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α-硫辛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毕燃  庞东渤 《眼科新进展》2008,28(9):665-667,670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α-硫辛酸对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升高眼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RIRI的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α-硫辛酸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及α-硫辛酸干预组,同时后3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成1d、3d、7d组,HE染色光镜观察视网膜组织变化,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RIRI后视网膜组织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及单纯α-硫辛酸组视网膜组织Caspase-3不表达。单纯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在再灌注后1d时Caspase-3表达显著,3d表达已明显下降,7d进一步降低。α-硫辛酸干预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似,但表达明显减弱,2组相比较,于再灌注1d和3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pase-3参与了RIRI的形成,α-硫辛酸可以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α-硫辛酸在RI-RI中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达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硫氢化钠(NaHS)作为H2S的供体。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RIRI组)及硫氢化钠(NaHS)干预组,后两组进一步分为再灌注后6,24,48,72h组。采用前房灌注加压的方法建立RIRI模型,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凋亡出现于缺血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与RIRI组比,NaHS组Bcl-2蛋白表达增多,Bax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结论:H2S预处理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从而调控细胞凋亡,对大鼠RIRI进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书  张文芳  鲁建华  张金红  梁丽 《眼科研究》2010,28(11):1042-1047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8只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及α-硫辛酸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各36只。α-硫辛酸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6、12、24、48h,3d和7d组。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压的方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其中α-硫辛酸组大鼠自造模前3d开始腹腔注射α-硫辛酸100mg/(kg.d),缺血-再灌注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上述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并摘除眼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视网膜组织的结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并对各组VEGF和MMP-9的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h出现视网膜水肿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轻度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RGCs的结构改变明显加重。α-硫辛酸组视网膜水肿和RGCs结构的异常变化过程同缺血-再灌注组,但程度较轻。实验前后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未见VEGF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于再灌注后12h开始出现VEGF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VEGF表达逐渐增加,到再灌注后48h达到高峰。各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和α-硫辛酸组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α-硫辛酸组VEGF在视网膜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后6h可检测到MMP-9在视网膜中的表达,24h后其表达水平达到高峰。各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α-硫辛酸组视网膜中MMP-9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VEGF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5)。结论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VEGF及MMP-9的表达在视网膜中过度表达,α-硫辛酸可通过抑制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VEGF及MMP-9的表达而对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过程中黄芪对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前房加压法制作实验性RIRI的大鼠模型。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后两组各分为 6,12,24,48h和3d五个时间段,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RIRI后视网膜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Bcl-2和Bax在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缺血再灌注6h开始表达,24h表达显著,48h开始下降,3d后表达已经明显减弱。黄芪注射液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似。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均明显增强,Bax表达均明显减弱,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使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对RIRI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6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缺血再灌注组(30只)与药物组(30只),药物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5 mg·kg-1NAS,缺血再灌注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与药物组按RIRI后时间,分为6h、12 h、24 h、48 h、72 h五个亚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活性Caspase-3、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缺血再灌注组大鼠RIRI后6h、12 h视网膜各层高度水肿,24h后水肿逐渐减轻,神经节细胞逐渐减少,分布较紊乱,随着时间延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大片缺失;药物组6h、12h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水肿明显减轻,24h、48 h、72h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细胞排列规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减轻.