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达标情况,观察低钙透析液的治疗效果。方法横断面调查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规律随访腹膜透析时间大于6个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将最近6个月及6个月以上一直用普通钙腹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75mmol/L)的患者定义为普钙组,用低钙腹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的患者定义为低钙组,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差异。比较低钙组患者改用低钙透析液前后钙、磷、iPTH指标变化。结果 178名腹膜透析患者血钙达标率73.6%;血磷达标率49.4%;iPTH达标率仅26.4%,53.4%患者iPTH低于目标值。低钙组患者血磷、iPTH高于普钙组(P<0.05)。用低钙透析液后患者血钙降低,血磷、iPTH升高(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钙、磷和iPTH达标率低,半数以上患者iPTH低于目标值。对高血钙、iPTH低的患者建议使用低钙透析液,但必须同时加强降磷治疗。  相似文献   

2.
楼红玫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58-1359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联合药用炭片对血透患者高磷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透并发高磷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正常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5mmol/L)和碳酸钙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1.25 mmol/L)联合药用炭片,同时服用碳酸钙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1、3、6个月后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iPTH水平均较治疗前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水平下降(均P〈0.05),iPTH升高(P〈0.05);患者治疗6个月血磷、钙磷乘积水平降低(均P〈0.05),血钙轻度下降维持在正常范围,iPTH水平恢复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透析3个月血磷、钙磷乘积降低(均P〈0.05),而iPTH升高(P〈0.05);透析6个月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iPTH水平均降低(均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药用炭片可有效的降低高血磷患者的血磷和钙磷乘积,不影响iPT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状况。方法收集存活腹膜透析患者73例,化验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素(PTH)及血25羟维生素D总量指标;根据不同的PTH水平分成低PTH组(〈100 pg/ml)、正常PTH组(100~300pg/ml)、高PTH(〉300pg/ml),比较其血钙、血磷及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 3组PTH、血钙、血磷及25羟维生素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PTH组与低PTH组、高PTH组与正常PTH组血钙及血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PTH组与正常PTH组、低PTH组与高PTH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高PTH患者比例较高,同时伴低血钙、高血磷;而且普遍存在活性维生素D不足,低PTH患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长期规律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和标准钙透析液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在规律性随访的患者中选择40名CAPD患者,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液(SCD)3个月后对其中17例血清总钙>2.54 mmol/L)和(或)高血磷(血磷>1.7mmol/L),iPTH<150 pg/ml患者改为使用低钙透析液(LCD)15个月,余下23例SCD设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使用LCD 后的第1、2、3、6、12、15个月检测血清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在使用标准钙透析液的患者,15个月中,血钙浓度逐渐升高,血iPTH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低钙透析液治疗的患者,第1个月的血钙值明显下降,血磷亦下降(P <0.05),且维持在正常范围,iPTH值同样在第1个月时显著升高(P<0.05),以后未观察到再大幅度进行性升高,并维持在200pg/ml左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中没有明显低钙抽搐、低血压及感染等情况发生.结论使用低钙透析液能有效地调整钙磷代谢,并预防动力缺失性骨病,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影响及临床应用适应症。方法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给予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钙透液(钙离子浓度为1.5mmol/L),疗程6个月,观察血钙、血磷、钙磷乘积、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观察组血清钙、钙磷乘积降低,iPTH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CRP为(2.96±0.61)mg/L;对照组hsCRP为(6.56±0.91)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透析液能降低血清高钙负荷,改善被过度抑制的甲状旁腺功能,具有更好的达标率,适用于iPTH正常或偏低而透析前无严重低钙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6.
