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25例(联合组)与非规则性肝切除23例(非规则组)治疗肝癌作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包括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和4 d AST的水平、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和1年生存率等,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联合组平均手术时间较非规则组少[(120.16±15.45) min vs(130.26±8.48) min,t=2.77,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较非规则组少[(252.40±81.25) ml vs (493.44±100.96) ml,t=8.42,P<0.05];联合组术后1 d、4 d AST水平上升幅度较非规则组小[(1 d AST:(143.76±49.48)U/L vs (253.82±77.79) U/L,t=5.90,P<0.05;4 d AST:(79.36±24.51) U/L vs(129.57±45.66) U/L,t=4.80,P<0.05];肿瘤标本切缘阳性率分别为4.0%和8.7%(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联合组较非规则组低(12.00% vs 39.13%,P<0.05);术后1年复发率联合组较非规则组低(20.00% vs 47.83%,P<0.05);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0% vs 78.26%,P>0.05)。结论 美蓝染色标记法联合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较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若琦  徐鸿涛 《肿瘤学杂志》2016,22(12):1048-1051
摘 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取小肝细胞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腹腔镜组(41例)和射频消融组(3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及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恢复情况。[结果] 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缓解率(85.37%)低于射频消融组(89.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射频消融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0.52%)明显高于腹腔镜组(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小肝细胞癌与腹腔镜肝切除术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利于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肝切除对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 月至2015年5 月61例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扩大肝切除组行半肝及以上肝切除和(或)联合尾状叶切除术22例;局限肝切除组行肝门区不规则肝切除术39例。结果:扩大肝切除组患者相比局限肝切除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扩大肝切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局限肝切除组患者;扩大肝切除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局限肝切除组有2 例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扩大肝切除组R 0 切除21例,R 0 切除率为95.5%(21/ 22),局限肝切除组R 0 切除20例,R 0 切除率为51.3%(20/ 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扩大肝切除组1、3、5 年生存率分别是77.27% 、36.36% 、13.64% ;局限肝切除组1、3、5 年生存率分别是69.23% 、20.51% 、1.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R 0 切除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精准肝切除理念下的中央型肝癌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并手术的中央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共有72例中央型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精确肝切除组47例(精准组),传统肝切除组25例(传统组)。结果:精准组与传统组平均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20±145) ml和(313±246)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0.6%(5/47)和28.0%(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3%(10/47)和24.0%(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3±2.6) d和(12.6±2.4) d,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精准组和传统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3个月、45 个月和28个月、37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有无包膜(P=0.002)、脉管有无瘤栓(P=0.000)、切缘状态(P=0.009)是影响中央型肝癌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在切缘阴性前提下,切缘宽度(>2 cm,1~2 cm,0~1 cm)对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886)。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法可以达到和传统的肝切除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在保证切缘阴性的情况下,最小切缘的距离不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9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腹腔镜手术)50例和对照组(开腹手术)48例,比较2组近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输血率、术后使用杜冷丁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5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术后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5 d WBC、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使用杜冷丁率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小肝癌破裂出血的介入与外科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67例小肝癌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5例先行TACE治疗,并于术后1~2月行肿瘤切除手术;B组23例,急诊行肿瘤切除手术;C组19例,单纯行TACE治疗。比较3组止血成功率、围手术期输血量、住院病死率、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率。[结果] 3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死亡率无显著差异;A组、C组和B组相比围手术期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但A组和C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3组1、2、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4年生存率A组、B组明显高于C组。[结论] TACE治疗后Ⅱ期手术治疗是小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前三维重建在肝癌精准肝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术前检查方法的不同将75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32),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CT增强扫描,观察组患者术前接受CT增强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评估准确度、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ouinaud分段定位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静脉受侵、门静脉受侵评估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三维重建对肝癌精准肝切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是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同时还可降低复发率,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多孔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康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AngⅡ)和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 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ngⅡ显著降低[(69.49±15.92) vs (82.91±17.53) pg/ml,P=0.000];CRP也显著降低[(12.92±3.65) vs (14.62±3.84) mg/L,P=0.03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64.55±9.65) vs (70.71±9.93) h,P=0.003];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0.81±1.78) vs (11.95±1.79) d,P=0.003];引流时间显著缩短[(63.87±12.92) vs (70.12±13.85) h,P=0.026]。