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子痫前期(PE)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抽搐、昏迷,是临床上导致孕产妇死亡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发病率约5%~12%[1]。其病理改变涉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目前病因未明,病因学说有:胎盘浅着床、炎症免疫过激、血管内皮损伤和遗传易感等。发病起源于胎盘病理改变,导致全身血管内皮损伤,引起全身小血管痉挛,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目前一致认为,胎盘病理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本病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董琳娜  来丹 《浙江医学》2020,42(5):430-433
目的探讨孕期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血清学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进行体检并建档的孕妇根据孕期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分为正常组和子痫前期组。比较两组孕妇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和平均血小板体积等血清学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1000例孕妇,其中38例在研究过程中失联,其余孕妇中46例诊断为子痫前期,发病率为4.78%(46/962)。子痫前期组有子痫前期家族史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平均血小板体积、甘油三酯(TG)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正常组,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TG和hs-CRP是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OR=1.567、3.039和5.466,均P<0.01),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是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保护因素(OR=0.000和0.764,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维生素A、维生素E、平均血小板体积、TG、hs-CRP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最佳截点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78、0.713、0.728、0.674和0.714,其中维生素A的AUC高于其他指标(P<0.05),此时最佳截点为≤0.47,灵敏度为0.845、特异度为0.595。结论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TG和hs-CRP可有效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子痫前期是妊娠特有和常见的并发症,占孕妇死亡率的15%,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1]。子痫前期被认为是由于浅植入胎盘引起缺氧,导致了胎盘介导的以炎症介质分泌上调为特征的免疫反应,通常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一般情况下,在妊娠期间胎儿的免疫保护是允许免疫系统的改变的,但免疫系统通过异常高表达促炎性细胞因子或低表达免疫抑制而导致过度反应,从而对怀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4+封三
目的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肽素(CPT)、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联合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在预测子痫前期(PE)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且入院诊断为PE的136例孕妇作为子痫前期组,同期选取164例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四项指标(PLGF、CPT、sFlt-1、PI)水平,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平行试验和序列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似然比(阴、阳性似然比)及诊断指数为参数,多指标评价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结果子痫前期组PLGF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sFlt-1、CPT、P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ROC曲线分析,四项指标AUC在0.701~0.879;7种模式(PI+PLGF、PI+sFlt-1、PI+CPT、PLGF+sFlt-1+CPT、PI+PLGF+s Flt-1、PI+PLGF+CPT、PI+PLGF+sFlt-1+CPT)组合的平行试验只有PLGF+sFlt-1+CPT的阴性似然比0.1,7种模式组合的序列试验只有PI+PLGF+sFlt-1+CPT的阳性似然比10。结论四项指标单一预测PE有一定局限性;6种联合模式组合的平行试验可作为PE筛查和排除指标,其中PI+PLGF的组合为最佳指标;7种组合序列试验只有PI+PLGF+sFlt-1+CPT可作为PE预测确诊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朝曦 《医学综述》2011,17(24):3726-3729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众多学者致力于子痫前期预测的研究,以期早期预测、早期干预,降低母婴的患病率及病死率。目前的研究表明,孕妇全身血管内皮损伤是子痫前期发病的中心环节。现就近年来针对子痫前期血管内皮损伤与相关物理检查预测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子痫前期预测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曦  苏放明 《现代医学》2012,40(1):118-121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研究表明,胎盘滋养层细胞功能障碍及母体血管内皮损伤是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学中心环节.子痫前期发病前作出早期预测从而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对子痫前期从平均动脉压测定、24 h动态血压检测、胎儿动脉检测、高分辨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子宫动脉多普勒检测、妊高症检测系统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孕中期血清sFlt-1、PLGF联合高危因素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子痫前期病情程度不同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以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子痫前期相关危险因素,比较两组血清sFlt-1、PLGF水平,不同病情程度子痫...  相似文献   

8.
子痫前期的预测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痫前期为妊娠期特发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发病多出现在妊娠20周以后,胎盘浅着床和血管内皮受损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表现,目前对该病的临床处理尚处在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阶段.因此建立一套可靠的预测方法对存在初产、多胎、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筛查,从中筛选出子痫前期高危孕妇,并对其实施一定的干预防治措施,是改善本病预后、降低发病率的关键环节.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开展的子痫前期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预测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发生的风险模型。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6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和儋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216例,根据是否发生子痫前期将其分为正常组(170例)、子痫前期组(46例),根据子痫前期发生时间将子痫前期组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21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25例)。比较正常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不同妊娠时期血清sFlt-1/PlGF;比较正常组、子痫前期组临床资料及sFlt-1/PlGF;采用逐步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构建双胎妊娠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指数方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正常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2~14周、20~24周、28~32周血清sFlt-1/PlGF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血清sFlt-1/PlGF有差异(F=385.642,P=0.000);(2)3组孕妇血清sFlt-1/PlGF有差异(F...  相似文献   

10.
邓莉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01-102
目的总结轻度子痫前期发生子痫的原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7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诱发子痫原因进行分析统计,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发生子痫的原因有血压波动、监测疏忽、精神紧张、产后疲乏、血栓形成。结论严密监测产妇血压变化,观察期不适症状,提高分娩技术,缩短产程,必要时给予硫酸镁预防子痫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彦超 《当代医学》2021,27(7):36-38
目的 探讨血清学联合超声参数预测子痫前期(P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PE高危因素产妇200例设为PE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选取同期PE高危因素产妇里通过随访妊娠结局确定血压正常的产妇200例设为血压正常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予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也是妊娠期最常见并发症,是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国外报道为3.6%,国内报道占子痫前期总数13.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联合胎盘三维能量多普勒指数(3D-PDI)对子痫前期(P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就诊且有PE高危因素的孕妇120例,随访至分娩后1周。于孕14~20周常规产检时检测血清PLGF和sFlt-1水平,并计算PLGF/sFlt-1比值,同时超声检测胎盘3D-PDI,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根据孕20周后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55例)和对照组(65例),根据病情轻重将PE组进一步分为非重度PE组(35例)和重度PE组(20例)。比较各组PLGF/sFlt-1及3D-PDI,并分析PLGF、sFlt-1与3D-PD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或联合预测PE的价值。结果 2组孕妇年龄、检测孕周、妊娠高血压史及生育史等均无差异(P> 0.05)。PE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尿蛋白水平、早产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入住率及孕前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  相似文献   

