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对高脂高胆固醇造模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脂质调节作用,阐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以及肝X受体α (LXR-α)和肝脏固醇调节元
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表达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44只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7 d,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东宝肝泰组和电针组,每组11只。正常组大鼠用标准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大鼠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8周后电针组针刺“肝俞”、“脾俞”和“膈俞”进行治疗,电压9V,电流强度1~3 mA,频率为1.5~2.0 Hz,疏密波,留针15 min,每天1次,连续28 d。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匀浆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RBP4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FBG、FFA、肝组织匀浆中TC和TG以及血清RBP4水平升高(P<0.01),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东宝肝泰组大鼠FBG、FFA、肝组织匀浆TC和TG水平下降(P<0.05或P<0.01),血清RBP4水平下降(P<0.01),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电针“肝俞”、“脾俞”、“膈俞”能降低NAFLD大鼠血清RBP4水平,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脂质沉积,对NAFLD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组织中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SREBP-1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 disease,NAFLD)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的表达,探讨SREBP-1c与NAFLD形成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高脂饮食NAFLD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动态观察NAFLD肝组织中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酶活性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大鼠血清FFA、TG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2周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而从第4周开始显著增加(P<.05),第12周时达高峰(P<.01);而SREBP-1c mRNA于2周时开始增加(P<.05),12周达高峰(P<.01).结论高脂饮食引起SREBP-1c表达增强,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随着SREBP-1c表达进一步增强,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合成增多,与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过程中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变化,探讨SREBP-1c与NASH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饮食诱导NASH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SH形成过程中肝组织SREBP-1c表达变化,并测定受其调控的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及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大鼠血清FFA水平、肝组织SREBP-1c蛋白表达、FAS酶活性在第4周开始增加(P<0.05),12周时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血清ALT和AST含量在8周时升高,12周时升高更加显著(P<0.01).结论 高脂饮食可诱导SREBP-1c表达增强,过度表达的SREBP-1c可引起受其调控的FAS活性升高,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与NASH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肝清脂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正常组、非诺贝特组(0.1 g/kg)、护肝清脂片低(0.54 g/kg)、中(1.08 g/kg)、高(2.16 g/kg)剂量组。在高脂饲料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持续给药12周。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及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TG、CHOL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qRT-PCR技术检测肝组织SREBP-1c、FAS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p-AMPK、SREBP-1c、FASN及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果护肝清脂片中、高剂量组能减轻NAFLD大鼠肝脏脂质沉积,显著降低其血清TG、CHOL、AST、ALT水平,同时降低肝组织TNF-α、IL-6、CRP水平。护肝清脂片中、高剂量组显能著升高NAFLD大鼠肝脏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REBP-1c、FASN及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论护肝清脂片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改善肝脏脂质代谢及抑制NF-κB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反应,缓解NAFLD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肝脂康胶囊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肝脂康胶囊干预组,每组各8只。干预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不同剂量肝脂康胶囊灌胃。药物干预12周末结束实验。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肝组织TG、TC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脂康干预组大鼠血清AST、ALT、TC、TG和肝组织中TG、TC降低(P〈0.05)。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肝脂康干预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肝脂康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FLD有治疗作用,并降低肝脏SREBP-1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喂养的C57BL/6J小鼠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8 只3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普通饮食组(n=6)、高脂饮食组(n=6)及水飞蓟宾干预高脂饮食组(n=6),干预10周后观 察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变化及胰岛β细胞的脂质含量、抗氧化水平及凋 亡情况,并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ulin-induced gene-1,Insig-1)、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的mRNA,以及Insig-1和SREBP-1c蛋 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水飞蓟宾干预高脂饮食组小鼠胰岛分泌功能明显改善,血糖水平降低 (P<0.05),胰岛组织脂质含量、氧化应激水平及凋亡水平均降低(均P<0.05);水飞蓟宾能促进胰岛组织Insig-1的表达, 抑制SREBP-1c和FAS的表达(均P<0.05)。三组间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水飞蓟宾对高脂饮食小鼠的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nsig-1/SREBP-1c途径及增加抗氧化活性有 关,且长期口服水飞蓟宾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肝X受体α(LX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变化,以探讨二者在NAFLD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诱导NAFLD大鼠模型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RCR)和Western blot法动态观察NAFLD大鼠肝组织中LXRα和SREBP-1c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大鼠肝组织中LXRα和SREBP-1c基因和蛋白表达,从第2周开始增加,12周时升高最显著(P<0.01),与脂肪肝进展程度一致.结论 LXRα和SREBP-1c的表达变化与NAFLD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c(SREBP-1c)的关系.方法 10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NAFLD模型组、单不饱和脂肪酸组(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n-6多不饱和脂肪酸组(n-6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6 PUFA)和4∶1 n-6/n-3 PUFA组,每组20只.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饲料中加1%胆固醇和10%不同油脂(分别是10%猪油、10%橄榄油、10%玉米油、8%玉米油+2%鱼油).分别于第8、16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测定血清和肝脏中脂质含量,采用实时定量PCR分析SREBP-1c、FA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REBP-1c、FAS的蛋白表达.