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在抗疫过程中,临床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手的最新护理资料。为了及时总结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充分发挥我刊护理学术交流平台作用,特推出“新冠肺炎特别专栏”。本期首先报告了我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情况;同时,报告了以我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护士为访谈对象进行的质性研究,及时了解一线援鄂护士的照护体验;此外,还报道了对济南市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的密切观察。本专栏力争能及时反映抗疫一线护士、新冠肺炎患者及疑似病例的最新情况,为抗击疫情贡献我们的力量。因该栏目筹备时间急,且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处于探索过程中,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邹瑶  姜婷  陈小乔  郑智慧   《护理与康复》2020,19(2):66-69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真实体验,以期为护理管理者解决一线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人员的需求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法,对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7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护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3个主题,分别为工作环境压力、心理压力、家庭压力.结论儿童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一线护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工作压力,医院应重视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优化院内人力资源及做好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对一线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加强人文关,怀缓解一线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理人员作为主力军面临高暴露风险。在护理过程中,须采取标准防护,包括穿密闭防护服、佩戴两层及以上防护手套、密闭口罩、护目镜以及防护面屏等,在此标准防护下,护理人员操作不灵活,视物不清晰,操作难度大。因此,护理人员如何在标准防护下高效准确地执行静脉治疗成为新冠肺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难点。本文结合新冠肺炎临床一线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报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护理人员实施静脉治疗的护理现状,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提高疫情一线静脉治疗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护患双方的安全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海市应急重症病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护理管理模式。方法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病房护理组织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即时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完善物资储备及供应,保障护理人员权益,保证护理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结果总结岀一套较为成熟的重症护理应急管理模式。结论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科学地运用护理应急管理体系,保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26例重症型(包括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合理分配人力,规范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氧疗效果,注重营养支持及心理调适,尽可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保证护理人员安全.认为重症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高,通过提供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为患者赢得救治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体验,为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提高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进行视频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工作体验的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感染风险、身心负荷、应对能力、改进建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存在心理及身体负荷大、应对能力不足、培训需求强烈的情况。护理管理者应完善心理干预制度,储备专业化应急护理团队,增加跨科培训及规范化应急演练,运用磁性管理,实施正向激励,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护理人员创伤后成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2—4月在武汉市某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发热门诊及隔离病区工作的512例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量表进行在线调查.结果:新冠肺炎抗疫一线护士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35±7....  相似文献   

8.
吴楠  赵雯 《当代护士》2021,28(2):151-153
自2019新冠肺炎突然爆发以来,大批护理人员前去一线紧急支援,本文通过分析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一线人员心理干预意见,提出了心理调适的途径和方法 ,以期让一线护理人员在支援疫情结束后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探讨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而为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80名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针对相应影响因素制定应对策略。结果:80名护理人员1周内SLC-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我国常模(P0.01);其中72名(90%)任一因子得分≥2分,出现心理应激问题。结论:抗击新冠肺炎的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出现了心理应激反应,医院应加强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岗前培训及心理疏导,提供强有力的人文关怀,以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麻醉护理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给予防控措施建议。方法 组织多名麻醉护理专家,根据国家级、省级发布的相关防控方案、指引,感染防控的相关标准,以及多家学会、医院的麻醉医疗和手术室防控策略与建议,结合麻醉护理工作特点,制定麻醉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建议。结果 制定出了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包含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手术麻醉期间的麻醉护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麻醉护理工作的日常防护。结论 此新冠肺炎患者的麻醉护理防控工作建议专家共识,供省内外各地医院,麻醉护理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层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护理师资培训模式,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以某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培训主体,对区域内3家三级综合医院、11个区(县)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护理骨干48人,分批、分层从新冠肺炎知识、技能以及心理应对等方面开展综合培训,评价培训前、后参训护士新冠肺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应对新冠肺炎的心理状况。结果培训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不同等级医院护士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护士掌握更好;所有参训护士培训后新冠肺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较培训前掌握更好。48人参加防控技能考核,考试合格率为100%。48人中1人社会支持度偏低,处于中度焦虑状态;1人应对方式有待加强,处于中度抑郁状态,其余人员均有较好的应对方式和家庭支持,心理状态良好。结论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新冠肺炎知识技能培训既能为基层医院培训师资力量,又能为驰援疫情一线提供后备人才,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应急岗位胜任力模型选拔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队护理人员,调整护理力量,优化配置特殊时期护理人力资源。方法 :依据应急岗位胜任力模型中的岗位胜任力指标要求,选拔一线支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体系部队巡诊及院内重点岗位加强的护士,以合理配置人力,提高应急救护效率。结果 :基于该模型选拔配置的各组抗疫护士,与新岗位任务要求匹配度高,投入岗位迅速,圆满完成救援任务,全院实现新冠肺炎零感染的目标。结论:应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应急突发事件护理人力的调整配置提供了客观、规范、快捷的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基于MPNFS模式的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护士的心理应激与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对47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护士进行统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量表(Psychological Stress Self-Evaluation Test,PSET)和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  相似文献   

14.
