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 B1(EGFR)和erb B2(HER2)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肝内胆管癌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样本,组织切片后进行EGFR和HER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对部分患者进行EGFR分子靶向治疗(埃罗替尼,Erlotinib,150 mg/d,1个疗程),并进行5年无瘤生存分析。结果:两组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55/94)和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31/94)和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组中,EGFR和HER2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患者中EGFR或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进一步分子靶向治疗发现,EGFR阳性患者埃罗替尼治疗后生存期延长,5年无瘤生存率较EGFR和HER2均阳性者高(81.3%vs.5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HER2高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对临床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巾p21 ras和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与胆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胆管癌组织和ll例正常胆管组织中p21 ras和EGFR蛋白的表达.并对其在胆管癌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以及与病理因素关系的分析。结果45例胆管癌患者的组织中,p21 ras和EGFR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正常胆管组织(P〈0.01)。胆管癌组织中p21 ras与EGFR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657,P〈0.01)。EGFR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p21 ras的过度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胆管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胆管癌组织。结论癌基因和生长因子受体之间存在协同关系.提示p21 ras及EGFR有可能成为胆管癌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1].首选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已失去了手术机会.目前国际对胆管癌的分类和命名还不够明确,按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内细胞癌和肝外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包括左、右肝管及其二级分叉、胆总管、胆总管处肿瘤[2].肝外胆管癌生长缓慢,远处转移晚,多为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多数患者并非死于肿瘤转移,而是死于因胆道梗阻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浅表淋巴结EGFR基因突变状态及其采用EGFR-TKI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为NSCLC转移浅表淋巴结及部分配对肿瘤原发灶石蜡组织标本行EGFR基因检测,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比较部分病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灶与肿瘤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状态差异。此外,根据检测结果分组,比较各组的PFS,并采用COX回归分析了解PFS的影响因素。结果:56例浅表淋巴结行EGFR检测,35例EGFR突变阳性与EGFR野生型21例。无吸烟、腺癌与EGFR突变相关,而女性突变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淋巴结与配对肿瘤原发灶一致性分析,两者一致率为81.8%,Kappa值为0.645,P值为0.020。35例EGFR突变阳性者采用EGFR-TKI治疗,其PFS优于21例采用化疗的EGFR野生型组。COX多因素回归显示,校正腺癌、PS评分,EGFR突变阳性者有利于延长PFS。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浅表转移淋巴结EGFR突变检测可用于指导EGFR-TKI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部分上皮性肿瘤中存在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EGFR的高表达与细胞恶变、肿瘤的增殖、转移和肿瘤血管形成等相关.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具有特异、广谱、高效的特点.现综述目前已进入临床研究程序的针对EGFR的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胆管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起病隐匿,临床确诊时多已属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预后极差,姑息性治疗在胆管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金丝桃素(Hyp)已被证实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作为新型光敏剂可用于多种肿瘤的光动力学治疗。现对Hyp光动力学治疗胆管癌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胆管癌姑息性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癌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癌的最佳方法,但大部分肝内胆管癌患者因发病隐匿,初诊时已处于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转化治疗通过系统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等方法达到缩小肿瘤、抑制肿瘤生物学行为,实现2期切除,以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赋予肝内胆管癌转化治疗新希望,在系统化疗的基础上结合靶向治疗和(或)免疫治疗成为肝内胆管癌转化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其异常活化与多种人类上皮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家族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类药物,特别是单抗类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大量患者对这类药物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目前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包括:受体结构改变、血管生成、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化、EGFR的亚细胞定位、EGFR下游效应分子的持续激活和EGFR家族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等。本文就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病理诊断为NSCLC的50例患者,进行EGFR基因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NSE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NSE)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为腺鳞癌、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鳞癌和其他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125、CA199、NSE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均P>0.05),CEA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与EGFR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可根据NSCLC患者肿瘤病理类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魏恩垚  陈虹 《当代医学》2012,18(4):14-16
