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卡非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1(SDF 1)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50只健康SD大鼠中10只为空白组,其余40只大鼠进行多发性骨髓瘤模型建造,空白组大鼠不做处理。建模成功后,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模型组,其余30只大鼠为给药组,对给药组大鼠采用不同剂量的卡非佐米进行干预,并根据使用剂量将给药组大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并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采用15、25、35mg/mL的卡非佐米进行干预,21d后处死大鼠,并对其皮下瘤组织进行切片染色观察,测量5组大鼠荷瘤重量平均值、腹水量平均值和肿瘤体积,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对5组大鼠SDF-1、CXCR4水平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核因子 κB(NF κB)、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1)表达水平,并阐述卡非佐米的治疗机制。结果 中剂量组大鼠的荷瘤重量平均值、腹水量平均值和肿瘤体积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且SDF 1、CXCR4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P<0.05);中剂量组大鼠NF κB、IL-6、TNF α和IGF-1表达水平较低、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卡非佐米能降低SDF-1、CXCR4水平的表达,抑制炎症通路活性来控制瘤细胞增殖,且中剂量卡非佐米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龙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龙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运用Ⅱ型胶原加完全弗氏佐剂混合物皮内注射建立RA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含量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骨龙胶囊组及甲氨蝶呤组各项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氨蝶呤组比较,骨龙胶囊组各指标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龙胶囊能有效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的活性,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本研究通过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carfilzomib,CFZ)对大鼠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IA)的作用,研究第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卡非佐米(carfilzomib,CFZ)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通过注射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建立AIA大鼠模型。试验分组:低剂量组(1.0 mg/kg)、中剂量组(1.5 mg/kg)、高剂量组(2.0 mg/kg)、预治疗组(1.5 mg/kg)、同时治疗组(1.5 mg/kg)、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后足关节情况;TRAP染色研究各组破骨细胞抑制水平;采用ELISA分析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采用CCK-8分析不同剂量治疗组对纤维母细胞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抑制水平。 结果 足趾观察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大鼠后足病变情况均优于模型对照组;TRAP染色结果显示,与AIA模型对照组相比,各CFZ治疗组的破骨细胞均明显受到抑制;ELISA分析显示各CFZ治疗组外周血中IL-1β、IL-6、TNF-α和IFN-γ表达显著降低(P<0.01);CCK-8结果显示3种剂量治疗组均显著抑制FLS增生(P<0.01)。 结论 CZF通过抑制AIA大鼠FLS增殖,降低IL-1β、IL-6、TNF-α和IFN-γ表达,调控炎症反应,达到治疗大鼠AIA的目的,CFZ是一种具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常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和破坏性疾病,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强直。早期诊断、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和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是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减少致残率的重要措施。现就当前常用治疗RA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Polyglycosidium,TWP)治疗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ithritis,RA)的效果并研究其免疫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关节评分法及X光片对关节进行评价,观察正常组、致病组、雷公藤治疗组肠道淋巴细胞IEL和LPL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服雷公藤能明显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评分;致病鼠肠道各部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淋巴细胞IEL、LPL与正常组、治疗组相比数量明显增多(p﹤0.05),正常组与治疗组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口服雷公藤能有效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肠道各部分淋巴细胞IEL、LPL可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及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分析平台,获得主要活性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网络在线分析平台获得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9.0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STRING网络平台构建PPI网络图,进一步用Bioconductor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马钱子具有靶点的活性成分共12个,马钱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交集靶点17个,预测出马钱子有效成分(S)-Stylopine和(2R)-5,7-dihydroxy-2-(4-hydroxyphenyl)chroman-4-one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和血清素能突触通路作用于NR3C1、SLC6A4、PTGS2靶点,并介导多种生物学功能。结论 马钱子中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起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麻黄加术汤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黄加术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Ⅱ型胶原法建立Wistar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采用麻黄加术汤给予干预,以甲氨喋呤片为阳性对照药。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喋呤组、麻黄加术汤组。检测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浓度,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麻黄加术汤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CIA大鼠滑膜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加术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抑制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巨噬样A型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口服Ⅱ型胶原(CⅡ)及抑肽酶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采用完全佐剂制备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模型。按不同方案口服给与CⅡ及抑肽酶后考察对踝关节肿胀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技术,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且用大鼠TNFa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鼠外周血TNFa水平的变化。结果建立了大鼠佐剂型关节炎实验动物模型,Ⅱ型胶原组及Ⅱ型胶原和抑肽酶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可显著减轻踝关节肿胀的程度,且两组大鼠外周血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及外周血TNFa水平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Ⅱ型胶原组与Ⅱ型胶原和抑肽酶组组间作用比较,后者作用好于前者,部分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抑肽酶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治疗作用差异不显著。结论Ⅱ型胶原中加入抑肽酶后能更有效地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湿宁五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及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冰醋酸扭体法观察风湿宁五号方的镇痛作用;采用弗氏佐剂法加低温乙醇浸踝法观察风湿宁五号方对RA大鼠抗炎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五号方各组均可不同程度减少小鼠扭体次数,其中0.36 mg/kg组抑制效应有显著差异(P<0.01);各剂量组对RA模型大鼠血流变指标都有所改善,五号方高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5,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各剂量组对RA模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都有所改善,五号方高剂量组IL-1α、IL-6、TNF-β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风湿宁五号方具有很好的镇痛功效,且对RA模型在血流变和炎症细胞因子方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防风野生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防风组和高剂量防风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尾根部和左后足跖处皮内注射Ⅱ型胶原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地塞米松组大鼠给予地塞米松(2mg·kg-1),低和高剂量防风组大鼠给予防风野生品(0.45和0.90 g·kg-1),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和足肿胀程度,计算各组大鼠脏器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滑膜组织中NF-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IκB-α激酶β (IKK-β)、环氧化酶2 (COX-2)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认为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首先介导了疾病的发生,近来随着B细胞消融疗法治疗RA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细胞功能紊乱在RA发病机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B细胞在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机能和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痹止痛胶囊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通痹止痛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 :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关节炎模型 ,观察通痹止痛胶囊对大鼠左 (右 )后足跖肿胀情况 ,及对血浆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影响。结果 :该药对大鼠原发性关节炎、继发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消肿抗炎作用 ,能升高SOD和GSH -PX的活力 ,减少MDA和NO的含量。结论 :通痹止痛胶囊对佐剂型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及过氧化脂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应用中药组方痛风康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进行治疗,探讨痛风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痛风康高剂量组、痛风康中剂量组、痛风康低剂量组,每组10只.痛风康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痛风康配置的不同浓度中药灌胃,吲哚美辛组采用吲哚美辛灌...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