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组临床常见的原发或继发性肾功能受损,是对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ARI或acute kidney dysfunction,AKD)或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替代和扩展。2003年6月RIFLE标准被作为工作组文件在ADQI(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急性透析质量倡仪)网站公布;2004年5月正式在线公布,2004年8月被出版。该诊断标准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量将急性肾损伤按轻重不同分为五级:肾功能不全的危险(Risk of renal dysfunction)、肾损伤(Injury to the kidney)、肾功能衰竭(Failure of kidney function)、肾功能丧失(Loss of kidney functin)、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     
一、急性肾损伤,定义看“步枪”(RIFLE)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指急性(48h内)肾功能下降,临床主要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或尿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赵建辉  何红权 《浙江医学》2013,(23):2136-2139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tire,ARF)的概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论证。急性、相对轻度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尿量与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常提示临床预后不良。因此,国际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学会、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及急诊医学专业组成的专家组于2005年将ARF更名为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  相似文献   

4.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以往称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排泄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尿素氮(BNU)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可伴有少尿(〈400mL/d或17ml/h)或无尿(〈100ml/24h),可发生于既往无肾脏病者,  相似文献   

5.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的常见疾病,死亡率高。目前,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发布的最新AKI临床实践指南仍以血肌酐值及尿量作为AKI的诊断标准,对AKI的早期发现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一些AKI生物标志物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验证,如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白介素-18、肾损伤分子-1、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和组织抑制金属蛋白酶-2、MicroRNA(miRNA)等,但因ICU中AKI患者存在更复杂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改变,这些生物标志物在ICU中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ICU患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48 h内血清肌酐(serum ereatinine,Scr)增加26.4umol/L(0.3 mg/dL)或≥50%(达到基线值的1.5倍);或者尿量<0.5 mL·kg-1·h-1持续6 h以上。脓毒症是引起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国外研究显示脓毒症患者AKI的发生率高达47.5%。此外,近年来发现部分AKI患者即使存活下来,仍可遗留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17年急性疾病质量倡议(ADQI)定义下急性肾脏病(AK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日~2022年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转归分为急性肾脏病组111例和非急性肾脏病组5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差异,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KI患者进展为AKD的危险因素。结果 血红蛋白下降(OR=0.721,95%CI 0.546-0.952,P=0.021)、蛋白尿(OR=3.445,95%CI 1.539-7.716,P=0.003)及血尿酸升高(OR=1.785,95%CI 1.108-2.875,P=0.017)是AKI患者进展为A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红蛋白下降、蛋白尿、血尿酸升高是AKI患者进展为AKD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改善AKI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以肾脏排泄功能急剧下降,氮的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以及其他临床无法检测的代谢废物积聚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他常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包括:尿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血钾升高以及磷酸盐浓度增高~([1])。近十余年来,基于偱证医学证据的新型AKI定义,如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cute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肾功能短期内急剧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和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对于AKI及预防AKI发展为CKD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因此进一步探讨AKI向CKD进展的机制,从而发现早期干预靶点变得尤为重要。在面临各种生物压力时,例如缺血、缺氧或药物毒性等,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RTECs)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细胞,同时,RTECs也是驱动急性到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关键细胞。本文概述在AKI及AKI向CKD转化的过程中RTECs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AKI的发生与患者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目前AKI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血清肌酐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