护理部根据护士层级和培养目标组建了12个专科学组。医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期增设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和重危病房等场所的护理岗位,并开展心理支持项目,同时要完成援外的紧急任务。护理部根据新冠肺炎疫期护理岗位设置及职责,遵循责-能匹配的原则,选择相应专科学组护理人员进行调配,在满足医院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完成4批次的新冠肺炎护理人力调配,累计调配专科学组152名护士。各诊疗单元均未发生新冠肺炎院内感染,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心理援助者满意度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内分泌科患者新冠肺炎常态化管控期间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并进行新冠肺炎筛查的患者6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筛查采样由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行常规采集咽拭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并由专人按防控要求定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极危重症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52例极危重症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重点包括人工气道管理、体外膜肺(ECMO)护理、俯卧位通气等呼吸支持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糖尿病患者护理和心理护理,同时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工作。 结果:患者病情及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措施,并且熟练掌握相关理论,做到早期干预,科学、有效地做好极危重症新冠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及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广州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子,探索心理干预突破口,为后期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应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RQ-20)对广州市某区17家医院1066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结果护理人员现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6.68%,婚姻状况、职称、科室、受新冠困扰程度、因工作被亲友疏远是护理人员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冠肺炎影响下,广州地区护理人员心理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建议加强组织支持,重点关注已婚、中级职称、门急诊及隔离观察病房的护士,增强其心理应激能力,保障抗疫护理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州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一线护士心理现状并及时给予应对策略。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贵州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一线护士进行追踪测量,并针对现状分析、探讨对策。结果:289名新冠肺炎一线护士普遍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入岗前焦虑症状高于在岗时及离岗后(P0.05);在岗时抑郁症状高于入岗前及离岗后(P0.05);离岗后抑郁症状较焦虑症状明显。结论:289名贵州省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一线护士普遍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且不同时期心理反应变化不同,因此,管理者应重视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的心理需求,针对性提供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确保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策略。方法:充分发挥护理部对护士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依托完善的应急梯队人员快速组建病房。通过治疗班、办公班外移至清洁区,减少隔离病区一线护士人数及工作量;施行隔离病房各病区统一弹性排班,实现一线人力资源再调配;将自愿报名与行政科室合并等手段相结合,储备后备梯队人员;人文关怀,政策支持及正面宣传,稳定梯队人力。结果:截至2020年3月8日,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4例,其中93例治愈出院;共抽调82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工作,阶段性完成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策略保障了隔离病房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救护体验质性研究,以期为制订相关应急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救护体验质性研究的相关文献,经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Meta整合对文献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7篇,提炼出32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形成8个类别,最后将类别归纳形成3个整合结果:救护一线护士承受着多方面压力;救护一线护士渴望多方面支持与指导;救护一线护士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应对,并通过不断适应获得成长。结论此次救援工作暴露出平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应加强对一线护士应急培训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