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万象新  肖喜刚   《放射学实践》2013,28(8):814-819
目的:采用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方法:连续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同期(一个月内)进行了心脏超声、冠状动脉心电门控CTA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初步筛选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CT原始数据或超声资料不完整者、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者、严重心肺肾疾病者、心肌病或瓣膜反流者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冠心病组85例,对照组28例。所有入选者的MDCT原始数据在0~95%R-R间期、间隔5%重建后传至AW4.4工作站,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最大组织运动速度(Ea)、左心室充盈压力(E/Ea)以及主动脉弹性D值。所有入选者中随机选择32例作为研究亚组评价CT与超声心功能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亚组CT和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好,分别为E/A(r=0.80,P<0.05)、E/Ea(r=0.80,P<0.05)。Bland-Altman图显示两种方法对各参数的评价变异性低。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主动脉弹性D值及E、A、E/A、Ea、E/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主动脉弹性、左室舒张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D与E/A(r=0.45,P<0.01)、Ea(r=0.46,P<0.01)及E/Ea(r=-0.51,P<0.01)相关,与E、A无明显相关。多元分析排除年龄、性别、脉压、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显示D与E/A(B=0.40,β=0.17,P<0.05)、E/Ea(B=-0.06,β=-0.19,P<0.01)均独立相关。结论:64-MDCT可同时评价冠心病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主动脉弹性,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主动脉弹性的变化有助于早期检测舒张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吴磊  查云飞  邢栋  彭宇锋   《放射学实践》2013,28(2):154-158
目的:利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GE AW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并计算EAT容积;测量受试者血压,重组升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采用MATLAB软件半自动描绘并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断面面积,然后计算出升主动脉弹性值。按冠脉狭窄程度将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无意义冠脉狭窄组(n=36)和有意义冠脉狭窄组(n=43)三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多重元线性回归分析包括EAT容积在内的与升主动脉弹性相关的各种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正常对照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无相关性(r=-0.24,P=0.074);无意义冠脉狭窄组、有意义冠脉狭窄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间均呈负相关(r=-0.344,P=0.04;r=-0.347,P=0.023);多重元线性回归表明EAT容积是升主动脉弹性值的独立影响因子(B=-0.005,t=-3.037,P=0.003)。结论:冠心病患者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具有负相关性,EAT容积的MDCT评价有助于早期预警冠心病患者主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及早期抑脂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64-MD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升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病变组搜集12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同时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常规造影,对每支血管病变按狭窄程度分组、评价,并计算Gensini积分。CTA原始数据间隔5%R-R间期在0%~95%R-R间期重组图像,然后在主动脉窦上方约25mm层面采用MATLAB图像分割软件,分别测量各重建期相主动脉的横断面积。受检者完成CT扫描前后由专人常规测量血压。弹性值D[Pa-1]的计算公式为:D=ΔA/(A0.ΔP),ΔA代表管腔最大与最小面积的差值,A0代表心动周期内最小管腔面积,ΔP代表脉压差。选取经CTA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的健康志愿者25例为对照组,在CT检查前后一周内采用M型超声测量升主动脉的直径变化,并将计算的弹性值与CTA测得的弹性值进行比较。结果:64-MDCT与超声测量的主动脉弹性值间有极好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ICC=0.98,P<0.001)。正常对照组与病变组间弹性D值及P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冠状动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与弹性D值呈显著负相关(r=-0.83,P<0.01),与脉搏波速度(PWV)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1)。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随主动脉弹性D值的增加而递减,随PWV值的增加而递增。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组间D值、PWV值、Gensini积分的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D=79.29,FPWV=119.11,FG=128.07,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D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64-MDCT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可以客观评价升主动脉的弹性,升主动脉弹性的定量评价有助于检测亚临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预测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CT脂肪定量技术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者的升主动脉弹性特点。方法 搜集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40岁以上职工体检者173例,所有均行320排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及腹部CT检查。根据内脏脂肪体积(VAT)及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组45例(A组)、正常高值血压体重正常组41例(B组)、理想血压腹型肥胖组36例(C组)、理想血压体重正常组51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CT数据均利用Vitrea FX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测量并计算升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及腹部VAT、腹部皮下脂肪体积(SAT)。记录所有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A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87.15±26.73)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B组和C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36.73±23.67)和C组(242.61±23.29)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VAT(F=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单层和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运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消除.方法 搜集短期内(<1个月)分别进行单层和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资料50例,观察其主动脉CT图像,分别统计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检出率,及其发生部位、宽度、长度、边界是否清楚及伪影的连续性,并进行对照研究.