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秀芳  吴杰杰  李岚清 《广西医学》2022,(12):1410-1413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移动医疗可以使日间手术管理更加精细化,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率,有效延伸日间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医疗服务。本文就移动医疗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移动医疗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中应用前外侧韧带(ALL)重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10月在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骨一科接受治疗的ACL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标准随机化设计将患者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腘绳肌腱(HT)+ACL联合同种异体肌腱(AT)+ALL重建,对照组接受HT+ACL重建,随访2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2组国际膝关节论证委员会(IKDC)评分、Tegner活动度评定量表(Tegner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2年的IKDC评分、Tegn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IKDC:t/P=10.023/<0.001,16.074/<0.001,7.520/<0.001;Tegner t/P=4.532/<0.001,4.550<0.001,5.636/<0.001)。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通过步态分析对不同阶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态障碍进行精确定量评估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步态分析能够客观定量评估行走过程中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并分析步态障碍形成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及损伤后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步态分析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手术技术,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ACL损伤并接受自体肌腱移植重建手术患者的资料,平均随访24.1个月,探讨其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抽屉实验、拉赫曼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侧应力实验分析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X线片观察重建韧带隧道愈合情况,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观察患者手术前后ACL形态及韧带重建情况,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全组患者无创伤性关节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和内外侧应力试验由阳性转阴性,提示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患者术后IKDC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X线片显示,骨隧道模糊或者消失,基本达到腱-骨愈合。MRI显示,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后的韧带信号均匀、无迂曲,部分韧带强度得到加强。结论:精准的自体韧带移植修复重建治疗ACL损伤安全可行,并发症少,有助于快速恢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在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1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观察组实施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IKDC、L...  相似文献   

6.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最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随着我国全民体育意识的普及及交通事业、工业生产的发展,膝关节ACL损伤日益增多。很多患者因为门诊误诊或治疗不及时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了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前交叉韧带损伤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78例,对患者先进行临床检查和MRI检查,然后进行关节镜手术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临床检查和MRI检查两种方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情况、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临床检查前交叉韧带的真阳性率为38.46%较MRI检查66.67%显著较低(P0.05);临床检查前交叉韧带的假阴性率为21.79%较MRI检查2.56%显著较高(P0.05);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4.87%、敏感度为66.67%较临床检查70.51%、38.46%显著较高(P0.05)。结论 MRI检查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准确性较高的诊断方法,其检查结果能为关节镜检查和前交叉韧带重建提供重要依据,在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应予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同种异体韧带重建ACL损伤患者共126例,其中采用异体胫前肌腱79例,异体半腱肌腱32例,异体骨-髌腱-骨9例,异体跟腱-骨6例。男91例,女35例;年龄17~46岁,平均27岁;陈旧性损伤114例,急性损伤12例。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吕斯霍尔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测,结合评分及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术后详细记录发热情况、血沉、C反应蛋白及并发症。随访12~46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术前Lyshrolm评分为(65.2±6.3)分,术后终末随访评分为(87.5±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终末随访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达到94%;KT-2000测量:术前胫骨前移的差别为4~13mm,平均(8.2±4.8)mm,术后终末随访测量值0~5mm,平均(3.1±1.9)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无明显病毒和细菌感染。3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表现为胫骨隧道外口处伤口持续渗液,经加强伤口换药、小剂量激素等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超过7~14d,经抗感染及口服消炎痛后恢复正常;11例患者术后2~3d出现血沉与C反应蛋白升高,14~30d降至正常。结论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ACL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股骨髁间凹、胫骨髁间嵴、胫骨后倾角等解剖因素与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ACL损伤患者(ACL损伤组)和42例无ACL损伤的关节疼痛患者(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计算股骨髁间凹指数;通过正侧位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的内外侧胫骨髁间嵴高度和胫骨髁间嵴宽度,并通过MRI图像测量两组患者的股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复合伤一期手术与延迟手术的疗效差异,探讨其最佳治疗时机。方法:以2008年7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复合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一期手术组(29例,55.76%)和保守治疗3个月后延迟手术组(23例,44.24%),通过术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关节纤维粘连、关节活动度及大腿周径的测量,综合评价两组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一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纤维粘连和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手术组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有显著改善。结论:对于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膝关节复合伤患者,一期手术治疗与延期手术治疗疗效相当,但一期手术术后患者大腿周径萎缩程度有明显改善,且患者可于术后较早进行康复训练,故一期手术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郑树森 《中国数字医学》2009,4(5):I0021-I0022
