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纳洛酮氨茶碱合用于腹腔镜全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4800例腹腔镜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术中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术毕给予纳洛酮0.2~0.4 mg,氨茶碱2 mg/kg静注催醒。结果注药后10 min内清醒拔管率65.62%,30 min内清醒拔管率100%。病人未出现明显心血管反应、躁动、呼吸再次抑制、支气管痉挛,无一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氨茶碱合用于腹腔镜全麻术后催醒,效果可靠,安全性高,明显减轻药物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654-2)用于小儿非气管插奎麻术后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山莨菪碱组(A)佳苏仑(B),各30例.所有患儿均用氯胺酮+异丙酚麻醉.A术毕静注654-20.2mg/kg,B静注佳苏仑1mg/kg.结果:A用药后10min、20min、30min的苏醒率为26.7%、90%及100%;B分别是30%、96.7%和100%;两组患儿催醒后心率均快于用药前,P>0.05无统计学差异,B苏醒期有一例出现烦躁.观察结果表明654-2和佳苏仑一样具有较好的催醒作用.结论:654-2用于小儿全麻术后催醒,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可推广的催醒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患者要求的提高,小儿先天腭裂手术的年龄在逐渐缩小,10kg以下小儿患者在增多。腭裂手术麻醉要求较高,不但要求术中咽喉反射和吞咽反射消失,术后还应完全清醒,因此难度较大。本文将几种全麻方法进行比较,旨在寻找一种较理想的全麻方案。 1 材料和方法    ASA公级Ⅰ~Ⅲ级的腭裂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平均体重为(7.8±2.1)kg,年龄(24.2±3.34)个月,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01mg/kg。Ⅰ组芬太尼10μg/kg、异丙酚2.5mg/kg、琥珀胆碱2mg/kg快速诱导经口、气管插管,维库溴铵、笑气和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呼吸机维持通气;Ⅱ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γ-OH 100mg/kg诱导,地卡因喷喉后经口气管插管,术中以氯胺酮维持麻醉,术中保持自主呼吸;Ⅲ组经基础麻醉后,行异丙酚2.5mg/kg诱导,地卡因喷喉后,经口、气管插管,术中以异丙酚8~10mg/kg维持,根据麻醉深度追加氯胺酮,术中保持自主呼吸。   观察病人麻醉前、诱导过程中、术中及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诱导时间、咽喉反射、吞咽反射、苏醒时间(第一声哭叫)、氯胺酮给药间隔、术后病人清醒质量、复睡率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 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93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体重45 ~ 67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全麻组(G组,n =47)和脊椎-硬膜外阻滞组(S-E组,n=46).G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异丙酚2 mg/kg、芬太尼3~5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静脉输注丙泊酚2~3 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l μg/kg和维库溴铵0.04 mg/kg,吸入1.5% ~2.0%异氟醚;S-E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 ml,注药时间20 s,注药后保持原体位15 min,同时调整麻醉平面至患侧T8以下,术中根据需要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3~5 ml.分别于麻醉前24h、术后24h和72 h时,采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集肘静脉血样,ELISA法测定血浆β淀粉样蛋白浓度.结果 与G组比较,S-E组术后24 h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血浆β淀粉样蛋白浓度降低(P<0.05).结论 全麻较脊椎-硬膜外阻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前,神经外科脑干部位的麻醉多主张使用肌松药进行机械通气.其目的是便于对脑干呼吸中枢的功能及手术中脑的氧供情况进行监控.本文作者研究了原发脑干疾病神经外科手术时保持自主呼吸的可能性及其意义.作者观察21例.脑干起始部髓内肿瘤11例(Ⅰ组)、脑干尾部髓内肿留6例(Ⅱ组)、脑干血肿4例(Ⅲ组).年龄6至37岁.术前所有病人均无呼吸抑制.麻醉诱导:儿童kalipsol(0.15~0.2mg/kg);成人硫喷妥钠(7~8mg/kg)、芬太尼(1.4~2.8μg/kg)、氟哌啶(0.07~0.14mg/kg).麻醉维持:N_2O与O_2(2∶1)混合气体、氟烷(0.1~1.4%)、γ-OH(0.06~0.1mg/kg)/肌松药:气管插管时用ditilin(2.2~4mg/kg),维持用卡  相似文献   

6.
