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月战 《当代医师》2014,(11):1513-151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后早期凝血功能、血白细胞(WBC)及血糖水平的变化与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12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轻中型、重型损伤两组;1个月后随访依据牛津残障评分(OH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测定其入院时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WBC和血糖的水平.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PT、APTT、FIB、PLT、WBC及血糖水平.结果 轻中型TBI组、重型TBI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PT、APTT、WBC和血糖水平逐渐升高,而PLT和FIB水平逐渐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TBI预后不良组PT、APTT、WBC和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LT、FIB水平和GCS评分明显降低(P<0.05);PT、APTT、WBC、血糖分别与GCS、OHS评分呈负相关,PLT、FIB与GCS、OH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WBC及血糖与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初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舒艳婷  许峰  祝益民  刘成军 《重庆医学》2015,44(13):1771-1773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0例脓毒症患儿资料,分为脓毒症组(n=21)和严重脓毒症组(n=19),在病情早期监测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儿童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皮质醇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 (1)严重脓毒症患儿血清皮质醇、ACTH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且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脓毒症组与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皮质醇、乳酸(LAC)、ACTH、危重评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白细胞(WBC)、血糖(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预后分组,脓毒症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皮质醇、ACTH、危重评分、LA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R、PLT、BUN、Cr、APTT、CRP、PCT、WBC、GLU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质醇水平与ACTH、LAC呈正相关(r=0.445、0.406,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9,P<0.05),与CRP、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ACTH与皮质醇、LAC、CRP呈正相关(r=0.445、0.560、0.324,P<0.05),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332,P<0.05),与PCT、WBC无线性相关性(P>0.05).(5)皮质醇ROC曲线下面积0.792;ACTH ROC曲线下面积0.88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毒症患儿早期皮质醇、ACTH浓度升高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永健  王毓 《浙江医学》2016,38(20):1671-1674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WBC在脓毒症诊断及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2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2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20例、局部感染患者21例以及健康体检者29例,测定各组患者血清HBP、PCT、CRP及全血WBC水平,并对部分病例进行HBP与PCT的跟综监测。结果(1)脓毒症组HBP、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脓毒症、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组中PCT水平分别为2.3(0.6~5.1)、6.2(2.8~16.1)、15.3(4.4~49.0)n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HBP为283.1(168.9~397.6)ng/ml,高于脓毒性休克组的111.6(62.6~250.5)ng/ml(P<0.05)。CRP在脓毒症分级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2)跟综监测显示,在脓毒症的进展过程中,PCT水平进行性升高,而HBP水平却下降。(3)HBP与PCT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效能高于单一指标的应用。结论在HBP、PCT是脓毒症诊断的有效标志物,HBP和PCT联合检测有助于脓毒症的诊断,PCT进行性升高而HBP下降提示疾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乳酸(lactate,La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脓毒症患者(普通脓毒症32例和脓毒性休克26例),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肺炎对照组和2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第1、3及7天和健康对照组及肺炎对照组外周血Lac、PCT和CR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各时间点外周血PCT、CRP、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普通脓毒症死亡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脓毒性休克组死亡组PCT却下调(P<0.05)。脓毒性休克存活组第3天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入院后第1天,PC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分别为0.741和0.817;入院后第3天,LCR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03,PCT和第3天LCR对评估预后均有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Lac、PCT和CRP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且PCT、LCR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1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3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71例)、脓毒性休克组(61例);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通过脓毒症相关凝血病(SAC)评分标准评估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将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依据其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APTT、PT、TT时间长于对照组(P <0.05),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脓毒性休克组APTT、PT、TT时间长于脓毒症组(P <0.05),FIB水平低于脓毒症组(P <0.05)。脓毒性休克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8.85%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42.25%(P <0.05)。依据患者...  相似文献   

6.