结果 NAFL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膳食脂肪酸组(P<0.05),模型组、MUFA组大鼠肝脏中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6 PUFA组和4∶1n-6/n-3 PUFA组大鼠血清中TG及肝脏中TC、TG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后,NAS量化评分显示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UFA组、n-6 PUFA组、4∶1 n-6/n-3 PUFA组严重;与对照组比较,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SREBP-1c与FAS mRNA表达升高,MUFA组、n-6 PUFA组和4∶1 n-6/n-3 PUFA组SREBP-1c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适当比例的n-6/n-3 PUFA)可下调高脂喂养大鼠肝内SREBP-1c的表达,延缓高脂膳食引起的NAFL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对脂肪酸孵育HepG2细胞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用正常大鼠血清DMEM培养,15%含药血清组用15%含药血清DMEM培养,模型组、15%含药血清组同时加0.5 mmol/L混合脂肪酸(油酸∶棕榈酸=2∶1);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内脂质沉积,RT-PCR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SREBP-1c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15%含药血清能减少模型细胞脂质沉积,降低模型细胞SREBP-1c和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滋阴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含药血清能够调节SREBP-1c和FAS表达,改善混合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性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生素D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防治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补充组[高脂饮食同时补充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每组10只。喂饲相应食物16周后每组取5只小鼠处死后取肝组织,另5只小鼠行胶原酶原位灌注获取Kupffer细胞。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PCR法、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肝组织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M1/M2极化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维生素D补充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N)和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l(ACOX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肝组织脂质合成蛋白SREBP1C、FASN和脂质分解蛋白ACOX1、CPT1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Kupffer细胞M1极化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iN-OS2)、TNF-α和IL-6及M2极化基因IL-10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upffer细胞M1型极化进而影响肝脏脂质代谢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消痰化瘀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和肝脏肝X受体α(LX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以及消痰化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的方法复制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治疗4周,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或活性改变,并运用RT-PCR法观察肝组织LXR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运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消瘀化痰中药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中TC,TG,FFA的含量,降低血清LDL含量以及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组织的病变程度。结论消痰化瘀中药对NAFL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对LXRα/SREBP-1c这一通路的调控来改善脂代谢紊乱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脂肪酸合成酶(FAS)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剂量为2.43 g/kg),采用大剂量肌注氢化可的松法复制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右归丸组造模并给予右归丸混悬液灌胃。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的病理形态学及血清脂类物质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SREBP-1c、 CETP、 FAS蛋白表达, 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SREBP-1c、 CETP、 FAS基因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出现高脂血症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血清中TG、 TC、 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1), 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内SREBP-1c、 CETP、 FAS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肝内SREBP-1c、 CETP、 FAS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SREBP途径抑制SREBP-1c、 CETP、 FAS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来降低模型大鼠血液中脂类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观察SCAP/SREBP-1c对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毒胡萝卜素(Tg)诱导人L02正常肝细胞株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Western blot检测GRP78的蛋白表达.甘油三酯(TG)试剂盒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变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REBP-1c下游脂代谢相关基因FAS、ACC1的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SREBP-1c、FAS、ACC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miRNA瞬时转染沉默SCAP基因的表达,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GRP78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g在体外成功建立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组肝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增加(P<0.05),脂滴明显增多;nSREBP-1c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游靶基因FAS和ACC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与nSREBP-1c的升高趋势一致.转染SCAP-3 miRNA载体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内质网应激通过SCAP/SREBP-1c调控肝细胞脂质合成代谢,促进脂质沉积,是NAFLD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靶向干扰SCAP,能减轻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成为安全有效的NAFLD防治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在低剂量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 DEN)合并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DEN(30 mg/kg)合并高脂饮食饲喂大鼠16周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通过HE染色、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π,GST-π)、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 desaturase 1,SCD1)及AMPK、p-AMPK的表达变化;体外实验观察AMPK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 PA)诱导的大鼠H4IIE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 与单纯DEN处理组比较,DEN+高脂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及小灶性坏死;GST-π表达水平增高;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及SREBP-1c、FAS、ACC、SCD1表达水平上升;p-AMPK水平下降。AMPK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降低棕榈酸诱导的H4IIE细胞内脂质合成。结论 AMPK可能通过抑制SREBP-1c的表达水平参与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内质网应激标志物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ERp57)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食组(n=15)和高脂饮食组(n=45),高脂饮食组饲以高脂饲料建立NAFLD动物模型,5周后两组各取2只大鼠对比验证造模。