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IMP-1、MMP-9、BG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132例,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随机分为A、B和C 3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的60例作为对照组。连续3天收集患者24h的尿液,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白蛋白(UAE),并计算得出UAER,求取平均值。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IMP-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MMP-9水平,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GP水平,并分析血清TIMP-1、MMP-9和BGP与BUN、Scr和UAE相关性。结果各组血清TIMP-1水平相比,B组和C组较对照组和A组均明显升高(P0.05),C组升高水平较B组更加显著(P0.05)。C组患者血清MMP-9较对照组、A组和B组明显下降(P0.05)。各组血清BGP比较,糖尿病肾病各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B组和C组下降水平较A组明显(P0.05),C组下降水平较B组更加明显(P0.05)。TIMP-1与BUN、Scr和UAE均呈正相关(P0.05),MMP-9与BUN、Scr和UAE均呈负相关(P0.05),BGP与BUN、Scr和UAE均呈负相关(r=P0.05)。结论 TIMP-1、MMP-9和BGP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对患者血清中TIMP-1、MMP-9和BGP的检测可作为DN早期诊断标准以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敏感指标,为临床上DN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1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A组)和治疗组(31例)(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B组口服厄贝沙坦和银杏叶提取物片,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P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F-β1、Ⅳ-C及UAER水平均明显下降,且B组较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P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TGF-β1、Ⅳ-C水平而延缓DN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祛风通络方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早期DK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n=50),以接受祛风通络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n=5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24 h尿蛋白排泄率(24 h UAE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L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0%vs.78.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 HbA1c、24 h UAER、LN、CTGF、PC Ⅲ、CⅣ、TNF-α、TIMP-1、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eGFR及Scr、BUN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vs.16.00%,P>0.05).结论:祛风通络方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疗效和安全性俱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下调TNF-α、TIMP-1、TGF-β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肾病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68例)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组,76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对3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MG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DM组和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高于DM组(P〈0.05),各组血清Scr和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CysC与β2-MG升高明显,且比血清Scr、BUN上升出现的时间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水平的变化及其受辛伐他汀干预的反应。方法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40例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48例。早期DN组又分为2个亚组,常规治疗组24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24例。采用EuSA法测定患者血清TGF-β1、CⅣ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早期DN组患者血中TGF-β1、CⅣ水平有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P〈0.05),TGF-β1与C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中TGF-β1、CⅣ水平及UAER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清TGF-β1、CⅣ水平在早期DN中显著升高,辛伐他汀能降低其血清TGF-β1、CⅣ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180例DN早期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三组.在糖尿病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前列地尔组60例患者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吡格列酮组60例患者口服吡格列酮,联合组60例患者二者联用.三组均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肾功能及尿蛋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量(Upr)、尿微量清蛋白(UAER)、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β2-微球蛋白(β2-MG);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BUN、Scr、Upr、UAER、Hcy和尿β2-MG水平均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HDL-C和LDL-C均显著下降(P< 0.01),且联合组低于前列地尔组及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DN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和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确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期进一步将其分为CKD1~2期51例、CKD3~5期47例。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各组研究对象HIF-1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IL-1)、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差异。结果 CKD1~2期、CKD3~5期患者血清HIF-1α、Scr、BUN、LN、CⅣ、CTGF、TGF-β、IL-1、IL-17、IFN-γ及尿β2-MG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3~5期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大于CKD1~2期患者(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肾功能指标、肾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慢性肾小球肾炎分期增加,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上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是客观反映病情并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共4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每组完成3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藤消浊颗粒,疗程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24-hour urine