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影响因素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所有怀疑颅内感染患者腰椎穿刺或脑室引流的脑脊液及血清样本。Logistic多因素分析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PCT升高的影响因素。所有研究对象根据颅内感染诊断标准分为颅内感染组和无菌性脑膜炎组。非参数检验比较颅内感染组和无菌性脑膜炎组各指标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入组139例患者,其中109例患者脑脊液PCT升高(78.4%),其中颅内感染患者59例(54.1%),无菌性脑膜炎患者50例(45.9%)。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颅内感染和血性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术后脑脊液PCT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感染组与无菌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PCT和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乳酸水平和脑脊液PCT/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脊液PCT、血清PCT、脑脊液乳酸、脑脊液P...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在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者作为研究组,30例开颅术后无颅内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脑脊液和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脑脊液与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脑脊液PCT诊断的敏感性(95%)和特异性(90%)均较高.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PCT水平、白细胞计数对于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均有价值,其中脑脊液PCT的临床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颅内感染的各种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共培养出66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5.79%,革兰阴性菌占31.58%,真菌占2.63%。颅内感染与脑室外引流、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脑脊液漏、手术入路、合并糖尿病等有关,而与性别、年龄、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等无关。结论: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临床治疗联合用药效果好于单独用药。合理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能有效地提高颅内感染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术中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控制脑室外引流,减少放置各种引流管等,能够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鉴别肺部感染病原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革兰阳性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分析两者在肺部感染病原体鉴别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18.5±3.1)ng/m L]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5.4±1.2)ng/m L]及真菌感染组[(0.3±0.1)ng/m L],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阳性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真菌感染组,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水平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肺部感染患者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在真菌感染患者水平最低,可用于初步鉴别肺部感染病原体,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颅内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脊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的颅内感染患者进行研究,研究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数量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20例感染患者培养出124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占比更高,达到59.7%。2014年、2015年、2016年颅内感染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 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耐药性比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结论随着年份的提升革兰阴性菌的占比明显提升,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0(IL-10)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鉴别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比较两组发生感染24 h内血清CRP、PCT、IL-6和IL-10水平差异,分析血清PCT、IL-6和IL-10水平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各指标对感染菌种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IL-6、IL-10水平均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均P<0.05),糖尿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与IL-6、PCT与IL-10及IL-6与IL-10均呈正相关(均P<0.05)。PCT、IL-6和IL-10诊断革兰阴性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65和0.74;三者联合的AUC为0.85,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血清PCT、IL-6、IL-10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指标,对区分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5-8+封三
目的 探讨脑脊液、血清降钙素原(PCT)差异对开颅患者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间开颅术后怀疑院内获得性颅内感染患者53例;最后确诊为颅内感染者20例设为研究组,排除颅内感染22例作为对照组,存在其他明确感染者11例被除外。分别比较两组血清、脑脊液PCT水平差异及脑脊液PCT阳性率;通过ROC曲线统计血清PCT、脑脊液PCT及脑脊液-血清PCT差值曲线下面积,并求得其诊断颅内感染最佳截点。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血清PCT分别为(0.11±0.03)ng/mL、(0.10±0.02)ng/mL,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脑脊液PCT为(0.14±0.03)ng/mL,高于对照组的(0.06±0.01)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血清PCT差值分别为(0.04±0.01)ng/mL、(-0.05±0.01)ng/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血清PCT、血清-脑脊液PCT差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52、0.8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诊断颅内感染最佳截点为0.08 ng/mL。结论 提高脑脊液PCT截点或以脑脊液PCT≥血清PCT可用于开颅术后获得性颅内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刘海华  陶晓根 《安徽医学》2015,36(11):1342-1345
目的:研究重症患者抗感染治疗前及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对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在明确感染的前提下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30例和非感染组70例,对其进行血清 PCT、CRP 和 WBC 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 PCT、CRP 及 WBC 计数之间的差别,并计算 PCT、CRP 和 WBC 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 PCT 和CRP 检测值高于非感染组患者( P <0.05),而 WBC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CT 升高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95.4%)和特异性(91.4%)要高于 CRP 和 WBC(P <0.05);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革兰阴性菌(G -菌)感染组患者的 PCT 高于革兰阳性菌(G +菌)感染组(P <0.05)。抗菌药物治疗后,PCT 水平下降幅度较 CRP 大(P <0.05),WBC 变化幅度较小(P <0.05)。结论 PCT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初步诊断的指标之一,并可用于初步判断病原体及指导判断抗菌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高峰平  胡军霞  朱雪娟  金鹏 《浙江医学》2020,42(20):2222-2225
