预防和处理胰瘘出血是胰腺外科的难点,也是胰腺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出血的危险因素、防治策略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管破裂后,胰液由非生理途径外流者称为胰瘘,是胰腺外科的严重并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对于胰腺术后胰瘘的定义及对胰腺术后胰瘘的预防方法尚不统一,本文就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胰腺手术后胰瘘的防治研究作一综述。1胰瘘的定义胰液若流入腹腔则形成胰性腹水,若胰液被周围组织包裹则形成假性囊肿,漏出的胰液腐蚀周围的肠壁或胃壁,导致胰管与胃或肠相通则为胰内瘘,胰液经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则为胰外瘘或胰皮肤瘘,临床上的胰瘘一般指胰外瘘。对于胰瘘国外学者的定义较为具体,Ber…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规则胰腺切除术对胰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价值,分析各种术式与术后胰瘘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年间应用多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胰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病人中21例行规则性切除术.33例行不规则切除术.摘除术23例有14例术后发生胰瘘,17例胰体尾脾切除术中有10例发生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和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3例均未发生胰瘘,6例中段胰腺切除术仅有1例发生胰瘘,胰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P=0.025).26例术后应用生长抑素,其中10例发生胰瘘,28例未应用生长抑素,其中15例发生胰瘘,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266).25例胰瘘患者中有15例应用生长抑素,胰瘘闭合时间平均为10 d.10例未应用患者平均达21.5 d,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明显缩短胰瘘愈合时间(P=0.03).结论 对于胰腺良性肿瘤应该首选不规则胰腺切除术.生长抑素不能预防胰瘘的发生,但是可以缩短胰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最大的手术之一,术后并发症高居不下,其中最凶险的并发症就是胰瘘引起的出血,死亡率高达80%。预防和处理胰瘘出血是胰腺外科的难点,也是胰腺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术后胰瘘出血的发生与胰管直径、胰腺质地、假性动脉瘤、胰肠吻合口瘘及胆肠吻合口瘘等众多因素有关。本文就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出血的定义和分级、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治疗策略现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疾病手术后出现慢性胰腺外瘘(简称胰瘘)并发症多见,多数胰瘘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胰瘘保守治疗收效不大,经久不愈的胰瘘,可并发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治疗上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我们自2003年至今,采用胰腺瘘管空肠吻合(植入法)术,治疗胰瘘病人5例,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该院近10年收治的胰外瘘29例。病因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外伤、胰腺手术等。作者从8个方面阐述了有效预防胰瘘发生的经验。在胰瘘的治疗方面,强调首先应积极非手术治疗,24/29例在3个月内自愈。关于手术治疗,提出了5项手术指征,术式以胰瘘空肠Roux-Y吻合术为首选,其次为含胰瘘在内的胰腺部分或次全切除术,而单纯胰腺瘘道切除、Coffrey手术、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Whipple手术应酌情选用,全胰腺切除术宜慎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并发胰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胰腺损伤并发胰瘘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痊愈10例,再次手术治疗痊愈1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纠正休克、彻底清创、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胰瘘的关键;经充分引流、营养支持及应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可使多数胰瘘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发生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7月12月行PD治疗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胰瘘组和未胰瘘组,生化瘘患者不计入胰瘘组,对可能引起胰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寻找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胰瘘的防治策略。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提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糖尿病为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胰腺质软、胰管细(<3 mm)为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12;OR=0.044)。结论胰腺质软、胰管细(<3 mm)是胰十二指肠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胰腺质软、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术中根据术者经验采用合理的胰肠吻合,减少对胰腺不必要的牵拉,牢固缝合吻合口,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外科处理方法和对胰瘘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总结15年29例闭合性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据AAST分级确定胰腺损伤类型,选择缝合修补、胰腺切除、胰肠吻合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多种手术方式。Ⅲ、Ⅳ、Ⅴ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胰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和手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外科治疗的关键;胰瘘与胰腺损伤程度、外科处理方法和操作技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18-819
目的:探讨在治疗胰腺横断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减少胰瘘的发生。方法:对11例外伤导致胰腺横断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结果:1例患者发生A级胰瘘。结论:捆绑式胰肠吻合治疗外伤性胰腺横断伤,操作方便,快捷,胰瘘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疾病手术后出现慢性胰腺外瘘(简称胰瘘)并发症多见,多数胰瘘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持续3个月以上的慢性胰瘘保守治疗收效不大,经久不愈的胰瘘可并发消化功能紊乱,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治疗方面是一个较棘手的问题。我科室白2003年至今采用胰腺瘘管空肠植入式与Roux—en—y形两种吻合方法治疗胰瘘病人8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温奕果  李一凡  许朝亮 《中外医疗》2009,28(35):170-171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术中处理与胰瘘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重症胰腺炎并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行胰腺包膜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但不作过多分离性操作,术后无胰瘘发生;22例行胰腺包膜切除,胰腺坏死组织彻底清除,胰腺周围可疑坏死组织、大网膜切除,术后6例出现胰瘘。结论手术处理胰腺坏死组织时,尽量保留胰腺被膜,避免过多分离性操作,可减少术后胰瘘发生。  相似文献   

18.
建立预测胰腺手术术后胰瘘(pancreatic fistula,PF)发生风险的列线图。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因胰腺疾病行胰腺部分切除手术的540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胰瘘分组,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胰瘘发生的关系,建立预测胰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  结果 年龄、性别、肿瘤良恶性、手术时长、吻合方式、术后第1天引流淀粉酶OR值分别为3.878,3.277,12.822,7.900,0.034,0.346(P<0.05),是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胰瘘发病的风险因素建立的该病风险预测列线图,C指数为0.758。 结论 胰瘘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模型符合度较高,简单易行,可以用于个体化评估患者发生胰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胰腺颈体部良性肿瘤2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颈部和体部良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尤其是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年间收治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胰腺增强CT检查,28例发现胰腺占位病变。29例均行上腹部超声检查,25例发现胰腺病变。摘除术13例中8例发生胰瘘,胰体尾脾切除术8例中6例发生胰瘘,保留脾的胰体尾切除术2例均未发生胰瘘,中段胰腺切除术6例中有1例发生胰瘘。病理诊断:胰岛素瘤11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9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17例应用生长抑素病人中有8例发生胰瘘,12例未应用生长抑素病人中有7例发生了胰瘘,两者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胰瘘闭合时间上应用生长抑素组平均为8.5d,未应用组达20d,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腺颈部和体部的良性肿瘤应该选择摘除术或中段胰腺切除术。生长抑素不能预防胰瘘的发生,但是可以缩短胰瘘闭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胰肠吻合口瘘患者与未发生胰肠吻合口瘘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胰肠吻合口瘘的患者与未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的患者在年龄(>65岁)、术前黄疸、胰腺质地柔软、术前贫血、术前低蛋白血症、胰管直径(<3 mm)、放置引流、腹腔感染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腺质地柔软、胰管直径<3 mm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腺质地柔软和胰管直径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肠吻合口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对其防治,以有效降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