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基因组D环区体细胞突变和种系性变异,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提取24例乳腺癌患者癌、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细胞总DNA,PCR扩增各组织线粒体DNA(mitoohondrial DNA,mtDNA)基因组D环(D-loop),基因测序后与线粒体文库中的剑桥序列比对,分析突变类型.结果 在24例乳腺癌组织中,共发现91个种系性变异,11例(45.8%)肿瘤发现体细胞突变共19例次,36.8%位于第一高变区,52.6%位于第二高变区.结论 乳腺癌mtDNA D环区具有高度多态性和高度突变率,该区的碱基改变在乳腺癌的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肾癌基因组 D 环区体细胞突变及种系性变异情况,探讨其与肾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肾癌患者20例,对其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细胞总 DNA进行 PCR扩增并测序,相关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剑桥序列进行比对,综合分析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20例肾癌患者各组织中,共有7例检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D-环区(displancement loop,D-Loop)存在突变,突变发生率为35%,涉及突变位点17个,其中4个属微卫星不稳定序列;20例患者中共发现9个基因库未记载的新的多态性变化。结论肾癌患者mtDNA的D环区具有高度多态性和高度突变率,该区的基因突变在肾癌的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臧循雄  陈建武  林宏献  郑燕  张高之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96-1297,1306,F0002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DNA,对BRAF基因第15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进行直接基因测序。结果在42例PTC中,检测到19例存在BRAFV600E突变。突变患者组的年龄更轻,而突变组与无突变组间肿瘤大小、是否多灶性、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组织亚型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RAF基因突变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和测序技术,对73例散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16例甲状腺瘤患者组织BRAF基因突变进行筛查。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42例存在突变;而在甲状腺瘤组中未发现突变。BRAF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转移以及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其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tDNA)含量变化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其配对正常甲状腺组织的mtDNA含量变化,并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1)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相对含量为224.13±217.24;配对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8.69±44.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tDNA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和减少的比例为21:2:6。(2)2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mtDNA相对含量为129.48±105.27;配对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mtDNA相对含量为89.44±29.75。甲状腺良性病变mtDNA含量与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无显著差异,但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组(P<0.05)。(3)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mtDNA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乳头状癌的mtDNA含量变化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 mtDNA含量增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有关,但与其临床病理参数未见相关性,是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通过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可鉴别大部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但由于细胞学检测的局限性,部分甲状腺结节难以鉴别其良恶性。BRAF基因突变是常见的人类致癌突变,也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突变频率最高的一种。通过FNA与BRAF基因检测相结合,可显著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率,有利于弥补细胞学单一诊断的不足。此外,虽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在快速增长,但其死亡率却保持稳定。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与过度治疗的问题日益显现。然而,由于目前对BRAF基因研究的局限性,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价值尚存在争议。因此,为了降低过度诊治过患者的不利影响,未来对基因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BRAFV600E突变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65例PTC患者肿瘤细胞DNA中BRAFV600E点突变,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BRAFV600E点突变在PTC中的发生率为61.5%(40/65),其中40例BRAFV600E突变的PTC中有14例淋巴结转移,而未突变的25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0例,BRAFV600E点突变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7932).结论 BRAFV600E可能参与PTC的发生,但与PTC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BRAFT1799A突变与结节超声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甲状腺切除的PTC病人16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新鲜组织标本中BRAFT1799A基因突变情况,结合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分析BRAFT1799A基因突变与结节边界、钙化、血流、淋巴结转移及结节大小等超声特征的关系。结果160例PTC病人中,BRAFT1799A突变阳性者46例,突变率为28.75%。BRAFT1799A突变阳性病人血流丰富的比例大于阴性者(x2=4.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流丰富与BRAFT1799A突变呈正相关(0R=3.368,P〈0.01);BRAFT1799A突变阳性组与阴性组其他超声特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TC组织中BRAFT1799A基因突变与结节血流关系密切,而与其他超声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淋巴结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荧光PCR法检测经过手术切除及中央区和/或患侧淋巴结清扫的PTMC患者中BRAF V600E基因的突变情况,深入研究BRAF V600E基因和PTMC淋巴结转移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 在患者性别、年龄以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06例甲状腺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设为对照组,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B-rM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两组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B-rM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率48.3%显著高于对照组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B-rM蛋白阳性率63.8%,显著高于对照组6.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 与B-r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BRAF基因突变在临床检测乳头状癌具有重要意义,对甲状腺肿瘤的性质判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ary throid carcinoma,PTC)患者中的BRAF基因及相关生物特征.