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陈  龚巍巍  钟节鸣 《中国肿瘤》2020,29(12):899-903
摘 要:[目的] 结直肠癌位居浙江省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死亡第4位,是威胁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结直肠癌筛查,实现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负担的有效手段。[方法] 2020年浙江省将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纳入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在全省范围内向50~74周岁户籍居民提供免费结直肠癌筛查服务。本文将重点阐述该项目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结果] 项目充分考虑浙江省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和公共卫生资源状况,结合浙江省结直肠癌筛查经验和工作基础,制定了筛查策略。 [结论] 浙江省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为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结直肠癌筛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梁明斌  陆凤  方乐 《中国肿瘤》2019,28(11):816-820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试点项目的筛查结果和成本效果情况。[方法] 收集2009至2011年浙江省农村4个开展宫颈癌筛查试点地区(嵊州市、武义县、台州市黄岩区、丽水市莲都区)的工作数据以及直接成本,分析筛查结果和成本效果。[结果] 试点地区完成筛查231 702人,共确诊癌前病变1342例(检出率为579.19/10万),宫颈癌69例(检出率为29.78/10万),合计1411例(检出率为608.97/10万);不同地区合计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还发现56 817例(24.52%)生殖道感染、11 205例(4.84%)子宫肌瘤和11 148例(4.81%)其他良性病变。浙江省农村试点地区宫颈癌筛查成本效果比为18 996.00元/例,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0.477。[结论] 浙江省开展宫颈癌筛查具有较好成本效果,宫颈癌疫苗接种暂不影响现行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旭  华婧  范康琼  王定彬 《中国肿瘤》2024,33(6):492-49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2021年海口市城市居民肺癌筛查项目筛查结果和成本效果,为我国城市人群癌症筛查和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多角度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9—2021年海口市肺癌筛查项目数据及成本资料,分析45~74岁城市居民肺癌高危率、依从性和病变检出率;测算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疑似肺癌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EDCI)等指标,评价肺癌筛查的成本效果。[结果] 2019—2021年共31 058人参与海口市高危风险评估问卷初筛,其中11 594人评估为肺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37.33%,高危人群中7 164人接受低剂量螺旋CT(LDCT)检查,依从率为61.79%。检出肺阳性结节372例(检出率为5.19%),疑似肺癌77例(检出率为1.07%)。2019—2021年肺癌筛查的总费用为2 820 868元,每例肺癌的平均筛查费用为393.76元。45~74岁居民中每检出1例肺阳性结节费用为7 582.98元,每检出1例疑似肺癌的费用为36 634.65元,EDCI为0.48;各年龄组中65~74岁组检出1例疑似肺癌的费用最低(24 376.21元),其EDCI为0.32。[结论] LDCT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用价值,尤其在65~74岁年龄组更具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乐  孙校华  张美珍 《中国肿瘤》2020,29(12):904-909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方法] 汇总2013—2018年浙江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高危人群评估及临床筛查数据,开展数据匹配和整理,分别计算各癌症的高危率、筛查顺应性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累计完成问卷调查166 293人,其中81 735人被评估为任一癌症高危,整体高危率为49.15%。不同癌种高危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消化道癌(26.48%)、肺癌(20.34%)、肝癌(14.29%)、结直肠癌(13.21%)和女性乳腺癌(12.56%)。累计完成五类癌症的临床检查51 504人次,其中分癌种筛查顺应性顺位分别是女性乳腺癌(56.03%)、肝癌(52.07%)、肺癌(48.21%)、上消化道癌(26.26%)和结直肠癌(19.97%)。共检出阳性病变16 397例,分部位阳性检出率顺位依次为女性乳腺癌(26.62%)、肺癌(15.78%)、结直肠癌(2.96%)、肝癌(2.40%)和上消化道癌(0.40%)。[结论] 针对五类癌症高危人群联合筛查有助于发现癌症及其癌前病变,然而部分癌症筛查参与率相对较低,需加强人群组织动员,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5.
