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丽梅  李志明  刘新  陈萍  徐龙 《广东医学》2021,42(4):472-475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135b(miR-135b)、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与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受试者血清miR-135b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3水平,观察两组受试者血清miR-135b、ANGPTL3水平与血脂指标变化,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清miR-135b、ANGPTL3水平变化,两者水平与患者血脂指标相关性及与Gensini积分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iR-135b、ANGPTL3、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危组、中危组患者血清miR-135b、ANGPTL3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重危组高于中危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miR-135b与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血清ANGPTL3水平与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5);血清miR-135b表达与ANGPTL3、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ANGPTL3表达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miR-135b、ANGPTL3水平升高,两者呈正相关,并与血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勇  银剑斌  陶林  唐泉 《安徽医学》2013,34(7):969-971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Gensini积分的增加,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LDL-C、ISI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HDL-C、ISI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独立相关性,LDL-C、HDL-C、ISI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有独立相关性。结论血脂代谢异常程度和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作为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手段。LDL-C、HDL-C及ISI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3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心病组(162例)和非冠心病组(76例)。冠心病组又根据LDL-C水平分为2个亚组:A组(LDL-C≤2.4mmol·L-1,98例)和B组(LDLC>2.4mmol·L-1,64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组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HbA1c水平。对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冠心病组TC、TG、HDL-C、LDL-C、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的相关性,分析A、B 2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G、LDL-C和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TC、TG水平与Gensini得分无相关性(r=0.079、0.101,均P>0.05),HDL-C水平与Gensini得分呈负相关(r=-0.168,P<0.05),LDL-C、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均呈正相关(r=0.692、0.689,均P<0.01)。A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无相关性(r=0.195,P>0.05),B组HbA1c水平与Gensini得分呈正相关(r=0.381,P<0.01)。结论 LDL-C、HbA1c水平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DL-C、HbA1c同时升高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等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在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患者21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n=114)和非冠心病组(n=104),对冠心病组患者进行病变血管Gensin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B、C三组。测定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尿酸(UA)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然后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数值。把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及A、B、C三组间的TG、TC、HDL-C、LDL-C、UA、HCY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患者TC、LDL-C、UA、HCY和non-HDL-C水平较非冠心病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TC、LDL-C、UA、HCY和non-HDL-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C、non-HDL-C、LDL-C、UA、HCY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475、0.546、0.584、0.485、0.542,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on-HDL-C、UA、HCY与Gensini评分具有独立相关性(P=0.010、0.000、0.000)。结论 non-HDL-C、UA、HCY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谱部分指标及比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间12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冠脉造影(CAG)及空腹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检测,根据CAG检测结果进行Gensini(GS)评分,并分为高分组(n=38)、中分组(n=45)、低分组(n=42)。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TG、TC、HDL-C、LDL-C、VLDL-C、TC/TG、TG/HDL-C、TG/LDL-C、LDL-C/HDL-C),分析血脂指标、血脂比值与GS评分的相关性;以GS评分为因变量,血脂指标及血脂比值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经多因素校正后与GS评分仍存在相关性的指标。结果: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TC、LDL-C均依次升高(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G、HDL-C、V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中分组...  相似文献   

6.