现行静脉复合麻醉中,芬太尼作为镇痛药用在复合麻醉中很常见,芬太尼的二次分布作用以及用量偏大导致术后苏醒延迟也不少见。临床上常用纳洛酮来拮抗芬太尼的残留作用,达到催醒的目的。但是其催醒后所产生的心血管反应以及引起病人烦躁现象较为普遍。现观察2003年9月到2004年2月间的静吸复合麻醉需要用纳洛酮拮抗芬太尼催醒病人63例,发现催醒前给予适量的曲马多可以减轻心血管反应等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麻醉前鼻内应用咪唑安定对儿科短小手术患儿术后恢复及出院时间的影响,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年龄10~36个月(ASA1~2级),择期全麻下行鼓膜切开和导管插入术的患儿88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n=32例)于麻醉前鼻内应用咪唑安定0.2mg/kg,B组(n=30)鼻内咪唑安定0.3mg/kg,C组(n=26)鼻内生理盐水0.04ml/kg。给药后将患儿带到手术室旁的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依托咪酯乳剂宜妥利与异丙酚乳剂得普利麻在全麻诱导中应用进行了对比观察。资料与方法 30例择期手术拟行全麻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与依托咪酯组。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差别。芬太尼2μg/kg静注2分后,两组分别以依托咪酯0.3mg/kg、异丙酚2mg/kg诱导。0.1mg/kg维库溴铵辅助插管,机械通气。N_2O、氧气、安氟醚吸入,芬太尼2μg·kg~(-1)·h~(-1)持续静注维持麻醉。记录注药时间、诱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的优越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04—2015-10接受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麻醉用药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依次给予咪唑安定0.04 mg/kg,芬太尼1.5~2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2 mg/kg诱导。术中间断静注芬太尼和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咪唑安定0.04 mg/kg,瑞芬太尼1.0~1.5μg/kg,罗库溴铵0.6 mg/kg,丙泊酚1.5~2 mg/kg诱导。插管成功后以0.2μg/(kg·min)持续泵注瑞芬太尼,4.2 mg/(kg·min)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切皮时、气腹后5 min和拔管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术毕麻醉恢复过程中的呼叫睁眼、呼吸恢复、吞咽反射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循环更稳定,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苏醒时间短等优越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例。A组为单纯局部麻醉组,B组在局部麻醉后辅助咪达唑仑0.04 mg/kg,C组在局部麻醉后辅助咪达唑仑0.04 mg与芬太尼0.8μg/kg。观察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镇静效果及术中遗忘率。结果各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患者术中对牵拉反应,术后完全遗忘情况B、C组明显优于A组,C组有4例出现呼吸抑制现象。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辅助局部麻醉,提高病人术中舒适度,消除病人恐惧感,减轻病人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减少对手术的不良记忆和提高麻醉满意率。但应注意用药速度及用药剂量,防止部分病人镇静过深,出现的短暂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镇静的可行性.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切皮前Ⅰ组0.06mg/kg咪唑安定+芬太尼1.0ug/kg,Ⅱ组0.06mg/kg咪唑安定+布托啡诺0.015mg/kg静脉注射.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30、60分钟、和手术结束时的镇静程度评分(OAA/S)、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给药5分钟后两组病人OAA/S均为2-3分;30分钟后Ⅰ组大于4分,Ⅱ组60分钟内OAA/S评分相对平稳地维持在2-3分,而至手术结束时OAA/S评分仍低于4分以下;Ⅱ组与Ⅰ组比较,给药后5、10分钟2时点OAA/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后各时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Ⅰ组给药后5分钟和10分钟MAP和SpO2均有降低,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联合咪唑安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可长时间平稳地维持理想镇静状态,呼吸抑制和循环影响轻,优于咪芬合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颈神经丛阻滞术中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颈神经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A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B组给予咪达唑仑0.04 mg/kg、地佐辛150 μg/kg,观察手术进行5 min、1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与镇静、镇痛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中BP、HR比较平稳,R和SpO2无明显变化,镇静镇痛作用完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遗忘作用好,90%病人对手术麻醉满意.结论:地佐辛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用于颈神经丛阻滞行镇静、镇痛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选择10例男性拟行单肺切除术的肺癌病人,应用连续监测经皮氧分氧(PtcO_2),以两肺通气为对照,比较单肺麻醉时的变化。这组病人的平均年龄57.7±4.0岁,平均体重77.0±5.4kg。术前肺活量为4.28±0.301L,FEV_1 3.29±0.24L。8例病人术前已洋地黄化。麻醉前肌注哌替啶1mg/kg,阿托品0.01mg/kg。用芬太尼0.1~0.5mg进行麻醉诱导,继之静注睡眠剂量的硫喷妥钠和潘侃朗宁0.1mg/kg。咽及气管用4%利多卡因2ml喷雾后,插入Robertshaw式双腔气管内导管,用O_2/N_2O=50/50加0.8~1.5%安氟醚维持麻醉。开胸前行双肺通气吋,以及开胸后单肺麻醉后按计划测定PtcO_2。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收缩素-B(CCK-B)受体拮抗剂--CR-2945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时海马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Ca~(2+)]i)、钙凋蛋白(CaM)活性和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体重180~240 g,随机分为9组(n=5):吗啡依赖组(MD组)采用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生理盐水组(N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吗啡;纳洛酮催促戒断组(NPW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伏核给药组(NA组)、杏仁核给药组(A组)和侧脑室给药组(LCV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相应靶核团注射10μ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急性腹腔给药组(ACA组)于末次皮下注射吗啡后1 h,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30 min后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慢性腹腔给药组(ACC组)给予吗啡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 CR-2945,连续6 d,末次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纳洛酮5 mg/kg;安慰剂组(P组)以生理盐水替代CR-2945,其余处理同LCV组.处理完毕后冰浴下分离海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内[Ca~(2+)]i和CaM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MKⅡα表达.结果 与NS组比较,MD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与MD组比较,NPW组[Ca~(2+)]i和CaM活性降低,CaMKⅡα表达下调(P<0.01);与NPW组比较,ACA组、ACC组和LCV组[Ca~(2+)]i和CaM活性升高,CaMKⅡα表达上调(P<0.01),NA组、A组和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K-B受体拮抗剂通过升高海马神经元内[Ca~(2+)]i、CaM活性,上调CaMKⅡα表达,从而抑制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  相似文献   

15.