方法 利用可视化在线数据库Cbioportal(http://www.cBioPortal.org/index.do)获取"Thyroid Carcinoma(TCGA,PanC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BRAF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42例与单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全部病理标本基因组DNA进行纯化并测序。所得结果与标准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统计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结果所有42例纳入研究的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发生BRAFV600E突变的病例数与无BRAFV600E突变的病例数分别为31例和11例,分别占73.8%、26.1%。所有对照组60例纳入研究的单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发生BRAFV600E突变的病例数与无BRAFV600E突变的病例数分别为2例和58例,分别占3.3%、9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AFV600E基因突变在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癌患者较单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更加常见,BRAF600E突变可能是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从而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背景:甲状腺癌皮肤转移虽然不常见,但以前已有报道,并发现常为播散转移。方法:报道1例75岁男性患者,左侧颞部出现1处4cm紫红色结节,该患者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病史。结果:环钻切取4m m标本行显微镜检查,发现为与局部表皮相连、边界不清的有多个囊腔和乳头状突起的肿块。结论:本报道描述1例首先发现为皮肤实体性肿瘤的播散性转移瘤,而无其他部位转移的临床征象。该患者病变部位的组织学表现与原发性皮肤肿瘤相似的病史较少见。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Mahalingam M.$Quest Diagnostics Incorporated, 415 Massachusetts Avenue, Cambridge, MA…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轻.约占甲状腺癌的半数,多见于儿童或年轻(40岁前)女性患者,有些患者在儿童时期曾作过颈部x线治疗.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经腺内淋巴管自原发部位扩散至腺体的其他部位和局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意忽视其性质.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40 %~60%,肉眼发现时多为1~2cm的圆形肿块,无包膜,少数有不完整的包膜,以后逐渐向周围浸润.切面灰色或灰棕色,质地有的较软有的软硬.病理可见分化良好的柱状上皮呈乳头状突起,核清晰伴嗜酸性细胞浆,常可见同心圆的钙盐沉积.临床上以颈部结节或肿块就诊.晚期病人常有声嘶、吞咽障碍、呼吸不畅等症状.为肿瘤压迫喉返神经、食管、气管所致.甲状腺核素扫描时呈冷结节;颈部X线检查可显示瘤体有细点状或同心圆钙盐沉着.乳头状癌可由TSH的刺激而生长,用甲状腺激素可使之缩小.手术如包膜完整而无转移者,寿限正常.如有血管侵犯,则三分之一患者约有 10年存活率.治疗: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加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BRAF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整理2012年至2014年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对其肿瘤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并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中央区(Ⅵ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75例患者中,女性224例(81.5%),男性51例(18.5%)。有57.8%(159/275)的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BRAF的突变率为53.8%(148/275),其中,超声下有无钙化(ORadjusted=1.47,95%CI:1.10~1.98,P=0.01)、肿瘤的长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及患者的年龄(ORadjusted=1.48,95%CI:1.04~2.30,P=0.048)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分层分析后,BRAF突变在超声下边界尚清组(ORadjusted=3.19,95%CI:1.18~9.43,P=0.023)和超声下无钙化组(ORadjusted=4.84,95%CI:1.68~13.84,P=0.003)均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具有一定比例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BRAF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分子事件,钙化、低年龄组及肿瘤长径较长的患者更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尽管超声下边界尚清或无钙化,但一旦合并BRAF突变则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BRAF基因突变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构建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BRAF基因突变型的PTC。根据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统计学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使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根据独立预测因子来构建"10分制"的预测模型,ROC曲线来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P0.001),年龄45岁(P=0.042),肿瘤大小≤9 mm(P=0.002),下极(P=0.045),B超示淋巴结转移(P=0.012)是BRAF突变型的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对评分模型进行验证,确定3.25分为预测模型的最佳截值点,其预测的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67.9%。结论在BRAF基因突变型的PTC中,本研究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对指导PTC的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结节的评分3.25分时,可以考虑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而当评分3.25分时,可以考虑不予以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乳头状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TRAP-PCR-ELISA定量及TRAP-PCR银染定性法,对49份甲状腺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分析。结果 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6.9%,其活性水平与组织学分级无关,病灶越大,年龄越大,病期越晚,端粒酶活性水平越高,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1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端粒酶皆为阴性。8例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微阵列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来揭示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预后不良有关的基因.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入住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并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对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采用DAVID软件对差异基因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KEGG)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林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60-1163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分为多种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各类型的生长规律、转移速度及预后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其发生、发展机制对临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