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价无线镇痛系统在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采用无线镇痛系统行术后皮下自控镇痛(PCSA),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全自动注药泵行术后皮下自控镇痛。观察患者的满意度、VAS评分、麻醉医生的被回叫率及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术后48 h 的 VAS评分和被回叫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线镇痛泵系统在功能上作了大量的修改与补充,在提高镇痛质量的同时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无线信息技术在医院镇痛监控管理的原理和应用情况,从工作原理、信息流程、通讯特点和主要功能等方面展示了无线镇痛监控系统的技术特性和应用优势。将无线网络应用于医疗设备的管理监控,实现临床病人的镇痛泵与镇痛医生的中央监测工作站的实时连接,建立及时有效的报警和可追溯性的医疗监测数据记录机制,符合医疗质量控制的要求,有利于病人镇痛工作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新型无线镇痛泵系统(wireless analgesia management system, WAMS)用于患者术后镇痛管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100例术后需自控镇痛患者随机分为新型组50例和传统组50例;新型组(N组)采用新型WAMS和传统组(C组)采用WAMS。比较两组的有效按压次数、总按压次数,出麻醉监护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及术后三天内(9:00am±1 h)的静息、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N组与C组相比,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有效按压次数明显N组高于C组;N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评分低于C组;满意度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新型无线镇痛泵系统在确保镇痛有效性的基础上明显减少镇痛药用量,进一步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个体化镇痛管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分娩镇痛因其众多必要性在国内已开展多年,其中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是较好的分娩镇痛方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目前基本上采用一次性白控镇痛泵,由于一次性自控镇痛泵费用较高,部分经济条件较差的产妇难以接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使用.为此,我们将普通微量泵代替一次性自控镇痛泵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线镇痛泵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需术后镇痛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无线镇痛泵;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电子镇痛泵。观察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分别于术后出PACU、24 h、48 h、72 h的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对自控键的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麻醉医生的有效处理时间;测评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N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按压自控键的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医生有效处理时间:试验组为(11.0±2.53)min,对照组为(18.0±3.11)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无线镇痛泵系统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管理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19-122
目的 探讨无线镇痛泵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需术后镇痛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无线镇痛泵;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电子镇痛泵。观察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分别于术后出PACU、24h、48h、72h的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对自控键的总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麻醉医生的有效处理时间、测评患者总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N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按压自控键的总次数、有效按压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医生有效处理时间院试验组为(11.0±2.53)min,对照组为(18.0±3.11)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无线镇痛泵系统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管理安全可行,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术后镇痛泵和微量泵注射哌替啶患者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80例上腹部和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应用镇痛泵注射哌替啶自控镇痛(PCEA)组和微量泵注射哌替啶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90例.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24小时哌替啶用量,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比较.结果:PCEA组24小时用药量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高于PCIA组(P<0105).两组镇静评分均低且差异无显著性.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程度良好至优秀者均在94 44%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哌替啶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但PCI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PCEA,且用药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硬膜外单次镇痛法与病人自控镇痛法(PC 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在连硬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进行随机、双盲研究,每组15例。A组(单次组)术后硬膜外单次注入镇痛液5.3m(内含吗啡3lm g+地塞米松10m g+0、75%布比卡因3m l),注毕拔管;B组(自控组)术毕以LC P模式给药:负荷量5m l,持续量2m l/h,PC A量0.5m l,锁定时间15分钟(配方:0.01%吗啡+0.02%地塞米松+0.1%布比卡因100m l镇痛液);C组(对照组)未行术后硬膜外镇痛术毕即拔管。观察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镇痛评分(V AS评分)、舒适评分(BC S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A、B两组镇痛效果满意,病人舒适,各时点V AS及BC S评分相似,B组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A、B两组镇痛评分及舒适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A组恶心率为13.3%,B组0%,C组(因疼痛时使用曲马多)恶心呕吐26.7%。皮肤瘙痒A组53.3%;B组73.3%,较轻微、未处理12小时后渐减轻或消失;C组0%。尿潴留A组46.7%,B组86.7%,C组6.67%。结论吗啡联合地塞米松、布比卡因行术后硬膜外镇痛简便、无需镇痛泵,对经济困难的病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病人自控镇痛更符合个体化需求,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及妇科手术的增多,术后镇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镇痛泵的广泛使用,因其良好镇痛效果已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但由于其费用较贵,又需特殊的装备,在中小医院及贫困地区难以普及,且对于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及尿潴留也引起了争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2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为注射器间断推注法湿化,观察组32例为一次性镇痛泵持续滴注湿化法。结果两组湿化效果比较,观察组发生刺激性呛咳气道出血、痰痂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镇痛泵持续滴注湿化法可明显减少刺激性呛咳、气道出血、痰痂形成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省时省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自2002年4月以来,我院开展硬膜外阻滞连接微量镇痛泵进行镇痛分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比较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与使用微量镇痛泵(以下简称微泵)硬膜外术后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两组随机抽取各50例病人。其中,微泵组(Ⅰ组)腹部手术26例,胸部手术7例,下肢手术17例;吗啡组(Ⅱ组)腹部手术20例,胸部手术4例,下肢手术26例。2 方法2.1 仪器与药物 Ⅰ组中微泵采用日本产奥贝微量注射泵,规格主要有2ml/h及0.8ml/h;药物采用0.25%布吡卡因+3.3×10-4%芬太尼混合液;Ⅱ组采用0.02%吗啡注射液(以上药液均已稀释)。2.2 给药方法 根…  相似文献   

14.
