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入选200例高血压病患者,年龄35—80岁,每1个月随访1次,随访2年。结果2年随访结束时,60例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11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5岁、糖尿病、收缩压、平均血压和脉压是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收缩压、平均血压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压是发生脑卒中(0R=2.13,95%可信区间1.26~3.47,P〈0.01)和死亡(OR=1.25,95%可信区间1.06~2.3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脉压是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7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接受肺切除术的399例患者的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对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后有32例(8.02%)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合并除冠心病外的心脏疾病、手术方式(≥2个肺叶切除术)和病理诊断为非肿瘤病变(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和手术方式(≥2个肺叶切除术)(P〈0.01,P〈0.05)。结论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术中应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术后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应尽可能处理好相关的呼吸道问题,减轻组织缺氧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 EGC)T1a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466例早期胃癌T1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早期胃癌T1a淋巴结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与早期胃癌T1a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P=0.029)、性别(P=0.020)和组织学类型(P=0.045)是早期胃癌T1a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示,年龄<65岁、肿瘤分化程度低的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而年龄≥65岁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结论: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是影响早期胃癌T1a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嘌呤饮食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凶素。方法 将高嘌呤饮食的T2DM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吸烟、高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等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差异;然后将踝肱比(ABI)与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最后以有无下肢血管病变为因变量,以单因素相关分析所得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下肢血管病变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与ABI负相关(P〈O.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糖尿病病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是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尿酸和C反应蛋白是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嘌呤饮食并未增加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照组(CON)187例,2型糖尿病组(T2DM)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T2DM+PAD)177例,比较各组间临床一般资料,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的年龄、收缩压与2型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与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独立显著相关(年龄OR=1.076,95%C I=1.028~1.127,P=0.002;收缩压OR=1.028,95%C I=1.002~1.054,P=0.033)。结论高龄、收缩压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0-12+23
目的 探讨PCI 治疗STEMI 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在我院行PCI 治疗的162 例STEMI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间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卒中病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至就诊时间、罪犯血管、入院时的血压值、BUN、Scr、BNP、CK、CK-MB、TC、TG、LDL-C、HDL-C,术后次日FBG、cTnI、cTnT 等,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CI 治疗STEMI 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单因素分析显示,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 的患者IRI 发生率更高(P<0.05);IRI 组患者BNP、CK、CK-MB、cTnI、cTnT 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入院时收缩压<140 mmHg、BNP、CK、CK-MB、cTnI、cTnT水平是PCI 治疗STEMI 发生再灌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6.129、3.532、3.811、4.104、3.967、4.627、4.380,P<0.05)。结论 PCI 治疗STEMI 发生再灌注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入院时收缩压下降,BNP、CK、CK-MB、cTnI、cTnT 水平等,提示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方案,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医院ICU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ICU综合征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筛选出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CU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患者发生ICU综合征34例,发生率为29.06%。χ2检验显示ICU综合征与患者年龄、家庭月收入、呼吸机治疗、性格、历经病友死亡、APACHEⅡ评分与医疗费用相关(P〈0.05),与性别和文化程度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接受呼吸机治疗(SE=0.086,P=0.000)、年龄〉60岁(SE=0.074,P=0.006)、历经病友死亡(SE=0.090,P=0.000)和医疗费用自费(SE=0.083,P=0.000)是ICU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综合征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接受呼吸机治疗、患者年龄〉60岁、历经病友死亡和自费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ICU综合征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DR)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文挑选我院60例T2DM合并DPN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观察组,纳入同期30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T2DM患者发生DR与DPN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针对相关因素讨论其防治对策。结果 观察组年龄、收入、糖尿病病程、HbAlc、TC、HDL-C、LDL-C、低血糖率、二甲双胍使用率、二甲双胍用量、脑梗死率、外周血管病变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血脂异常率、使用降脂药物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别分布、BMI分布、TG水平、吸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等因素是T2DM患者合并DPN危险因素(P<0.05);平均年龄、T2DM病程、DR均与T2DM合并DPN有相关性(r=0.7140、0.7025、0.2514,P=0.0007、0.0015、0.0001)。结论 年龄、病程、血脂异常、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收缩压等因素是T2DM患者合并DPN危险因素,而且DR与T2DM合患者发生DPN有相关性,临床治疗时应予以重视,尽早开展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化疗居家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预防策略。方法选择有PICC带管出院史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和PICC维护管理记录,统计CRI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间歇期并发CRI的影响因素,并筛选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240例患者临床资料,间歇期并发CRI23例(9.58%),并发局部感染19例(7.91%),并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9例(3.75%),其中同时发生局部感染和CRBSI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2型糖尿病(T2DM)、置管时间、发热、平均PICC维护间隔时间、PICC规范维护情况是发生CRI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8.026,95%CI:3.446~21.574)、合并T2DM(OR=4.873,95%CI:2.554~14.711)、置管时间(OR=3.375,95%CI:1.439~5.911)、维护间隔时间(OR=0.325,95%CI:0.112~0.674)、PICC规范维护(OR=0.502,95%CI:0.387~0.895)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化疗居家患者并发CRI风险较高,高龄、合并T2DM、置管时间长、维护间隔时间长和PICC维护不规范是危险因素,应针对性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CRI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创伤后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failure,ARF)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 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214例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者,6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153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2组患者年龄、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等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14例创伤患者有61例发生ARF,发生率为28.5%(61/21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创伤后极易发生ARF,年龄、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史、休克持续时间、创伤指数评分、APACHE评分是创伤后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临床中要及时判断出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的临界值。