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本院妇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住院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冷刀宫颈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而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宫颈LEEP刀锥切术予以诊断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方法与病理活检结果的相符率以及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宫颈锥切术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刀锥切术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不良反应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眉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5):389-39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级别和年龄、婚育状况及病情等,分别选用LEEP(观察组)与CKC(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96.7%,观察组治愈率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EEP手术时间明显短于CKC,且术后出血、宫颈粘连及宫颈机能障碍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理的确诊及治疗方法 ,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方法 58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为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宫颈原位癌收入院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宫颈锥切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进行宫颈锥切,通过锥切术后病理检查宫颈活检病变级别是否升高。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病理检查与手术前相比得到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在手术后进行病理检查总效率为72.4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锥切术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金标准,不能被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所取代。锥切术亦可作宫颈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医学上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俞晓东 《淮海医药》2007,25(2):139-140
宫颈癌的发病率近几年来有明显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年轻患者开始增长[1].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提倡应用描述性报告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作为宫颈细胞学诊断癌前病变[2],故对CIN的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是阻断CIN向宫颈癌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为癌前期病变,CIN发展为原位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0倍,发展为宫颈浸润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7倍。早期诊断与治疗CIN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癌患者的资料,对比宫颈锥切术和阴道镜下多点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结果,评价它们术后的组织学发现和临床结果。结果:93例中有69例(74.2%)宫颈锥切和阴道镜多点活检的病理发现相符合,其余24例(25.8%)不符合。4例(4.3%)未完全切除,但复发率仅为2.2%,治愈率为97.8%。发现3例早期浸润癌。6例随后行子宫切除术。宫颈锥切术相关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宫颈狭窄,5例(5.4%)发生出血,2例(2.2%)发生宫颈狭窄。结论:宫颈锥切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比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更准确。宫颈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方面的作用也很重要,如果操作适当其并发症的风险低。它能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提供一个正确的组织学依据,在许多病例中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3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χ^2=4.476,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18.75%(χ^2=4.177,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χ^2=5.345,P<0.05)。结论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优势更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价值,并与冷刀锥切术(CKC)治疗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采用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CK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切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CIN级别下降率、浸润癌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宫颈管粘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是安全、可靠、有效的,宫颈管粘连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Ⅲ)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105例CINⅢ患者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结果 CKC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完全符合者79例(75.2%)。不符合者26例(24.8%),16例(15.2%)升级,均为早浸癌;10例降级(9.5%)为CINⅠ和CINⅡ;切缘未净4例(15.2%)。11例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和扩大的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8例CINⅢ、2例宫颈鳞癌1A期、1例宫颈鳞癌1B期。所有病例术后随访,4例复发,宫颈细胞学检查3例CINⅠ、1例CINⅡ。宫颈锥切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出血。结论宫颈锥切术可以提高CINⅢ的诊断准确率,预防浸润癌的漏诊,是CINⅢ应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评价TCT检查、阴道镜活检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价值,并比较CKC及子宫全切术治疗高级别CIN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TCT、阴道镜下活检、CKC或子宫全切术后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不同诊治手段和CIN病理分级转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TCT、阴道镜活检病理证实高级别CIN 376例,行CKC 248例,行子宫全切术128例, CKC与全切术前与术后分级一致率、分级上升率和分级下降率分别为52.02%,45.31%,3.22%,1.56%,44.76%,53.13%。两组患者平均随访2年, CKC 248例复发6例(2.42%),子宫全切128例复发1例(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0)。结论 TCT和阴道镜活检是诊断高级别CIN的有效手段,对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高级别CIN患者, CKC是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对无生育要求的中老年高级别CIN患者全子宫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两种术式两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转归,评估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用于监测妊娠妇女CIN的安全性。方法对19例妊娠前通过细胞学和/或阴道镜检查诊断为CIN的妇女妊娠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进行随访,并于产后两个月进行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的再评估,必要时产后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p rocedure,LEEP),如果怀疑微灶浸润,则给予局部活组织检查。结果 8例产前诊断为CINⅠ的妇女中有3例产后病变消退(37.5%),10例产前诊断为CINⅡ~Ⅲ的妇女中有5例产后病变消退(50%),有1例妇女发现可疑微管浸润,于妊娠期行局部活组织检查,为早期间质浸润(<1mm),无一例产前诊断为CINⅢ的病例产后发现微管浸润(1.5mm)。87.5%的消退病例和60%的病变稳定病例经阴道分娩(P=0.057)。