俞欣  甘磊磊  陈秋星  李吴寒  郭伟  王飞  王高生  赵涛 《西部医学》2022,34(12):1788-1791
比较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反应急腹症并发脓毒血症的情况,评价肝素结合蛋白的诊断急腹症并发脓毒血症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1年9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急诊科和ICU收治的88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腹症未并发脓毒症患者36例(对照组),急腹症并发脓毒症患者36例(脓毒症组),急腹症并发脓毒症休克患者16例(脓毒症休克组)。测定各组患者HBP、PCT、CRP和WBC水平,利用非参数检验分析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脓毒症的检测效能;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HBP与PCT、CRP和WBC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HBP、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在诊断急腹症并发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1,高于PCT、CRP和WBC。HBP最佳诊断界值为55.7 ng/mL,此时HBP的敏感度为0.972,特异性为0.861。结论 HBP在急腹症并发脓毒症早期诊断及临床分级方面,优于PCT、CRP及WBC,可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反映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儿80例,根据中国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inese Integral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CDSS评分)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并将入组患儿分为DIC组和非DIC组。收集2组患儿基本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炎性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指标,分析炎性指标与CDSS、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TEG的相关性。 结果 DIC组血白细胞明显低于非DIC组;CRP、IL-6高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年龄、淋巴绝对值、PCT、IL-2、IL-4、IL-10、TNF-α、IFN-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PT、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TT、DD、R值均高于非DIC组,FIB、Angle角、MA值、CI值低于非D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SS评分与IL-6、CRP、PCT、R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INR、APTT、DD呈正相关,与MA值、CI值FIB呈负相关(P<0.05)。PCT与APTT呈正相关,CRP与R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 CDSS评分系统与脓毒症儿童TEG、凝血四项和炎性指标存在相关性,IL-6与CDSS相关性最高,可能是DIC发生发展潜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28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50例和死亡组36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PCT、CRP和乳酸,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间PCT、CRP、乳酸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PCT、CRP、乳酸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PCT(20.08±1.64 ng/mL)、CRP(175.60±9.62mmol/L)、乳酸水平(8.87±0.53mmol/L)和APACHEⅡ评分(51.58±3.23分)高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PCT(8.57±0.61ng/mL)、CRP(159.66±11.74mmol/L)、乳酸水平(3.93±0.31mmol/L)和APACHEⅡ评分(45.49±1.73分)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PCT(23.15±14.7ng/mL)、CRP(165.20±4.33mmol/L)、乳酸水平(6.48±1.51mmol/L)和APACHEⅡ评分(52.14±4.06分)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PCT、CRP、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测脓毒症患者PCT、CRP和乳酸水平能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阴阳辨证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8例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证98例,阳证110例,记录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同时检测患者的乳酸(LA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各炎症指标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结果 阴证患者比阳证患者SIRS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阴证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阳证患者(P<0.05).两组的APACHEⅡ评分、WBC、NE%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证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NE%值以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证患者死亡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 中医阴阳辨证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炎症状态判断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31-34
目的 探讨影响ICU 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ICU 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96 例,死亡组64 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机械通气、ICU 入住时间、感染性休克、器官衰竭个数、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确诊时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确诊时血清PCT 水平、CRP 水平、D-二聚体水平、血乳酸水平(LA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ICU 感染、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2 个,感染性休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输血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CRP、D-二聚体、LAC 显著高于存活组,ICU 入住时间显著长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 水平、D-二聚体水平、LAC 水平、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感染性休克是ICU 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 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患者确诊时APACHEⅡ评分、SOFA 评分、MEDS 评分、PCT水平、D-二聚体水平、LAC 水平、急性肾衰竭、器官衰竭个数、感染性休克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重视、注意监测,以辅助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对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解毒化瘀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APACHE II评分、炎症水平变化、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CT、CRP、W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PCT、CRP以、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CD4+ 以及CD4+ /CD8+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2组CD8+ 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 以及CD4+ /CD8+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PT、APTT、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T、A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解毒化瘀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瘀毒内阻型脓毒症患者具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以及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月战  周铃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80-378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早期凝血功能及血白细胞(WBC)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入急诊ICU的32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和WBC的水平。