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余真君  汤永志  燕飞  朱敏  朱坚胜 《浙江医学》2015,37(11):916-919
目的 探讨HBsAg 对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D-DCs)的免疫活性及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 蛋白分子3(Tim-3)和下游信号分子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GM-CSF、IL-4 联合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流式细胞术检测DCs 表面标志物表达水平。MD-DCs 分4 组添加不同浓度HBsAg(0、1、2、5滋g/ml),分别设为对照组、+1滋g/ml 组、+2滋g/ml 组、+5滋g/ml 组,Western 印迹法检测Tim-3、NF-κB 信号蛋白表达,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检测MD-DCs 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 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外周血来源单核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DCs。与对照组相比,+2滋g/ml 及+5滋g/ml 组MD-DCs Tim-3 及NF-κB 表达水平均上调,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炎症因子IL-6、IL-10、IFN-γ 分泌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1滋g/ml 组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其他3 组相比,+5滋g/ml 组MD-DCs Tim-3、NF-κB、炎症因子分泌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 0.05)。结论 HBsAg 上调MD-DCs Tim-3 及NF-κB表达水平,增强MD-DCs 免疫活性,且刺激作用随HBsAg 浓度的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人肝星状细胞LX-2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星状细胞LX-2条件培养基(HSC-CM)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HSC-CM组;人正常肝细胞LO2条件培养基(LO2-CM)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LO2-CM组(阴性对照);1%FBS培养基与肝癌SMMC-7721细胞共培养,设为1%FBS组(空白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3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培养48h后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资B(NF-资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SC-CM组、LO2-CM组、1%FBS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PCNA、VEGF、NF-资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LO2-CM组、1%FBS组比较,HSC-CM组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均增强(均P<0.05);PCNA、VEGF、NF-资B、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结论肝星状细胞可促进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CNA、VEGF、NF-资B、MMP-2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周璐璐  朱雪洁  李如意  朱雪琼 《浙江医学》2018,40(17):1913-1917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及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SiHa细胞分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为仅添加凝聚胺,空载体组为添加凝聚胺+转染空载体质粒,过表达组为添加凝聚胺+转染RAGE过表达质粒。采用pLenti-C-mGFP-RAGE质粒转染方法构建RAGE基因稳定过表达的宫颈鳞癌SiHa细胞。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SiHa细胞RAG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与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死亡调节因子(Bim)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RAGE基因对SiH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RAGE基因对SiHa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裸鼠皮下成瘤法,动态观察RAGE基因对宫颈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转染pLenti-C-mGFP-RAGE质粒可明显上调SiHa细胞中RAGE蛋白的表达。过表达组SiHa细胞的增殖力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均P<0.05),而过表达组SiHa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均P<0.05)。过表达组PCNA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均P<0.05),而Bax/Bcl-2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组(均P<0.05),3组Bax及Bim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过表达组裸鼠皮下瘤体体积和瘤体质量均显著高于空载体组的体积和瘤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调RAGE基因的表达可促进SiHa细胞增殖,抑制SiHa细胞凋亡,促进宫颈癌瘤体的生长,该作用和抗凋亡蛋白Bcl-2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鑫  张倩云  徐洁  杨邵瑜  潘月龙 《浙江医学》2020,42(20):2156-2160
目的探讨重组脂联素(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对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A38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MCA38细胞分为6组:空白组、对照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A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2.5滋g/mlADPN)、B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5滋g/mlADPN)、C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10滋g/mlADPN)、D组(25mmol/L葡萄糖+125滋IU/ml胰岛素+20滋g/mlADPN),经培养及不同药物作用72h后,采用噻唑蓝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条件下对MCA38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ADPN对细胞增殖与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空白组、对照组、A、B、C、D组任意两组细胞迁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DPN浓度越高,细胞迁移数越少。与对照组比较,B、C、D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GF-2R)、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蛋白(Ras)、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酌(PPAR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比较,C、D组IGF-2R、Ras、PPARγ、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比较,C、D组IGF-2R、Ras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组比较,D组IGF-2R、PAK-1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DPN在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MCA38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PAK-1、PPARγ等肿瘤细胞迁移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5.
