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观察了于一岁以内第一次发作的106例癫癎患儿(第一组)。对照组之27例患儿其癫癎发作于二岁开始。第一组中10例癫癎发作在产后即开始,并且其中6例有颅脑创伤,7例发作开始于第二个月,5例于第三个月及4例于第四个月。这组患儿的癫癎发作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2007年1月收治1例以无诱因意识丧失为主要表现的癫痫患儿,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儿,女,13岁。因间断意识丧失1个月于2007年1月15日入院。患儿1个月前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叫不应,病初每7~8天发作1次,每次意识丧失持续1分钟左右自行缓解,恢复正常,近3天来发作频繁,每天发作  相似文献   

3.
病历简介患儿,女,5岁7个月。患儿以“间断抽搐5年余”为主诉入院。患儿于生后3天即出现面色青紫,头歪向一侧,未经特殊治疗缓解。患儿于11个月时再次出现抽搐,并呈比较固定的发作形式。之后出现多种形式的发作,愣神、强直痉挛、肌阵挛、失张力等。院外曾间断使用妥泰、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4.
Kojewnikow综合征(简称K.S)又称持续性部分性癫痫。是由Kojewnikow于1895年首先描述。此综合征比较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男孩,7岁5个月,因部分性癫痫发作曾7次住院治疗。患儿于5岁4个月时开始出现左侧眼睑抽搐,3个月后出现左侧面部抽搐,每天4~5次,每次持续  相似文献   

5.
1病例简介患儿,女性,4岁3个月.主因“间断抽搐2个月余,语言表达、智力倒退,右上肢活动障碍1个月余”入院.患儿2个月前于午睡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抽搐,发作初形式不详,发现时发作表现为四肢屈曲抖动,口吐白沫,并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约10~20分钟,当时体温37.1℃,于当地医院给予镇静处理之后好转.  相似文献   

6.
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BICE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42例BICE患儿,发病年龄3~40个月.惊厥多发生在发病3d内,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作次数多≤3次,实验室检查大便轮状病毒(RV)测定37例阳性,32例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39例正常,3例轻度异常,所有患儿惊厥止后未长期运用抗惊厥治疗,随访42例(6个月至2年),均无惊厥再发作.结论 BICE预后良好,不需要长期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 朱某,女,7个月,抽搐发作6月半有余,加重1个月.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因第二产程延长,生后重度窒息,30min后才出现哭声.次日出现烦燥不安,R80次/min,节律不规则,偶发现下肢抖动,两肺水泡音.曾在当地儿科住院3天出院.出院后即日发现两下肢或同侧肢体阵发性规律性抽动,继而面部肌肉抽动,眼球水平震颤,近1个月症状加重,于1990年3月7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生酮饮食对癫痫患儿丙戊酸血浓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监测26例难治性癫痫患儿接受生酮饮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期间的丙戊酸血浓度以及服药剂量、体重变化等,观察血药浓度的变化及发作控制情况.结果 26例患儿中,3例完全控制发作,5例发作减少50%以上,17例患儿发作无明显变化,1例发作加重.丙戊酸血浓度在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9.
曾巧慧  梅志勇  梁荣伟  翁文骏 《广东医学》2003,24(12):1335-1335
患儿 ,男 ,4岁。因多饮、多尿、发作性肌无力 3年于 2 0 0 2年 8月 2 6日入院。患儿 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烦渴、多饮 ,每天喝水 2 0 0 0~ 4 0 0 0ml,多尿 ,白天排尿 7~ 10次 ,夜间 2~ 3次 ,每次尿量多。发作性全身无力 ,每次持续 1周至 1个月。无抽搐、昏迷、呕吐。于 2 0 0 0年 8月7~ 2 3日在外院住院 ,查血钾低 ,考虑“尿崩症” ;予补钾等对症治疗 ,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患儿仍反复出现多饮、多尿及发作性肌无力 ,经补钾治疗症状好转。患儿嗜好咸食。生长发育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查 :体温 36 8℃ ,呼吸 2 4次 /min ,脉搏 11…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易造成漏诊与误诊.现将我院2005~2009年收治109例患儿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9例,男61例,女48例;年龄18个月~12岁,18个月~3岁30例,3~7岁50例,7~12岁2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抗NMDAR脑炎患儿7例,男童3例,女童4例,发病年龄29~166个月.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中,首发症状依次为癫痫发作4例,精神行为异常2例,不自主运动1例.7例行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查均阳性;4例行...  相似文献   