15.
近年来PCA泵硬膜外术后镇痛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很少将此法与小剂量硬膜外吗啡镇痛进行比较。为此我们试图衡量这两种术后镇痛方法,以观察前者是否可取代后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连续股神经阻滞和静脉镇痛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效果。方法 2012年03月—2012年08月笔者所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30例,应用静脉泵镇痛30例;股神经阻滞组患者术后间断泵入0.25%布比卡因溶液,静脉镇痛泵组患者术后持续泵入舒芬太尼100μg+氟哌利多2.5 mg+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患者均持续镇痛3 d。记录静息、被动功能训练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72 h的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静息及被动功能锻炼时股神经阻滞组的VAS显著低于静脉镇痛泵组(P<0.05),镇痛并发症的发生率股神经阻滞组显著低于静脉镇痛泵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持续股神经阻滞操作简单、安全,镇痛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缓解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微电脑镇痛泵,分别泵入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实施静脉和硬膜外术后镇痛,探讨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临床应用安全剂量和较好的镇痛剂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观察副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7例手术病人,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78岁,手术结束缝皮时或全麻病人清醒时连接微电脑镇痛泵,设定总量100ml,首次量5ml,流速50ml/h,持续流量2ml/h,PCA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PCA速度50ml/h连续泵入48h,在术后48h内,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静息状态和咳嗽或运动时镇痛效果(分4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及不良反应。结果: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但Ⅱ组(硬膜外)镇痛较Ⅰ组(静脉)镇痛效果更佳,有明显差异(P0.05)。镇痛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微电脑镇痛泵输入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用于手术患者术后静脉和硬膜外镇痛,泵入镇痛剂量准确、恒定、安全,效果满意。本文所用舒芬太尼剂量和罗哌卡因药物浓度,根据病人体质、体重、年龄、性别和一般情况来确定,并根据手术或麻醉不同选择静脉或硬膜外镇痛,其镇痛效果安全可靠,无呼吸抑制等明显副作用发生,可用于各类手术后和创伤较重的临床镇痛需要。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摘除术后镇痛泵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镇痛泵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病人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自控镇痛泵(PCA),对照组病人术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不同时段膀胱痉挛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不同时段膀胱痉挛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7.7~22.9,P<0.01)。结论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对前列腺摘除术后预防病人膀胱痉挛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镇痛泵的应用在临床上已相当普遍,确实为较多病人带来了福音,达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同时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其副作用在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主要的不适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有的病人甚至不能进食及下床活动,下面我们通过40例病人的不同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无线镇痛系统微控皮下吗啡给药对难治性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在本院接受无线镇痛系统及终端电子泵持续皮下泵注吗啡治疗的19例难治性癌痛患者以代替其口服吗啡药物,观察疼痛缓解时间、程度及缓解率与给药调整完成时间和不良反应,并记录比较治疗前后3 d疼痛评分(VAS)及24 h吗啡总用量。结果使用镇痛泵后平均疼痛缓解时间35 min;应用镇痛泵前后VAS评分分别为7(1)分和1(1)分(P<0.01),治疗前后吗啡日用量分别为(92.6±21.3)mg(口服剂量)和(31.0±9.34)mg(皮下给药)(P<0.01);治疗后各观察点间VAS评分与吗啡用药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疼痛缓解率为94.7%(18/19),平均给药量调整完成时间38.4 h;不良反应发生主要为便秘、恶心呕吐、尿潴留和精神症状。结论无线镇痛系统皮下吗啡给药可有效控制难治性癌痛,具有安全、高效、方便、稳定持久的优点,并降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吗啡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