蔡斌  邓刚  易全勇 《浙江医学》2020,42(8):787-789,793
目的探讨miR-127-5p对大鼠视网膜M俟ller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大鼠视网膜M俟ller细胞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转染miR-127-5p模拟物miR-127-5pmimics(分为10、30、100滋M3种浓度),阴性对照组转染miR-127-5p阴性对照剂miR-127-5p-NC。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M俟ller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两组M俟ller细胞的侵袭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两组M俟ller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M俟ller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10、30、100滋MmiR-127-5pmimics实验组中M俟ller细胞吸光度(OD)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3种浓度组间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侵袭、迁移数目均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miR-127-5p表达水平升高可以抑制大鼠视网膜M俟ller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并促进视网膜M俟ller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及其表达相关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EPO对肾脏组织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5月选取人MCs,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诱导组、甘露醇对照组、EPO对照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RhoA、锌离子相关的RhoA蛋白1(ROCK1)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蛋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吸光度(OD值)。结果 高糖诱导组较空白对照组RhoA、ROCK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高糖诱导组RhoA、ROC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A、ROCK1 mRNA表达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较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A mRNA表达水平升高,ROCK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高糖诱导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 干预组、20 U/ml EPO 干预组RhoA mRNA表达水平与ROCK1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9、0.898、0.831、0.861,P<0.05)。高糖诱导组较空白对照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 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 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较高糖诱导组降低(P<0.05);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较5 U/ml EPO干预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 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20 U/ml EPO干预组、Rho激酶抑制剂组较10 U/ml EPO干预组培养24 h时CTGF及Ⅳ型胶原蛋白、培养24 h及48 h 时IL-6及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培养24、48、72 h时,高糖诱导组、EPO对照组、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空白对照组MCs增殖OD值升高,Rho激酶抑制剂组较空白对照组MCs增殖OD值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较高糖诱导组MCs增殖OD值升高,Rho激酶抑制剂组较高糖诱导组MCs增殖OD值降低(P<0.05);5 U/ml EPO干预组、10 U/ml EPO干预组、20 U/ml EPO干预组MCs增殖OD值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MCs增殖OD值培养24、48、72 h时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可抑制人MCs增殖;高糖可促进人MCs的CTGF、Ⅳ型胶原蛋白和IL-6、TNF-α的表达,而EPO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可抑制高糖诱导MCs的CTGF、Ⅳ型胶原蛋白和IL-6、TNF-α的表达,促进增殖,保护肾脏,其机制可能与RhoA/ROC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制α-微管蛋白特异性1c链(TUBA1C)过表达对卵巢癌细胞株CAOV3、SKOV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初步阐明TUBA1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抑制TUBA1C基因的过表达质粒转染CAOV3、SKOV3细胞,CAOV3分为3组:CAOV3实验组、CAOV3空载体转染组和CAOV3空白对照组;SKOV3分为3组:SKOV3实验组、SKOV3空载体转染组和SKOV3空白对照组。采用RT- PCR法检测TUBA1C表达;CCK-8法及Transwel 小室体外侵袭实验评价TUBA1C基因抑制后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结果靶向TUBA1C基因的siRNA明显、特异性地抑制TUBA1C mRNA的表达水平;培养72h CAOV3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结果提示SKOV3实验组穿膜细胞数量为(0.95±0.12)个/视野,较空载体转染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OV3实验组穿膜细胞数量为(1.13±0.14)个/视野,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TUBA1C基因过表达可抑制CAOV3、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望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陈海滨  王立姣  赵鹏  赵建军  谭超 《西部医学》2022,34(2):235-239+244
目的 探讨内皮PAS结构域包含蛋白-1(EPAS-1)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在我院确诊为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的患者共78例,留取术后肿瘤组织作为观察组,留取距肿瘤标本肉眼可见的边缘>3 cm的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EPAS-1及观察组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选择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和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系,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AS-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EPAS-1 mRNA 的表达。选择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建立小干扰RNA EPAS-1(siRNA EPAS-1组),并设立786-0细胞系的空白对照组(NC组),Western Blot检测PCNA蛋白,应用RT-PCR法检测PCNA mRNA。 结果 观察组中EPAS-1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PAS-1的阳性率在不同Fuhrman分级、肿瘤最大径及PCNA增殖指数的表达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肾窦累犯、不同性别及年龄分组的表达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AS-1的表达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人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系中EPAS-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系(P<0.05)。siRNA EPAS-1组中PCNA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NC组(P<0.05)。 结论 EPAS-1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有差异。EPAS-1可能对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检测EPAS-1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严正强  杨远清  卢启海 《浙江医学》2016,38(21):1727-1730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中调控细胞凋亡的生存素(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培养器皿中分别加入用完全培养液稀释的0、40、60、80滋g/ml茶多酚溶液,24、48h后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并比较Survivin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滋g/ml组相比,40滋g/ml组加入茶多酚48h后Surviv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5);60、80滋g/ml组加入茶多酚24、48h后Survivin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5),其中80滋g/ml组下调最为明显(均P<0.05);大致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均P<0.05)。结论茶多酚可下调Surviv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促进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调亡,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细梗香草皂苷(LC)和吉西他滨(GE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究LC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胰腺癌BxPC-3细胞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C与GEM,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两种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联合作用指数(CI)。