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手术、外伤、腹膜炎、腹腔内灌注治疗后常发生腹腔内不同部位或轻或重的粘连,为这类病人完成腹腔镜手术,首先面临的问题是采用什么方法建立气腹,普遍采用的是开放法。1991年9月~1999年12月,我们已完成各类腹腔镜手术7200余例,其中有既往手术史1053例(包括两部位多次手术6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73例,腹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自2006年5月~2014年11月136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患者施行LC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9例成功完成LC术。2例右上腹广泛致密粘连无法暴露胆囊,1例分离粘连致十二指肠降部损伤,3例胆囊壁水肿、Calot三角显示不清,1例气腹针盲法穿刺损伤脐孔下方粘连小肠,均中转开腹完成胆囊切除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术前采用B超充分评估粘连,选择合适部位开放置鞘气腹法,腔镜直视引导下按非常规次序建立操作孔,术中精细分离粘连,行LC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为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2年10月为86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开放法或闭合法建立气腹,术中松解粘连、显露胆囊,妥善处理胆囊三角,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结果:82例(95.3%)成功完成LC,手术时间30~85 min,平均(48.2±22.4)min;术中出血量15~90 ml,平均(54.6±32.5)ml;术后住院4~6 d,平均(4.2±1.6)d。4例(4.7%)中转开腹,均系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6例术中粘连面较广、渗血较多,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无肝内外胆管损伤、胆漏、肠漏、肠梗阻、腹腔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选择第一穿刺孔,安全建立气腹,术中仔细分离、细致解剖胆囊三角,且术者具备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为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为有腹部手术史的22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LC成功,1例发生空肠损伤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空肠修补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有腹部手术史的LC安全可行,选择适当部位开放法建立气腹、小心分离腹腔粘连、手术医师的默契配合及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在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建立气腹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1994年 10月~ 2 0 0 2年 1月 2 10 0例腹腔镜术中 117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半开放置鞘气腹法 115例成功的经验及 2例失败的教训。 结果  117例中 115例成功建立气腹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反复穿刺导致空肠穿孔 ,腹腔镜下行空肠修补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例剖宫产术后因腹腔内广泛粘连气体膨胀困难而中转开腹。本组半开放置鞘气腹法成功率 98 3 % (115 / 117)。 结论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建立气腹安全可行 ,融合闭合法及开放法的优点 ,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asson法建立气腹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优势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为117例合并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体会。结果:113例成功完成手术,4例因腹腔内粘连严重无法显露术野及胆囊三角中转开腹,成功率96.6%。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切口美观隐蔽,无网膜损伤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Hasson法建立气腹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灵活选取切口部位直视下开腹,避免了粘连肠管网膜的损伤,有效松解腹腔粘连带,对于有腹部手术史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是安全、可行、微创、美观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为141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41例中135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3min。2例胃肠损伤于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h发现腹膜炎开腹探查;5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全部病例均治愈。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能性及手术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期间对有上腹部手术史行LC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8例,胆囊息肉5例。既往均有上腹部手术史,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19例,胃平滑肌瘤切除术后2例,脾破裂修补术后2例。采用闭合法穿刺建立气腹,分离粘连,暴露胆囊全貌及Calot三角,顺行或逆行切除胆囊。23例中LC成功21例;因粘连致密,胆囊管无法辨认,中转开腹2例。手术时间45~140min,平均67min.全组无明显出血、内脏损伤、胆管损伤、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部分上腹部手术后胆囊良性疾病行LC术可行。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即使暂时缓解,也常反复发作、加重,因此探索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方法具有临床意义。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8(平均37)岁。11例有手术史(2例有2次以上的手术史),1例有原发性腹膜炎病史。应用全麻,建立气腹时取头低脚高仰卧位。采用开放法于远离原手术瘢痕处(10cm)、并尽量围绕脐周缓慢建立气腹(防止粘连带撕裂损伤脏器),气腹压为2kPa。置入腹腔镜探查粘连范围、部位和程度。在便于操作及安全处,置入把持钳及分离器,钝性、锐性分离粘连肠管及…  相似文献   

10.
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闭合法建立气腹方法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腹腔镜术闭合法建立气腹的可行性及操作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9月至1998年12月6200例腹腔镜术中963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成功的经验及2例内脏损伤的教训;我们把建立气腹困难分为真性建立气腹困难及假性建立气腹困难两种。由气腹针穿入大网膜、肝圆韧带、肠系膜、腹膜外脂肪等引起的充气困难称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而因气腹针穿入腹腔脏器(如胃肠道、大血管)或因腹腔内存在广泛粘连致气体膨胀困难引起撤气困难称为真性建立气腹困难。结果 6例患者因真性建立气腹困难、12例因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而中转开腹,闭合法建立气腹成功率为98%。2例胆囊结石虱因未遵循闭合法建立气腹原则致空肠或回肠损伤,立即开腹行肠修补、胆囊切除术。结论 绝大多数有腹部手术史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是安全可行的。遵循闭合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月~2005年10月有腹部手术史的178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期无腹部手术史的180例作为对照,以评价腹部手术史对气腹建立、中转开腹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手术史组176例气腹形成和第一trocar穿刺顺利,2例肥胖病人腹壁过厚导致腹膜外充气,改为开放法建立气腹;对照组177例气腹形成和第一trocar穿刺顺利,1例肥胖病人腹膜外充气,改为开放法建立气腹,2例“腹茧症”气腹不能形成中转开腹手术。手术史组腹腔粘连68例(38.2%),对照组腹腔粘连17例(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879,P=0.000)。手术史组20例(11.2%)中转开腹手术,发生9例(5.1%)并发症,其中2例脏器损伤;对照组16例(8.9%)中转开腹手术,发生7例(3.9%)并发症,其中1例脏器损伤。两组中转开腹手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545,P=0.460;χ^2=0.286,P=0.593)。结论对有腹部手术史患者,根据前次手术的类型和手术切口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穿刺顺序,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勿需改变传统的穿刺孔位置。  相似文献   

12.
