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胃切除术4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9例。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平均时间:全胃切除术380m in(350~410m 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36m in(210~259m in),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73m in(250~310m in)。术中平均出血量:全胃切除术500m l(400~600m 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20m l(50~170m l),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m l(70~200m l)。术后患者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2d(2~4d),下床活动时间为3.3d(3~4d),开始进流质时间3.9d(3~5d),术后近期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安全、可行,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51例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62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生GSC51例,残胃癌发病距胃大部切除术平均时间为15年。3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4例行根治手术,10例行姑息性切除;未能切除的17例中,行姑息性胃空肠吻合6例,空肠造瘘4例,活检术2例,未手术5例。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7个月和13.2个月。未行手术切除的17例GSC患者,于发病后3~11个月内死亡。51例GSC患者中,原溃疡位于胃部者占23.1%(40/173),十二指肠球部占3.8%(11/289),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BillrothⅡ式和BillrothI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GSC发生率分别为12.8%(41/321)和7.1%(10/145),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在GSC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GSC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且原发溃疡位于胃部的患者,术后10年以上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胃手术后胃瘫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9年1月至2004年4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患者,并对相关的病因进行多因素分析。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30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中男202例,女104例;年龄24~80岁,平均(59±12)岁。行毕Ⅰ式胃肠吻合术255例,毕Ⅱ式51例。术后病理证实胃癌267例(87.3%),其中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的50~65岁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腹腔镜组),18例行传统开腹胃大部切除术(开腹组)。对比两种手术的优缺点及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是安全、可行的,相较传统手术具有多方面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中应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的临床经验及优点。方法总结直线型切割缝合器的使用方法,并比较分析传统胃大部切除术和采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使手术时间缩短60~120min(P=0.000),术后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P=0.024)。结论应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全机器人手术与机器人辅助手术根治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评估全机器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1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行全机器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TRDG组),100例行机器人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RADG组)。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手术相关指标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RADG组相比,TRDG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小(P<0.05)。 结论全机器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安全可行,且与机器人辅助组相比,其对患者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设护士及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对术后饮食知识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8名普通外科护士和4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得分64.7±11.2,患者得分65.5±1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患者得分较低的前5项均包含拔胃管当天每次饮水量、拔胃管当天饮水间隔时间、清流食的种类、容易形成胃结石的食物、不宜进食的食物;护士和患者有关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的来源不同.结论 护士与患者对胃大部切除术后饮食知识了解不足,应加强对护士有关临床营养知识的继续教育,落实对患者术后饮食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上消化道重建的策略。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31例,其中结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16例,空肠代食管8例,残胃代食管7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5.8%),治疗后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8%、45.2%和32.3%。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再发食管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根治,结肠、空肠或残胃均可用于消化道重建,掌握不同术式特点及适应证,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68例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远端胃切除术称为胃大部切除术,据重建胃肠道方法不同,常用Billroth Ⅱ式和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术[1-2],采用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者极少。对26例有手术指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施行Balfour式胃大部切除术,对42例胃癌及十二指肠癌患者施行Balfour式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部手术后胃轻瘫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被称为胃轻瘫(gastroparesis),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但也可发生于腹部其他手术后。本文对我院1991年1月~1999年6月25例胃轻瘫病人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36~83岁。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7例,其中行毕罗Ⅱ式4例;胃癌根治术后13例,其中行毕罗Ⅱ式9例;胆囊切除术后1例,胆肠Roux-y吻合术后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2例,直肠癌根治术后1例。  2.诊治情况  (1)诊断:25例中,9例发生于术后一周,16例发生于术后3~4天,全部病例均经胃肠…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7月胃镜检查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86例,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6例,男67例,女17例,年龄21~73岁,平均45岁。术前原发病:胃溃疡26例(其中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8例(其中溃疡穿孔11例),胃癌18例,十二指肠瘀积症2例,胃息肉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空肠输入输出段悬吊在B-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88例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分2组治疗:改进组: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行空肠输入输出段悬吊。对照组:常规胃大部切除及胃空肠吻合。结果:改进组的术后并发症(空肠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中采用空肠输入输出段悬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残胃代食管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7月手术治疗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57.2(49~65)岁;5例行弓上吻合,9例行弓下吻合。结果手术时间(2.3+0.4)h,术中失血量(270.0+60.0)ml;术后禁饮食时间(7.3+1.8)d,住院时间(13.7+3.1)d,无吻合口瘘和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4/14),以肺部炎症和心律失常为主。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50.0%和21.4%。结论残胃代食管,将残胃连同脾脏、胰尾移至胸腔,行食管残胃吻合术,适用于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中下段食管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行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术后病理和随访等。结果:本组研究68例病人中,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34例(50%),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32例(47.1%),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1.47%),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1.47%)。瘤体平均直径(3.2±1.6)cm,手术平均时间(83.0±27.5)min,术后平均出血量(29.0±23.7)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5±1.4)d。并发症3例(4.4%),随访63例(92.6%),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63例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术后其他原因死亡。总生存率98.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胃GIST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十二指溃疡穿孔出血主要方法之一,1980年~1999年我院共作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者7例。现将该7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讨论。 1 典型病例 例1,女、30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症状不缓解,行溃疡旷置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72h左季肋部突然剧痛,继之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07年6月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2例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0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全胃切除术7例,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85±60)min,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78±62)min,全胃切除术(32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40±52)ml,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6±85)ml,全胃切除术(234±76)ml;淋巴结清扫12~40枚,平均(25±10)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5 h.术后随访1~36个月,平均9.7个月,2例十二指肠残端瘘行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早期及部分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技术可行,同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胃缩口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行胃部分切除术应用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36例,远端胃大部切除RouxenY吻合术5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21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结果本组平均吻合时间25(20~35)min,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一例吻合口漏。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5例(12.6%),其中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4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反流性胃炎2例。无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无倾倒综合征。随访101例,平均随访3(1~4)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胃缩口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简单易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穿孔4例,生存2例,死亡2例。报告如下。例1.男,26岁。1985年11月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泛发性腹膜炎,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9个月,又因突然腹痛、腹膜炎,再次急诊来我院。急诊手术见残胃不大,胃肠吻合处、残胃前壁有一直径5mm的溃疡穿孔,行溃疡修补及腹腔引流术。术后查空腹排酸量(BAO)为正常值5倍,最大排酸量(MAO)为正常值2倍,术后顺利出院。第二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