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延长[(183.57±26.95) vs (171.87±28.14) min,P=0.04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虽轻度延长手术时间,但可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解剖分离多肝段联合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剖分离方法在肝脏肿瘤多肝段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53例肝脏肿瘤患者采用解剖分离方法进行肝段联合切除。结果53例中,联合2段切除者31例,联合3段切除者20例,联合4段及5段切除者各l例。术中平均出血量285ml(100~2000m1),平均输血量415ml(200~1600m1),其中27例患者未输血。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7.54%(4/53)。46例肝细胞肝癌中,术后1、2年复发率分别为13.04%(6/46)、23.91%(11/46);病死率分别为6.52%(3/46)、13.04%(6/46),生存率分别为93.47%(43/46)及86.95%(40/46)。结论应用解剖分离方法行肝脏肿瘤切除,术中暴露管道清晰,切缘确切安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疗效肯定,是值得推广的1种肝脏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治疗胰腺癌肝转移(pancreatic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PCLM)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盛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7例行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PCL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分别通过与27例行胰腺根治手术的无肝转移胰腺癌患者及20例行姑息性旁路手术的PCLM患者比较,评估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意义。结果:对27例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胰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进行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变量为:肝转移灶个数、γ-谷酰胺转肽酶(GGT)。接受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的PCLM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低于单纯行胰腺切除的无肝转移胰腺癌患者[(5.3±0.5)个月vs (12.1±0.3)个月,P<0.001],与行姑息性旁路手术的PCLM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0.5)个月vs (4.1±0.1)个月,P=0.932]。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发生率多于单纯胰腺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胰病灶同步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多于姑息性旁路手术组。结论:肝胰病灶同步切除治疗PCLM可以相对安全的进行,个别患者可能从中受益,其中GGT无明显升高的孤立性PCLM患者,预后相对较好。但现阶段对预后改善有限,且并不明显优于姑息性旁路手术,不能明显提高整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保留肝实质的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CRLM)手术切除中的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手术切除的CRLM患者377例,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肝实质(parenchymalsparing hepatectomy, PSH)组305例和大范围肝切除(major hepatectomy, MH)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  PSH组肝转移灶个数少于MH组, 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全组采用PSH治疗的患者占80.9%, 且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多。PSH组手术时间比MH组短(177.5 minvs.220 min, P=0.000), 手术出血比MH组少(150 mLvs. 300 mL, P=0.000),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MH组低(47.4%vs.64.8%, P=0.008)。PSH组与MH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时间、肝内无复发生存(hepatic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HFR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H组患者复发后接受局部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42.8%vs.25.6%, P=0.040), 复发患者中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58个月vs.24个月, P=0.000)。  结论  CRLM患者手术时采用PSH的治疗方式肝内复发率更低, 安全性更高, 复发后再次接受局部治疗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是推荐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田红刚 《肿瘤学杂志》2018,24(6):627-630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贲门癌的疗效及对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早期贲门癌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小切组和开放组,每组50例,开放组给予开放性根治术治疗,小切组给予腹腔镜小切口根治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差异。[结果]小切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组和开放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但小切组术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根治术比较,腹腔镜微创根治术治疗早期贲门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从2000年1 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4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围手术期资料,并随访其复发及生存状况,比较同期切除组(19例)及分期切除组(35例)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基本一致。同期切除组及分期切除组术后Clavien-Dindo 1 级、2 级、3 级及4 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5%(2/ 19)、31.6%(6/ 19)、5.3%(1/ 19)及10.5%(2/ 19)和8.6%(3/ 35)、17.1%(6/ 35)、25.7%(9/ 35)及0(0/ 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3)。 但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同期组明显低于分期组(同期组14d,分期组25d,P < 0.001)。 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未达到,分期组39个月,P = 0.649),两组术后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10个月,分期组10个月,P = 0.827)。 结论: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比较未明显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而且远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4.