protein,24hUP)、尿红细胞(urinary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并根据血清肌酐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乏力、浮肿、腰脊酸痛、面色晦暗、脘腹胀满、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RBC计数、24h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GFR、血清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URBC计数、24hUP水平下降程度和eGFR、血清Alb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藤消浊颗粒可有效改善IgA肾病脾肾亏虚血瘀证患者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GF-β1、CTGF、VEGF和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肾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血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80例,依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成三组:单纯DM组(30例),早期DN组(27例)和临床DN组(23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四组对象血清内尿素氮(BUN)、CysC、血肌酐(SCr)和β2-MG含量以及BUN、CysC、SCr和β2-MG的阳性人数并计算其阳性率,对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C和β2-MG和临床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DM组和对照组BUN、CysC、SCr和β2-MG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N组患者Cysc和β2-MG含量高于单纯DM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DN组患者BUN、CysC、SCr和β2-MG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患者体内微量白蛋白增多,四组对象BUN、CysC、SCr和β2-MG阳性率逐渐增大,其中早期DN组患者CysC和β2-MG阳性率均高于50%,比SCr和BUN阳性率要高;早期DN组患者血清CysC和HbAlc、病程、尿Malb、SBP、BUN、血清β2-MG及血清Scr呈正相关关系;血清β2-MG和Hb Alc、病程、尿Malb、SBP、BUN、血清CysC及血清Sc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DN前期患者血清内β2-MG及CysC明显上升,比BUN和Scr更可靠、敏感,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组6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60例,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期DN组中Cys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但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之间Scr、BUN、C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DN组中CysC阳性检出率为58.33%,明显高于Scr(21.67%,P〈0.01)和BUN(20.00%,P〈0.01);早期DN组中CysC与Scr、BUN均旱高彦TF相关(P<O.01).结论 血清Cvs C县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CP)产妇孕中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HDCP产妇,根据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推荐标准将其分为AKI组(36例)和非AKI组(68例),根据RIFLE标准将AKI组分为轻度AKI组(21例)和中重度AKI组(1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常规产检的52例健康妊娠女性纳入健康对照(HC)组。比较AKI组、非AKI组和HC组血清Scr、BUN及UA 水平;比较不同AKI严重程度HDCP产妇血清Scr、BUN和UA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血清Scr、BUN、UA水平对HDCP产妇并发AKI的诊断效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cr、BUN、UA水平与HDCP产妇AK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AKI组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和HC组(P<0.05)。ROC结果显示,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诊断HDCP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55和0.847,截断值分别为53.04 μmol/L、4.81 mmol/L和349.35 μmol/L,三者联合检测诊断HDCP并发AKI的AUC为0.876;中重度AKI组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AKI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Scr、BUN、UA与HDCP产妇AKI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HDCP并发AKI产妇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升高与AKI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早期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两次经尾 iv 阿霉素方法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实验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甘草甜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各组大鼠第4、6、8周各项指标的变化,包括24 h 尿蛋白定量、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胆固醇 (TC) 和白蛋白 (Alb)。各组取肾皮质进行光镜等组织病理学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 蛋白的表达。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荧光定量 PCR 检测肾组织内 TGFβ1、CTGF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TIMP-1) mRNA 的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治疗组大鼠 24 h 尿蛋白定量、BUN、SCr、TC 和 Alb 等指标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0.05)。肾小球硬化程度治疗组明显轻于模型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组织内 TGF-β1 和 CTGF 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达峰值下降 (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 TGF-β1、CTGF 和 TIMP1 mRNA 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达峰值下降 (P<0.05)。结论 从蛋白和 mRNA 水平同时证实甘草甜素对 TGF-β1、CTGF 和 TIMP-1 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甘草甜素对大鼠肾小球硬化有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血清趋化素(chemerin)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DN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UAER、BUN、CysC、Scr)和血清chemerin、TGF-β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UAER、BUN、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间及与治疗前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hemerin、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TGF-β1低于治疗前(P0.05),但血清chemerin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应用于早期DN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chemerin与TGF-β1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瑞丽  戴威  李凤琴  吴立琴  戴元荣 《浙江医学》2016,38(20):1634-1636,1642
目的探讨微囊蛋白1、细胞内钙离子在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诱导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离体培养大鼠ASMCs,并分为正常组、哮喘组、TGF-茁1干预组、TGF-茁1+β-环糊精(茁-CD)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微囊蛋白1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SMCs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哮喘组OD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TGF-茁1组OD值较正常组、哮喘组明显增加(P<0.05),TGF-茁1+茁-CD组OD值较TGF-茁1组明显增加(P<0.05)。TGF-茁1组较正常组和哮喘组微囊蛋白1含量减少(P<0.05),TGF-茁1+茁-CD组较TGF-β1组微囊蛋白1含量减少(P<0.05)。TGF-茁1组较正常组和哮喘组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TGF-茁1+茁-CD组较TGF-茁1组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相关关系分析示细胞增殖水平与微囊蛋白1含量呈负相关(r=-0.51,P<0.05),细胞增殖水平与钙离子荧光强度呈正相关(r=0.60,P<0.05),微囊蛋白1含量与钙离子荧光强度呈负相关(r=-0.87,P<0.05)。