张玉红  郭敏 《西部医学》2011,23(3):442-444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46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240例,平均年龄(59.37±7.62)岁;对照组223例,平均年龄(58.95±8.52)岁。在冠心病组中,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按Gensini总积分分为1组5~10分,2组11~20分,3组21~34分,4组35~64分,5组65~168分。将TC、TG、LDL-C、HDL-C、LDL-C/HDL-C、TG/HDL-C做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在冠脉病变不同程度组间的差异。结果各项研究指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HDL-C在冠心病组明显降低外,其余研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升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加(P〈0.05);Gensini总积分随着LDL-C、LDL-C/HDL-C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增加,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首诊胸痛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因首次胸痛(发现胸痛时间≤3个月)住院患者2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86例)和冠心病组(210例),同时冠心病组按狭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82例)、双支(68例)和三支(60例)3个亚组,比较各组血脂差异,并分析ApoB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亚组血脂水平比较,随着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血清TC、L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s-LDL)、ApoB及ApoA1/ApoB的水平逐渐升高(P <0.01)。在未服用降脂药的首诊胸痛患者中,LDL-C和ApoB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r/P=0.236/0.011、0.275/0.009);而ApoB及LDL-C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P=0.315/0.007、0.224/0.012)。当采用Gensini评分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时,ApoB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r=0.778,P=0.016)大于LDL-C(r=0.681,P=0.021)。结论 ApoB、LDL-C均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正相关,而且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较LDL-C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3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51例,冠心病组83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22例,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C、载脂蛋白B(ApoB)、TC/HDL-C、LDL-C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C/HDL-C、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异常的血脂代谢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C/HDL-C、T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TC、TG、LDL-C、HDL-C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TC、TG、LDL-C、HDL-C的关系。结果:1TC、TG、各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组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或P<0.01)。2TC各病变组间逐渐升高;3TG1支病变组与3支病变组有差异;LDL-C3支病变组与1、2支病变组有差异;HDL-C1支病变组与2、3支病变组有差异(P<0.01)。4TG不同狭窄程度组均有差异;LDL-C轻度狭窄与重度及闭塞组有差异,中度狭窄组与闭塞组有差异;HDL-C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间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TG、TC、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减低。血脂异常可使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因此,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Graves病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Graves病和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5~2000年53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为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Graves病37例(69.8%),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16例(30.2%).Graves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的复发率高达81.2%(13/16),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和血清中TGAb、TPOAb滴度高于单纯Graves病者.术后1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高达56%.结论对临床已确诊为Graves病而TGAb、TPOAb滴度较高者,要注意是否与桥本甲状腺炎同时合并存在.在选择外科手术时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5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资料。结果4例发生低心排综合征,其中死亡1例。生存病例随访6—90个月。无心绞痛发作,无出血或血栓事件。结论心脏瓣膜替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有效。良好的瓣膜病变矫治、心肌再血管化和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63例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不同类型川崎病患儿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合并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63例KD患儿中,典型KD 41例,不完全KD 22例,合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L)19例,其中典型KD为34.15%(14/41),不完全KD为22.73%(5/22),两组患者CAL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典型KD的球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皮疹、手足硬肿显著高于不完全K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WBC、中性比例、HGB、PLT、CRP、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合实验室指标,对该病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儿童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remains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COPD with CAD,e...  相似文献   

15.
苏丕雄  胡旭  刘岩  顾松  颜钧  张希涛 《北京医学》2004,26(5):333-335
目的探讨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时机及外科处理特点.方法选择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及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28例,其中严重主动脉瓣病变[严重狭窄或(和)严重关闭不全]合并不同程度冠心病24例,中度主动脉瓣病变[中度狭窄或(和)中度关闭不全]合并严重冠心病4例.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置换生物瓣25枚,双叶机械瓣3枚,平均搭桥2.3±1.2支,术中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4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者3例,开胸止血者1例,延迟关胸者1例.术后瓣周漏保守治疗1例,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5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无缺血表现.术后病理诊断所有主动脉瓣均为退行性改变.结论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有特殊的病理改变及手术处理方法,掌握好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机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从177例肺心病患者中检出合并冠心病37例,对其心电图诊断指标探讨,发现ST-T的形态,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心电轴左偏的程度,PV1终末电势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都有不同的改变,说明心电图在本病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最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踝臂指数评价冠心病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测量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 ABI)评价我国住院冠心病(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 CA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发病情况.方法对入院的163例CAD患者进行踝臂指数测定,并进行资料收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163例CAD患者中发现70例合并外周动脉病(平均ABI 0.63).与非PAD组相比,PAD组患者与年龄 (P=0.000),糖尿病史(P=0.000) 有统计学意义,而与吸烟史(P=0.731), 高血压病史(P=0.187)和血脂异常(P=0.614)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测量ABI确诊PAD简便易行;CAD患者易合并PAD,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患者合并PAD尤为常见;CAD合并PAD多见于高龄和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ARVD)是一种衰老性疾病,虽然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但它是弥漫性血管疾病的一种表现,许多ARVD患出现肾外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ARVD是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常见原因,也是老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接受透析程序治疗的最常见肾病诊断之一。在这些患中,肾损害的原因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ARVD患死亡率高,尤其是那些有肾功能衰竭。本综述了相关的肾外血管疾病与ARVD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ARVD患肾功能和死亡率的影响,同时也回顾了最新的ARVD患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发病机制的有关证据。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86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学会  谢雪云 《西部医学》2009,21(10):1692-1692,1695
目的总结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86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采用相同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病因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心、肺功能恢复正常20例,显效5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针对病因与并发症要取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措施进行处理,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