将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空白)、B组(GEM1滋mol/L)、C组(LC15滋g/ml)和D组(GEM1滋mol/L+LC15滋g/ml联合用药),培养后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观察LC与GEM对Bx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抗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抗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8~64滋g/ml的LC及1.25~20滋mol/L的GEM均对BxPC-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分别为16.55滋g/ml和1.27滋mol/L。15滋g/ml的LC与各个浓度的的GEM协同作用最强,CI值为0.53~0.65。B、C、D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D组与B、C组的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组与A组比较,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B、C、D组与A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结论LC有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与GEM联合作用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表达,分解PARP,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不同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仅给予1%DMSO,其余4组为实验组,分别加入3.125、6.25、12.5、25mg/ml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分别在培养12、24、48h时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培养48h后分析各组的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检测Caspase-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仅12.5、25mg/ml组G2/M期的细胞数比例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均P<0.05)。培养24、48h时25mg/ml组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均P<0.05),12.5mg/ml组在24、48h的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12h的增殖抑制率(均P<0.05),25mg/ml组的增殖抑制率随着时间增加显著增加(均P<0.05)。迁移及侵袭实验中12.5、25mg/ml组的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Hela细胞中Caspase-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高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和迁移,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Bcl-2促进Hela细胞凋亡,提示高浓度的菟丝子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宫颈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萝卜硫素通过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3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系膜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μM TGF-β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增生,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刺激组、TGF β联合20 μM萝卜硫素组及TGF-β联合40 μM萝卜硫素组。5 mg/kg阿霉素诱导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不同剂量萝卜硫素处理HBZY-1细胞及肾病综合征大鼠,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刺激组、阿霉素联合30 mg/kg萝卜硫素组及阿霉素联合60 mg/kg萝卜硫素组,每组各8只;采用CCK8法检测HBZY-1细胞增殖,HE染色分析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组织系膜基质沉积,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粘连蛋白(FN)、Ⅳ胶原蛋白(Col4)、TGF-β及p 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GF-β刺激组能明显诱导HBZY-1细胞增生及HBZY-1细胞FN和Col4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联合20、40 μM萝卜硫组与TGF-β刺激组相比能明显抑制TGF-β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和明显抑制TGF β诱导的FN和Col4蛋白表达(P<0.05)。阿霉素诱导肾病综合症大鼠肾脏系膜基质沉积增多(P<0.05),而不同剂量萝卜硫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肾脏系膜基质沉积(P<0.05)。阿霉素刺激组能明显诱导大鼠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蛋白尿量水平升高和大鼠肾脏组织FN、Col4、TGF-β、p-Smad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霉素刺激组相比,不同剂量萝卜硫素能明显降低大鼠肌酐、尿素氮及24小时蛋白尿量水平、降低肾脏组织FN、Col4、TGF-β、p-Smad3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萝卜硫素可通过下调TGF-β/Smad3信号传导抑制基质合成相关蛋白表达,进而降低了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13.
吴云涛  唐晨野  郭晓  王骁 《浙江医学》2019,41(13):1358-136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在体外对人膀胱癌J8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J82细胞,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V-FITC)/碘化丙锭(PI)双标记流式检测法、Transwell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检测J82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可抑制J82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均P<0.05)。1、3、5滋mol/L丹参酮ⅡA处理组总凋亡率分别为12.23%、14.74%、18.40%,均高于对照组的3.36%(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对照组、1滋mol/L组、3滋mol/L组、5滋mol/L组细胞侵袭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均P<0.05)。对照组、1滋mol/L组、3滋mol/L组、5滋mol/L组划痕后12、24、36h划痕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在体外可抑制膀胱癌J8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夏利龙  具晟  袁丰  祝鑫海  舒跃  陈国平 《浙江医学》2016,38(16):1318-1321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血红蛋白加氧酶-1(HO-1)的表达,观察HO-1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体外构建的HO-1小分子RNA(siRNA)转染入肺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脂质体组(mock组)、阴性对照组(NC组)、HO-1siRNA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率,用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细胞培养48、72h后,与blank组、mock组、NC组比较,HO-1siRNA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P<0.05),细胞凋亡率均增高(均P<0.05),G0期/G1期细胞比例均增高(均P<0.05),Transwell试验中穿膜细胞数均减少(均P<0.05)。结论RNA干扰HO-1基因表达后能有效调控肺腺癌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何蕾  王宝辉  吕望  泮辉  胡坚 《浙江医学》2015,37(13):1124-1128
目的 研究藤黄酸(GA)诱导人肺癌细胞H1975凋亡的分子机制,探讨氧自由基(ROS)和JNK信号通路在GA杀伤 肺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肺癌细胞H1975为研究对象,MTT法测定GA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Annexin V/PI 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DCFH-DA 法测定ROS 含量,JC-1探针染色分析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检测JNK 信号通路的激活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GA 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1975细胞的增殖,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或0.01)。1、2.5 和5滋mol/L GA 作用24h 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2%、51.8%和75.1%,剪切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 和cleaved PARP 的表达随GA 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GA 作用2h 后H1975细胞ROS 含量显著升高,磷酸化JNK(p-JNK)表达上调(P<0.05或0.01)。GA 作用16h后各实验组细胞MMP 均明显降低(均P<0.05)。GA 作用24h后实验组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ax、Bak、Bik表达增加,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 或0.01)。结论 GA 具有诱导H1975 细胞凋亡的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上调细胞内ROS含量,激活JNK 信号通路,进而引起MMP 降低和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  相似文献   

16.