目的探讨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在辅助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9月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病原菌血培养阳性且为单一菌株感染的患者130例为血培养阳性组,并按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组96例、革兰阳性菌组26例和真菌组8例。另选取同期怀疑血流感染但血培养阴性的患者79例为血培养阴性组。比较各组患者WBC、NEU%、hs-CRP和PCT的差异。结果血培养阳性组患者NEU%、hs-CRP、PCT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组患者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患者WBC、NEU%和hs-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患者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hs-CRP、PCT可作为辅助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理想检测指标,其中PCT更加敏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血流感染菌属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血培养阳性及细菌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对其中进行PCT、CRP监测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培养及血清PCT、CRP检测。比较PCT、CRP在真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中水平的差异。结果 80例患者中真菌15例,所占比例18.75%。革兰染色阳性细菌36例,所占比例为45.00%;革兰染色阴性细菌组29例,所占比为36.25%。革兰阴性菌组血清PCT水平均高于真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CRP高于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CT、CRP在血流感染菌属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朱雪丽  杨堃  王丽芸 《广西医学》2023,(6):651-655+685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76例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记录其术后1周内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诊断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诊断模型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276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1周内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6.30%(45/276)。45份脑脊液标本共检出病原菌52株,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63.46%);主要的革兰阳性菌对阿莫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0%,对万古霉素均无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引流管留置时间、术中尿激酶使用次数、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及合并糖尿病均与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有关(均P<0.05)。诊断模型为logit(P)=-1.636+0.698×年龄-0.821×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1.214×引流管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SAA)、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AECOP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统计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组、真菌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CRP、SAA、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在老年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0例AECOPD患者下呼吸道感染33例,其中细菌感染25例,占75.76%(革兰阴性菌感染20例,占60.61%,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占15.15%);真菌感染8例,占24.24%;细菌组CRP、SAA、PCT水平均高于真菌组、阴性对照组,且真菌组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RP、SAA、PCT水平检测诊断老年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AUC分别为0.925、0.875、0.935,均具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脑脊液生化指标联合二代测序技术(NGS)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眉山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颅脑损伤术后患者235例,按是否合并术后颅内感染分为颅内感染组19例和非颅内感染组216例,检测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病原体检测分别采用NGS和细菌培养,分析脑脊液生化指标联合NGS技术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颅内感染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6,P<0.05);颅内感染组脑脊液CRP、PCT水平均高于非颅内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45、6.803,P均<0.05);NGS检测诊断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阳性20例(8.51%),阴性215例(91.49%),其中真阳性16例(6.81%),真阴性212例(90.21%),Kappa值为0.804;19例颅内感染患者病原体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19,57.89%),其次为粪肠球菌(4/19,21.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鉴别败血症患者血流感染细菌种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 年7 月-2016 年6 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入院第1 天检测血清PCT 水平、白细胞及C 反 应蛋白(CRP)水平的败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血清PCT 水平在各种细菌血流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并 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断PCT、CRP 区分革兰阴性(G-)菌和革兰阳性(G+)菌血流感染的诊 断性能。结果 纳入有效细菌血流感染败血症患者339 例:G- 菌感染组226 例,G+ 菌感染组113 例,两组PCT 水平中位数分别为8.03(1.37 ~ 36.05)ng/ml 和0.63(0.22 ~ 4.68)ng/ml,两组间PCT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0.05)。G- 菌组内各种主要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 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G+ 菌组内各种主要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 水平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界值设定为2 ng/ml 时, 血清PCT 水平区分G- 与G+ 菌所致血流感染的敏感性为71.2%,特异性为64.6% ;鉴别G- 与菌G+ 菌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72.1(P <0.05)。结论 血清PCT 对鉴别G- 菌与G+ 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 意义;PCT 对鉴别G- 菌组内各种阴性菌引起血流感染无临床意义,可以用于鉴别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流感染。  相似文献   

15.
