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为滑膜肉瘤患者的各种影像资料。结果:11例滑膜肉瘤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足部(包括踝关节)4例,髋关节2例,胸椎2例,前肋骨、肱骨下段及臀部各1例。X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软组织肿块,1例肿块近边缘出现斑点及斑片样钙化并伴有邻近骨质囊状破坏。CT表现为稍低于周围正常肌肉密度的不均匀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晰,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磁共振T1WI上,4例为等低信号,1例为稍高信号;T2WI上均呈中/高混杂信号,并见更高信号囊变区,T2WI压脂为不均匀高信号,部分呈多发结节样团块,并见低信号分隔,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具有侵袭性,位于臀部的病灶则向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侵犯。发生于胸椎附件区病灶邻近椎板及棘突骨质破坏,并沿椎间孔向椎管内突入。结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肿瘤的诊断也有帮助;但对于发生于罕见部位的滑膜肉瘤而言,仍有赖于病例组织学的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头状肾细胞癌(RC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8例患者共13个肿瘤病灶,7例12个病灶位于右肾,1例位于左肾。肿瘤均呈膨胀性生长,最大径为0.2~8.0cm,8个病灶≤4cm者。CT、MRI表现为平扫肿瘤密度/信号较均匀,内有灶状出血(4/13)、坏死(4/13)和钙化(1/13),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皮髓期、实质期和排泄期强化程度明显弱于肾皮质,弱于或相仿于肾髓质。4个病灶显示完整或较完整的假包膜。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膨胀性生长方式,瘤内可有灶状出血、坏死和钙化,CT和MRI增强扫描肿瘤边缘清楚,持续轻度强化,增强三期扫描中其强化程度均弱于或相仿于肾髓质,有助于同其它类型RCC鉴别。 相似文献
3.
4.
5.
6.
目的:分析髋关节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点,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6例,其中4例行DR(digital radiography)拍片,1例行CT检查,6例患者均行MRI(underwent 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检查。回顾分析相关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DR表现为髋关节不规则骨质破坏。CT表现为髋关节周围密度不均匀软组织肿块,内中可见斑点状钙化影,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MRI表现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T2WI呈混杂高信号。结论:发现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块并邻近骨质不规则破坏,要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性。DR、CT、MRI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髋关节滑膜肉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6)
<正>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 part sarcoma,ASP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占软组织肉瘤的1.2%~([1]),由Christopherson等于1952年首先描述。本病好发于青少年,早期易血行转移,预后较差。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的ASPS患者3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组织病理联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影像学征象。结果 8例中普通型4例,间质型2例,透明细胞型和黏液型各1例;7例髓内型,1例皮质旁型。病灶均单发,累及胸椎3例(T4、T5和T11~12),骶椎3例(S1~3),腰椎和颈椎各1例。8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溶骨性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7例病灶内见环状或弧线样软骨基质钙化。3例T2WI上见分叶状更高信号区(富水分区)病灶中,2例为传统型,且含MRI液-液平面,病理证实瘤灶内有动脉瘤样骨囊肿改变;另1例为透明细胞型,病理显示富含透明软骨成分;此两型共5例,其中4例MRI呈线样或分隔样强化。黏液型病灶MRI信号混杂,但较传统型和透明细胞型信号相对均匀;除钙化区域外,瘤体呈弥漫强化。2例间质型病灶均表现为明显软组织肿块,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不同影像学表现可提示不同病理类型。熟悉脊柱原发性软骨肉瘤影像学特征及不同病理类型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及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6)
目的 :探讨头颈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MSCT和MR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例中,2例病变发生于颅底,2例发生于颈部。病理显示肿瘤由炎症细胞、梭形细胞组成,影像学表现肿瘤为密度及信号均匀、边界清楚的实性病灶,肿块呈明显均匀强化。结论:IMT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但确诊还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组织病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DN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5例行CT检查,12例均行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皮层或累及皮层下,均单发,边界清楚;幕下5例、幕上7例。CT平扫,3例呈均匀低密度;2例病灶边缘可见弧形钙化,且1例合并瘤内出血。MRI表现多样,T1WI为低信号或等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钙化或出血信号混杂;5例病灶囊性变明显,其中4例囊壁见等T1、等、稍高T2结节;FLAIR上2例病灶呈等低信号,边缘见高信号环影,余均呈高或稍高信号;DWI呈低信号,ADC值升高;MRS示肿瘤Cho和Cr改变不明显,NAA较正常参照侧增高;增强后病灶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2例、结节样强化4例、病灶内环状强化1例、脑回样强化1例;无或轻度占位效应,无瘤周水肿。结论:DNT影像学表现多样,仍有呈慢性良性生长进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32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5例行CT检查,MR检查14例。结果:32例平片发现病变内钙化28例。25例做CT者均见骨质破坏和钙化影,软组织肿块21例,骨膜反应2例。MR表现:肿瘤呈等长T1长T2为主的混杂信号,可见长T1短T2信号分隔,增强扫描示分隔强化和肿块周边部强化,钙化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骨质破坏、钙化、软组织肿块、弓环状分隔等构成软骨肉瘤的主要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Tornwaldt's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7例临床证实的Tornwaldt's囊肿,分析其64排CT或1.5T MR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7例Tornwaldt's囊肿均位于鼻咽顶部正中位置,椭圆形4例,圆形3例.病变大小6~9 mm(短径)×8~13 mm(长径),平均7.6 mm(短径)×10.4 mm(长径).1例CT表现为圆形等密度影.MRI表现:T1WI 1例稍高信号,5例等、低信号;6例T2WI、FLAIR均为高信号,DWI(b=0 s/mm2)高信号,DWI(b=1000 s/mm2)等低信号.