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在灌注后6h开始表达增加,阳性细胞数为(561.15±37.19)个·mm-2,24 h达到较高水平,阳性细胞数为(1522.61±84.36)个·mm-2,随后逐渐下降,药物组视网膜各时间点活性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视网膜可见大量Bcl-2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 h Bcl-2阳性细胞开始下降,12h后继续减少,24h降至较低水平;药物组各时间点Bcl-2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多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几乎未见Bax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组RIRI后6h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可见Bax阳性细胞,24h达到较高水平,48 h开始下降;药物组各时间点Bax阳性细胞均显著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促进RIRI大鼠视网膜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降低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细胞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as/FasL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α-硫辛酸(α-L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RIRI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α-LA干预组,IR组及α-LA干预组在12,24,48,72h光镜观察视网膜内层厚度及神经节细胞丢失,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IR组视网膜内层变薄,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12h,并逐渐递增,24h达到高峰,48h开始下降。Fas/FasL表达与凋亡的神经细胞改变基本一致。α-LA干预组视网膜内层厚度和神经节细胞数目有一定恢复。凋亡细胞在12,24,48h组明显低于IR组(P<0.05);Fas表达在12,24h组较IR组显著下降(P<0.05);FasL表达在12,24,48h组较IR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Fas/FasL系统参与RIRI,导致神经节细胞凋亡;α-LA可下调Fas/FasL表达,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其中后两组又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72 h 6个时间段。建立RIRI动物模型,以bFGF(治疗组)或平衡盐溶液(缺血组)玻璃体腔注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 生物素复合体法检测不同时段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WT)p53、c-fos、c-jun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组视网膜再灌注后6 h可发现有WTp53、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仍持续强表达,72 h表达已明显下降。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与缺血组相似,但表达量相对明显减弱。二组比较,在再灌注6~48 h各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RI能引起WTp53、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与内核层表达的增高;WTp53、c-fos、c-jun基因可能通过在与RIRI的细胞凋亡中起作用而参与了RIRI的发生机制;bFGF可以抑制RIRI时WTp53、c-fos、c-jun基因在视网膜表达的增高,从而对RIRI起治疗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310-31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bFGF治疗组,其中后两组又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和72h6个时间段。通过前房穿刺加压法制作成RIRI动物模型,并在以bFGF(治疗组)或平衡盐溶液(缺血组)玻璃体腔注射后按不同时段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链酶卵白素-生物素复合体(SABC)法检测各时段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p53蛋白(WTp5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组视网膜在再灌注后6h可发现有WTp53蛋白及CyclinD1的表达,24h达到高峰,48h仍持续强表达,72h表达已明显下降;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与缺血组相似,但表达量相对明显减弱,两组比较,在再灌注6-48h时段差别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FGF可抑制RIRI时WTp53蛋白和CyclinD1在视网膜表达的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Edaravone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Edaravone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和Edaravone治疗组均采用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Edaravone治疗组于缺血前30 min行腹腔注射Edaravone(3 mg·kg-1),恢复灌注30min后再行腹腔注射Edaravone (3 mg· kg-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未见Bcl-2和Bax表达.再灌注后24h,模型组Bcl-2表达为0.406±0.022,Bax表达为0.661±0.034,Bcl-2/Bax为0.609±0.015;Edaravone治疗组Bcl-2表达为0.581±0.031,Bax表达为0.491±0.017,Bcl-2/Bax为1.104±0.094.与模型组比较,Edaravone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 Edaravone对RIRI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1-2表达及下调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jury,RIRI)视网膜组织中野生型p53(wild type p53,WTp53)、CyclinDl的关系,为EPO治疗RIR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前房穿刺加压法制作大鼠RIRI模型,2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其中手术组大鼠左眼为RIRI组,右眼为治疗组(于再灌注开始即刻玻璃体腔内注射EPO 20 IU),手术组又按照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WTp53、CyclinD1的表达.结果 RIRI组视网膜在再灌注6h后可发现有WTp3、CyclinD1的表达,24h达到高峰,48h仍持续强表达,72h表达已明显下降.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后上述因子表达趋势不变,但各时间点治疗组较RIRI组表达强度明显减少(P<0.01).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EPO可以抑制WTp53、CyclinD1表达,这可能是EPO治疗RIRI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乙酰-5-羟色胺(N-acetylserotonin,NAS)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54只,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RIRI组(24只)与NAS组(24只);采用高眼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依据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将RIRI组与NAS组大鼠又分为6 h、12 h、24 h及72 h四个亚组。