周礼 《海南医学》2012,23(20):28-30
目的 观察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对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用正常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5 mmol)配合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实验组用低钙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联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同时服用碳酸钙和活性维生素D3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3、6个月时患者的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以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透析后,与透析1个月比较,6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增高(P<0.05),而iPT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透析后,与透析1个月比较,3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明显增高(P<0.05);6个月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趋于稳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3个月血磷、钙磷乘积均轻度减低(P<0.05),而iPTH水平明显增高(P<0.05);实验组患者6个月血磷、钙磷乘积、iPTH均轻度减低(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HD患者能有效的维持血磷水平,降低钙磷乘积,而不致影响iPT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与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低分子肝素用量及急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至12月在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所有患者先予以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4周,设为醋酸组;然后予以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4周,设为枸橼酸组。采用视觉凝血分数法评估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以调整低分子肝素剂量至最低值;完成4周血液透析后检测电解质水平,记录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果两种透析液分别进行血液透析936次。血液透析过程中,枸橼酸组血液透析所需低分子肝素最低剂量明显低于醋酸组(P<0.05)。4周血液透析结束后,枸橼酸组校正血钙、镁水平较醋酸组明显下降(均P<0.05),但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的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枸橼酸组血磷水平较醋酸组明显升高(P<0.05),且高磷血症发生率亦明显升高(P<0.05)。枸橼酸组透析过程中发生肌肉痉挛、透析中低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醋酸组,透析中高血压的比例明显低于醋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急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醋酸碳酸氢盐透析液,使用枸橼酸碳酸氢盐透析液患者所需低分子肝素剂量减少,且发生透析中高血压更少,但发生透析中低血压及肌肉痉挛增多,有一定的降血钙、升血磷的风险。建议个体化选择透析液。  相似文献   

8.
邵玲就  刘琦 《浙江医学》2014,(11):958-959,1027
目的 观察高通量与常规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及血脂的影响,探讨高通量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透析组(HD组)和高通量透析组(HFHD组),分别采集第1天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血标本,检测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 HFHD组治疗3个月后血磷、PTH、TG、LD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HD组治疗后比较,血磷、PTH和TG明显下降,HDL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与常规透析相比,HFHD更能降低MHD患者血磷、PTH、TG和LDL,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肾脏内科开始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160例,按照透析液含钙量的不同分为低钙透析液组(低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25 mmol/L)83例和标准钙透析液组(标准钙组,透析液钙浓度1.75 mmol/L)77例,随访3年,观察透析第1年末、第3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透析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比较。结果随访至第1年末时,2组患者生存率及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生存质量、透析一般情况、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第3年末时,低钙组患者生存率更高,退出腹膜透析的个案数量则明显低于标准钙组,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之间透析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钙组患者的血钙高于、甲状旁腺激素低于标准钙组,血管钙化、心血管事件发生更少,生存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长期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腹膜透析对钙磷代谢存在有利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要好于标准钙透析液进行透析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钙透析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500pg/ml)的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在应用骨化三醇进行冲击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低钙透析液进行透析,观察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和PTH的影响.结果:比较低钙透析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学结果发现,其血钙维持在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明显下降,钙磷乘积明显下降;PT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钙透析液联合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疗效显著,且对骨痛及皮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周薇  甘措  洪大情  王蔚  何强  李贵森  冯静  邓菲 《西部医学》2022,34(9):1324-1328
目的 采取不同血液透析的剂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了解不同血透治疗的剂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和金牛区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符合条件的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标准血透剂量组A组(3×4小时/周),低频率血透剂量组B组(2×4小时/周),低透析时间血透剂量组C组(3×3小时/周)3个组,研究观察时间1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治疗6月、治疗12月检测各项血生化指标,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等,并分别于治疗后1、6、12个月时记录并发症发生的例数,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前3组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PT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标准血透剂量组血清钙磷水平达标率最高(P<0.05),低频率血透剂量组血清钙磷水平达标率最低(P<0.05),但3组PTH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前3组各项并发症(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肤症状、低血压事件、急性心血管事件)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束时,3组消化道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症状比较标准血透剂量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同时低透析时间血透剂量组优于低频率血透剂量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维持标准血透剂量有利于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及降低并发症。