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 86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结果 :气腹建立困难 8例 ,腹腔严重粘连无法分离 7例 ,胆囊周围粘连包括Calot三角粘连分离困难 4例均行中转开腹手术。第 1孔穿刺损伤肠管 2例 ,分离粘连时损伤肠管 1例 ,均在腹腔镜下修补。结论 :胃十二指肠手术后腹腔内严重粘连是气腹建立困难或腹腔粘连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第 1孔穿刺肠管损伤和腹腔粘连分离肠管损伤发生率较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操作技术娴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8年12月完成的201例困难性LC手术资料,包括胆囊周围包囊粘连107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解剖困难75例,胆囊颈部结石38例,胆囊化脓坏疽11例,胆囊萎缩18例,上腹部手术史17例。结果193例完成腹腔镜手术,8例(4.0%)中转开腹,原因包括:3例胆囊三角区出血止血困难;2例胆囊与结肠、胃及十二指肠粘连致密无法分离显露胆囊,胆囊坏疽;2例胆囊管近汇合部后壁轻度撕裂伤致胆漏;1例胆囊三角区呈"冰冻"状难以解剖。无胆管损伤及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3例(1.5%),包括胆囊三角区出血1例,机械性肠梗阻二次手术1例,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1例,均治愈。全组无死亡。结论对困难性LC,应始终遵循"解剖紧贴胆囊,切前辨清关系,钝锐交替分离,顺逆结合切除"的原则,有上腹部手术史则用开放法建立气腹,分离腹腔粘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对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的安全性及经验。方法对解放军第451医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有上腹部手术史且行三孔LC术的9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均成功建立气腹,其中96例成功完成三孔LC术,成功率为97.96%;1例患者因严重肥胖、腹腔内视野显露不足,于右侧腋前线处建立第4个Trocar后完成手术;1例患者因肝血管瘤切除术后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9~136 min,平均53 min,中位时间49 min。有29例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并于术后48 h拔除。术后无一例患者死亡、腹腔出血、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于术后4 d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慢性胆囊炎51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38例,胆囊息肉9例,无胆囊癌患者。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三孔LC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前应利用B超评估粘连并选择穿刺部位,术中直视下建立气腹,术中具体的解剖需要术者娴熟的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5.
腹腔粘连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闭合法建立气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粘连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闭合法建立气腹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1999年9月6600例LC中1046例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的经过。建立气腹困难分为真性建立气腹困难及假性建立气腹困难2种。由于气腹针穿入腹腔脏器或腹腔广泛粘连导致气体弥散困难引起的建立气腹困难称真性建立气腹困难,需中转开腹手术;由于气腹针位置错误如位于腹膜外脂肪层、肝园韧带或大网膜内引起的建立气腹困难称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调整气腹针位置,均能满意建立气腹。结果 1046例中1028例成功建立气腹。5例因真性建立气腹困难,13例因假性建立气腹困难而中转开腹。本组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成功率为98.3%。结论 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是安全可行的。缺乏自信、经验不足、误把假性建立气腹困难当作真性建立气腹困难是腹腔粘连患者闭合法建立气腹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建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建立气腹、提供有利的操作空间,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提。但是对于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肥胖等患者而言,建立气腹容易失败。我们对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开展的37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第一孔穿刺建立气腹失败的126例患者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2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男55例,女71例,年龄34~76岁,平均59.6岁。其中既往有上腹部手术史者51例,有下腹部手术史者27例,肥胖患者39例,消瘦患者9例。气腹建立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气腹针(Veress)刺入腹腔粘连形成的分隔中;气腹针刺入肝圆韧带中;气腹针刺入大网膜或肠系膜;气腹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腹造影螺旋CT影像技术(pneumoperitoneum helico-CT imaging,PHCT)在腹部手术后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时安全建立气腹的指导价值。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6月我院205例有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前,采用局麻下腹壁穿刺注气,建立人工气腹,经64排螺旋CT扫描,预先判定是否存在腹壁粘连及粘连部位、范围和结构,为腹腔镜手术闭合法入路的安全选点提供技术保障。结果术前PHCT检查21例无腹壁粘连,142例为非脐孔部位的局限性腹壁粘连,42例脐孔周围有局限性腹壁粘连。以脐孔为观察孔(第一戳孔)131例,经腹壁其他部位为第一戳孔74例。全部采用闭合法完成腹腔镜置入,无一例发生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术史患者通过PHCT能够明确腹内粘连的情况,为腹腔镜手术时腹壁闭合法入路技术操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有腹部手术史病人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凯  龚昭 《腹部外科》2004,17(3):173-174
目的 对因开腹手术而造成腹腔粘连的病人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 对 5 6 0例LC术中的 5 0例有开腹手术史的病人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5 0例中有 4 5例成功完成LC术 ,5例因粘连严重或建立气腹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 ,术后均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开腹手术后再行LC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有腹部手术史患者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措施和要点。方法:LC前有腹腔手术史肠粘连60例,通过切口或穿刺建立气腹,对不能暴露温氏孔和Calot三角的患者多行胆囊切除术。结果:57例安全地施行了LC,仅3例中转剖腹手术,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时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LC安全有效,施行LC有赖于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和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3例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中成功完成LC49例,中转开腹4例,患者均治愈,LC成功率92.5%。结论有上腹部手术史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术前的评估、气腹的建立、穿刺孔的选择、黏连的分离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