NAS组于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NAS(5 mg·kg-1),RIRI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通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学变化,并记录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AS对RIRI大鼠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HE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分界清晰,形态正常,神经细胞排列整齐;RIRI组大鼠再灌注后6 h视网膜各层出现水肿,以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较显著,神经节细胞数较正常组减少;随后视网膜水肿进一步加重,神经节细胞继续减少;NAS组大鼠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 视网膜水肿程度较 RIRI组轻,NAS组在再灌注后72 h视网膜厚度较 RIRI组厚,NAS组各时间点神经节细胞数均较 RIRI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组几乎未见 Fas+细胞。再灌注后6 h,RIRI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内核层开始出现少量 Fas+细胞;再灌注后12 h,RIRI组视网膜 Fas+细胞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视网膜Fas+细胞数达到高峰,棕色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 72 h 视网膜 Fas+细胞较再灌注后 24 h 减少。NAS组在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 Fas+细胞数均较 RIRI组各时间点减少,再灌注后24 h,Fas+细胞数达较高水平,随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组视网膜可见 FasL 全层低表达。RIRI组再灌注后 6 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存在少量 FasL+细胞;再灌注后12 h FasL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再灌注后24 h FasL+细胞数达高峰,可见深棕色的细胞膜及细胞质染色细胞分布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神经纤维层;再灌注后72 h FasL蛋白的阳性表达逐渐减少。NAS组再灌注后6 h、12 h、24 h、72 h 视网膜FasL+细胞数均少于 RIRI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AS可通过抑制RIRI大鼠视网膜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视网膜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MSC移植治疗RIRI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4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4只)、模型组(20只)、MSC移植组(20只)。前房加压法建立大鼠RIRI模型。体外培养大鼠MSC,MSC移植组于再灌注后予以玻璃体腔注射MS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2h、6h、12h、24h、48h后Bcl-2/Bax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未见Bcl-2、Bax表达。再灌注后2h、6h、12h、24h、48h,模型组Bcl-2表达分别为0.280±0.008、0.323±0.010、0.474±0.020、0.451±0.011、0.407±0.011,MSC移植组Bcl-2表达分别为0.340±0.006、0.401±0.009、0.610±0.006、0.581±0.009、0.490±0.005;模型组Bax表达分别为0.322±0.007、0.457±0.010、0.469±0.022、0.591±0.014、0.529±0.010,MSC移植组分别为0.252±0.008、0.366±0.011、0.389±0.009、0.433±0.013、0.391±0.004。MSC移植组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均明显增强(均为P<0.01),Bax表达均明显减弱(均为P<0.01)。结论 RIRI大鼠行MSC移植术,可使神经节细胞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Bcl-2/Bax比值升高,减少神经节细胞凋亡。MSC移植对RIRI神经节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后的表达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RIRI后视网膜组织IGF-1和IGFBP-3表达的变化规律,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视网膜组织IGF-1和IGFBP-3即有轻微表达,IGF-1在缺血再灌注后6h表达明显增高,72h达到高峰,IGFBP-3在缺血再灌注后12h表达明显增高,72h达到高峰,且二者具有相关性。结论:IGF-1和IGFBP-3表达与RIRI有关,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Bcl-2/Bax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 建立Wistar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计算其再灌注后1、6、12、24、48、72 h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CC);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同时段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大鼠缺血-再灌注后RGC在6 h时开始大量减少,6~12 h时快速减少,24 h后呈慢速减少.再灌注6、12、24、48、72 h的Bcl-2、Bax蛋白阳性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后6、12小时Bcl-2/Pax比率上升,24、48、72小时下降.结论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RCC凋亡与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半胱天冬氨酸酶(Caspases)家族的表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RIRI的大鼠模型。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其中后两组又分为再灌注后1、6、12、24、48、72h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RIRI后视网膜组织中Caspase-2、Caspase-3的表达及玻璃体腔内注射外源性bFGF后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组织Caspase-2、Caspase-3不表达。缺血组6h开始出现Caspase-2的表达,24h达高峰,48h和72h下降;Caspase-3在视网膜组织的表达时段与Caspase-2的表达规律相似。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趋势基本同缺血组,但各时间段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两组比较,于再灌注6、12、24h时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spases家族参与了RIRI,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bFGF可以抑制Caspase-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因此,bFGF在RIRI中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达到其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E-64d(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及钙激活中性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中对Calpain/Caspase-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E-64d治疗组,并分为1、3、6、24、72h5个时间段。