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经禁饮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等疗法,治疗平均6天痊愈,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术后5—7天,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多由腹腔无菌性炎症导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黎明 《医学文选》2003,22(4):498-499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肠梗阻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上往往认识不足。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均有其特殊性 ,处理不当易造成多发肠屡、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 1 996年 2月至 2 0 0 2年 1 0月共收治 3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男 1 5例 ,女 1 7例 ,年龄 1 3~ 63岁 ,平均 41岁。原发病手术类型 :阑尾切除术 1 0例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 ,结肠直肠癌根治术 6例 ,胃癌根治术 4例 ,肠穿孔修补术 3例 ,脾破裂脾切除…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6年来68例术后早期炎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早期炎性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4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诊治方法和策略。方法对我院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5例EPII病例行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5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疗法治愈,8例患者因怀疑肠绞窄行手术治愈。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EPII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应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拥军  林清 《中国医刊》2002,37(6):22-22
1 概述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种肠梗阻有其特殊性 ,处理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提高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 ,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和某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因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2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文献报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在0 6 9%~ 14 %之间[1] 。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有类似之处 ,…  相似文献   

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有多种类型,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不同,治疗措施各异。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由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1]。1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特点腹部手术创  相似文献   

7.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腹腔内广泛粘连,结合术后胃肠功能的抑制所造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由于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变化与一般的肠梗阻相比有其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原则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56例此类肠梗阻患者,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其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病人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营养等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5.8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5~12天,表现为肠梗阻征象,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的麻痹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9.
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建军 《中原医刊》2005,32(1):25-2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多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这类肠梗阻有它的特殊性,处理不当会引起多发肠瘘、重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6年6月~2003年6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8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而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EPII)有其独自特点 ,提高对它的认识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及肠瘘等并发症的风险。我院 1995~ 2 0 0 0年共收治 12例EPII病人。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4例 ;年龄 18~ 72岁。临床症状及体征 :轻度腹痛 4例 ,阵发性腹痛 2例 ,轻度腹胀 5例 ,腹胀较重 7例 ,呕吐 8例 ,停止排气排便 12例 ,腹部轻压痛 9例 ,腹部压痛不明显 3例 ,肠鸣音减弱 7例 ,肠鸣音消失 5例 ;X线 :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肠腔积气、积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中,19例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等综合措施治愈,治愈时间平均为16.5天。手术治疗8例,2例术后发生肠瘘,2例因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3周。非手术治疗是治疗的首选,其疗效良好。手术治疗困难且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 ,总结 1987年至 1996年 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 4 8例。  结果 :4 0例经非手术治愈 ( 83.3% ) ;7例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 ( 14.6% ) ,1例死亡 ( 2 .1% ) ,非手术治疗时间为 9~ 58d,平均 2 7.6± 10 d。  结论 :提示以肠外营养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是这类肠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冯奇  张丽辉  陈子民  叶晓烁  吴宙光 《海南医学》2013,24(13):1987-1989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均采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其中2例因梗阻持续不缓解而急诊剖腹探查,均因"冰冻腹腔"而中止手术,术后肠梗阻均逐渐解除。结论明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前需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等疾病;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式是小儿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插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经导管造影显示21例肠管通畅,6例肠管增粗、扭曲,3例肠管狭窄。治愈18例,好转6例,中转手术6例,临床有效率为80%。结论:经鼻肠梗阻减压导管置入术治疗单纯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疗效肯定,可以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6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68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9.5d,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8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4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乙基淀粉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之间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胃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电解质紊乱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加用羟乙基淀粉是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30例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手术后炎症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共治愈出院129例,死亡1例,术后1d、3d发生率分别为(3.6±2.2)%、(4.5±1.6)%,5d累积发生率为(4.1±2.2)%。结论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低蛋白血症、ASA分级Ⅱ~Ⅳ级、手术时间过长、过多侵扰肠道手术方式和发生术后并发症,早期及时采取针对上述因素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预防炎症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全部病人均行保守治疗,19例治愈,1例遗留有不全性肠梗阻。3个月后经腹腔镜粘连松解治愈。梗阻缓解时间3-45天,平均14.2天。结论:对术后早期炎症性肠粘连原则上应行保守治疗,治疗时间可达6周或更长。  相似文献   

19.
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海阳 《河北医学》2004,10(2):140-142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1年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87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术前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45例(占51.7%),其余42例(占48.3%)均在剖腹探查时确诊;腹痛性质、压痛包块、腹水征、腹平片、B超、CT等是早期确诊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依据:87例病例治愈70例(占80.5%),死亡17例(死亡率为19.5%),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困难。应动态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正确把握手术时机。预防肠坏死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和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8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治疗过程。结果用保守方法治疗5例,再手术3例,均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应保守治疗,对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应再次手术,才能解除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