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性磨削痂手术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头面部以深Ⅱ度烧伤为主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面积2%~78%,其中男性46例,女性20例,儿童14例?病例入院后均立即行彻底创面清创,聚维酮碘纱布包扎?于入院后2~4 d内,在全身麻醉下行面部深度创面早期磨削痂术,术后人体生物敷料覆盖,术后10 d换药,去除外覆生物敷料,定期创面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早期微创性磨削痂生物敷料覆盖手术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色素沉着及疤痕增生少,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结论:早期微创性磨削痂生物敷料覆盖手术是治疗面部深Ⅱ度创面,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对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色素沉着及疤痕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50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总面积2%~1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以早期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创面后包扎,对照组用外涂磺胺嘧啶银霜暴露治疗。分别统计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治疗期间舒适度,伤后长期随访愈合质量及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创面愈合时间,舒适度,创面愈合质量上与对照组比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采用磨削痂生物护创膜覆盖手术是治疗头面部深Ⅱ度创面,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一兵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426-1427
目的:探讨采用磨削术去除深Ⅱ度烧伤坏死组织,最大限度保留残存上皮。方法:31例烧伤病人深Ⅱ度创面行磨削去痂术,深Ⅱ度面积为24.3%±8.7%。手术时间为平均伤后2~3d,一次磨削面积17.1%±6.3%。结果:31例患者创面均自行愈合,无1例手术植皮,所用抗生素种类少,级别低,全身毒血症状轻。其中23例于伤后12~15d创面一期愈合。余8例病人创面均经换药自愈。愈合时间比切痂病人均缩短5~7d左右。结论:磨削术去痂既可去除坏死组织,又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残存皮肤及皮岛。手术方法易操作,工具简单,是面颈部及其他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早期去痂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性磨削治疗颜面部深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将52例颜面部深II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磨削组和对照组。磨削组患者于伤后24小时内以钢丝球磨削,以油纱、0.02%碘伏湿敷包扎,术后3天连续换药;对照组以0.02%碘伏包扎进行换药治疗。分别观察消除肿胀、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质量等情况,并随访观察瘢痕增生情况。结果在消除肿胀方面,磨削组在伤后第1、2及第5天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在伤后第3、4天优于对照组(P<0.05)。磨削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5.00±1.41)天,较对照换药组(23.96±2.22)天均缩短(P<0.05)。磨削组在愈合质量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磨削治疗颜面部深Ⅱ度烧伤,不受面部凹凸处的限制,符合整形外科微创手术的技术要求,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是一种手术治疗颜面部深II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面颈部深Ⅱ度烧伤的综合微创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成人头面颈部深Ⅱ度烧伤患者,在伤后2~3天行磨削刮痂综合治疗,异体皮敷料覆盖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随访观察疤痕增生情况。结果:69例术后10天创面痊愈,11例患者再经1~2次换药创面半月痊愈。随访1年,72例患者创面无疤痕生长、无色素沉着;5例出现轻度色素沉着;3例局部点片状表浅疤痕。结论:磨削刮痂治疗头面颈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符合现代烧伤医学微创及美容手术的要求,减少了疤痕的发生,提高了创面愈合质量,容貌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磨削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病例,选择病情相当的182例深Ⅱ度烧伤创面,其中将87例采用传统削痂法的病例作为削痂组,95例采用磨削法的病例作为磨削组。比较两组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采用磨削法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磨削组较削痂组,面颈部创面愈合时间缩短5d,四肢创面缩短4d,躯干创面缩短4d,同时也可抑制创面瘢痕的形成。【结论】磨削术可缩短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同时抑制瘢痕形成,是创面处理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磨削术联合人工皮膜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50例采用磨削术联合人工皮膜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行削痂及传统包扎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创面情况以及术后评估指标.结果 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率以及创面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植皮存活百分比、术后色素沉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中采用磨削术联合人工皮膜,能够减轻疼痛、减少创面感染、加速创面愈合并减轻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8.
对84例浅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与传统干燥暴露或湿敷包扎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组创面愈合天数浅Ⅱ度为15±3天,深Ⅱ度为45±3天,传统干燥暴露或湿敷包扎疗法组浅Ⅱ度为12±3天,深Ⅱ度为22±3天,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组深Ⅱ度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显著。认为湿润烧伤膏并无具有促进或加快创面愈合及深Ⅱ度创面愈合后不留瘢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0例深Ⅱ度烧伤病人在伤后1~3天内分别采用传统削痂法和磨削法,比较愈合时间和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深Ⅱ度创面采用磨削法可缩短病人愈合时间(P〈0.05),同时也抑制了创面瘢痕增生。结论磨削方法简便、易行、手术出血少、损伤轻,既可祛除坏死组织,又可最大程度保留残存皮肤及皮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抑制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新型削痂刀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烧伤48h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嘉兴市中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深Ⅱ度烧伤患者30例,均行早期削痂治疗。每例患者创面依照部位对称、深度相同、面积相近的同体配对对照原则,分为观察侧和对照侧。观察侧应用新型削痂刀进行创面削痂手术处理,对照侧应用滚轴取皮刀传统削痂处理创面。观察并比较两组创面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mVSS)评分、创面瘢痕瘙痒评分法评估],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侧创面比较,观察侧创面出血量较少[(5.13±1.02)层渗血纱布比(12.23±4.72)层渗血纱布]、手术时间较短[(27.86±8.16)min比(40.33±10.74)min]、愈合较快[(18.06±3.23)d比(22.17±4.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侧创面mVSS评分低于对照侧[(2.50±0.74)分比(4.27±1.21)分,P<0.05],创面瘢痕瘙痒评分亦低于对照侧[(2.60±0.89)分比(4.50±1.69)分,P<0.05]。