其中20例同期进行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扫描,调取其冠状动脉积分平扫图像观察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显示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50例患者升主动脉搏动性伪影在单层和多层螺旋CT图像上的显示率分别为74.0%和80.0%,其中假内膜片样伪影显示率均较高,以左前壁和右后壁相对多见.通过统计分析升主动脉搏动性伪影的宽度(t=0.198)、长度(t=1.793)、伪影的边界清晰(X2=0.005)和连续性中断征象(X2=0.956),在单层和多层螺旋CT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例同期进行多层螺旋CT心电门控技术冠脉平扫,对照其胸部平扫图像,有50%(10/20)的伪影被消除.结论 升主动脉搏动样伪影的单层和多层螺旋CT显示率均较高,差异性不明显,利用心电门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伪影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和(或)升主动脉置换手术后,主动脉根部-右心房耳分流术患者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主动脉根窦部手术且同时行右心房耳人工造口分流术的87例患者,术后采用电子束CT(EBCT)或16、64层CT扫描机行非心电门控连续容积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水平至左、右髂动脉分叉处.86例患者于术后2~20d内行首次CT检查,1例术后15年行CT检查.结果 87例患者CT均明确诊断主动脉血管吻合口漏,异常血流经右心房耳口引流入右心房.少量分流25例,中量分流47例,大量分流15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15年升主动脉周围大量对比剂外溢,右心房、室明显增大).术后复查CT超过2次的患者37例,其中10例随访期内见少至中量分流漏口消失,8例少量分流较前减少,14例少至中量分流较前无明显变化,5例中量分流者3个月后复查分流较前增加.结论 右心房耳分流术患者CT为首选检查手段,可明确分流情况且定量分类,根据其影像特点可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亦是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门控技术64排CT测量正常成人胸主动脉弹性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86名健康志愿者行胸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所有受检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GE,Light Speed VCT),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获得的原始数据分别在0%-95%R-R间期、间隔5%重组图像,然后在升主动脉中段和降主动脉起始部由两名熟悉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放射医师采用MATLAB图像分割软件,分别测量各重组期相主动脉的横断面积.受枪者完成CT扫描后由专人常规测量血压.弹性值D(Pa-1)的计算公式为:D(Pa-1)=△A/Ao·△P,△A代表管腔最大与最小面积的差值,Ao代表心动周期内最小管腔面积,△P代表脉压差.结果 升主动脉中段弹性值为(2.44±1.05)×10-5 Pa-1,降主动脉起始部弹性值为(1.99±0.76)×10-5 Pa-1;升、降主动脉弹性值D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减趋势(r分别为-0.792、-0.691,P值均<0.01),男性与女性之间弹性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心电门控技术64排CT可以客观、无创地测量正常胸主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8.
孔黎阳  孙勇 《放射学实践》2021,36(10):1212-1217
【摘要】目的:探讨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弹性的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8年12月-2020年10月本院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行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患者中图像质量较好且无明显呼吸、心脏搏动伪影的56例纳为研究对象(男37例,女19例),分为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n=35)和冠状动脉狭窄阴性组(n=21),并根据狭窄程度将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3组。将原始数据间隔5% R-R间期进行多期相重建,测量并计算升主动脉的4个弹性指标:膨胀性(AoD)、顺应性(AoC)、僵硬度(AoSI)及相对直径变化率(%Ao),并参照Gensini标准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结果: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各弹性指标在冠状动脉狭窄阳性组与狭窄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间除僵硬度外,其余各项弹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评分(参照Gensini标准)与升主动脉各弹性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运用256层CT心电门控扫描评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弹性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世界性常见疾病,同时又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长期高血压可出现心肌损害导致左心构型的改变。心脏CT尤其多层螺旋CT检查因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心肌改变方面的价值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升主动脉搏动伪影,并应用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消除.方法:100例患者作了胸部CT检查,男57例,女43例;年龄11~96岁,平均年龄52.7岁.观察CT图像,判断有无主动脉搏动伪影、发生部位、宽度、长度及伪影的连续性.并对其中17例患者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处理.结果:100例患者中,82例出现升主动脉搏动伪影,检出率为82%,都累及升主动脉,搏动伪影最常发生在左前壁80例、右后壁58例、右前壁49例、左后壁48例.伪影的宽度为1.3~9.5mm,均值3.7mm;长度为2~14层,平均为5层即2.5cm.连续性出现间断19例(19%),假腔影46例,假内膜片影52例,其中16例同时具有两种表现.17例患者应用心电门控技术处理,其中16例伪影消失(94.1%).结论:主动脉搏动伪影在多层螺旋CT上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升主动脉的左前方和右后方、长度及宽度范围局限,进行心电门控技术处理是消除伪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卉  刘莉  李静  罗敏  韩盈 《武警医学》2008,19(7):614-617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对8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如4周无效加至300 mg/d,共12周,随访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变化以及服药耐受性.结果 12周后,所有患者血压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指数(LVMI)均有明显减少(均为P<0.01),说明左室肥厚减轻,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伊贝沙坦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左室肥厚(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HLVH)患者24 h动态血压波动的特点,制定相关治疗措施.方法 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HLVH)35例、单纯高血压组(NHLVH)41例,采用动态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左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方法:分别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20例健康者、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室壁17节段节段每搏量(rSV)、节段射血分数(rEF)、节段射血率(rPER)。