12.
病例报告例1 赵×女 3岁患儿于生后7个月左右突然发生全身性抽搐当时发病的原因不明疑与在此不久前曾发生一次严重的惊吓有关。此后发作频繁,间隔时间或长或短长至2 3个月发作一次短则于一天之内发作十余次。每次发作时全身抽搐且以四肢为甚。患儿面部青紫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偶有大小便失禁或咬破其舌等情况。每次发作约持续1 3分钟。久之患儿瘦弱多病精神萎糜,发育迟缓。曾往省中医院、省儿童医院、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单位就医,亦曾连续口服苯巴比妥达半年余,并以补钙等方法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后来至第四陆军医院神经精神病科诊治,确诊为原发性癫痫作人工冬眠后,未见好转。去年10月间,经煎服雪鸡头一只后,密切观察近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托吡酯(TPM)添加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3.2-12.0mg.kg-1·d-1 )的托吡酯添加治疗35例儿童部分性和或全身性癫痫(基线发作次数的中位值6次/月)的开放性研究.TPM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47±142) d (范围28~582d),TPM持续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剂量为6.75mg.㎏-1·d-1.结果 >70%的患儿发作频率减少≥50%,38%(13/34)的患儿无发作持续3个月以,43% (14/32)的患儿无发作持续6个月以上.接受不同剂量TPM的治疗反应大致相同(p>0.05).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经过2年的治疗,26%的患儿因不良反应和发作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未继续用药.结论 TPM添加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可作为基础抗癫痫药物失败后长期控制癫痫发作的广谱癫痫药.  相似文献   