结论采用新型削痂刀治疗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创面愈合进程,并可减轻瘢痕增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各28例,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第3天起,治疗组采用含rhEGF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应用rhEGF后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期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时间缩短(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P<0.01);未见疼痛加重;能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rhEGF能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磨痂术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3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创面处理方式分组。18例为实验组,行磨痂术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17例为对照组,行常规削痂植皮术。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缩短[(13.44±3.7)d vs(16.80±4.19)d,P〈0.05],瘢痕增生不明显。结论:早期磨痂术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可有效促进深Ⅱ度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的效果。方法应用电动磨痂术对40例严重烧伤病人Ⅱ度创面进行治疗,并比较手术前后创面细菌变化,观察愈合后瘢痕生长情况。结果 40例严重烧伤病人全部治愈,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0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8 d。术后随访3~6个月,32例病人中,有27例(84.38%)瘢痕扁平,5例(15.63%,8个下肢)见有瘢痕增生,明显充血。结论电动磨痂治疗严重烧伤Ⅱ度创面创伤少,愈后瘢痕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新手术方法。方法将82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磨痂组(42例),削痂组(40例),磨痂组首次手术时间为伤后(15.2±11.4)h,削痂组为(52.6±12.5)h。以患者的尿量、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磨痂组患者平均磨痂面积为(45.2±21.6)%TBSA,削痂组平均削痂面积为(42.1±18.7)%TBSA,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心率和SaO2水平均处于相对平稳状态。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0.8±3.6)d,削痂组为(27.6±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性磨擦的方法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轻、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 2013年6月期间,观察作者单位150例烧伤患者,性别不限,年龄5 ~ 60岁,平均年龄39岁,烧伤总面积10% ~ 85%。其中,85例双手背深Ⅱ度烧伤患者采取一侧手背磨痂、另一侧手背削痂,磨、削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65例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患者,每例分成3组,磨痂生物敷料组:创面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磨痂银离子敷料组:创面磨痂后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治疗;保守换药组:不手术,用银离子烧烫伤敷料换药。结果 手背磨痂植皮组皮片成活率及外形功能优良率高于手背削痂植皮组(P<0.05);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天,少于磨痂银离子敷料组20天(P<0.05),明显少于保守换药组26天(P<0.01);非功能部位磨痂生物敷料组瘢痕增生率低于磨痂后覆盖银离子敷料组(P<0.05),明显低于保守换药组的瘢痕增生率(P<0.01)。结论 手背深Ⅱ度烧伤磨痂后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皮片成活率高,外形及功能满意;非功能部位深Ⅱ度烧伤磨痂后覆盖异种脱细胞猪皮,愈合时间短、瘢痕少、疗效可靠;磨痂术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技术成熟、容易操作、疗效可靠,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198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切痂微粒皮移植、保痂扩创植皮、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 ,处理 6 4例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削痂微粒皮移植组 42 5± 6 3天 ,切痂微粒皮移植组 5 0 4± 8 2天 ,保痂扩创植皮组 5 3 6± 7 6天。削痂组创面上皮化快 ,并发症少 ,疤痕增生轻 ;切痂组手术打击大 ,愈后外形差 ,并丧失了皮肤附属器 ;保痂组病程长 ,消耗大 ,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有效的覆盖创面 ,对加快创面愈合 ,缩短病程 ,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和各脏器功能损害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 ,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 ,抑制疤痕增生 ,愈后外形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以浅Ⅱ度烧伤为主的小儿烧伤创面68例应用辐照猪皮,观察了其对创面的影响、创面的抗感染能力及愈合时间。结果浅Ⅱ度创面愈合时间为8±2.1天;部分偏浅的深Ⅱ度为12±2.8天;其余深Ⅱ度的为20±2.4天。68例无一发生感染,均平稳渡过休克期。故认为以浅Ⅱ度为主的小儿烧伤创面应常规应用辐照猪皮  相似文献   

18.
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深 度烧伤创面伤后 4 8h内削痂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烧伤总面积在 15 %~4 0 %、以深 度为主的住院病人 79例在伤后 4 8h内削痂 ,烧伤严重程度相似 5 6例在伤后 5~ 7天削痂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并发症 ,并对两组创面取材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伤后 4 8h内削痂病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2 2 .32± 4 .5 7天 ,对照组为 2 8.71± 6 .39天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组织学观察表明伤后 4 8h内削痂后创面局部组织未见进一步损害。结论 :深 度烧伤创面伤后 4 8h内削痂对烧伤总面积在 4 0 %以下的成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并能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Ⅲ度烧伤创面切痂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Ⅲ度烧伤创面切削痂后,观察组行富血小板血浆+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对照组仅行自体网状中厚皮移植,术后定期创面换药,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7、11天创面愈合率、术后第2、6个月植皮区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8.60 ± 0.37)d vs. 术后(10.68 ± 0.39)d,P<0.01];术后第7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3.69 ± 1.34)%,对照组为(87.58 ± 1.16)%,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术后第11天创面愈合率,观察组为(99.67 ± 0.23)%,对照组为(97.22 ± 0.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观察组VSS评分(4.04 ± 0.20)分,对照组(6.64 ± 0.22)分;术后6个月观察组VSS评分(1.80 ± 0.16)分,对照组(4.24 ± 0.19)分,观察组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结合自体网状皮移植能显著加快Ⅲ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减少瘢痕生长,在Ⅲ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烧伤治疗,观察组应用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4.38%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P0.05。结论:磨削痂与生物敷料覆盖结合治疗深Ⅱ度烧伤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愈合中的疼痛感,提升愈合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