结论经过妊娠有87.5%的CIN消退率,这可能归因于宫颈成熟和阴道分娩过程中发育不良宫颈上皮丢失所致,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评估是安全的,局部小面积的活组织检查在可能发生的微管浸润时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和CIN的治疗手段。方法 归纳总结共54例各级CIN的阴道镜图像特点.并根据已确诊的CIN的程度及患者的要求和病变部位、范围,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CIN—Ⅰ级阴道镜下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平坦的醋酸白色上皮.可有模糊的细镶嵌;CIN-Ⅱ级镜下为边界清楚的稍凸起的白色上皮、可合并有点状血管或细镶嵌;CIN—Ⅲ级可见边界明显突起的白色上皮.清晰的镶嵌、点状血管及多种构图。对不同的患者.依据病灶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避免复发.获100%的治愈率。结论阴道镜检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预防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15例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可疑病例作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进一步确诊。结果8515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异型细胞的共158例,其中诊断为细胞学异常(ASCUS)75例,约占47.5%,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55例,约占34.8%,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28例,约占17.7%。LSIL及HSIL病例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后,CINI病例约占42.2%,CINⅡ约占49.4%,CINm约占8.4%。与组织学诊断相比较,液基细胞学在诊断CINI级、Ⅱ级和Ⅲ级符合率分别为:63.63%、56.10%和77.43%。结论采用液基细胞学筛查、结合阴道镜及组织学诊断宫颈病变,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F-KB在人宫颈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检测宫颈癌组织42例、C1N20例及正常宫颈10例中NF-KB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NF-K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4.1%(30/42),CIN组织中NF-K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5%(3/20),正常组织中则无NF-KB表达,宫颈癌中NF-KB表达水平高于CIN与正常宫颈组织(P〈0.05);CIN中NF-KB表达水平与正常宫颈组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宫颈癌中,NF-KB表达在低分化,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NF-KB不仅高表达于低分化宫颈癌,而且随着临床分期增高、出现淋巴转移等,其表达增强。结论NF-KB不是导致子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机制,可能只是表达量的积累过程。而NF-KB异常表达及激活可能是子宫颈癌发生、进展过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郑洪  侯文  胡琼 《贵州医药》2003,27(2):105-10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凋亡凋控因子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S P法 )检测 4 0例宫颈癌及 1 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 1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Caspase 3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均有表达 ,表达率分别为 4 0 %和 5 0 % ;且Survivin和Caspase 3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 (P <0 0 5 )。Survivin在 72 5 % (2 9/ 4 0 )的宫颈癌中表达 ,且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P <0 0 5 )。Survivin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Survivin在Ⅱb和Ⅲ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均是不同的 (P <0 0 5 )。结论Survivin和Caspase 3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水平增加 ;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发生在宫颈癌恶性转化的早期 ;Survivin的表达与瘤细胞分化有关 ;并且其高表达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杨琴  史宏锦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07-340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对行宫颈LEEP手术治疗的156例CINⅠ-Ⅲ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15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49 mL,平均(11.1±2.5)mL。病理分级与术前一致者共104例,级别上升者16例,级别下降者36例。术后随访12-18个月,随访率为73.07%(114/156),其中3例(2.63%)术后1-2个月发生宫颈粘连(CINⅠ1例、CINⅡ1例、CINⅢ1例),均为宫颈锥切者,予行宫颈扩张术。术后随访未发现再次粘连。1例术后诊断为CINⅢ的患者,病理检查提示标本内切缘见异型细胞,外切缘未见该细胞,经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癌变。结论 LEEP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疾病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不影响病理学诊断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β)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正常宫颈、CIN、CC组织中polβ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这些组织中polβ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CINⅢ、CC组织polβ mRNA分别为(0.23±0.08)、(0.25 ±0.11)、(0.36±0.18)、(0.62±0.22)、(0.85±0.28);正常宫颈、CINⅡ、CINⅢ、CC组间polβ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CIN Ⅰ、CINⅡ、CINⅢ、CC组织polβ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8)%、(18±6)%、(43±17)%、(72±26)%、(93±31)%;正常宫颈、CINⅡ、CINⅢ、CC组间pol β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织polβ 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CINⅡ至CCpolβ表达逐步递增,pol β在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lβ可能成为预测CC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27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CIN2/3级178例及宫颈癌94例,对比年龄、临床表现、症状、组织病理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CIN2/3级年龄峰值为30~50岁,有阴道出血表现者71例(39.9%)宫颈癌的年龄峰值后移至40岁以上,有阴道出血表现者68例(72.3%)。CIN患者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完全诊断一致者122例(68.5%),遗漏15例(8.4%)宫颈浸润癌。125例CIN2/3行宫颈锥切术,CIN2和CIN3的切缘阳性率分别为6.45%(2/31)和24.47%(23/94),18例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标本发现CIN残留3例。结论对宫颈癌患者的筛查应根据性生活情况提前到30岁以前,对阴道出血及宫颈糜烂患者要高度重视,阴道镜活检有助于早期诊断,但也存在一定漏诊率。宫颈锥切术可作为CIN2/3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湖北航天医院就诊患者中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病年龄及其病理类型趋势的变化,为我院妇科体检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以湖北航天医院1991~2010年病理检查资料为材料,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发病情况,并采用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患者的年龄范围21-76岁,宫颈癌患病高峰年龄段为41~55岁;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高峰年龄段为36~45岁.前十年和后十年患病高峰年龄段对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 我院未出现明显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年轻化趋势,应加大对36~55岁妇女的普查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1、2级预防工作.本资料可为我院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