结果:40例检测者均获得了具有清晰内膜边界的实时三维图像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两组间17节段rSV、rEF、rPER测量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与正常人左室壁节段收缩功能存在差异,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可行的、准确定量评价左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以下简称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并比较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服药3月后,患者的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夜间收缩压、舒张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IVST、LVPWT、LVEDd及LVMI也呈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降低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抑制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Experimental studies in animals have suggested that coronary flow reserve may be limited in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 Accordingly, to noninvasively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LVH on myocardial perfusion reserve, 25 patients, 9 with LVH and 16 controls, underwent positron imaging with rubidium-82 (82Rb) (30-55 mCi) or nitrogen-13 (13N) ammonia (12-19 mCi) at rest and following intravenous dipyridamole and handgrip stress. LVH was documented by echocardiographic and/or electrocardiographic measurements. LVH patients had either no chest pain (n = 8) and/or a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m (n = 6). Nine simultaneous transaxial images were acquired, and the mean ratio of stress to rest activity (S:R), based on all regions for each heart, was calculated as an estimat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reserve. There were no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ctivity (i.e., perfusion defects) in any of the studies. S:R averaged 1.41 +/- 0.10 (s.d.) for controls and 1.06 +/- 0.09 for patients with LVH (p less than 0.0001). These data provide support for an abnormality in perfusion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LVH.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沙坦和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对132例老年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尼群地平组治疗,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Ⅳ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LVDd、ⅣST、LVPWT、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LVDd、ⅣST、LVPWT、LVM、LVMI,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尼群地平和氯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左室肥厚,但氯沙坦比尼群地平逆转左室肥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M型彩色多普勒评价室壁肥厚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32例左室肥厚患者,包括肥厚型心脏病(HCM)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Ⅱ期左室肥厚22例,正常对照(NC)20例,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度(Vp)、E峰与Vp的比值(E/Vp)等指标。结果:室壁肥厚患者不论E/A〉1,还是E/A〈1,其Vp和E/Vp与对照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彩色M型多普勒无“假性正常化”现象,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p22phox基因C242T和-930A/G位点多态性与发生心房颤动(A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8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纳入其中128例合并心房颤动者作为AF组,在753例窦性心律患者中,根据年龄、性别、左室重量指数等临床资料与AF组进行1∶2配比,选择256例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检测p22phox基因C242T和-930A/G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AF组p22phox基因C242T多态位点的TT和CT基因型以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460,P=0.019;χ2=4.414,P=0.03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左房直径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TT+CT)发生房颤的风险约为CC型纯合子的0.5倍(OR=0.516,95%CI0.312~0.925,P=0.025)。p22phox基因-930A/G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F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22phox基因C242T位点的多态性与高血压LVH患者房颤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256层iCT探讨正常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行256层i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且冠状动脉正常,同时行超声检查无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志愿者105例,分别按年龄分成3组、按性别分成2组,CT测量左室功能的诸参数: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心肌质量(MM);CT、超声2种方法测量冠状窦上方15 mm处升主动脉的最大及最小横断面积,计算主动脉弹性,评价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land-Altman图显示CT和超声测得升主动脉弹性值一致性良好(ICC=0.988,P<0.05);不同年龄组正常升主动脉弹性与EDV、ESV、SV、EF均有正相关关系,与MM有负相关关系,与CO没有相关性;与年龄呈负相关(r=-0.546,P<0.05).结论 正常升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256层iCT能够准确测量升主动脉壁弹性并判断其与左心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提供了一定依据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与左心房几何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13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分为4组(舒张功能正常组30例,舒张功能降低组35例,假性正常化组35例,限制性充盈障碍组3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范围时,测量左心房离心指数(LAEI)评价左房几何重构;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峰比值(E/Em),E峰与M型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结果 :随着左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的增加,LAEI逐渐降低,而E/Em、E/Vp增大(P0.05);LAEI与E/Em、E/Vp均呈负相关(r=-0.72;r=-0.67)。结论:在LVEF值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几何重构与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密切相关,LAEI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的敏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