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和CDK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肾功能等因素的相关性,探讨CXCL16在CK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在临床研究方面,收集200例CKD患者[按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 1-2期组、CKD 3-4期组和CKD 5期组]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血脂、eGFR等各项指标,并检测血清中CXCL16的含量。在动物实验方面,取雄性C57BL/6小鼠14只,随机分为普通对照组及普通模型组(各7只),雄性CXCL16基因敲除小鼠7只,随机分为基因敲除对照组(3只)及基因敲除模型组(4只)。4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尿素氮、肌酐、CXCL16等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健康对照组和CKD各期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 5期组患者血清CXCL16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KD 1-2期组、CKD 3-4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CKD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后,eGFR、C-反应蛋白(CRP)和脂联素与血浆CXCL-16独立相关。在动物实验中,CXCL基因敲除模型组与普通模型组相比,其血清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升高幅度偏低;肾脏病理提示基因敲除模型组小鼠肾脏损伤程度轻于普通模型组。结论:随着CKD的进展,血浆中CXCL-16的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肾功能的变化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了解不同时期脂联素水平变化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分析脂联素对炎症状态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肾脏病患者90例,应用改良简化MDRD方程计算GFR,根据GFR分CKD1期组、CKD2期组、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CRP,对不同时期患者间的脂联素水平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并对脂联素及CRP在不同时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KD患者不同时期的血清ADP水平及hs-CRP水平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各组间的ADP、hs-CRP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脂联素与CRP在肾功能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在CKD1~CKD5期组,均呈负相关。结论:随着肾功能的进展,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减轻炎性反应对肾脏病患者减少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清B型钠尿肽(BNP)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研究对象分为CKD l~CKD5期,分析全血BNP水平与患者肾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统计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构成、慢性肾脏病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 BNP水平随着eGFR下降而呈升高趋势,差异具有显著性;与CKD1期组相比,CKD4~5期BNP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CKD合并心衰组与单纯CKD组比较BNP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CKD患者全血BNP水平随着肾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尤以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为重.CKD合并心衰患者一旦出现严重感染,死亡风险极大(8/34,23.5%).BNP可作为一种简便,有效、快速的标志物,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肾功能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KD定义及经我国人群校正的EPI公式计算得出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无CKD组、CKD 1~3期组、CKD 4~5期和透析组。对患者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行睡眠呼吸监测,数据由云端服务器经Morpheus Ox软件自动分析,可得参数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等。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行睡眠情况的评估。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中重度SDB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患者性别、吸烟情况、过度饮酒情况、糖尿病病史、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eGFR、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HI、AHI≥15次/h者所占比例、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CKD 4~5期和透析组ODI≥5者所占比例高于无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KD 4~5期和透析组PSQI评分高于无CKD、CKD 1~3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BMI、e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eGFR水平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同肾功能分期CKD患者,ODI、PSQI评分不同;低eGFR水平和高BMI是中重度SDB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赵建辉  陈洪宇  姜雪  包自阳  李香茶 《浙江医学》2016,38(23):1906-1908,1912
目的探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用于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影响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相关因素。方法90例CKD患者依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CKD3期组(35例,eGFR为30~60ml·min-1·1.73m-2)、CKD4期组(33例,eGFR为15~30ml·min-1·1.73m-2)、CKD5期组(22例,eGFR<15ml·min-1·1.73m-2)。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检测患者股骨颈骨密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FRAX评估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等级。结果3组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5期组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CKD3期组(P<0.05)。3组患者骨折风险等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KD5期组患者骨折高风险比例高于CKD3期组、CKD4期(均P<0.05)。患者骨折风险等级与骨密度(r=-0.516)、eGFR(r=-0.234)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FRAX可用于评估CKD非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随着肾功能恶性进展,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及骨折风险均呈上升趋势,骨密度是影响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不同分期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的变化特点,比较各指标对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灵敏度,并统计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构成,分析慢性肾脏病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研究对象分为CKD1~CKD5期,测定CKD2~ CKD5期的BUN、Scr、CysC水平,分别与CKD1期组比较有无统计学意义,以eGFR作为诊断评价的金标准,并比较上述各指标对评价GFR的灵敏度.统计慢性肾脏病的病因构成、慢性肾脏病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 CKD2~CKD5期组CysC与CKD1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KD3~CKD5期组Scr、CysC与CKD1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KD5期组BUN、Scr、CysC与CKD1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已经明确的肾损害病因中,慢性肾炎及糖尿病性肾损害所占比例最高.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CysC在CKD2期开始升高,提示轻度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受损程度较轻,CysC对诊断肾损伤的灵敏度优于BUN、Scr等指标,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较好标记物.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内科就诊的321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尿酸水平的中位数(379.00 μmol/L),将纳入的321例CKD患者分为高血尿酸水平组(n=161)和低血尿酸水平组(n=160);同时根据CK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组(n=156)、eGFR<60 ml?min-1?(1.73 m2)-1组(n=165)。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CKD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体质指数(BMI)高、eGFR低、血尿素氮(BUN)高是CKD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BMI高、受教育程度低、eGFR低、TG高是CKD男性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BUN高、TG高是CKD女性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男性、BMI高是eGFR≥60 ml?min-1?(1.73 m2)-1的CKD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BMI高、舒张压高、BUN高是eGFR<60 ml?min-1?(1.73 m2)-1的CKD患者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同性别、eGFR的CKD患者发生高血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不同,应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措施防治不同特征群体的高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质疏松与心血管钙化的情况,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368例CKD 3~5期患者,另选60例同期于本院和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钙(Ca)、磷(P)、白蛋白(AL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患者骨质疏松、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情况;采用胸腹部CT评估所有纳入对象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eGFR、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心血管钙化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KD 3~5期组患者血P、iPTH、BALP、PINP、β-CTX水平升高(P<0.05),eGFR、血Ca水平降低(P<0.05),且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CKD 5期血液透析组患者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高于CKD 3~4期组和CKD 5期未透析组(P<0.05);CKD 3~5期患者的eGFR与血Ca呈正相关(P<0.05),与血P、iPTH、BALP、PINP和β-CTX呈负相关(P<0.05);CKD 3~5期患者骨质疏松、血管钙化、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与eGFR和血Ca水平下降呈负相关(P<0.05),与血P、iPTH、BALP、PINP和β-CTX水平增加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和eGFR水平与CKD 3~5期患者骨质疏松和心血管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与慢性肾脏病患者(CKD)残存肾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颈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采集
CKD3期、4期、5期各2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肌酐、钙、磷、白蛋白、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应用MDRD公式采用血清肌
酐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Fetuin-A 值,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钙化。结果随着
eGFR 的下降,Fetuin-A 水平在CKD4 期患者明显低于CKD3 期(P<0.05),CKD5 期明显低于CKD4 期(P<0.05),Fetuin-A 与
eGFR 呈线性正相关;颈动脉钙化的发生率随eGFR 下降逐渐增加,CKD5 期颈动脉钙化发生率最高,等级相关分析显示
Fetuin-A与颈动脉钙化的发生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etuin-A水平降低是ESRD患者颈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
结论Fetuin-A血浆浓度随肾功能下降逐渐下降,是CKD患者颈动脉钙化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在慢性肾病(CKD)患者各期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符合率。方法血清Cystatin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Scr和尿肌酐采用酶法测定,基于Scr估算的eGFR采用MDRD方程进行计算,CKD患者根据1999年美国肾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指南按eGFR分为5期。结果198例CKD患者各期CystatinC,S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Ccr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三者在各期间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CystatinC和Ccr可以早期发现GFR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