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髂静脉DSA确诊的165例IVCS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资料,以髂静脉DSA为诊断标准,统计IVCS的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符合率。 结果 165例中,经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确诊160例,5例未检出,诊断符合率96.97%。 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诊断IVCS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IVCS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直接法静脉造影(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venography,MSCTV)对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为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48例行MSCTV检查,将原始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做多种图像后处理,寻找病变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ithy,DSA)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48例患者中,下肢深静脉血栓36例,双下肢同时受累3例,左下肢受累21例,右下肢受累12例;发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27例,伴有深静脉血栓18例。以DSA结果做为金标准, MSCT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100.0%。 结论MSCTV可以作为临床诊断静脉血栓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2周内均接受静脉造影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1)92例疑似DVT患者中,CDFI检查阳性68例,阴性24例,其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92.4%.(2)诊断正确的66例DVT中,左侧下肢52例,右侧下肢11例,双下肢2例.其中,髂-股静脉段21例(7例并大隐静脉起始部血栓),股-腘静脉段27例(9例并小隐静脉起始部血栓),单纯腘静脉内血栓10例.腘静脉-胫后静脉-肌间静脉-小隐静脉血栓8例.结论:CDFI诊断DVT准确,可靠,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患者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症状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表现,归纳各种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方法 对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住的4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及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征象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结果 表现为下肢轻微度至中度肿胀者27例(60.0%),重度肿胀者10例(22.2%),无下肢肿胀者8例(17.8%)。症状为轻中度肿胀或无肿胀为35例,重度肿胀为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5)。通过静脉顺行造影发现下肢周围型血栓,即腘静脉、股静脉及髂静脉通畅者9例(20.0%);股、腘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通畅者19例(42.2%);髂静脉血栓形成者10例(22.2%);下腔静脉造影发现下腔静脉合并血栓形成者7例(15.6%),其中髂静脉通畅或未完全闭塞的患者为42例(93.3%)。 结论 下肢肿胀程度较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动脉栓塞的风险更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造影类型中髂静脉通畅及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2种类型是发生肺动脉栓塞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7月怀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378例613条肢体,均行下肢静脉顺行性造影,对造影结果总结分析。结果613条下肢静脉造影表现中,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49条(56.93%),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166条(27.08%),左髂总静脉压迫综合征59条(9.62%),深静脉血栓形成30条(4.89%),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7条(1.14%),正常静脉2条(0.33%)。结论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病因诊断、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MSCTV)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及血管三维重建,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T静脉成像技术及应用价值。结果 47例患者,4例MSCTV显示正常。2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包括2例由布-加氏综合征引起的下肢血栓,另有3例引起肺栓塞。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下肢浅静脉曲张。25例为下肢浅静脉曲张。4例为单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有16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下肢浅静脉曲张和(或)下肢深静脉血栓。47例均行DSA检查,45例结果与MSCTV相符,以DSA为标准,诊断符合率95.74%。结论 16层螺旋CT静脉成像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2012年选择临床初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探测,观察记录血栓形成的位置、形态、受累静脉的管径、血流情况。所有患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作为金标准,将彩超结果与DSA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疗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等指标。结果 60例患者中急性、亚急性静脉血栓患者22例,慢性期38例。中央型血栓5例,周围型22例,混合型33例。与DSA比较,CDFI对股静脉血栓的诊断灵敏度最高,96.8%,对腘静脉的血栓诊断的特异度最高,92.3%,对股静脉血栓诊断的正确率最高,93.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无创伤、便捷、可重复等优点,对股静脉、腘静脉血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造影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评价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07年7月,对5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90条肢体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20条肢体同时行逆行造影检查。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依发病率的高低分别是股腘静脉双支畸形481条肢体(其中股静脉畸形189条;腘静脉畸形219条;同时合并二者畸形73条)占69.7%;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3条肢体,占16.4%;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7条,占9.7%;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6条,占2.3%;深静脉血栓后遗症11条,占1.6%;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2条,占0.3%。结论下肢静脉曲张为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股腘静脉双支畸形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同时更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琰媛  丁小莉  孔忠忠 《中外医疗》2011,30(25):175-175
目的探讨彩超在下肢深静脉备栓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患者180例,行彩超诊断。患者先仰卧位后俯卧位,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实时观察管壁、管腔及其周围的结构,做好观察并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程度、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彩色血流充填、充盈残缺及侧支循环情况等,可同时配局部加压诊断。结果 (1)下肢静脉血栓180例,其中双侧21例,单侧159例;左侧133条,右侧68条。左侧明显多于右侧,二者之比为1.96:1。中心型髂股静脉血栓88例;(2)周围型腘静脉以及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9例;(3)混合型血栓33例。结论彩色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痛苦、无禁忌证及并发症,可重复检查,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陈小龙 《求医问药》2014,(21):48-49
