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衡阳市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收集资料,对2002-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平均发生率为2.048‰,经卡方检验,有上升趋势(P〈0.01)。男性发生率为2.175‰,女性发生率为1.89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城镇发生率为2.404‰,农村发生率为1.89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个季节发生率分别为2.410‰、1.446‰、1.606‰、2.881‰,四个季节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孕妇〈20岁、20~25岁、25~30岁、30~35岁和≥35岁组发生率分别为6.093‰、1.585‰、1.491‰、2.147‰、7.635‰,孕妇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肢体畸形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城镇发生率高于农村;冬春季发生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肢体畸形的高发年龄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制订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和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盐田区1998~2007年在所有助产医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儿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年内共监测11061例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14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66‰,出生缺陷儿存活占67.14%;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外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马蹄内翻足、多指(并指)趾、生殖器畸形;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性别和各期间段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常住发生率为9.59‰,流动发生率为15.39‰,流动明显高于常住(χ2=7.415,P〈0.01);产妇≥35岁年龄组明显高于35岁以下组(χ2=10.888,P〈0.005)。结论加强三级预防,广泛宣传教育,优生优育,尤其对35岁以上孕妇及流动人口采取孕前(婚前)、孕期保健及产前诊断等对策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及种类,为今后预防工作及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提供依据。方法从产妇所处的区域,围产儿性别,产妇年龄,缺陷的类型、顺位进行分析。结果3827例围产儿中发生缺陷87例,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22.73‰,农村(P〈0.05)高于城市,发生缺陷胎儿性别男性与女性无区别(P〉0.05);产妇年龄在20-24岁这一年龄段的缺陷儿发生率较其他高。居首位的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其次为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多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产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性别、围产儿体重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率2.20‰~5.25‰,平均3.66‰,保持在平稳低水平,围产儿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先天畸形50例(25.78%),脐带、胎盘因素37例(19.07%),原因不明25例(12.89%),孕妇年龄最大46岁,≥35岁27例,≤20岁3例,不同年龄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4.19);未进行产检的15例,产检次数1~4次76例,≥5次103例,不同产检次数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694.53);>40周分娩18例,37~40周分娩77例,<36周分娩99例(其中<32周分娩59例),不同孕周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371.89);围产儿体重≥2 500g 75例,<2 500g 119例,不同围产儿体重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034.22),围产儿死亡与孕妇年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体重有关。结论:高邮市围产儿死亡率较低,仍需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鼓励适龄生育,重视高龄孕妇孕期管理;规范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新生儿专案管理和分级诊疗管理;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和产科超声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产儿科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合作意识;预防妊娠并发症和早产,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出生缺陷患儿父母生育年龄与常见缺陷疾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2013年浦东新区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包括患儿出生时间、出生缺陷病种、父亲年龄、母亲年龄等。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将出生缺陷病种划分为: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00~Q07)、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10~Q18)、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Q20~Q28)、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Q30~Q34)、唇裂和腭裂(Q35~Q37)、消化系统的其他先天性畸形(Q38~Q45)、生殖器官先天性畸形(Q50~Q56)、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Q60~Q64)、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Q65~Q79)、其他先天性畸形(Q80~Q89)和染色体异常,不可归类在他处者(Q90~Q99)11类出生缺陷,统计各年度出生缺陷患儿数量;根据《中国人群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将母亲年龄划分为15~19、20~24、25~29、30~34、35~39、40~44岁6个年龄组,将父亲年龄划分为15~19、20~24、25~29、30~34、35~39、40~44、45~49岁7个年龄组,按出生缺陷种类分别统计各年龄段父、母亲人数。结果 2011年,浦东新区出生缺陷患儿332例,出生总数38 729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0.86%;2012年出生缺陷患儿547例,出生总数45 107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1%;2013年出生缺陷患儿326例,出生总数29 418人,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11%。2011—2013年,出生缺陷类型发生顺位居前三位的是肌肉骨骼系统先天性畸形和变形,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在出生缺陷疾病中,发生顺位居首位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其次是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患儿父亲、母亲年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天性心脏病在30~34岁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在25~29岁构成比均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 父母生育年龄与出生缺陷类型关系密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父母年龄较高,为30~34岁,多指(趾)和外耳其他畸形患儿父母年龄多处于25~29岁;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生育父母制定更为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6.
