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秀明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3):333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为肠原性青紫症,多见于儿童;其为临床上少见的疾病,易漏诊及误诊。2006—2011年我院成功救治亚硝酸盐中毒患儿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女6例、男4例,年龄<1岁者3例、1~3岁者2例、5~7岁者3例、8~10岁2例,病程3~7天;患儿均有误食亚硝酸盐史,其中1例出生25天男婴为母乳喂养,其母有 相似文献
2.
李作芬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2):161-162
近年来,随着农药的大量应用,农药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就在临床工作中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白云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5):906-906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病例201例,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中毒居多,其中合并真菌感染24例,占11.9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00年5月~2003年6月在我院NICU救治存活的危重新生儿66例(观察组)及随机抽取本院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对照组)进行随访,失访6例,失访率6.25%。经家长同意将观察组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各30例。随访年龄2-3岁3个月,早产儿修正年龄后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类型、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6年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47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结果:按病理分型,腺癌99例,占主要部分;间叶组织肉瘤20例,恶性间质瘤14例,淋巴瘤8例,类癌(包括神经内分泌瘤)6例。按肿瘤所在部位:十二指肠101例,空肠28例,回肠11例,肠系膜7例。小肠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腹块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内镜、低张造影、B型超声(BUS)、电子体层成像(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以腺癌最多,早期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联合应用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ICU院内感染的认识,探寻造成医源性感染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在ICU住院期间确诊感染的104例分为A组(单一感染)、B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C组(混合感染/或多部位感染伴含深部真菌感染),通过感染部位、菌群分布、住院周期以及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62%.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79%,)G-杆菌145株(76.71%).C组病死率56.52%,与A、B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结论 应重视ICU院内感染的全面检测,及时发现混合菌、多部位菌、深部真菌,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常见细菌种类、耐药性以及治疗对策。方法: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203例全部应用呼吸机治疗,上机后72 h内,气管导管内吸痰连做3次细菌培养(阳性做药敏试验),连续2次以上相同细菌者认定为该病原菌感染。结果:195例2次以上相同细菌被纳入本次研究中,前4位的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4/195(27.69%),大肠埃希菌48/195(24.61%),金黄色葡萄球菌42/195(21.54%),铜绿假单胞菌32/195(16.92%),前4位的细菌总和176/195(90.25%)。结论:PICU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控制细菌耐药性迅速增长的不良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处理措施.方法收集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5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救治情况.结果 该组53例患者中,49例(92.5%)患者为经口摄入毒物,中毒原因为自杀(77.4%,41/53)、饮酒(9.4%,5/53)以及乱服药(5.7%,3/53),其他4例(7.5%);23例(43.4%)患者接受洗胃治疗,8例(15.1%)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治疗;1例(1.9%)死亡.结论 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抢救应及时明确中毒物质的名称及性质等,并根据具体的中毒物质选择合理有效的抢救方案快速实施抢救,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急性中毒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急性中毒患儿的预防和救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笔者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118例0~14岁因急性中毒收住ICU患儿的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18例急性中毒患儿占同期该科室住院病例2.56%,占意外伤害9.2%,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性别比为1.74:1,以幼儿期(32.2%)和学龄期(39.8%)为主。误服为首要的中毒原因,95.8%的患儿为经口摄入有毒物质,主要为药物中毒,不同种类有毒物质中毒其转归不同,药物中毒治愈率较高。治愈52例(44.0%),好转56例(47.5%),放弃治疗10例(8.5%)。结论 急性中毒对儿童生命具有极大的威胁,预防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这一情况 ,对本院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作了一次心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本文调查对象为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随机抽样调查 30名护士 ,女性 ;已婚 2 0例 ,未婚 10例 ;年龄 2 1~ 37岁 ;工龄 2~ 19年 ;文化程度 :中专 6例 ,大专2 4例 ;职称 :主管护师 6例 ,护师 16例 ,护士 8例。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护理人员的“职业体验”、“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贵阳市2138例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的疾病谱构成及相关因素分析,为本地区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诊疗工作、预防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贵阳市三家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138例病例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共五组,统计分析儿童重症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前后氧合指数、血液动力学变化,分析其原因及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选择重症监护室患者45例,快诱导后插管,对比插管前后SBP、DBP、HR及氧合指数变化;结果 45例患者插管前平均氧合指数164.8±51.2,插管后平均氧合指数198.4±77.8,两者比较〈0.05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前平均SBP 125.7±25.1mmmHg,插管后平均SBP 94.9±20.1mmmHg,两者比较〈0.01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前平均DBP68.1±18.5 mmmHg,插管后平均DBP 54.8±17.3mmmHg,两者比较〈0.01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前平均心率119.1±25.1次/分,插管后平均心率121.2±26.2次/分,两者比较〉0.05无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插管前后使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其中6例插管前使用一种升压药物,插管后需两种升压药物维持血压,插管后仅2例血压增高;结论重症监护室插管后机械通气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氧供给,插管前麻醉诱导对危重患者的全身血液动力学影响巨大,插管前应做好充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率、病死率、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ICU内40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23例,病死率57.5%.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87.5%(35/40).病原菌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35%(14/40)和鲍曼氏不动杆菌20%(8/40),且出现多重高比例耐药.结论: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病死率高,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多,应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诊治儿童重症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ICU收治的54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54例患儿中,男性35例(64.8%),女性19例(35.2%);年龄为8.7(6.6,13.0)个月,<1岁患儿最多,为39例(72.2%)。死亡组17例(31.5%),男性7例(41.2%),女性10例(58.8%);<1岁12例(70.6%),9例(52.9%)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以重症肺炎(100.0%)最常见。死亡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休克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住ICU的麻疹患儿,尤其有基础疾病者,当出现ARDS,或同时并发肺气漏时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早期识别并发症,及时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制定相应策略,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前瞻性观察420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遴选符合医院感染病例,留取痰、尿、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真菌培养,阳性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118例符合标准入选为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为20.1%;(2)高龄、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尿管留置、深静脉置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3)培养阳性病原微生物188株,其中呼吸道源性101株(53.73%);(4)以铜绿假单胞(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5株)、肺炎克雷伯菌(34株)和屎肠球菌(18株)居前四位。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20.1%),应注意危险因素,必须加强病原菌监测及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2069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9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7.3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医院感染的47.06%。在153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原发病为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率11.64%,占首位。原发病为新生儿窒息发生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率为9.01%,占第2位。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高。早产、低体重、原发病重、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是高危因素。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控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83例新生儿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总医院感染率3.39%.早产儿医院感染率5.27%,足月儿医院感染率2.79%。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及血液为主。医院感染患儿中有病原学诊断者47例。共检出细菌39株,革兰阴性菌33株(84.6%),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株(15.4%),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病毒16株,其中轮状病毒15株.呼吸道合胞病毒1株。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均对青霉素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发生医院感染患儿97%住院初期均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防治感染。结论早产儿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的菌株耐药性高。严格控制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是预防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近 3年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 ( RICU)收治住院患者 3天以上患者 134例 ,根据卫生部院内感染诊断标准[1] ,对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7月至 1999年 8月我院RICU内住院患者 134例 ,发生院内感染者 4 5例 ,占RICU收治患者数的 33.6% ,其中男性 4 0例 ,女性 5例 ,年龄 >50岁 4 3例 ,占 95.6%。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 10 0 % ) ,胃肠、胆道感染居第二位( 11% )。1.2 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 :4 5例院内感染者其基础疾病按发生率高低排列依次为慢性肺心病 36例 ,呼吸衰竭 2 8例 ,低蛋白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