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初次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成功接受1年随访的1203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人院时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介入资料等基线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年时是否死亡(全因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未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PCI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PCI术后死亡患者15名(1.3%),PC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值的患者97名(8.1%),术后1年死亡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未死亡组患者(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越低的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越高俨=0.033,OR=0.970,95%CI=0.944—0.998)。结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的建设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胸痛中心建设前后的STEMI病人分别作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6),比较2组病人的救治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及术后3个月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肌酐水平、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FMC-to-B)时间、到达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to-B)、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心衰发生率与死亡率、术后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左心室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1),2组肌酐水平和再入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缩短STEMI病人FMC-to-B时间和D-to-B时间,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PCI的58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给予阿托伐他汀,24周后随访观察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数、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以及血脂的生化指标。结果他汀类药物干预的血液流变学指数血液粘度、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治疗组在PCI术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基本处于正常水平,对照组各指标均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的总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为6.4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TG、TC、LDL-C、HDL-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TG、TC和HDL-C三项指标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LDL-C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预处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国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和救治流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之前2012年1-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624例,观察组374例,对照组250例.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采取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进行救治,对照组在胸痛中心成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出院患者随访1年,分别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瘤形成、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再次入院)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平均完成时间缩短(P=0.001),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DD、pro-BNP、CRP、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室壁瘤形成率和Scr水平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LVEF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pro-BNP、CREA、CRP、室壁瘤形成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建立不仅有效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治疗(PCI)绕行急诊的可能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选择通过胸痛中心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210例,依据是否绕行急诊科分为绕行组和非绕行组,比较绕行组和非绕行组两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First Medical Contact to balloon,FMC-to-B)、门球时间(door to balloon,D-to-B)、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个月MACE事件,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术后6个月的6分钟步行试验(6 MWT)。结果:绕行组和非绕行组的性别、年龄、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以及既往的心肌梗死比例,心肌梗死犯罪血管的分布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绕行急诊组在FMC-to-B,D-to-B时间上均明显小于非绕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3个月MACE事件、术后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虽然绕行组要比非绕行组射血分数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6 MWT绕行组要优于非绕行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绕行急诊行急诊PCI治疗有利于缩短FMC-to-B,D-to-B时间,改善预后,同时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前与认证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救治情况,为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认证前与认证后的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数据,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救治的119例患者纳入认证前组,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救治的160例患者纳入认证后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肌钙蛋白报告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救治效果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和糖尿病史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导管室激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首份心电图时间(Z=-7.247,P<0.001)、首份心电图确认时间(Z=-5.072,P<0.001)、肌钙蛋白报告时间(Z=-3.210,P=0.001)、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Z=-7.025,P<0.001)均短于认证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药品费、住院检查费、住院检验费、住院总费用和死亡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胸痛中心模式认证和规范化运行可缩短急性STEMI患者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对急性心梗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95例急性心梗并于12h内行PCI治疗患者按照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分为血肌酐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短期观察和长期随访结局,并对长期随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升高组死亡人数和肌酐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血肌酐升高组高于正常组但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患者死亡人数、MACE发生率和随访期终点肌酐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死亡和出现MACE作为不良结局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陈旧性心梗史、Killip p≥2、血管病变程度≥2、eGFR和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均为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对影响患者结局的各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陈旧性心梗史、入院即刻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为急性心梗患者PCI治疗后出现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即刻肌酐水平与患者长期预后关系更为密切,高肌酐水平者预后不良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涂琳  于琦  鲁玉明 《重庆医学》2018,(11):1544-1547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与常规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胸痛中心成立前后的STEMI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n=121)与观察组(n=283),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各自诊疗流程下的救治速度、院内并发症与半年预后情况、治疗相关经济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绕行急诊和转入心脏监护病房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FMC2B)与进医院大门-球囊扩张时间(D2B)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FMC2B与D2B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项院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常规诊疗流程比较,胸痛中心模式可显著改善STEMI行急诊PCI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病人113例,据PCI治疗结果,将病人分为开通组(61例)和未开通组(52例)。