一直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秉承“严谨求实、科教强院、规范服务、管理增效”的理念,力求不断进步,为成就“值得信赖的医院”而努力。近十年来,我院以科技创新提高医疗质量,在实施科教强院战略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尤其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基本实现“无纸”和“无片”化,促进了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在省内乃至全国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广泛的影响力。2008年,获得了“卫生部数字化试点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在卫生部公布的首批20家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中,我院是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医院。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损伤患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目前已成为膝关节诊断和治疗的最先进的方法.关节镜直视下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高、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关节镜手术治疗,但精湛的手术只有结合及时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所以关节镜围手术护理更加重要.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54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均采用了关节镜手术治疗,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展和康复工作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解剖学结合双源CT成像技术,对比关节镜结果,探讨双源CT成像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36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双膝关节双源CT成像。通过后处理软件把原始图像处理为MPR、RT及双能图像,并测量双侧前交叉韧带CT密度值、长度及起点、中间和止点韧带厚度,定位前交叉韧带损伤部位。36例患者均对患侧膝关节行关节镜检查。前交叉韧带患侧与正常侧之间测量数值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使用Kappa分析,Kappa值<0.20认为极低的一致性、0.21~0.40一般的一致性、0.41~0.60中等的一致性、0.61~0.80高度的一致性和0.81~1几乎完全一致。结果 30例患者经关节镜确诊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双源CT诊断符合率、真阳性率、漏诊率、真阴性率、误诊率分别为91.67%、93.33%、6.67%、83.33%、16.67%。患侧(经关节镜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前交叉韧带CT密度值、长度、起点厚度、中间厚度、止点厚度与健侧相比,P<0.05。关节镜检查与双源CT检查用Kappa检验,Kappa值为0.719,两种检查方法一致性良好。结论 双源CT图像的后处理应用可作为膝关节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重要影像学辅助检查。通过双源CT影像学测量,可初步诊断、定位前交叉韧带损伤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特点及变化.方法 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对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胴绳肌腱进行重建的2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2周~1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3、6、9、12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58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 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 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膝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前交叉韧带移动数据(以胫骨沿前交叉韧带方向的位移表示).结果 本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出现股四头肌逃避步态,术后3个月0°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6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9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四股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恢复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并表现出与时间相关趋势.运用步态分析的运动学数据对膝关节ACL损伤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方案及评定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3/2017-05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微创治疗,对术前术后患者的IKDC评分进行比较,并及记录其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IKDC评分。结果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治疗后患者的IKDC评分显著提高,与术前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患者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近期疗效显著,膝关节恢复效果好,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造成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收治的177例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病例,对损伤好发年龄段、职业分布、损伤发生时的天气状况、鞋子类型、活动场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28岁年龄组损伤发生构成比最高,占45.8%(81/177);体力劳动者所占比例为47.5%(84/177),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晴天损伤发生占95.5%(169/177);塑胶场地发生损伤占48.0%(85/177),为四大场地中最高的;损伤时所穿鞋子类型为运动鞋(33.3%)、胶底鞋(42.9%)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鞋子;损伤发生时极度疲劳及疲劳者所占比例为79.7%(141/177)。结论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可能与季节、职业类型、天气、损伤时所穿鞋子类型、活动场地、损伤时神经肌肉疲劳程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次针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一百二十七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符合病例入选标准,对本次研究的病例进行了临床检查、MRI及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查作为本次的研究标准,对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发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有八十九例,正常的有三十八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患者部分出现撕裂患者有七例,完全撕裂的患者有八十二例,通过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其准确度为93.7%,灵敏度为96.6%,阳性预测值为94.5%。结论: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其准确度非常的高,是临床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