杜佳  张艳  刘秀 《中国肿瘤》2022,31(5):355-360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9年重庆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参与居民结直肠癌查结果。[方法] 通过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和必要性病理活检,分析结直肠癌的高危率、肠镜筛查依从性和各种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2—2019年间共287 794人完成结直肠癌危险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估,36 264人被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高危率为12.60%,其中6 849人接受肠镜筛查(依从性为18.89%),完成活检1 731人(活检率为25.27%)。经病理确诊,检出结直肠癌11例、癌前病变331例、非进展期腺瘤696例、非瘤性息肉338例,检出率分别为0.16%(11/6 849)、4.83%(331/6 849)、10.16%(696/6 849)和4.94%(338/6 849)。女性结直肠癌高危率高于男性,且年龄组间差异明显;男性依从性高于女性,随年龄组增高而下降;男性活检率和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高而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对于重庆市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肠镜检查依从性。通过癌症风险评估系统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肠镜检查是提高结直肠癌检出率和筛查成本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何美  李必波  杜佳 《中国肿瘤》2020,29(6):430-43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重庆城市高风险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情况,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6年对重庆市4个辖区(沙坪坝、南岸区、渝中区和九龙坡区)中40~69岁户籍人口进行高风险评估,对评估出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采用全结肠镜、指示性活检技术开展相应的检查,探讨结直肠癌筛查效果。[结果] 4年共计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21 441名,高风险评估率为12.19%;实际参与全结肠镜检查者4110名,总体依从性为19.17%。息肉检出率为19.51%(802/4110),男性息肉检出率(26.73%)明显高于女性(14.33%);随着年龄的增长,息肉检出率逐渐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936例患者在结肠镜下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检出结直肠癌9例(0.22%),癌前病变106例(2.58%),非进展期腺瘤341例(8.30%),非瘤性息肉235例(5.72%);每种病变的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高危人群中肠道病变检出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男性或年长者是结直肠癌筛查关注的重点,应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李晓  马恒敏  马学真 《中国肿瘤》2021,30(5):340-345
摘 要:[目的] 分析总结2014—2019年青岛市城市居民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风险评估及临床筛查结果。[方法] 通过问卷初筛确定高危人群,通过结肠镜筛查进行精筛,对青岛市2个辖区的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査,分析评估结直肠癌的高风险率、依从性和检出率。[结果] 2014—2019年共对103 229名居民进行危险因素调查,评估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0 582名,高风险率为10.25%。2735人完成结肠镜筛查,筛查依从性为25.85%(2735/10582)。高风险率和筛查依从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共有1557名完成病理活检,活检率为56.93%(1557/2735),共检出非瘤性息肉364例,检出率为13.31%(364/2735);非进展期腺瘤1071例,检出率为39.16%(1071/2735);进展期腺瘤114例,检出率为4.17%(114/2735),有随年龄增加而检出率升高的趋势;癌8例(包括早癌6例),检出率为0.29%(8/2735),另有癌前病变819例,早诊率为99.75%(825/827)。结直肠筛查依从性逐年提升。[结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实现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有效途径,提高了项目高危人群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比例。肿瘤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肿瘤高危人群的“三早意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然而,结肠镜筛查的依从性受多方因素影响,除加强宣教外,可探索将肿瘤筛查纳入医保范围。  相似文献   

8.
朱俊宇  顾晓芬  顾秀瑛 《中国肿瘤》2015,24(10):815-817
摘 要:[目的] 评价乌鲁木齐市城市社区40~69岁人群胃癌、结直肠癌筛查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对高危人群进行胃镜和结直肠镜检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共筛查出胃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5 538人,实际临床筛查3173人,顺应性为20.4%。共完成胃镜检查2003人,检出胃癌前病变及癌1022例,检出率为51.0%;共完成结肠镜检查1170人,检出结直肠癌前病变及癌89例,检出率为7.6%。[结论]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镜和结直肠镜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病例,有利于胃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肖海帆  颜仕鹏  许可葵 《中国肿瘤》2019,28(11):807-815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2012年至2018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高危人群评估、临床筛查和阳性检出率,为开展癌症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长沙市5个城区,动员所有40~74岁常住户籍居民填写高危风险评估问卷,检出的高危者接受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肝癌临床筛查,分析评估各癌种各年的高风险率和临床筛查阳性检出率。