结论 Tornwaldt's囊肿有其特殊的好发部位,结合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其与鼻咽部其他实性或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病灶位于肱骨3例、股骨3例、胫骨2例、距骨1例;病灶呈类圆形、分叶状骨质破坏区,膨胀性生长6例,偏心性生长7例。病灶内常见钙化灶,病灶周缘见硬化边,少数有软组织肿胀、骨膜反应。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病灶周围骨髓腔见长T1、长T2水肿信号,骨膜反应呈条状长T1、短T2信号。结论:软骨母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四肢长管骨骨骺区,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X线、CT和MRI一般能作出正确诊断,但应注意与其他骨病鉴别。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肾脏原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PNET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肾脏PNET中,4例位于左肾,2例位于右肾;1例呈类圆形;2例呈椭圆形;1例呈葫芦形;2例呈不规则形;瘤体直径7.0~20.9cm。CT或MRI扫描6例均呈囊实性肿块,CT或MRI平扫6例呈混杂低密度或混杂高低不等信号。增强扫描皮髓质期6例均呈轻度强化,强化方式呈分隔状、条片状、絮状或不均质强化,实质期持续性强化或轻度延迟性强化;2例病灶边界较模糊,其余4例边界清晰。结论:肾脏原发PNET临床罕见,CT和MRI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仍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病例,其中9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0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CT表现:输卵管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实性肿块1例;不规则囊实性肿块5例;腊肠形、“C”形实性肿块3例;管状囊性肿块伴管壁软组织结节3例。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呈延时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MRI表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5例伴有输卵管积水。8例患侧子宫圆韧带均匀增粗,走形自然,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PFTC典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实性肿块,管形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伴输卵管积水。患侧子宫圆韧带增粗是PFTC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2020年10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FDCS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重点观察及评价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数量、密度/信号、强化模式及有无转移。结果:13例FDCS中:(1)5例为典型FDCS,均来源于腹部肠系膜淋巴结(结内),其中3例为单发,2例多发(2个病灶);8例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IPL-FDCS)(结外),其中6例病灶位于脾脏(均为单发),2例病灶位于肝脏(单发)。(2)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12例为圆形或卵圆形,仅1例来源于腹部肠系膜淋巴结FDCS为分叶状。(3)10例FDCS内见囊变、坏死区,1例伴有钙化,2例脾脏来源FDCS合并出血;(4)肿瘤实质部分CT或MR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延迟期10例病灶(10/13)进一步强化,3例病灶(3/13)强化程度稍减退;(5)1例肠系膜淋巴结来源FDCS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腹部FDCS多起源于淋巴结内...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6)
目的 :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单发,1例双侧对称。16个病灶位于承重关节面下。X线表现圆形或类圆形透亮区,境界清晰,有硬化缘。CT表现为多房、花瓣形透亮区,有明显的硬化边,1例三维重建示病灶与关节腔相通。MRI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长T_1、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硬化边,1例病灶内见低信号间隔,1例病灶与关节腔相通。结论:骨内腱鞘囊肿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承重关节面下圆形或类圆形骨质破坏,边缘有硬化边,边界清晰。CT对病灶细节显示清晰,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I可显示病灶的信号特征、邻近软骨有无受累及与关节关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诊断(附3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33例滑膜肉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其诊断依据。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33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病史1个月~5年,主要症状为局部软组织肿块。33例均摄有X线平片;21例行CT检查,其中14例同时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平扫,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33例X线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5例(15.15%)可见斑点状钙化灶,2例(6.06%)可见大片状钙化。21例CT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6例边界清楚,周围肌肉受推压变薄;15例边界不清,周围肌肉与病灶间无清楚边界。病灶最大径2.10~18.60cm。9例伴有邻近骨质侵蚀性溶骨性破坏,破坏边缘锐利,无硬化边;6例(28.57%)软组织肿块内可见斑点状或斑片状钙化灶;2例(9.52%)可见大片状不均匀钙化。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14例行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逐渐强化,其中12例(57.14%)可见到大小不一的囊状无强化区。18例T1WI均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11例(61.11%)出现高、中、低"三重信号"征。病灶最大径2.40~20.10cm。8例边界清楚;10例侵犯邻近肌肉,边界不清,周围出现明显水肿信号。4例病灶中可见短T1长T2出血信号;2例(11.11%)病灶囊变区内可见明显的液-液平面。15例MR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10例(66.67%)病灶内含有大小不一、无强化的囊状结构。7例包绕邻近关节生长的病灶,侵蚀性骨质破坏表现较CT明显。结论:滑膜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但需要与多种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肝胆管囊腺瘤的CT、MRCP及超声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CT、MRCP及超声表现。结果:5例肝胆管囊腺瘤,CT显示5例均为肝内囊实性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及囊壁轻度强化,门脉期进一步强化与肝实质接近;MRCP显示4例病灶为多分隔、分叶状,1例无明显分叶,囊性病灶表现为云絮状稍高信号;超声显示4例病灶为多发分隔、壁厚,1例囊壁可见多发高回声团。5例在三种影像学检查中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病灶与肝内胆管相通。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