李慧霞  尤伟波  陈丽  王建平  邵初晓 《浙江医学》2021,43(24):2619-2622,2626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Itra)促进腺苷酸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诱发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的抗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tra组、Itra+AMPK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和Itra+AMPKsiRNA干扰组(干扰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活死细胞染色法检测死亡细胞比例,Westernblot法检测AMPK、磷酸化AMPK(p-AMPK)、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0滋mol/L组比较,0.5、1.0、2.5、5.0、10.0、25.0、50.0、10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IC50为(4.86±1.23)滋mol/L。活死细胞染色显示,2.5、5.0、1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死亡细胞比例较0滋mol/L组均明显增加(均P<0.05)。与0滋mol/L组比较,2.5、5.0、10.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p-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以5.0滋mol/L为Itra的终浓度处理HCT116细胞12、24、48h后,p-AMPK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5.0滋mol/L的Itra处理48h后HCT116细胞内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均P<0.05),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Itra组比较,抑制剂组、干扰组细胞内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下降(均P<0.05),GPX4、xC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体外研究证实Itra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增加CRC细胞内ROS含量,进而抑制GPX4、xCT蛋白表达,促使铁死亡的发生,最终抑制CRC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汪滨  王青霞  虞欢东  于海涛 《浙江医学》2021,43(24):2623-2626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自噬对替莫唑胺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0(对照)、10、25、50滋g/L的雷帕霉素(RAPA)预处理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0.5h;再加入200滋mol/L替莫唑胺作用24h,收集U87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表达量,RT-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mRNA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对照组、10滋g/L组、25滋g/L组和50滋g/L组U87细胞LC3-Ⅱ表达量、Beclin-1mRNA相对表达量及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两两比较发现,随着RAPA浓度的增加,LC3-Ⅱ表达量及Beclin-1mRNA相对表达量均逐渐升高(均P<0.05),而细胞增殖抑制率先下降后逐步升高(均P<0.05)。结论不同水平自噬对替莫唑胺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产生不同的影响,随着自噬水平的提高,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先下降后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8.
王荣国  李凯强  章志坚  王强 《浙江医学》2016,38(12):925-927
目的观察山竹提取物(GME)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型四氮唑盐法(MTS)检测GME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ME对SGC-7901细胞凋亡和诱导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GME对BGC-7901细胞的PTEN、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GME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5),与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相比抑制率也较高(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为:7.89滋g/ml。经5、7.5滋g/ml的GME处理24h后,可有效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P<0.05),ROS水平的累积;GME相同方式处理后,SGC-7901细胞中PTEN和Bax的蛋白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GME能够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够诱导SGC-7901细胞ROS水平的累积,并通过影响PTEN、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蜂毒多肽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浓度为0.1、1.0、10.0、100.0μg/ml的蜂毒多肽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膀胱癌T24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的培养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蜂毒多肽对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表达及对该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蜂毒多肽能够在体外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活性;抑制PC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各浓度组PCNA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干扰细胞周期,各浓度组G0/G1期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S期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浓度10.0μg/ml和100.0μg/ml组G2/M期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蜂毒多肽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CNA的表达抑制及细胞周期受到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王萍 《浙江医学》2018,40(19):2151-2154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kinaseB(PI3K/Akt)通路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热休克蛋白A12B(HSPA12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新生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为3组:con组(空白对照)、LPS组(1滋g·ml-1LPS刺激4h)、LPS+LY组(20滋mol·L-1LY294002预处理1h+1滋g·ml-1LPS刺激4h)。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3组细胞HSPA12B、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HSPA12B免疫荧光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p-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而与LPS组比较,LPS+LY组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LPS组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荧光强度强于con组,而LPS+LY组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荧光强度较LPS组减弱。结论LPS或是通过PI3K/Akt通路介导调节星形胶质细胞HSPA12B的表达,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