目的: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疑似患有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36例患者共有38条下肢深静脉疑似存在血栓。我们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36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这36例患者中,有26例患者(共27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0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11例患者(共11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髂股静脉血栓,有23例患者(共23条静脉)被诊断为存在腘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共4条静脉)被诊断为同时存在髂股静脉血栓和腘静脉血栓,有3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2例患者被诊断为存在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经手术探查,上述诊断结果全部准确,准确率为100%。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位置,还能准确地发现静脉血栓的类型,而且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因此,该检查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血流频谱图及Valsalva试验。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中探查到61条病支,其中深静脉血栓发生于髂-股静脉支32条、股总静脉支18条、股浅静脉支5条、腓静脉支6条。深静脉血栓二维超声显示:Ⅰ型38条(62.30%),Ⅱ型13条(21.31%),Ⅲ型10条(16.39%)。病变位于左下肢32条(52.46%),右下肢23条(37.71%),双下肢6条(9.8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临床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病例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性疾病(DVI)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对265例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或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前、胫后等深静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下肢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二维超声图像、频谱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65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15例(43.3%),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8例(18%),左下肢深静脉血栓86例(74.7%)。结论:彩色多普勒对DVI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方便快捷,无创伤痛苦,可重复检查,对血栓的定位、大小、栓塞的范围及病程的估计,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病变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入选本院2004-2006年5月36例患者的40条下肢动、静脉血管病变的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6例患者累及40条血管,深静脉血栓36条血管(36/40),占总血管条数90%(髂腘段7条、股段16条、股腘段3条、腘段10条);动脉栓塞4条血管(髂腘段2条、腘段2条),占总血管条数10%(4/40).21条血管行血管造影证实,9条血管手术证实,10条血管与临床追踪的结果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动脉栓塞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准确而快速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5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栓部位为72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为63处,检出率为87.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检查具有特异性强、无创、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方法:对36例病人采用50%泛影葡胺40-70ml造影剂在X线机监视下行下肢静脉造影显示血栓形成部位,并分别摄正、侧位片。结果:3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中,小腿深静脉血栓6例(17%),咽和股中下段静脉血栓13例(占36%),股深静脉上段及髂静脉血栓17例(占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多伴有远处小静脉淤张。结论: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对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治意义,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病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通过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下肢静脉造影和D-二聚体检测,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给予抗凝溶栓治疗。结果:912例妇产科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其中7例小腿肌肉静脉丛有2例下肢静脉造影未检出,2例髂静脉血栓有1例患者超声未检出,行深静脉造影发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明显升高,25例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D-二聚体是早期血栓最敏感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诊断需结合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造影,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预防肺栓塞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测髂静脉及下肢深静脉内径,管腔内有异常光团及絮状回声,管腔的压闭性。有无彩流信号及血流频谱。结果48例中,急性髂总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完全阻塞20例;亚急性股总静脉-胫后静脉完全阻塞8例;慢性髂外静脉-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8例;慢性下肢整条深静脉血栓伴部分再通6例;慢性股总静脉血栓及胭静脉血栓各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0例患者,进行能量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肢型血栓64例,占30.92%,髂股静脉血栓86例,占41.55%,股浅静脉血栓12例,占5.80%,腘静脉血栓18例,占8.70%,腓肠肌静脉丛血栓27例,占13.04%.能量多普勒超声与金标准静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能量多普勒超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了无创和具有高敏感、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随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诊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深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5月至2008年12月对1147例患者1230条下肢进行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造影资料。结果下肢静脉疾病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原发性深瓣膜功能不全(PDVI),占49.51%;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及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占29.10%;深静脉血栓后遗综合征(PTS),占15.93%。其他下肢静脉病变为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包括先天性静脉畸形肢体肥大综合征(KTS)、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下肢深静脉缺如或狭窄等〕、深静脉瘤样扩张、髂静脉压迫、下腔静脉阻塞以及盆腔肿瘤等。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是目前诊断下肢静脉疾病最可靠的方法,而深静脉顺行造影是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临床制订治疗措施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顺行静脉造影表现,总结其在诊断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及髂静脉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82条下肢),术前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并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282条下肢行顺行静脉造影,其中,单纯静脉曲张23例(8.16%),交通静脉反流188例(66.66%),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7例(9.57%),PTS综合征2例(0.72%),静脉畸形1例(0.35%),髂静脉压迫42例。结论:顺行下肢静脉造影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高,能及时明确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病因,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