结果治疗组APTT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T、TT、FIB 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有早期凝血功能异常,WBC升高提示机体存在应激反应,需要综合判断全面分析并予以动态观察,临床指导意义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分脓毒症组(45例)和脓毒症休克组(25例),分析NT-proBNP、CRP、PCT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自入院第1天起,各个时间点APACHEⅡ评分均比前一时间点低,且明显低于脓毒症休克组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组入院第1、7、14天NT-proBNP、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脓毒症休克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CRP、PCT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NT-proBNP、CRP及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可以有效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和病情,其指标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浆狼疮抗凝物质(LAC)水平,探讨LAC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测定65例大肠癌患者、31例大肠良性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LAC、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AT)水平,分析LAC与其余三者的相关性,计算各指标的阳性率.结果 大肠癌组LAC、D-D、FI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AT水平显著低于两对照组(P<0.001).有转移组LAC、D-D和FIB水平显著高于而AT水平显著低于无转移组(P<0.001).LAC与D-D和FIB均呈显著正相关(r=0.828和0.776,P<0.001),与AT呈显著负相关(r=-0.595,P<0.001).有转移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无转移组和有转移组LAC与D-D、FIB和AT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C与大肠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监测LAC水平对评价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病情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28-30+38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9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CRP、LAC、PCT 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RP、LAC、PCT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体温控制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性休克患者效果良好,可降低CRP、LAC、PCT 水平,缩短体温控制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联合凝血功能在脓毒症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急诊重症10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75例脓毒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将31例非脓毒症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APTT、PT 及DD指标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PCT、CRP及FIB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两组病情严重程度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结论:FIB、CRP联合PCT升高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具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可有助于临床医生有效评估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郭先锋  时雨  苏爱芳  张会永 《安徽医学》2015,36(10):1216-121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和 D-二聚体在新生儿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普通肺炎97例、重症肺炎43例及健康新生儿70例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组患儿,按照外周血 PCT 水平分为 PCT <2.00 ng/ mL 组和 PCT≥2.00 ng/ mL组。对全部新生儿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DD)和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与健康新生儿组比较,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 TT 、PT、APTT延长(P <0.05),PCT、DD、FIB水平升高(P <0.05),AT-Ⅲ和 PLT 水平降低(P <0.05)。与普通肺炎组比较,重症肺炎组PCT、AT-Ⅲ和 PLT水平降低(P <0.05),DD、FIB 水平升高(P <0.05),两组 PT、APTT、T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PCT <2.00 ng/ mL组比较,PCT≥2.00 ng/ mL组的患儿 DIC的发生率高(32.0% vs 11.1%),ATⅢ活性降低,PLT水平降低,而 DD的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抗凝血酶Ⅲ和D-二聚体在新生儿重症肺炎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炎症指标、凝血指标的水平。方法 收集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39例资料,根据病原菌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革兰氏阳性菌组、真菌组。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状况、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39例血培养阳性的脓毒症患者共培养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2株(44.90%),革兰氏阳性菌17株(34.69%),真菌10株(20.41%);3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CRP、WBC、APTT、PT、INR、TT、FIB、FDP、D-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明显高于真菌组(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PLT明显低于真菌组(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9.
欧回 《中原医刊》2014,(11):118-1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和C-反应蛋白( CRP)在急诊重症监护室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8例脓毒症患者依据疾病轻重分为早期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量血清中的CRP值,采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测量血清中PCT的含量,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脓毒症患者的PCT、CRP、白细胞计数( WBC)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 APACHEII)评分随着病情越来越严重,相应的数值也越来越高,脓毒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同时早期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休克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与CRP、APACHEII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60,具有明显相关性,PCT与WBC的相关系数为0.43,相关性较为微弱。结论联合测定PCT和CRP在脓毒症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这两项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作为脓毒症预后的判断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从而为实施有效的干预对策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30例,72 h内存活并重要脏器功能稳定;对照组8例,72 h内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比较两组患者动态监测0h、6h、12h、24h、48 h、72 h血LAC、ScvO2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0~12 h监测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24~72 h监测LAC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LAC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LAC水平动态监测0~72 h未见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ScvO2含量监测至6h后逐渐升高,且6~72 h监测ScvO2含量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ScvO2含量从6~72 h监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乳酸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判断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发现脓毒症休克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