方法2型糖尿病组(T2DM组)55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63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蛋白定量(24hUPQ)等临床特征,分析DN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N 组患者年龄大、病程长、收缩压高,24hUPQ 均高于 T2DM 组( P <0.05);收缩压与24hUPQ 呈正相关(P=0.036)。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收缩压是 DN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收缩压诊断 D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2,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临界值分别为136 mmHg、82 mmHg。结论高收缩压是 DN 的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40/80 mmHg以内以降低DN的风险或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患者早期细胞免疫功能是否受到损害。方法分别采集入住ICU24-48小时内2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和24例非休克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总T淋巴细胞百分比较非休克组患者明显减低(P〈0.01);其中辅助T淋巴细胞(CD3^+,CD4^+)、抑制T淋巴细胞(CD3^+,CD8^+)百分比较非休克对照组患者减低;但B淋巴细胞(CD19^+)百分比创伤休克组较非休克组高(P均〈0.01);NK细胞(CD16^+/CD56^+)两组间无明显异常(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患者早期细胞免疫功能即受到明显抑制,这可能是造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后继发感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HA2DS2-VASc评分及其他临床指标与继发性肾功能(RJ)的关系.方法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62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为继发性RI组与RI正常组,对CHA2DS2-VASc评分、GFR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并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与RI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RI患者39例(6.22%),单因素分析发现RI组CHA2D2-VASc评分、持续性房颤、年龄、心力衰竭程度及服用利尿剂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Logisit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OR=2.372,P< 0.01)、年龄(OR=1.381,P<0.05)及严重心力衰竭(OR=1.720,P<0.05)为RI的独立危险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I时GFR与CHA2DS2-VASc(r=-0.769,P<0.01)及年龄(r=-0.565,P<0.01)呈负相关.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较单因素指标对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继发RI更有预测价值,CHA2DS2-VASc评分越高,RI损伤严重程度可能越重.  相似文献   

14.
潘攀  孙中武  杨晶 《实用全科医学》2011,9(3):342-343,387
目的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颅内血管病变情况,进一步探讨LA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1例经头颅MRI证实的LA患者和44例无LA的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头颅MRA检查并调查其血管危险因素。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LA与颅内血管病变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LA组MRA显示多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年龄、收缩压、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史和血脂异常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高血压病史、年龄为LA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与LA的关系最为密切(OR=5.663,P=0.010),高血压病史、年龄与LA也密切相关(P〈0.05),收缩压不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高血压病史和年龄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关系,分析T2DM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用B型超声对116例T2DM患者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两组: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测定患者的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空腹及餐后胰岛素、HbAlc、Tch、TG、LDL-c、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以上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1)116例T2DM中有斑块者50例,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3.1%。2)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增加(P〈0.01)。80岁以上组检出率最高达100%。3)颈动脉斑块阳性组年龄明显增大(P=0.000),收缩压及舒张压较高(P〈0.05,P〈0.01),餐后2h血糖(2hPG)较高(P=0.001),IsI降低(P=0.01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发生与年龄、收缩压、2hPG正相关,与IsI负相关。结论因此年龄、收缩压,2hPG及ISI是T2DM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及餐后2h血糖,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9例T2DM患者,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分为斑块组(A组)及非斑块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SUA)、血脂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A组年龄、BMI、FBG、HbA1c、收缩压、TC、TG、LDL-C、SUA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收缩压、LDL-C、SUA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LDL-C、SUA在 T2DM 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初诊肝癌合并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生存期≤30 d)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6月—2016年12月,80例接受保守治疗或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的初诊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患者30 d生存状态分成生存组及死亡组。两组间连续性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构成比和率采用χ2检验,并将单因素分析阳性因素代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早期病死率为28.8%。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患者休克比例(P=0.008)、初诊保守治疗比例(P < 0.001)、Child?Pugh分级(P < 0.001)、改良日本肝癌学组(LCSGJ)肿瘤分期(P < 0.001)明显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初始血清血红蛋白水平(P < 0.001)明显低于生存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史(OR=5.543,P=0.026)、Child?Pugh分级较高[B级(OR=10.395,P=0.009)、C级(OR=23.633,P=0.006)]、初诊保守治疗(OR=8.576,P=0.002)是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初诊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早期病死率高。在积极抗休克、尽可能挽救患者肝功能储备的同时,合理扩大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可能为患者生存带来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若干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MA)的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年龄、微血管病变(MI)、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锻炼运动、体重指数(BHl)、空腹血糖(FPG)、腰围、甘油三酯(TG)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SBP、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收缩压、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戒烟对糖尿病人预防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59-62
目的 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 年2 月至2019 年10 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0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合并肺部感染组(n=116)和非合并肺部感染组(n=587)。调查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Logistic 回归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116 例合并肺感染,占16.5%;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3 株,铜绿假单胞菌22 株,肺炎克雷伯菌12 株,肺炎链球菌7 株等。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肺部感染组患者在年龄≥60 岁、意识障碍、休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高于非合并肺部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年龄≥60 岁、意识障碍、休克是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年龄≥60 岁、意识障碍及休克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1月—2010年11月,618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在我科行手术治疗,其中男339例,女279例,年龄10-74(44.01±13.95)岁;风湿性心脏病387例,非风湿性心脏病231例;以手术后早期住院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瓣膜术后早期住院死亡率6.2%(38/618),死亡原因依次为低心排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P=0.000)、心功能Ⅳ级(P=0.000)、肺动脉高压≥60 mmHg(P=0.024)、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2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11)、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65岁(P=0.042)、心功能Ⅳ级(P=0.019)、体外循环时间≥3 h(P=0.000)、术后出现并发症(P=0.000)、输血量≥2 000 ml(P=0.000)是瓣膜手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心脏瓣膜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处理,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并发症,对降低瓣膜手术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