[结果] 2012年至2018年完成高危人群评估共293 760人,肺癌、乳腺癌、上消化道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的高危风险率分别为19.12%、19.45%、12.05%、13.31%、和12.32%。完成临床筛查72 673人次,共检出可疑癌症/癌症603例,检出率为0.83%,其中检出可疑肺癌207例(检出率为0.89%),可疑乳腺癌322例(检出率为2.21%),可疑肝癌35例(检出率为0.21%),确诊结直肠癌28例(检出率为0.35%),确诊上消化道癌11例(检出率为0.11%)。共检出其他阳性病例6407例,检出率为8.81%。其中检出阳性肺结节1368例(检出率为5.92%),乳腺BI?鄄RADS 3类2933例(检出率为20.13%),肝硬化及肝脏占位性病变104例(检出率为0.62%),确诊结直肠癌癌前病变1170例(检出率为14.47%),确诊上消化道癌前病变859例(检出率为8.65%)。[结论]对五大癌症的高危人群进行临床筛查,能够有效降低筛查成本和提高癌症阳性检出率,从而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杨金华  沈飞琼  薛峰 《中国肿瘤》2020,29(12):919-924
摘 要:[目的] 分析2007—2016年浙江省嘉善县结直肠癌筛查方案结果,为今后结直肠癌筛查方法改进提供依据。 [方法] 在2006年完成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嘉善县于2007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至2016年8月完成县域内年龄在40~74岁全部户籍居民的初筛,采用问卷调查+粪便潜血试验(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完成157 170人的初筛,其中问卷调查150 415人,粪便潜血试验133 940人。通过初筛确定高危人群27 752人,最终21 001人完成肠镜检查。 [结果] 完成肠镜检查的21 001人中,检出结直肠癌208例,进展期腺瘤970例,非进展期腺瘤3923例,其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的病变检出率分别为0.99%、4.62%、18.68%。问卷调查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的病变检出率与优化序贯方案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720、0.130),对非进展期腺瘤的病变检出率低于优化序贯方案(P<0.001)。粪便潜血试验对结直肠癌、进展期腺瘤、非进展期腺瘤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优化序贯方案和问卷调查(P均<0.05)。嘉善县各镇(街道)初筛顺应性乡镇(街道)高于城关街道,顺应性较高的镇为较低的1.49倍。城关地区初筛顺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农村社区(村)明显高于城镇社区(分别为84.24%、39.24%)。结直肠癌、非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城镇社区均高于农村社区(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4、0.006);进展期腺瘤检出率,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村)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 [结论] 问卷调查+粪便潜血试验(大肠癌优化序贯筛查方案)是我国结直肠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选有一定的作用,但在问卷顺应性及粪便检测灵敏度上仍有改进空间,应在筛查普惠度及粪便检测灵敏度上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新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方法] 对新疆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5年以来的风险评估及临床筛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别计算各个癌种的高危率、筛查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4—2018年累计完成问卷调查213 326人次。癌症高危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上消化道癌(27.71%)、肺癌(25.91%)、女性乳腺癌(24.09%)、结直肠癌(21.51%)和肝癌(17.12%)。累计完成5类癌症的临床检查61 947人次,其中分癌种筛查率分别是肝癌(42.76%)、乳腺癌(42.42%)、肺癌(34.86%)、上消化道癌(14.69%)和结直肠癌(14.44%)。共检出阳性病变9 490例,分部位阳性病变检出率顺位依次为肺(21.78%)、肝(18.77%)、乳腺(16.38%)、结直肠(6.03%)和上消化道(0.42%)。[结论]新疆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和上消化道癌的筛查率和阳性病变检出率比较低,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开展人群健康宣教和组织动员,以提升癌症筛查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云峰  陈新民  沈永洲 《中国肿瘤》2020,29(12):910-91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9年浙江省海宁市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效果,以期为上消化道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来海宁市中医院参加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40~74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指示性病理活检,计算筛查顺应性、阳性病例检出率和早诊率,同时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 共确定1256名筛查目标人群,其中1114例完成消化道内镜检查,筛查顺应性为88.69%。共检出阳性病变67例,检出率为6.01%,其中早期病变60例,早诊率为89.55%。共投入筛查成本为424 626.68元,检出1例早期病变的成本为7077.11元,以海宁市人均GDP计算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0.05。[结论] 上消化肿瘤机会性筛查顺应性高,筛查的效果和效益较好,适合更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 依据广州市越秀区2011~2013年的大肠癌筛查数据,分析大肠癌筛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大肠癌筛查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定大肠癌筛查的直接成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计算筛查成本效果、净效益和效益成本比。