14.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的多系统进展性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前研究发现该病始于子宫-胎盘供需不匹配,继而引起胎盘应激因子释放、血管/抗血管因子失衡,最终导致母体系统性内皮损伤、全身炎症反应。目前治疗子痫前期的手段有限,因此对其的预测、预防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子痫前期预测、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肯定了基于胎盘源性血管生成因子(PlGF)的多变量模型筛查和阿司匹林、补钙、运动、提前终止妊娠等四种手段在预防子痫前期方面的作用,其他新的预防手段效果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顾玉婵  贾丽华 《安徽医学》2024,45(3):317-321
目的 分析血清STOX1、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血栓调节蛋白(TM)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并发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43例EOSP患者并于同期招募320例健康孕妇,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TOX1、sFlt-1、TM水平;探讨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风险因子;根据是否并发胎盘早剥,将疾病组分为并发组(n=67)和未并发组(n=276),分析初诊时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及3者联合对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组初诊时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9.53%,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组胎盘早剥发生者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P<0.05);分娩史、初诊时血清STOX1水平、初诊时血清sFlt-1、初诊时血清TM水平、羊水过少、低妊娠增长体质量、贫血、脐带过短均是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OR=3.022、5.936、6.373、7.352、3.995、3.174、3.370、2.121,P<0.05);血清STOX1、sFlt-1、TM水平联合预测疾病组并发胎盘早剥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03%和0.965(95%CI:0.940~0.982),均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EOSP患者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升高,血清STOX1、sFlt-1、TM水平及分娩史、羊水过少、低妊娠增长体质量、贫血、脐带过短均是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且血清STOX1、sFlt-1、TM水平联合预测EOSP并发胎盘早剥的效能高于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联合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60例(子痫前期组)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6例,重度子痫前期2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30例正常孕妇为正常妊娠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VEGF及PLGF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VEGF及PLGF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60例子痫前期患者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VEGF、PLGF水平[(21.07±2.81)ng/L、(43.52±9.47)ng/L]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30.85±2.81)ng/L、(60.33±12.58)ng/L],二者血清VEGF、PLGF水平均低于正常妊娠组[(36.11±5.06)ng/L、(75.12±14.31)ng/L](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VEGF联合PLGF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2%、90.0%,均高于VEGF检测的76.7%、88.3%和PLGF检测的83.3%、75.0%.结论 子痫前期孕妇血清VEGF、PLGF水平均显著降低,早期联合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提高子痫前期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102例子痫前期孕妇进行研究,其中58例轻度子痫患者为轻度组,44例重度子痫患者为重度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孕妇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SII、LM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II、LM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用ROC评估血清SII、LMR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子痫前期的价值。 结果轻度组、重度组血清S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LM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SII水平高于轻度组,血清LMR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轻度组、重度组的血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血清SII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LM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SII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0.59%,特异度为59.05%;LMR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76.47%,特异度为40.16%;SII+LM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14%,特异度为31.49%。SII、LMR及SII+LMR联合检测诊断子痫前期的AUC分别为0.940、0.960和0.970。 结论外周血SII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与子痫前期患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二者联合诊断子痫前期的灵敏度较高,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席翠萍  杨洁 《陕西医学杂志》2022,(11):1364-1367
目的:探讨孕中期水通道蛋白1(AQP1)、白细胞介素37(IL-37)表达水平对高危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74例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子痫前期组和非子痫前期组;所有孕妇均于孕15~20周及孕24~28周检测血清AQP1、IL-37水平;比较两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血清AQP1、IL-37水平,分析血清AQP1联合IL-37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效能。结果:所有孕妇均获得随访,其中子痫前期组孕24~28周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非子痫前期组,24 h尿蛋白定量大于非子痫前期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小于非子痫前期组(均P<0.05);子痫前期组孕15~20周及孕24~28周血清AQP1、IL-37水平均高于非子痫前期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痫前期孕妇孕15~20周血清AQP1、IL-37水平与孕24~28周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孕15~20周血清AQP1联合IL-37预测高危孕妇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44例子痫前期发生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44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因素。结果:发生组年龄、分娩时孕周、分娩前BMI、初产妇、婚姻状态、文化程度、流产史、缴费方式、居住地、子痫前期家族遗传史、饮酒史、抽烟史占比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的CysC水平高于未发生组,APN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过表达、血清APN低表达均为影响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ysC过表达、血清APN低表达均为影响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杨鹤  牛三强  陈东颖 《安徽医学》2023,44(5):582-585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孕妇血清miR-204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对其病情的判定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6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E孕妇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PE组44例和重度PE组16例,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行常规孕检的52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孕10~13周血清miR-204、HIF-1α水平。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E孕妇病情为重度的影响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204,HIF-1α水平对重度PE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PE组血清miR-204、HIF-1α水平高于轻度PE组及对照组,且轻度PE组血清miR-204、HIF-1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204、HIF-1α水平为PE孕妇病情为重度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204、HIF-1α水平预测PE孕妇病情为重度的AUC值(95%CI)分别为0.818(0.697~0.9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