14.
易招师  吴华平  虞雄鹰  陈勇  钟建民 《重庆医学》2013,42(19):2266-2268
目的初步探讨大剂量泼尼松治疗婴儿痉挛(I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IS患儿采用口服大剂量泼尼松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非对照开放式研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及疗程结束(7周后)时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和痉挛发作控制评估。所有患儿均接受了2~8个月的随访。结果 (1)13例患儿中,治疗2周后发作完全控制者11例,总控制率达84.6%;疗程结束时,治疗发作完全控制者10例(有1例于治疗第17天发作才完全控制,有2例复发),总控制率为76.9%。(2)12例有典型或变异型高度失律,在治疗2周或是疗程结束时,7例完全缓解,5例呈部分缓解。(3)经2~8个月随访,在痉挛发作完全控制的12例患儿中缓解保留时间最长的为8个月,最短的为18d,其中有4例复发,其复发率为33.33%。(5)不良反应:库欣面容8例,易激惹4例,嗜睡3例,高血压3例,合并感染6例,无1例患儿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结论应用大剂量泼尼松治疗IS,短期疗效显著且较安全,但观察例数尚少,尚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正> 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有时虽经多种抗菌素药物和镇咳药物治疗,但咳嗽久治不愈,为此,我们对咳嗽持续1个月以上的患儿并用平喘药治疗,现将治疗有效.37例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7例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1岁半6例.3岁15例.7岁以上16例病程.1个月以上17例.2个月以上8例.3个月以上7例.5个月以上5例.咳嗽多呈发作性.多于夜间或清晨发作.白天无咳嗽或偶有轻咳.活动或大笑后咳嗽加剧者9例.喉头发痒5例.胸闷4例.15例咳少量白痰.22例无痰.病程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大多数起病于幼年及少年时期 ,一般情况下容易诊断 ,但少见腹型癫痫因没有阵发性抽搐或意识障碍 ,往往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自 1 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收治了 8例误诊患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6岁 4例 ,7~ 1 3岁 4例 ;病程 5个月~ 1年。1 .2 临床表现 间断性阵发性腹痛 ,每次发作时间持续 5~ 1 5分钟 ,骤然停止 ,无抽搐和意识障碍 ,每月发作 1~ 3次不等。患儿有 5例为不足月顺产 ,3例为足月顺产 ,无脑膜炎、脑炎、脑外伤及骨折史 ,内科及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7.
李青 《四川医学》2003,24(11):1167-1167
患儿 ,男 ,因全身无力于 1岁零 7个月首次住院 ,继之于 2岁、2岁零 6个月、3岁零 2个月、3岁零 3个月、3岁零 7个月多次住院。病前多有发热或腹泻呕吐为诱因。病程短则 6h ,长达 7天。发作间歇期患儿一般情况好 ,玩耍自如。临床表现 :全身无力、颈软 ,哭声低或哭不出声 ,不能说话 ,坐不稳 ,阵阵烦躁、烦渴思饮、尿多。病中可伴发热或轻度吐泻。查体 :神志清楚、精神差 ,颈软无力 ,心音低钝、节律不齐 ,心率 110~136次 /min。腹平软 ,全身肌张力低下 ,膝反射减弱。血电解质 :钾 1 70~ 1 95mmol/L ,钠、氯、钙、镁均正常。心肌酶 :谷草转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etogenic diet,KD)疗法在门诊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分析影响KD治疗12个月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省癫痫疾病诊疗中心门诊采用KD疗法的10例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为期至少1年的观察随访.记录患儿行KD疗法前后的发作频率、不良反应、身高及体重;评估性别、起病年龄、开展KD时年龄、开展KD前病程、癫痫诊断类型、KD开始时用抗癫痫药种类、癫痫相关家族史等对KD 12个月疗效的影响;分析KD 3个月疗效与12个月疗效间的关系.观察KD治疗3个月及12个月前后身高、体重的变化.结果 KD启动后l、3、6、12个月分别有100%、100%、80%、70%患儿继续坚持治疗,其中有50%、60%、60%、50%患儿发作减少50%以上,2例患儿分别在2个月、3个月时达到完全缓解.KD治疗3个月的有效率与12个月的有效率呈高度正相关(r =0.816,P=0.048).此外,本研究未发现与KD治疗12个月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KD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对症处理可缓解;KD治疗3个月及12个月身高z分数(Height z-score,HAz)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体重z分数(Weight z-score,WAz)无变化.结论 在门诊行KD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一定的疗效,且较为安全.KD治疗3个月时有效的患儿可能大部分在12个月时仍有效.  相似文献   

19.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16例轻度胃肠炎伴惊厥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出院后随访4-42个月.结果 16例患儿发病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34个月.3天内发生惊厥12例(75%),持续时间<5分钟,全身发作13例,一次病程中惊厥平均发作1.56次.发作间期脑电图、脑影像学、血生化、脑脊液检查均正常.结论 BICE为一良性过程,患儿预后良好,无需长期使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20.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一家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BFIC)于 1 992年首次由Vigevano等诊断 ,迄今国内仅发现有 2个家系 ,国外该癫痫综合征的报道也不多 ,现就我院发现的一家系 4代 3 2人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先证者 (IV5 )男 ,4个月。反复发作惊厥 1个月。患儿于 3个月时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双眼球上翻 ,四肢强直或伴阵挛 ,意识不清 ,可伴口唇发绀 ,大小便失禁 ,无发热 ,每次发作持续 2 0s~ 1min ,每 2~ 3d发作 1次。发作间期与同龄小儿无差异。患儿系第一胎 ,足月平产 ,无宫内感染 ,无产伤 ,出生后无高热和头颅外伤史等。体格检查正常。常规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