[结果] 平均初筛1人的成本为25.17元,复筛1人的成本为290.00元,确定1例高危人群成本为62.94元,确诊1例腺瘤性病变的成本为2313.14元,确定1例大肠癌的平均成本需63380.00元;筛查可获益448.54万元,效益成本比为3.63。[结论]大肠癌筛查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早诊早治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 对广州市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疾病经济负担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后期成本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市辖范围内的教育部附属、省、市属的4家三级医疗机构,采用问卷调查和病案摘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家属)相关人口社会学信息、临床信息、医疗及非医疗费用信息等。[结果] 广州市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分别为14 437元、1268元、7967元和23 672元,结直肠癌患者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间接费用和总费用分别为135 258元、10 268元、27 363元和172 888元。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对直接医疗费用和总费用有明显影响。癌前病变的费用最低,癌症临床期别越晚,费用越高;单纯手术治疗费用最低;住院次数越多,住院天数越长费用越高。非广州市来源的患者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比广州市来源的患者高。拥有医疗保险的患者比其他患者间接费用更高。[结论] 广州市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大力推进结直肠癌筛查工作,通过发现并切除腺瘤,降低未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同时提高结直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比例,对于降低结直肠癌对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娜  肖海帆  颜仕鹏 《中国肿瘤》2021,30(8):600-607
摘 要:[目的] 分析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部分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结肠镜检查参与率和病变检出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9—2020年湖南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纳入部分符合研究要求的45~74岁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并进行癌症风险评估,推荐评估结果为结直肠癌高风险的人群在项目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采用χ2检验比较一般人群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特征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与结肠肿瘤检出率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22 893名筛查目标人群中,1 926名被判定为结直肠癌高风险,高风险率为8.4%。523名高风险人群按照研究要求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参与率为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吸烟史、运动习惯和肠道疾病家族史是结肠镜检查参与率的影响因素。523名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试者中检出各类结直肠肿瘤142例(27.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和吸烟史是结直肠肿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与45~49岁人群相比,60~64岁(OR=2.90,95%CI:1.25~7.22)以及65~69岁(OR=2.93,95%CI:1.24~7.43)人群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显著升高;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或已戒烟的人群(OR=1.90,95%CI:1.10~3.36)结肠镜肿瘤检出率更高。[结论] 湖南省城市地区高危人群的结直肠癌筛查参与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高危人群开展结肠镜筛查可检出较高比例的结直肠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筛查效果。在未来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中,对特定高风险群体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其防癌健康素养和筛查参与率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毅凌  杨鹏  李志媛 《中国肿瘤》2020,29(3):172-176
摘 要:[目的] 了解重复开展结直肠癌筛查的成效。[方法] 以2015—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参加结直肠癌筛查的居民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筛查服务次数发现癌前病变和结直肠癌的情况。[结果] 2015—2017年上海市松江区共完成结直肠癌筛查199 456人次,涉及居民137 715人,发现癌前期病变4147人,结直肠癌201人。34.16%的调查对象3年中参与了多次筛查。一次筛查完成初筛137 715人次,实施肠镜检查10 022人次,癌前病变初筛检出率为2070.94/10万,肠镜检出率为28.46%,结直肠癌初筛检出率为94.40/10万,肠镜检出率为1.30%;二次筛查完成初筛47 045人次,实施肠镜检查4142人次,癌前病变初筛检出率为2442.34/10万,肠镜检出率为27.74%,结直肠癌初筛检出率为108.41/10万,肠镜检出率为1.23%;三次筛查完成初筛14 696人次,实施肠镜检查2141人次,癌前病变初筛检出率为4191.62/10万,肠镜检出率为28.77%,结直肠癌初筛检出率为149.70/10万,肠镜检出率为1.03%。二次、三次筛查的癌前病变初筛检出率高于一次筛查,癌前病变及结直肠癌的肠镜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3年内多次实施结直肠癌筛查的效率与一次筛查相近,应提高居民肠镜检查依从性,可对60岁以上男性居民提供多次筛查服务从而提高筛查效益。  相似文献   

17.