背景 出生缺陷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山西省作为出生缺陷的高发地区,其出生缺陷发生率严重影响出生人口质量。目的 了解山西省2012-2017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山西省2012-2017年覆盖11个地市37所监测机构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监测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人群分布、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顺位、出生缺陷儿的诊断和转归。结果 2012-2017年,共监测围生儿455 374例,出生缺陷儿6 316例(1.39%),围生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38.70/万。不同年份间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97.68,P<0.001)。男性围生儿(149.56/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124.65/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6,P<0.001);城镇围生儿(142.58/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134.84/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6,P <0.001)。不同年龄组产妇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存在差异(χ2=41.12,P <0.001),>35岁年龄组产妇(172.65/万)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20~、25~、30~岁产妇(χ2值分别为24.32、39.14、28.02,P <0.001)。前5位主要出生缺陷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37.31/万)、多指(趾)(19.39/万)、总唇裂(14.05/万)、神经管畸形(7.71/万)及外耳其他畸形(7.01/万)。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由2012年的13.23/万上升至2017年的58.27/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54,P<0.001)。结论 2012-2017年山西省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居于首位。需加强三级预防措施,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2006年珠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翀  戚小兵 《医学与社会》2007,20(10):16-17,35
目的了解珠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现状,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根据珠海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全市35家医疗机构围产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X2=15.64,P<0.001),城市高于农村(X2=6.39,P=0.01),年龄<20岁的孕妇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人群,妇女最佳受孕年龄是20∽25岁。珠海市发生率最高的前5种疾病排序依次是:骨关节畸形、先心病、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唇腭裂、外耳畸形。结论珠海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孕前期及孕妇早期口服小剂量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加强孕期保健,提高环保意识,这些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安徽省1986年10月1日~1987年9月30日期间我省29所医院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43771名围产儿中,出生缺陷467例,发生率10.67‰;围产儿死亡1600例,死亡率36.55‰。两组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81种畸形前五位依次为脑积水、无脑儿、唇腭裂、多指(趾)与足内(外)翻。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16.35‰)高于城市(7.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皖北地区神经管畸形居首位;皖南、皖中则以肢体畸形多见。木文初步探讨了出生缺陷与父母血缘、母亲文化程度低、年龄<20或>35岁、多孕次、产次、双胎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衡阳市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发病率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先天性唇腭裂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以医院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对2002~2009年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畸形平均发病率为15.19/万,男性发病率为17.51/万,女性发病率为9.75/万,男女之比为1.79∶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城镇发病率为9.05/万,农村发病率为17.89/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春夏秋冬四季度发病率依次为25.32/万、9.24/万、9.63/万、19.32/万,四季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31);孕妇各年龄组(<20岁,20~25岁,25~30岁,30 ~ 35岁,≥35岁)发病率分别为41.43/万、15.22/万、12.96/万、14.94/万、和48.58/万,孕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000). 结论 8年来衡阳市围生儿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的先天性唇腭裂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冬春季节发病率高于夏秋季;孕妇年龄< 20岁和≥35岁是先天性唇腭裂畸形的高发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7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出生缺陷的发生及构成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孕产妇管理,提高孕期保健水平,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并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卫生院在2000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出生的1360例围产儿中的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年间,我镇共出生围产儿1360例,出生缺陷儿1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24‰ 。在19例出生缺陷儿中,男性构成比为5.70‰,女性构成比为22.80‰,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生缺陷按系统分布依次为:内部畸形、颌面五官、染色体病、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出生缺陷按种类分布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多指(趾)、腹裂、21-三体,先天性幽门狭窄,脑积水。结论本地区出生缺陷女性比男性高,且以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指(趾)四肢畸形的发生率为最高。因此,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严重畸形儿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缺陷的有效途径;要对围孕期妇女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指导,为孕妇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我院的辅助科室相关人员进行出生缺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加彩超等仪器设备,从而提高对畸形的警惕性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宽甸县2012~2015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宽甸县发生出生缺陷的围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妊娠满28周的所有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出生7 d内死亡者、引产者.收集围产儿季报表、出生缺陷儿登记卡及监测医院上报信息等相关资料,分类统计各种出生缺陷构成比,并分析出生缺陷与孕母年龄之间的联系.结果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宽甸县共检出119例出生缺陷患儿,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3例(19.33%);手指畸形22例(18.49%);外耳畸形16例(13.45%);唇腭裂7例(5.88%);唐氏综合征5例(4.20%);脑积水3例(2.52%);高苯丙氨酸血症2例(1.68%);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1.68%);其它共39例.在出生缺陷中,先天性心脏病构成比最高(19.33%),手指畸形(18.49%)次之,两者均显著高于外耳畸形、唇腭裂、唐氏综合症、脑积水、高苯丙氨酸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耳畸形(13.45%)第三.出生缺陷与孕母年龄情况分析:≥36岁年龄段孕母百分比显著高于<20岁、20~30岁、30~35岁年龄段;30~35岁孕母百分比显著高于<20岁、20~30岁年龄段;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手指急性等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应进一步优化围产保健工作,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东莞市出生缺陷的发展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4年东莞市住院分娩的1 395 155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11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8.54‰,总体呈上升趋势。②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以下特征:a高龄孕母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 <0.01);b双胎或多胎妊娠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P <0.01);c东莞市户籍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非东莞市户籍(P <0.01);d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P <0.01),不同片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出生缺陷类型前5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腭裂、神经管畸形、马蹄内翻足。④民营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公立医院(P <0.01)。结论  东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生缺陷类型前3位与全国相同;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孕母年龄、户籍、怀孕胎数、围产儿性别、出生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加大民营医院出生缺陷监测质控水平。东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关颖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63-164