通过前房穿刺加压法制成RIRI动物模型,采用Western—blot以及RT—PCR方法测定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Calpian、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24hm—Calpa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较正常组上升,而E-64d组表达与正常组相似,比缺血再灌注组下降。E-64d能下调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m—calpain/calpastatin的mRNA比值,在24h与缺血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E-64d能降低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时m—Calpain、Caspase-3蛋白的表达,调控m—Calpain和Calpastatin的mRNA比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可导致细胞凋亡,凋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基因有关,探讨药物对RIRI后视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Nogo-A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Nogo受体竞争性拮抗剂NEP1-40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RIRI组及NEP1-40组大鼠分别用前房升高眼压的方法升高眼压至大鼠视网膜苍白,持续60 min,然后恢复眼压至视网膜色泽恢复,制作RIRI大鼠模型.术后6h、12 h及1、2、3、7d用过量的水合氯醛处死大鼠,制备视网膜标本.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go-A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半定量检测Nogo-A 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 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正常;RIRI组大鼠视网膜再灌注12h后可见少量视网膜细胞器的线粒体嵴异常及空泡化,再灌注后1 ~2d可见凋亡小体;NEP1-40组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略疏松,部分线粒体嵴短小,空泡化,未见凋亡小体,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RIRI组.TUNEL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再灌注后1d凋亡细胞数目达高峰,2d后开始下降,但再灌注后3d仍可见TUNEL阳性细胞.NEP1-40组各时间点间凋亡细胞数目较RIRI组明显减少.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00.850,P=0.000;F时间=34.309,P=0.000),其中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细胞AI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AI明显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go-A蛋白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RIRI后的视网膜,再灌注后6h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均开始增加,至再灌注id时表达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弱,但再灌注后7d仍有表达.3个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Nogo-A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4.139,P=0.000; F时间=21.772,P=0.000),Nogo-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3.889,P=0.000;F时间=6.349,P=0.000),NEP 1-40组和RIRI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ogo-A可促进RIRI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NEP1-40能抑制Nogo-A的表达,从而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对RIRI后的视网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bFGF对其干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ic growth factor;bFGF)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中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组、治疗组。在再灌注后1、6、12、24、72h时段分别应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streptavidin perox—idase,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使用原子吸收光度计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结果在大鼠RIRI中,缺血组凋亡细胞在再灌注6h组开始出现,以后时段依次递增,至24h达到高峰,于72h已无明显表达。Caspase-3表达改变与凋亡细胞表达相似。钙离子于再灌注后1h开始升高,至24h达到高峰,72h出现下降。而在bFGF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变化规律基本同上,但各指标与缺血组相比较均下降,于再灌注6、12、24h时段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bFGF可通过对细胞内钙离子、自由基以及凋亡蛋白表达的调控而达到对细胞凋亡的抑制,并进而达到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颈总动脉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 NA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h、6h、12h、24h、48h、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计算出左/右眼ERG的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 NAC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TNF-α的表达,在第12h有TNF-α的表达,24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 NAC组(P<0.05)。结论NAC可能通过抑制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VEGF和MMP-9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以及两者的相关性。 方法:将8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即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3,7 d组,每组12只。采用升高眼内压的方法建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re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后视网膜组织 VEGF 和MMP-9表达的变化。 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VEGF阳性表达,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12 h开始出现VEGF的表达,48 h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后6h MMP-9的表达开始增加,24 h 后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几乎未检测到MMP-9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缺血组视网膜VEGF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5)。 结论:VEGF和MMP-9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可能协同作用,在视网膜缺血性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