结论微囊蛋白1可以抑制TGF-茁1诱导的ASMCs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胞内游离钙离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5例晚血、30例健康人血清TGF-β1、MMP-1、TIMP-1水平;采用常规HE染色结合Masson三色、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法,对晚血患者的肝活检组织进行肝纤维化程度分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晚血组血清TGF-β1、TIMP-1水平及TIMP-1/MMP-1值明显增高(P均〈0.01),而且血清TGF-β1含量和TIMP-1/MMP-1值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均〈0.05),但血清MMP-1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MMP-1、TIMP-1与晚血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晚血肝纤维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2 型糖尿病肾病(T2DN)不同分期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变化水平,探讨血 清PIFG 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5 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经肾活检 诊断为T2DN 患者90 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IFG 水平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患者血清PIFG 与各参数 的关系。结果 正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FBG、2 hPG、BUN、CRP 和 HbA1c 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05),Hb 较对照组降低(P <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 Scr、BUN 和CRP 含量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升高(P <0.05),Hb 水平较正常白蛋白尿组降低(P <0.05); 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Scr、BUN、CRP 和UAER 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均升高(P <0.05),Hb 水平较早期糖尿 病肾病组降低(P <0.05);常白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的PI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IGF 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 <0.05),临床糖尿病肾病组血清PIGF 高 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P <0.05)。血清PIGF 水平与患者病程、FBG、2 hPG、Scr、BUN、CRP、UAER 和 HbA1c 呈正相关(r =0.433、0.372、0.374、0.722、0.384、0.301、0.861 和0.492,P <0.05),与Hb、Alb 呈负相 关(r =-0.639和-0.353,P <0.05)。对血清PIGF水平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bA1c、UAER、FBG及Sc(r P <0.05)。 结论 T2DN 患者尤其是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患者血清PIFG 的水平升高,同时血清PIFG 与Scr、UAER、FBG 和HbA1c 有关,提示血清PIFG 参与T2DN 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钟志凤  杜金林  王建平  金晰函  戴剑 《浙江医学》2016,38(15):1241-124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茁1(TGF-茁1)促进胃癌侵袭能力,诱导胃癌MKN-45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肿瘤起始细胞标志物CD133表达的关系。方法设空白对照,应用TGF-茁1处理MKN-45细胞(TGF-茁1处理组),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细胞EMT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p-Akt及CD133的表达水平;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后再应用TGF-茁1处理细胞(TGF-茁1+LY294002处理组),检测p-Akt与CD133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磁珠分选CD133+与CD133-亚群细胞,检测CD133+组与CD133-组细胞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TGF-茁1处理72h后,TGF-茁1处理组细胞由上皮形态转化为间质形态。TGF-茁1处理组Snail、N-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ranswell检测发现TGF-茁1处理组穿膜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TGF-茁1处理组p-Akt蛋白与CD133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GF-茁1+LY294002处理组p-Akt蛋白与CD133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TGF-茁1处理组(均P<0.05)。CD133+组Snail、N-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CD133-组(均P<0.05),而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D133-组(均P<0.05)。结论TGF-茁1诱导胃癌细胞发生EMT,并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CD133表达从而增强胃癌MKN-45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lb/Cr)为依据将7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N早期组及DN组,设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Cys C、β2-MG、尿素(Urea)及肌酐(Scr)的变化及在各组中阳性率,分析血清Cys C、β2-MG、尿MAlb/Cr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DN早期组CysC、β2-MG含量较单纯糖尿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阳性率仅在DN早期组血清Cys C、β2-MG明显高于Urea、S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β2-MG、MAlb/Cr间呈正相关(r=0.951、0.804,P<0.05),β2-MG与MAlb/Cr间仍呈正相关(r=0.741,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 C和β2-MG对DN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葛振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24-1326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损伤的实验室预警指标及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7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情况,将127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同期选择30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肾功能损伤患者与对照组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B型钠尿肽(BNP)等肾功能指标,并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Cys-C、β2微球蛋白(β2-MG)、Scr、BUN及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不同肾功能损伤程度患者以上肾功能指标及Cys-C、Scr、BUN阳性检出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与肾功能损伤呈显著负相关,且Cys-C相关系数(r=-0.872)明显优于Scr及BUN(P< 0.05).结论 血清Cys-C、Scr及BUN水平与肾功能损伤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异常症状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慢性肾功能损伤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姚力偀  唐洁  郑洁  吴泳华  胡冬  陈刚 《西部医学》2021,33(1):144-14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与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老年KOA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并行KL(kellgren Lawrence)分级,根据分级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情轻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组间IL-17、TNF-α、TGF-β1和TIMP-1水平差异,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述指标水平与KL分级的关系,利用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重度老年KOA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组IL-17、TNF-α水平均低于重度组(P<0.05),TIMP-1、TGF-β1高于重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KL分级与IL-17、TNF-α呈正相关(P<0.05),与TGF-β1、TIMP-1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7、TNF-α、TGF-β1、TIMP-1均能诊断重度KOA(P<0.05),其中TGF-β1的AUC最高。 结论 血清IL-17、TNF-α、TGF-β1、TIMP-1表达水平与老年KO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