院外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绞痛与心功能分级、主要心脏不良(MACE)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开通组病人的心绞痛程度较未开通组明显减轻(t=-14.375,P<0.01),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未开通组(t=6.089,P<0.01),心功能亦明显优于未开通组(t=-13.928,P<0.01),MACE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开通组(χ2=16.427,P<0.001)。结论成功开通CTO,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减少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需要,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左心室功能,从而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性别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363例ACS患者(男性244例。女性119例)的临床和冠脉造影病变特征、介入成功率、院内和随访(22±1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男性多支病变的比例较高,侧支循环较多,而女性双支病变的比例较高.钙化病变多。两组介入成功率(91.4% vs 94.1%,P=0.361)。院内MACE(5.7% vs 5.9%,P=0.956)和随访期间MACE(13.3%vs 13.4%,P=0.982)相似。结论本研究中性别不是影响ACS介入治疗近期和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唐秀革 《河北医学》2013,(11):1677-1680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体会分析。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予以药物保守治疗的75例老年冠心痛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QTd、HRV以及冠心病者生活质量测评专用量表(SAQ)进行观察和评定、记录,且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不同时间段QTd、HRV相应指标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0d、治疗后30d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相比P〈0.05,而两组患者相应时间段各指标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后30d优于治疗后10d,治疗后10d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痛效果显著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76例接受PTCA Stenting(PCI)的患者分为通心络干预治疗组(A组)和普通治疗组(B组),观察PCI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及超声心动图EF值的变化,随访6个月.结果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较B组明显减低(P<0.01),EF值A组较B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的心绞痛缓解及心功能的改善均有较好影响.  相似文献   

14.
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PCI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是否与男性有差别。方法:分析24 h内接受PCI治疗的79例女性高危ACS患者冠脉病变及干预情况,记录手术成功率及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并与同期133例男性患者作对照。结果: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较男性为高(P<0.01),较少吸烟(P<0.01),较多合并糖尿病(P<0.05)和高脂血症(P<0.05),三支病变较少(P<0.05),而手术成功率及(25.3±8.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男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PCI治疗高危ACS其院内疗效与长期预后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冠心病PCI术后213例患者,其中62例伴发抑郁症,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经济收入等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的精神心理原因等方面作分析.将62例患者回顾性分成两组:综合治疗(药物+心理治疗)组31例,对照组(心理治疗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在抑郁评分、生存总质量、再住院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变化. 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以文化程度越低、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占46.2%)、病情越严重(心肌梗死占72.6%;二支、三支血管病变占79.0%)的患者居多.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条件困难、负担过重(67.7%)、劳动力下降,无力担当家庭主力(51.6%)、担心冠心病再发(87.1%)是其主要原因.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再住院率及MACE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总分增高.综合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严重影响其短期和远期预后,加强药物和心理治疗(“双心治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住院期间尿酸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冠脉血流以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海淀医院STEMI患者,根据尿酸水平,将STEMI患者分为高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多变量分析住院期间尿酸水平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受损相关性以及尿酸水平与STEMI患者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高尿酸组无复流(TIMI血流0、1、2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29.0%vs 10.2%,P<0.05)。高尿酸组住院期间、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分别25.8%vs 7.4%,P<0.05;25.2%vs 23.1%,P<0.05)。多变量分析表明,在校正了影响因素后,尿酸与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受损、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分别OR=1.09,95%CI:1.02~1.18,P<0.05;OR=1.09,95%CI:1.02~1.12,P<0.05)。结论住院期间尿酸升高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受损和短期不良预后独立预测因子。因此,作为一项简便、快捷、低廉、可靠的检查手段,尿酸不但能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血流受损,还是评估STEMI患者危险分层有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60例ACS需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80例)和依诺肝素组(180例).治疗组PCI术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10.0μg/kg弹丸式注射,随后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用药后12、24、48 h观察两组患者TnI值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4 h及用药后3、6个月观察两组联合心脏事件(MACE).结果:替罗非班组与依诺肝素组比较术后24 h、3、6个月发生的联合心脏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替罗非班对心功能有良性影响.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替罗非班组有1例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ACS可减少心肌损伤,对预后有良性影响,且安全性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患者手术前后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探讨尿NGAL对对比剂肾损伤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60例接受CAG和(或)PCI的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NGAL水平.结果 6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4 h及48 h SCr、GF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对比剂发生肾损伤.NGAL水平在术后6、12、24 h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Cr变化不明显的患者尿NGAL水平已显著升高,提示NGAL对对比剂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作用要优于S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