EGFR是调节细胞内环境稳态的一种酪氨酸激酶,其与配体结合后可影响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存活、血管生成和肿瘤发生等一系列复杂过程,EGFR抑制剂已逐渐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EGFR抑制剂靶向治疗出现了耐药现象。本文将对EGFR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及耐药机制做一简短的概述,冀希为优化、整合EGFR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胆管癌是胆管上皮细胞分化异常的肝胆管肿瘤,根据解剖位置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 CCA)、肝门部胆管癌(PCCA)、远端胆管癌。因胆管癌的位置特别、患者早期临床特征不明显,所以早期确诊较为困难。胆管癌的确诊需要高度特异性指标与临床、内镜、影像学检查等相结合。i CCA通常采取外科治疗,而对部分PCCA可以选择新铺助放化疗后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BM)是成人中发病率较高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表明,约40%~60%的胶质瘤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量表达和基因扩增,其中约40%伴随着EGFR突变,目前已有多个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然而在GBM患者的临床应用中,EGFR靶向治疗却鲜有成效.如何克服靶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原发或继发性耐药,对医学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将对EGFR靶向药物在GBM中的主要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MGMT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的表达与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标本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93例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的石蜡切片,经病理学确诊为LSCC标本。选取20例健康喉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水平。评价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MGMT、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的表达差异;评价肿瘤组中MGMT、EGFR的表达水平与其各项临床资料间的关系;评价肿瘤组中MGMT与EGFR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肿瘤组与对照组之间MGMT、EGFR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中MGMT、EGFR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肿瘤组中MGMT与EGFR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喉鳞状细胞癌中MGMT、EGFR的表达与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MGMT、EGFR的高表达往往意味着肿瘤预后不良且比通过疾病分期预后更为准确。MGMT、EGFR的表达作为LSCC的生物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胆管癌是一种恶性胆管上皮肿瘤,其早期诊断困难,导致胆管癌患者预后差。TNF-α作为一种主要的炎性因子,在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慢性胆管炎症中能诱导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并在促进胆管癌侵袭转移中扮演一种总开关角色,本综述分析它与胆管癌的侵袭与转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示抑制TNF-α对胆管癌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EGFR和HER2在胶质瘤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2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原发肿瘤和复发肿瘤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并与临床治疗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复发肿瘤组织较原发肿瘤组织中的EGFR表达减少(P =0.002),复发肿瘤组织较原发肿瘤组织中的HER2表达增加(P=0.006).原发肿瘤中EGFR表达增高和患者无症状生存期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441,P=0.031).复发肿瘤中,EGFR表达增加和首次术后放疗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0.446,P=0.029),HER2表达增加和首次术后化疗呈正相关(r=0.438,P=0.032).结论 EGFR和HER2在胶质瘤复发前后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且与术后治疗因素的选择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肿瘤分子治疗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和开发靶点之一。目前有单克隆抗体与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两类EGFR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然而,该类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治疗中已经出现耐药现象。由于EGFR调节多种细胞功能,该耐药现象可能与多个传导通路紊乱有关,包括配体自分泌/旁分泌的产生、受体突变、下游信号蛋白的组成性活化以及旁路信号途径的激活。本文就EGFR抑制剂耐药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甄宇洋  邓量 《广东医学》2004,25(1):13-14
肝门部胆管癌 (hilarcholangiocarcinoma)是指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癌。Klaskin于1 965年详细地描述了此类肿瘤的临床特征 ,故常称为Klaskin瘤。据报道 ,Klaskin瘤约占肝外胆管癌的 58%~ 75 % [1 ] 。由于以往对该病认识不足 ,加之肿瘤生长部位隐蔽 ,早期诊断较困难。患者多以进行性黄疸为主要表现 ,常被误诊为“传染性肝炎”而予以治疗 ,乃至患者到外科就诊时已为晚期。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 临床分型高位胆管癌临床…  相似文献   

18.
李秋波  成拯  杜洪  李雯 《广州医药》2007,38(5):21-2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与临床分期、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56例无远处转移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射剂量60~70Gy/30~35F/6~7weeks.放疗结束前后CT胸部增强扫描.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GFR表达情况.结果 NSCLC患者EGF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8.8%)(P<0.01),EGFR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分类、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1),EGFR的表达与肿瘤消退CR呈负相关(P<0.05).结论 EGFR过度表达可降低肿瘤的放射敏感性,是影响预后的因素之一.提示可以将EGFR作为提高肿瘤敏感性的治疗靶点,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将分子靶向性药物协同放疗治疗NSCLC提供了初步的临床证据.放疗前评估肿瘤EGFR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放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配对检测66 例NSCLC患者外周血CTC 和肿瘤组织EGFR 的表达水平。给予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1 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CTC 与肿瘤组织EGFR 表达的一致性,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因素、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外周血CTC 与肿瘤组织EGFR 表达一致率为69.7%。CTC 与肿瘤组织EGFR 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5),在不同性别、年龄、分期、体力活动状态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GFR 高表达组疾病控制率高于低表达组(CTC :87.5% vs 35.3% ;肿瘤组织:72.7%vs 36.4%)(P <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GFR 高表达组有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CTC :8 个月 vs 2 个月;肿瘤组织:6 个月 vs 2 个月)和总生存期(CTC:20 个月 vs 13 个月;肿瘤组织:16 个月 vs 14 个月)(P <0.05)。结论 晚期NSCLC 患者外周血CTC 和肿瘤组织EGFR 表达的一致性好,两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外周血CTC 作为肿瘤组织的替代检测标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王湛博  韦立新 《海南医学》2013,24(9):1322-1325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系统的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国胆管癌患者数量较多,因而胆管癌研究在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因此寻找胆管癌诊断性标志物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近年出现的几种对胆管癌早期诊断很有意义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