马兰  任文辉  赵艳霞 《中国肿瘤》2019,28(12):891-895
摘 要:[目的]初步分析2015年我国农村妇女基于超声优化流程的乳腺癌筛查数据的成本效果。[方法] 利用2015年国家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直报系统中全国30个省(区、市)706个县上报的乳腺癌筛查项目季度统计表和阳性个案报表,计算乳腺癌检出率、早诊率和早期发现成本系数等指标,并对不同筛查模式、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地区筛查项目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5年我国农村妇女基于超声优化流程的乳腺癌筛查项目中,乳腺癌检出率为0.85‰,早期癌检出率为0.73‰,早诊率为85.25%。总筛查成本11 954.00万元,检出1例乳腺癌成本9.33万元,检出1例早期乳腺癌成本10.95万元,全国总体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2.19;基于超声检查的乳腺癌筛查模式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2.19)与仅超声初筛(2.13)几乎一致;35~39岁年龄组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3.97,40~64岁年龄组介于1.87~2.66;不同地区的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为东部(1.65)、中部(2.12)低于西部(3.21)(χ2=15.8835,P<0.0001;χ2=26.6755,P<0.0001)。[结论] 我国农村妇女基于超声优化流程的乳腺癌筛查项目具有较好成本效果,其中40岁以上年龄组成本效果更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成本效果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周琴  梁颖茹  李燕 《中国肿瘤》2019,28(4):257-263
摘 要:[目的] 对广州市首轮大肠癌筛查项目(2015~2017年)进行成本分析。[方法] 在广州市和12个区项目办进行筛查项目支出信息调查,收集组织管理及筛查直接成本。另选取1243名参与初筛和602名接受肠镜检查的人群分别进行大肠癌筛查非医疗费用调查,收集本轮筛查的间接成本。并分析不同筛查策略下检出成本的差异,并对初筛参与率和肠镜检查参与率进行敏感性分析。 [结果] 2015~2017年广州市大肠癌筛查项目成本为3124.7万元,其中直接成本为1422.1万元,占45.5%,间接成本为1702.6万元,占54.5%。本项目癌前病变和癌症单例检出成本分别为27 077元和78 708元。筛查策略不变,如果将初筛参与率和肠镜检查率分别提高到50%和75%,则估算得到单例大肠癌前病变和癌症的检出成本分别降低27.1%、32.0%和 40.9%、53.1%。如果改变筛查策略,1次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查(以下简称iFOBT)+肠镜检查的筛查策略高危人群、大肠腺瘤和癌前病变的单例检出成本最低; 2次iFOBT+肠镜检查的癌症和早期癌的单例检出成本最低。[结论] 本轮广州市大肠癌筛查成本较高,按癌前病变和癌症检出数计算,成本最低的是2次iFOBT+肠镜筛查方案;如果提高初筛参与率和肠镜检查参与率,则成本可以明显降低,尤其是提高肠镜检查参与率对降低成本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分析山西省2014—2018年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癌症筛查结果。[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太原市、阳泉市、晋城市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患癌风险评估,评估出的高风险对象免费接受相应癌种的临床筛查,分析评估各癌种的高风险率、筛查顺应性和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研究人群整体患癌高风险率为41.37%,其中男性高风险率高于女性,55~59岁人群高风险率最高,各癌种高风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癌22.46%,肺癌19.94%,乳腺癌17.38%,结直肠癌12.24%,肝癌9.42%;各癌种筛查顺应性从高到低为:乳腺癌(51.33%)、肝癌(43.74%)、肺癌(34.41%)、结直肠癌(21.71%)、上消化道癌(14.53%);临床筛查结果显示,肺癌、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的阳性病变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45~49岁女性乳腺癌阳性病变检出率较高,男性上消化道癌和结直肠癌的阳性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结论] 人群患癌高风险比例分布与当地癌症发病分布基本一致,筛查顺应性和筛查方法相关,介入性检查顺应性较低。筛查人群高风险率、顺应性以及阳性病变检出率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城市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能够发现早期癌症患者,从长远来讲将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评价2013—2017年度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实施情况。[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3—2017年度城市居民高风险评估问卷和临床筛查结果,计算各癌种的高风险率、筛查率、阳性病变检出率。[结果] 2013—2017年度共2 679 670人参与高危风险评估问卷初筛,其中1 140 854人评估为高危人群,高风险率为42.57%。高危人群中共实施临床筛查732 974人次,乳腺癌筛查参与率最高(40.25%),结直肠癌最低(17.25%)。随着项目进展,各癌症筛查参与率呈不同程度增加。2013—2017年度共检出阳性病变数58 208例。临床筛查结果显示各癌种阳性病变检出率依次为22.23%(女性乳腺),11.36%(肺),3.40%(结直肠),2.18%(肝),1.84%(食管),0.47%(胃)。[结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降低城市居民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自2012年实施以来,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