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鼻腔和鼻窦腺样囊性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评估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有组织学诊断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17例。治疗前CT平扫3例,平扫加增强2例,增强扫描12例。横断面18次,冠状面16次。结果肿瘤起源并局限于鼻腔2例,起源于上颌窦15例。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包括筛窦、蝶窦、鼻腔,对侧上颌窦,眼眶、腭、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间隙、眶下裂、卵圆孔。7例侵及颅内及海绵窦。Ⅰ期2例,Ⅲ期3例,Ⅳ期12例。邻近骨骼呈膨胀性改变4例,膨胀性及侵蚀性破坏12例(71%)。肿瘤最大径>5cm者占71%,表现为生姜状不规则形者占41%,瘤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者占82%,3例有钙化。结论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多呈生姜状不规则生长,其中有多数低密度区,邻近骨骼常兼有膨胀性及侵蚀性破坏,显示其生长缓慢、沿神经蔓延浸润的特性。除横断面扫描外,增强CT扫描及冠状面扫描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5例均主要表现为腔内宽基底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其中3例伴腔外累及。5例中发生于胸段气管3例,右主支气管2例,其中1例累及气管隆突和左主支气管开口。肿瘤形态均不规则,多平面重组冠状位显示肿瘤沿管壁生长,长径大于横径,最大长径1.8~5.5cm,平均3.4cm,伴管壁增厚,管腔不同程度狭窄。肿瘤平扫密度尚均匀,瘤内未见钙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例伴有右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所有患者均未见胸腔积液。结论: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MSCT能够准确反映ACC的生长方式及腔内外生长、管壁浸润增厚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包兵  沙炎   《放射学实践》2010,25(6):616-619
目的:评价泪腺腺样囊性癌(ACC)的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泪腺腺样囊性癌,结合临床和病理,观察CT表现。结果:全部肿瘤均发生在泪腺眶部,扁椭圆形11例,不规则形8例,梭型4例;肿瘤边界清楚15例,边缘不规则8例,其中肿瘤沿肌锥外间隙向眶尖生长10例,肿瘤部分包附眼球1例;肿瘤部分与外直肌和或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分界不清14例,蔓延到眶上裂和海绵窦1例,颞窝和中颅窝受累2例。11例(包括平扫和增强4例中的平扫)行平扫,显示肿瘤均为较高密度,其中4例密度较均匀,7例病灶内部分见小囊状、斑点状低密度改变;16例(包括平扫和增强4例中的增强)增强扫描大多为中到高度强化,其中10例强化不均匀,5例强化较均匀,1例未见强化;瘤内钙化3例。眶骨受压凹陷变薄13例,其中伴眶上裂扩大1裂;骨质吸收破坏10例。结论:泪腺腺样囊性癌的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能为诊断定性和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2岁。因“右侧鼻塞2年”就诊于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无喷嚏、无流涕,无鼻腔出血、渗血,无嗅觉减退,无复视及溢泪,无头痛及头晕。鼻内镜检查:鼻黏膜慢性充血,鼻中隔基本居中,右侧中鼻道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影像学检查: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显示右侧上颌窦腔内见巨大团块状肿块影,大小约为35 mm×41 mm×48 mm,其内密度显示欠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肿块边缘基本光整,呈膨胀性生长,由右侧鼻窦鼻腔复合体处向外突出,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4 0岁。轻度咳嗽 1年余 ,咳痰 ,痰液为白色黏液痰 ,活动后感明显胸闷憋气 6月余 ,无发热、咯血及胸痛等症状。体格检查 ,双侧胸廓对称 ,用力吸气可见三凹征 ,双侧呼吸动度无差别 ,触觉语颤无差别。CT表现 :胸廓入口层面气管右后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 ,最大截面积约 1.8cm× 2 .0cm ,下缘距隆突约 4 .3cm ,肿块基底部较宽 ,突入气管腔使之不对称狭窄 ,其边缘清楚 ,表面不光滑 ,密度尚均匀 ,平扫CT值为 2 6HU ,增强扫描肿块均匀强化 ,CT值为 71HU。MRI检查该肿块为长T1长T2 信号。食管钡餐透视见食管受压征象。手术病理证实为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MR1对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及CT、MRI资料.结果 病变发生于上腭者5例,口底4例,腮腺4例,鼻腔及上颌窦3例,颌下腺2例,泪腺及面颊部各1例.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软组织肿块,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侵犯邻近骨质3例.MRI平扫病灶呈等或稍长T1信号,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可见神经侵犯征象.结论 CT对肿瘤周围骨质破坏情况显示较好,MR1能够更清晰显示病变形态、轮廓及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8.
