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81例84只眼,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如果认为荧光素渗漏点分布的部位,对其治疗,病程和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渗漏点越接近黄斑中心,视力障碍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李东胜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7):76-77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46例(4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对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36例38眼占总眼数的76.17%)、神经上皮层并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8眼占总眼数的16.67%)、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2例2眼占总眼数的4.17%)3种表现。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的OCT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频域OCT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分析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视网膜形态特征。方法应用频域OCT对30例(60眼)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检测,比较患侧跟组与对侧眼组黄斑区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全层厚度和视网膜素色上皮特征。结果OCT示30例患者中患侧眼光感受器细胞全层厚度均匀一致12眼,对侧眼20例;患侧眼光感受器细胞全层厚度均匀一致伴内外节异常18眼(60.0%),对侧眼10眼(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患侧眼有24眼(80.0%)出现视网膜素色上皮(RPE)异常,对侧眼8眼(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频域OCT示单眼发病急性CSC患者部分对侧眼存在光感受器细胞层和RPE异常。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的渗漏点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分析了 6 1例 ( 6 7只眼 )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 ,结果表明 :主要影响视力的因素是渗漏点的部位、数目及渗液量。 相似文献
7.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易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常单眼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病后外眼无任何异常表现,只是自觉视物昏蒙不清,如隔纱状,或眼前有灰黄色暗影,视物变形,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 的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主运化水湿,黄斑位于眼底之中心,中央属土,故黄斑区应属于脾。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聚而生痰化热,上攻于目,引起黄斑水肿与渗出。此外,经络不通,枢机不转,造成气滞血瘀,血不利则化为水,亦可出现黄斑水肿与 相似文献
8.
吴静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1):700-701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一种常见病,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作者对1999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中浆58例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汽车驾驶员39例,考虑中浆的发病与用眼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免疫力下降、湿热内阻有关.我们采用中医中药与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1866年首先由Von Graefe报道,病因不明,系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屏障功能受损,浆液从脉络膜血管层通过受损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下,形成后极部视网膜的盘状脱离,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或单眼视力减退,好发于25岁~40岁的健康男性, 相似文献
10.
1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CSC)为常见的眼底疾患 ,病因不明 ,其特征为后极部视网膜感觉神经层和色素上皮层间浆液性脱离 ,通常累及黄斑区。本文探讨氩激光治疗CSC的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CSC患者全部是门诊病人。 6 7眼随机分 2组 ,视网膜光凝组 35眼 ,男 33眼 ,女 2眼 ,年龄 17~ 4 2岁 ,平均 32岁。非视网膜光凝组 32眼 ,男 31眼 ,女 1眼 ,年龄 19~4 1岁 ,平均 31岁。两组初诊视力 ,荧光素渗漏点数目部位、眼别、年龄和性别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1 2 方法 (1)病史询问。 (2 )眼部检查包括裸眼视力 ,最佳矫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单眼首次发病的CSC患者65例,急性期(即出现主观症状4~8周内)与恢复期分别行OCT检查。结果急性期OCT图像特征为累及黄斑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拱形隆起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浆液性弱反射暗区,主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同时脱离、色素上皮脱离三种不同形式。恢复期末次OCT表现为神经上皮层下液体完全吸收,部分患者黄斑中心凹厚度变薄。15例定期追踪观察的OCT均可动态地观察到液体的吸收和测量到神经上皮层脱离高度的减少。结论OCT能显示CSC患者的病变直观的图像并能进行定量的追踪观察,对随访病情的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易复发,病程迁延,对视力影响显著。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吲哚青绿脉络膜造影(IGGA)、眼电生理等先进的检查手段的应用,对CSC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医谓视瞻昏渺,多认为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药及针灸治疗可调和阴阳,气血调和,机体功能恢复,通络开窍,进而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状况,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脑部血液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男性的黄斑部疾病。随着相关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本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将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866年von Graefe首先提出"中浆"[1],当时称之为复发性中心性视网膜炎.1967年Gass对该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经典描述,并将该病称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2].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易复发,多次反复后可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在临床上治疗方法 多样,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一.现将近年来对中浆的治疗概况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322例的眼底荧光造影,结果发现有108例为正常眼底荧光表现,164人符合中浆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相当于中医眼科学的视瞻昏渺范畴,其症状描写为患眼外观端好,视物昏蒙,有如遮隔轻纱薄雾,或是眼前黑花飞舞,或有闪光幻觉,或见眼前中央有一团灰色或黄褐色阴影,视物变形,如视大为小,视直为曲等。其病因病机主要由湿热痰浊内蕴,上犯清窍;情志不舒,气滞血瘀,玄府不利;肝肾不足,精血亏耗,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目失所养,神光衰微而致。其辨证分为浊邪上犯、气滞血瘀、肝肾不足及心脾两虚四个证型。 相似文献
19.
刘克朗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9,13(3):388-388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中浆病有无疗效。方法:应用高压氧治疗中浆病70例78只眼,每日一次,每次吸氧1小时。结果:有效率达91.4%。结论:给中浆病患者早期给氧,视力迅速提高,黄斑区病变较快消退,对维护视网膜特别是黄斑区的功能尤为有益,有助于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病)是后极部视网膜局限性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和/或色素上皮脱离,此病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得到确诊.现将1989年~1992年在我院门诊诊断为中浆病的139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