肖虹  程茗  黄警锐  胡唏  许毅  刘科 《重庆医学》2013,(21):2458-2460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高危因素、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脑脊液共分离培养出54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11%,革兰阴性菌占33.33%,真菌占5.56%。病原菌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伤口本身存在感染因素、术后切口外引流、脑脊液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长(>4h)或再次手术者、手术放置异物等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病死率为11.43%。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医源性因素导致颅内感染比例及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中静脉合并鞘内注射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颅内感染,缩短疗程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IL-6、IL-8以及TNF-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B组之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及B组治疗后的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治疗后的PC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PCT水平对于颅内感染的病情监测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利奈唑胺对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重度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7例V-PS后革兰阳性球菌重度颅内感染患者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治疗组。77例患者均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室灌洗术,对照组术后给予0.5%盐酸万古霉素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术后7、14 d治疗效果,术前、术后14 d脑脊液(CSF)中白细胞计数(WBC)、蛋白、葡萄糖水平,细菌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7、14 d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时间6~26 d,平均(12.3±2.1)d;治疗组5~20 d,平均(9.8±1.4)d;两组用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P=0.031)。两组术前、术后14 d CSF中WBC、蛋白、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时间与治疗方法无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未在CSF中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细菌清除率为100.0%。神经内镜下脑室灌洗术后未见癫痫、头痛等并发症。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未见颅内感染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下脑室灌洗术治疗V-PS后重度颅内感染疗效良好,利奈唑胺能有效控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血清与脑脊液中CRP及PCT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3组,病毒性感染组、结核性感染组以及化脓性感染组,每组20例患者,另选取20例无颅内疾病的成员组成健康组,进行血清及脑脊液样本采集,检测分析CRP及PCT的含量。结果颅内感染3组患者与健康者血清中、脑脊液中CRP、PCT含量对比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3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CRP、PCT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且不同性质的感染血清及脑脊液中CRP、PCT含量也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与脑脊液中CRP及PCT检测对颅内感染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通过其含量快速协助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血流感染相关的细菌性脓毒症早期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PLT)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中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脓毒症成人患者152例,根据细菌种类分为革兰阴性菌组和革兰阳性菌组.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对其早期检测的PCT、WBC、N%、CRP、PLT的水平及WBC、PLT减少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革兰阳性菌组比较,PCT水平在革兰阴性菌组中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C、N%、CRP、PLT四者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与革兰阳性菌组比较,在革兰阴性菌组中出现WBC、PLT减少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0、4.634,P=0.004、0.031).结论 在成人血流感染相关的细菌性脓毒症早期,WBC、N%、CRP、PLT的水平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相当.但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PCT水平升高更显著,WBC、PLT减少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0.
探讨早期脓毒症患者脑钠肽(BN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23 例,按照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按照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组;对实验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白细胞(WBC)、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APACHE Ⅱ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乳酸、血小板及BNP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血培养阳性组的BNP、CRP、WBC、PCT、血小板及乳酸均高于血培养阴性组;革兰阴性菌感染组的APACHE Ⅱ评分、BNP、乳酸及PCT 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两组患者LEVF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PCT 是BNP 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早期脓毒症患者BNP 与心功能无关,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BNP 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PCT 是导致BNP 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