外科治疗肝门部胆管癌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血管受肿瘤侵犯病例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68例。结果:按Bismuth-Corlette分型法:Ⅰ型7例,Ⅱ型15例,ⅢA型19例,ⅢB型12例,Ⅳ型15例(包括不能分型3例)。26例(38.24%)确诊前曾有胆囊结石和/或肝内外胆管结石手术史,或同时合并有胆石症。B超、CT和MRCP的确诊率分别为71.43%、84.00%和91.43%。手术方式:根治性切除24例,姑息性切除14例,胆道引流30例。术后1、2、3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组分别为85.0%(17/20)、60.0%(12/20)和25.0%(5/20),其中3例生存时间超过5年;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58.3%(7/12)、25.0%(3/12)和0,两组之间的3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胆道引流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1.4%(6/28)、10.7%(3/28)和0。结论:积极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惟一有效方法;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髂化、肝部分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姑息性切除、胆道引流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PM+ALND)治疗早期乳腺癌(EBC)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100例EBC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58)分别行PM+ALND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MRM)。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评分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18.97%)(P>0.05);观察组1、3、5年无瘤生存率依次为80.56%、72.22%、66.67%,与对照组的89.80%、81.63%、7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5年总生存率依次为97.22%、91.67%、86.11%,与对照组的100.00%、97.96%、91.8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89%、19.44%,与对照组的6.12%、18.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3、5年两组FACT-B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PM+ALND对EBC的近远期疗效与MRM相当,但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康复更快且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瑛  袁鹤立  甄珍 《肿瘤学杂志》2019,25(7):641-645
摘 要:[目的] 评估肠内营养剂支持治疗对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肝癌患者91例,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传统术后饮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d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7d时AST、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时 ALB、TBI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 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 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d时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时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日、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预后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针在不规则肝脏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联合微波固化针所施行的68例不规则性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微波固化+不规则性肝切除组,A组),与肝切除数据库中同样行不规则肝切除患者进行配对(单纯不规则切除组,B组),并对两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微波固化在不规则肝脏切除术中无需行肝门阻断,手术时间、出血量、补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单纯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P<0.05).而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波固化针在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在掌握传统方法阻断肝门切肝的基础上,使用微波固化针沿预切除线行微波固化带,可显著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肝门部阻断及总体时间,且患者术后康复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常规根治术、门静脉重建和肝动脉重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行胆管癌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三组:常规根治术组(A组)28例,门静脉重建术组(B组)48例和肝动脉重建术组(C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生存率、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A组和B组(均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10, P>0.05)。三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及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常规根治术和门静脉重建术比较,肝动脉重建患者近期生存率无差异,可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但其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高、住院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研究门静脉限流联合肝动脉结扎对肝再生及肝细胞肝癌发展的影响。[方法] 使用McA-RH7777肝癌细胞系悬液原位种植于大鼠肝左叶所成功建立的40只肝细胞肝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肝动脉结扎组(HAL组)、门静脉结扎组(PVL组)、门静脉限流+肝动脉结扎组(PVRHAL组),每组10只。Sham组仅做开关腹处理;HAL组和PVL组均先结扎肝乳头叶及右外侧叶和三角叶的门静脉分支,然后对HAL组行肝左动脉结扎,及PVL组行门静脉左支结扎后关腹;PVRHAL组在HAL组的基础上,使用直径为0.6mm细针与门静脉左支捆绑结扎后拔出细针完成限流,关腹。观察术后第7 d各组大鼠肝左叶肿瘤变化及肝中叶增生情况并计算肝再生率,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结果等。[结果] PVRHAL组肿瘤长径较术前增长(1.60±0.84) mm,VEGF阳性率为26.91%±8.37%,明显低于Sham组[(6.15±2.86) mm,37.69%±8.26%](P=0.039、0.003)和PVL组[(11.80±8.94) mm,39.76%±8.10%](P<0.001,P=0.001),与HAL组[(1.40±1.13) mm,24.24%±5.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5、0.439)。PVRHAL组肝中叶重量、肝再生率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5.78±1.42) g、198.32%±72.13%,50.51%±7.38%,明显高于Sham组[(2.53±0.50) g、30.94%±24.86%,3.14%±1.13%](P均<0.001)及HAL组[(2.93±0.58) g、53.09%±29.83%,3.68%±1.28%](P均<0.001),但低于PVL组[(6.55±1.68) g、232.81%±81.66%,66.14±10.74%;P=0.145、0.191,P<0.001]。[结论] 门静脉限流联合肝动脉结扎能够在有效诱导预留侧肝叶代偿性增生的同时抑制阻塞侧肝叶肿瘤(以肝动脉供血为主肝细胞肝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金育德  戴闯  吴天添 《肿瘤学杂志》2017,23(12):1146-1149
摘 要:[目的] 探讨管路造口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患者资料,20例行末端回肠管路造口(管路造口组),20例行传统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传统组),20例未造口(未造口组),对三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常见造口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吻合口漏,发生率为8.3%,其中管路造口组1例(5%),传统造口组1例(5%),未造口组3例(15%),未造口组2例行手术造口治疗,造口组未手术。管路造口组未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传统造口组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3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出血1例。[结论] 末端回肠管路造口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还能减轻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