在无法达到标准血透剂量时,采取标准透析频率减少透析时间的血透剂量优于仅维持每次标准血透时间减少透析频率的血透剂量,但各组对PTH及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种不同的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钙磷乘积、血PTH及CRP的影响有无不同.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8岁患者共45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3种不同含Ca2 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3个月,观察病人透析全程的血压变化、有无低钙抽搐、骨痛,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检测其血清钙、磷、iPTH及CRP变化.结果 透析3个月后用低Ca2 浓度透析液,患者血清iPTH值较前明显增高,血清CRP值较前明显降低,P<0.05;而高Ca2 浓度透析液可使患者血清iPTH值较前降低,但P>0.05,血清CRP值较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 低钙透析液会降低患者血钙,对血磷无明显影响,可刺激血透患者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但可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炎症状态;高钙透析液可加重尿毒症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钙离子浓度对透析中出现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方法:将本院60例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高钙组与低钙组各30例,先采用1.50mmol/L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2个月后,再分别改用1.75mmol/L和1.25mmol/L的钙离子浓度透析液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浓度改变前后血压变化及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结果:4个月后,高钙组患者平均血压水平显著高于低钙组;且其血钙上升,亦显著高于低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在透析中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腹膜透析初期不同透析剂量对患者临床状况的影响,初步探讨腹膜透析初期的透析方案.方法 依据患者每日透析剂量(dialysis dose,DD)不同,将我院腹膜透析3个月的患者分为A、B、C 3组,比较3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内生肌酐清除率)、营养状况(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酸碱(碳酸氢根离子)失衡及电解质(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紊乱情况.结果 与透析剂量较低的A组相比,B、C两组患者的每日透析时间延长,每日尿量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下降,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较A组升高,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水平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超滤量、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钾离子、钙离子、磷离子、实际HCO-3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初期,个体化的透析剂量无论在透析的充分性、营养状况以及酸碱、离子代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高通量透析组(n=25)和低通量透析组(n=25),并分别使用旭化成APS-15u和百特CA-HP.150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患者血清BUN、Scr及血清白蛋白(ALB)。结果低通量透析组透析6个月后,血钙、血磷、PTH、AKP均无明显变化;高通量透析组透析6个月后,血钙升高(t=0.68),血磷、PTH、AKP水平均降低(t=0.66,t=2.60,t=1.60)。结论高通量透析可以使MHD患者血磷、AKP、PTH降低,提高血钙水平,从而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最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钙透析液(钙1.25mmol/L)、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钙透析液(钙1.5mmol/L)、治疗组;治疗组接受低钙透析液透析,透析当天晚餐中均嚼服碳酸钙600毫克。检测指标为检测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测定。具体为每位患者每1个月测血磷、血钙,每2个月测血甲状旁腺激素,每3个月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情况,共观察1年,并总结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血钙和血磷水平逐步上升,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血钙和血磷水平有所下降,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两组间血钙和血磷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PTH均值有下降趋势,但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iPTH降低,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内中膜厚度(mm)、斑块例数(例)均出现改善,其中12个月时检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两项检查结果的12个月时检测值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低浓度的钙透析液有助于解决异位血管钙化,延缓粥样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素(iPTH)的影响。方法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钙浓度1.25,1.5mmol/L及1.75mmol/L透析液连续进行3个月血液透析治疗,此期患者饮食中伤磷的撮八量稳定,用药不变。实验前检测透析前.k.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3个月后复查透析前iPTH,透析前后血钙和血磷浓度。结果观察结束时DCa1.25、DCal.5和DCal.75组,血清ca×P水平:DCal.25组血清Ca×P水平明显降低(P〈O.01)、DCal.5tt无变化、DCal.75组升高(KO.05)iPTH水平:DCal.25组显著升高(K0.01),DCal.5组升高(P〈0.05),DCal.75组降低(K0.05)。结论高舒透析可增加透析患者的钙负荷及转移性辑化的发生,低甥透析可在有限时间内减轻高舒负荷,但长期应用低钙透析液应监测iPTH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普通钙浓度透析液对腹膜透析患者钙磷相关的影响。方法:我院使用普通钙浓度腹透液最终进入本研究的患者40例,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观察透析开始后3、6、9、12、15个月的血钙、磷、甲状旁腺素(门H)、血红蛋白(Hb)、白蛋白水平。所有数据均采用SAS9.1.3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重复测量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患者钙、磷离子水平逐渐升高,血胛H值逐渐降低,Hb逐步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蛋白血症得到纠正。结论:使用普通钙浓度透析,患者普遍存在钙磷代谢紊乱。建议CAPD患者长期使用低钙腹透液(钙离子浓度1.25mmol&#183;L-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低钙和标准钙透析液对持续腹膜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接受维持性腹透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观察期间使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低钙)和对照组(标准钙)。定期监测两组患者腹透前后血清中钙磷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高血磷和高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标准钙而言,低钙透析液更合理调节腹透患者的钙磷代谢,更有效避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