9.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头颈部腺样囊性癌 (AC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ACC33例 ,其中 2 2例手术、11例为病理穿刺活检证实并行放射治疗。结合临床及病理 ,观察CT表现。结果 肿瘤来源 :腮腺、口底、鼻腔鼻咽各 5例 ;舌 4例 ;腭、气管各 3例 ;颌下腺、扁桃体、上颌窦及颊部各 2例。CT表现 :(1)筛样改变 2 1例 ,部分筛样改变 5例。 (2 )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无定形生长 17例 ,边缘不清晰 2 0例。 (3)肿瘤常沿神经生长并侵犯神经 ,表现为颅底骨质破坏 5例 ,咀嚼肌群萎缩 3例以及面肌和 (或 )颊肌萎缩 3例。结论  (1)头颈部ACC的CT影像有以下特征 :低密度筛样改变 ;浸润性生长 ;沿神经生长并侵犯神经 ;黏膜下生长。其中又以筛样改变为最重要征象 ,CT凭此可以作出ACC的组织学诊断。 (2 )CT往往对肿瘤范围估计不足。 (3)MRI能够显示肿瘤沿神经生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气管腺样囊性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CT表现,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气管腺样囊性癌在CT上兼有良恶性肿瘤的特征,CT轴位扫捕及其后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准确地描述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病变范围及气管腔内外的改变。结论CT对气管腺样囊性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13年头颈部影像学术年会暨头颈部影像解剖提高班将于2013年3月15日~1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头颈部影像诊断进展、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重点讲解和讨论头颈部临床对影像学的需求、临床和影像学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举行的头颈部影像解剖提高班详细讲解头  相似文献   

13.
收集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肝脏囊性转移瘤患者CT和MR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1~3],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肝脏囊性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肝脏骨外尤因肉瘤影像学表现1例。患者为42岁男性,CT表现为肝右叶S6、S7段巨大团块状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轻度分叶伴假包膜。CT平扫密度不均,内见不规则多灶性囊变坏死区,未见钙化。增强后动脉期肿块实性成分呈轻度强化,内见细小线状肿瘤血管,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实性成分渐进性中度强化,坏死区无强化。肿块的假包膜在延...  相似文献   

15.
张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5):724+746-724,746
患者男,48岁。主诉左侧后背及肩膀疼痛半年余,自用膏药及口服牛黄解毒丸治疗无效,无咳嗽、咳痰,心慌、胸闷。既往体健,病程中无低热及夜间盗汗,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软,未触及包快,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及电解质正常。结核菌素试验(-),AFP 570ng/ml,纵膈肿物穿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患者的CT资料,分别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对肿瘤囊的数量、大小、位置、边界、壁厚度、分隔、肿瘤内钙化、壁结节和强化情况进行评价.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良恶性病变患者上述征象的差异.采用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良性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黏液性囊腺瘤)12例,恶性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8例(其中包括3例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和5例黏液性囊腺癌).16例(16/20)病灶位于胰腺体尾部.12例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中出现厚壁4例,肿瘤内钙化和壁结节各2例;而8例恶性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中出现厚壁7例,肿瘤内钙化和壁结节各5例,厚壁、肿瘤内钙化和壁结节在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的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征象有助于胰腺黏液性囊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E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MEA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22~69岁,平均50.5岁。结果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其特征性表现:1平扫时多呈低密度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较清楚;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为主,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较明显或明显强化,少数为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部或边缘可见畸形血管影;3强化方式有快进快出或延迟强化,边缘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4病灶强化方式与病理特征关系密切。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伴有钙化的肝脏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行腹部CT平扫,其中12例行增强扫描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伴有钙化的肝脏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13例;转移瘤16例;良性肿瘤2例.病灶单发17例,多发14例.钙化呈砂粒状16例,不规则斑片状5例,斑点状10例;钙化位于病灶中心28例,病灶边缘3例.结论肝内钙化可见于多种良性或恶性病变,螺旋CT对肝内钙化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2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年,双下肢浮肿1个月余入院。入院后查体:T 36.2°,R 20次/分,BP117/71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末端呈杵状指,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水肿以踝关节明显。B超示肝右叶至脾门处大小约23.3cm×8.0cm高回声团,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提示肝内实性占位。CT增强示肝脏、脾脏、胃等腹腔脏器间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