<正> 纳络酮是静脉复合麻醉中用于催醒的常用药物。我院在1998年6月~2001年7月对20例全麻病人进行纳络酮催醒,现将临床观察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ASAH~Ⅲ级,手术时间90~220min,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麻醉诱导以2.5%硫贲妥钠4~8mg/kg,氟芬合剂50:1的1单元,琥珀胆碱1~1.5mg/kg,术中间断辅以芬太尼等,全麻维持以普鲁卡因。手术结束停止全麻维持药及一切麻醉辅助药后,病人经按压眶上神经、吸痰刺激、大声呼唤而无反应的,给予纳络酮0.4mg静注。 2 结果 纳络酮使用后清醒者19例(指令睁眼及运动肢体、呼吸恢  相似文献   

16.
吸入麻醉药用于颅内病变病人可引起颅内压(ICP)增高和平均动脉压(MABP)降低,从而对脑灌注压(CPP)产生不利影响。作者选择23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研究开颅前和术后3h期间异氟醚对CPP和脑脊液压(CSFP)的影响。病人分为两组:颅内肿瘤组(TC)10例,平均年龄54岁,颅內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13例,平均年龄42岁。麻醉前约1h口服安定15mg。静注安定0.1mg/kg,硫喷妥钠4~5mg/kg、芬太尼0.1~0.2mg和本可松0.1mg/kg后气管插管。吸入40%氧-60%N_2O控制通气,将PaCO_2调整至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在经皮肾镜手术中体温的变化及体温对顺式阿曲库铵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经皮肾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N组为术中不保温组,H组为术中保温组。再根据年龄将每组患者再分两组,分别为不保温中青年组(NY组)、不保温老年组(NO组)、保温中青年组(HY组)、保温老年组(HO组),每组各20例。采用全身麻醉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诱导气管插管,持续监测肌肉松弛和鼻咽温度,并记录起效时间、拇肌诱导肌颤搐反应(T1)恢复至25%、75%的时间和完全恢复时间(TOFr0.9)及恢复指数(RI)。结果术毕两个不保温组体温显著低于两个保温组(P0.05),且不保温老人组体温[(34.7±0.4)℃]低于不保温成人组[(35.2±0.3)℃](P0.05);两个不保温组患者的T125%、75%、RI时间明显长于保温组(P0.05),不保温老人组起效时间、T125%、75%时间长于不保温成人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容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保温有助于顺式阿曲库铵肌肉松弛作用的恢复,高龄患者尤其应注意保温,避免肌松药残留引起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氨茶碱应用于全麻术后催醒,国内已有不少报道。本文就全麻术后使用氨茶碱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术前心肺功能正常、行食道或贲门手术的病人20例,男12,女8,年龄38~64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术前药为哌替啶1mg/kg、阿托品0.5mg。入室后用Ohmeda Volume Monitor测潮气量及呼吸频率,用Dinamap测SBP、DBP、MAP和HR。2%硫喷妥钠6~8mg/kg、芬太尼4μg/kg和琥珀胆碱2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液(10%葡萄糖400ml+10%普鲁卡因100ml+琥珀胆碱400mg+哌替啶200mg)维持麻  相似文献   

19.
氟马西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应用于小儿麻醉后催醒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50例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术后静脉推注氟马西尼8μg/kg催醒,Ⅱ组则不予氟马西尼催醒. 结果术后苏醒时间比较,Ⅰ组为(5.6±0.6)min, 较Ⅱ组的 (46.7±8.4)min明显缩短(P<0.05);催醒后烦躁、谵妄的发生率,醒后5 min之内Ⅰ组较Ⅱ组高,但5 min之后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氟马西尼用于小儿麻醉后催醒可以明显缩短患儿的苏醒时间,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硫酸镁对吗啡病人自控静脉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印例,性别不限,年龄45~60岁,体重48~70 kg,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硫酸镁复合吗啡组(MS组),每组30例.VAS评分≥3分时,术后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M组吗啡单次给药剂量为0.015 mg/kg,MS组单次给药剂量吗啡为0.015 mg/kg、硫酸镁为0.9 mg/kg.病人首次按压后4、8、16、24、48 h时记录镇痛药物用量.记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于麻醉前、术毕及镇痛结束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镁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结果 与M组比较,MS组镇痛药物用量减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P<0.05);与麻醉前比较,术毕及镇痛结束时两组血清镁离子浓度降低(P<0.05);与术毕时比较,镇痛结束时MS组血清镁离子浓度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血清钙离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可改善吗啡病人自控静脉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