目的:通过对本辖区出生缺陷发生原因及出生缺陷监测现状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对丹东市振兴区2004~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进行分析。结果: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71.88/万,5年来出生缺陷发生有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占出生缺陷首位,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2.62/万,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63.16/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5); 男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2.45/万,女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26/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64.56/万,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为336.79/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 出生缺陷儿的死亡率为205.13‰,非出生缺陷儿的死亡率为5.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P〈0.05)。180例出生缺陷中产前确诊51例,占28.33%,孕28周前确诊27例,占15%,产后确诊129例,占71.67%。结论:近年来出生缺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孕母年龄≥35岁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出生缺陷儿死亡率高于非出生缺陷儿,产前确诊率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6-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发生情况,为减少围产儿死亡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孕满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观察围产儿死亡发生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15年重庆市医院监测围产儿死亡11 039例,死亡率平均为9.07‰,年度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6.687,P<0.01).男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8.96‰,而女性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20‰;<20岁产妇组、20岁~<35岁产妇组、≥35岁产妇组平均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4.17‰、7.96‰、16.25‰.2015年重庆市围产儿死亡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出生缺陷(29.78%)、孕母合并症(8.27%)、脐带因素(6.48%)、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4.39%)、胎盘因素(3.80%).结论 重庆市迫切需要加强出生缺陷3级预防、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强化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从而达到减少围产儿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945所医院过期妊娠1062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10月至1987年9月中国945所医院过期妊娠106272例,平均发生率为85.48‰,吉林省和山东省最高,分别为127.36‰、120.92‰,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最低,分别为53.98‰、61.38‰。过期妊娠围产儿死亡率为27.90‰,足月妊娠围产儿死亡率为16.29‰。过期妊娠围产儿中的巨大儿发生率为89.50‰,为足月妊娠围产儿的2倍。过期妊娠以20~34岁的孕妇多见,主要分布在孕42周。围产儿畸形率为154.13/万,其中低体重围产儿的畸形率为巨大儿的3倍。  相似文献   

16.
王洵  宋燕燕 《广州医药》1998,29(4):14-15
先天性畸形是围产儿四大死亡的原因之一[1]。据资料统计,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一般为13‰~20‰,其中围产死亡率高达15%左右。因此,对其发生原因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围产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5年1月~1997年12月间,共住院分娩10,724例,围产儿死亡151例,其中新生儿死亡53例,死胎88例,死产10例。尸检127例,经尸检证实有先天畸形55例,畸形检出率为43.3%。1.1本组畸形围产儿情况:男27例,女28例。胎龄28周一18例,32周一19例,37周一13例,40周一4例,242周互例。体…  相似文献   

17.
马秀莲  蒙健堂  黄玲  罗谦 《广西医学》2012,34(8):1085-1086
目的 了解广西隆安县出生缺陷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0年广西隆安县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出生缺陷儿共185例,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0.56‰、12.54‰、11.65‰,3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缺陷类型前5位是多指(趾)、胎儿水肿综合征、唇裂并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各年龄组孕妇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婚检率、规范产前检查对减少出生缺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淄博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 2011年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84‰,产妇年龄〈20岁和〉35岁出生缺陷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需重点防范;出生缺陷发生无性别和城乡差异;前五种围产儿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先天性脑积水、尿道下裂,占总出生缺陷发生的44.6%。结论针对出生缺陷重点探索致畸因素,要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孕前保健工作;不断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水平;逐步建立出生缺陷儿跟踪治疗网络;加强对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数据质量控制工作,以逐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存活出生缺陷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杨丽萍  汪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1-12,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内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完善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对红塔区医疗保健机构2007-2011年出生的1715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比对。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56‰,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大于城市;男婴高于女婴,检出率分别为11.46‰和7.55‰;高发出生缺陷依次为耳廓畸形、多/并指(趾)、总唇裂、马蹄内翻足、复合畸形;年龄≥35岁是产妇高发年龄段。结论提倡婚前检查,加强孕期保健、优生优育宣传指导,普及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产前诊断,最大限度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围产儿死亡(包括尸检)资料有力地证实了先天性畸形已成为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围产期保健的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们对1978年1月1日至1983年6月30日经我院住院分娩证实的先天性畸形儿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因、产前诊断及预防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一、住院分娩畸形儿发生情况五年半中住院分娩畸形儿发生率为19.9‰(表1)。历年畸形儿发生数为21~62例,畸形儿发生率为14.4~22.8‰(表2)。各系统畸形所占的比重:神经系统畸形占68.27%;心血管系统畸形占0.96%;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