造模成功后,普食组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组再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各10只),其中饮食1组和电针1组继续饲以高脂饮食,饮食2组和电针2组饲以普通饮食。电针1组和电针2组毫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三穴,其中“足三里”“三阴交”接通电针刺激,每日1次,单侧交替取穴,每次治疗20 min,连续4周。每周称取各组大鼠体质量,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脂及肝功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Rp57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并检测下游分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基因表达。结果 4周后,饮食1组大鼠体质量增长低于饮食2组、电针1组和正常对照组( P<0.05);电针2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高于电针1组( P<0.05),与饮食2组差异不明显(P>0.05)。饮食1组血清血脂、肝功指标以及肝脏ERp57和SREBP-1c基因和ERp57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电针1组和饮食2组( P<0.05);电针2组分别与饮食2组和电针1组比较,上述指标降低更为明显( P<0.05)。结论 电针能有效抑制ERp57的表达,改善NAFLD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从而降低SREBP-1c的表达,改善脂质代谢,这可能是电针治疗NAFL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Yang LL  Wang M  Liu T  Song HY  Li DF  Zheng PY  Liu P  Ji G  Ji G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9):998-1004
目的:研究降脂颗粒(Jiangzhi Granule,JZG)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大鼠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O)组和JZG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PIO组及JZG组给予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造模4周后药物干预4周,留取肝脏组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检测肝组织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水平;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肝组织LXR-α和SREBP-1c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大泡性脂肪变性,JZG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JZG与PIO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FFA、TAG含量及LXRα、SREBP-1c的表达水平。结论:JZG可调节模型大鼠脂肪酸代谢紊乱,其作用可能与下调肝组织LXRα和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黄素 (emodin) 对高脂喂养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大鼠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脂饮食6周形成 NAFLD 模型,大黄素低、高剂量 (30、60 mg/kg) 干预4周,肝脏 HE 染色观察 NAFLD 模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 (TG)、游离脂肪酸 (FFA) 和转氨酶 (ALT、AST) 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肝脏 X 受体 (L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 (FAS)、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 (DGAT2)、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脂酰辅酶A氧化酶 (ACO)、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 (CPT-1)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等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FFA、TG、ALT 显著下降,肝脏 HE 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轻,SCD-1 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大鼠 ALT、AST,血清和肝脏 TG、FFA 显著下降,肝脏脂质沉积显著下降,肝脏 FAS、DGAT-2、SCD-1 表达降低,CPT-1 和 PPAR-α 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大黄素剂量依赖性地改善 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脂质合成基因和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当药和水飞蓟提取混合物对大鼠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liverdisease,NAFLD)基础上由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h)诱导的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l_4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CCl_4组、当药和水飞蓟混合物组(提取物组)、甘草酸二铵组。正常组和CCl_4组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提取物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大鼠同时分别采用当药和水飞蓟混合物或甘草酸二铵干预。8周后,除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小剂量CCl_4,注射48h后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and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mineaminotrasferas,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肝组织匀浆中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protein-2,UC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肝组织HE染色显示,小剂量CCl_4未导致正常饮食大鼠肝脏出现病理学异常改变,高脂饮食组出现肝小叶大面积肝细胞脂肪变性,高脂饮食加CCl_4组脂肪变性加重,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炎性细胞浸润明显,提取物组、甘草酸二铵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和炎性浸润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CCl_4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组织TAG、MDA、GSH水平和UCP2表达无明显改变;各指标除GSH外在高脂饮食组较正常组及cck组略有升高;高脂饮食加0孔组血清ALT、AST水平较高脂饮食组显著升高,肝组织TAG、MDA含量和UCP2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GSH含量明显下降;而提取物组和甘草酸二铵组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 结论:NAFLD大鼠肝组织对小剂量CCl_4损伤敏感性显著增加,肝组织中氧化因素上调,抗氧化应激因素下调是其重要机制。当药和水飞蓟混合物可逆向调节这些氧化应激因素的改变,从而显著改善NAFLD大鼠肝组织对CCl。损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果糖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果糖组、三氯化钆(GdCl3)组和GdCl3+果糖组。对照组与GdCl3组小鼠均饮用自来水,GdCl3组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果糖组与GdCl3+果糖组小鼠均饮用30%果糖水溶液,GdCl3+果糖组小鼠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喂养10周后剖杀所有小鼠,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查,制备冰冻切片用于油红O染色;其它肝脏组织用于RT-PCR、Westernblot和肝脏TG含量检测。结果果糖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而GdCl3干预明显降低果糖组小鼠肝脏TG含量,同时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得到改善;果糖组小鼠肝脏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明显激活,其靶基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TG合成相关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GdCl3干预明显抑制肝脏核蛋白SREBP-1c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上调。结论果糖引起肝脏组织SREBP-1c激活导致肝细胞TG合成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激活在果糖诱导的小鼠肝脏SREBP-1c激活和脂质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在果糖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48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果糖组、三氯化钆(GdCl3)组和GdCl3+果糖组.对照组与GdCl3组小鼠均饮用自来水,GdCl3组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果糖组与GdCl3+果糖组小鼠均饮用30%果糖水溶液,GdCl3+果糖组小鼠同时给予GdCl3(10 mg/kg,ip)每周2次.喂养10周后剖杀所有小鼠,取血清检测甘油三酯(TG)含量;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用于病理学检查,制备冰冻切片用于油红O染色;其它肝脏组织用于RT-PCR、Western blot和肝脏TG含量检测.结果 果糖组小鼠血清和肝脏TG含量显著升高,肝脏组织HE和油红O染色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明显,而GdCl3干预明显降低果糖组小鼠肝脏TG含量,同时肝脏脂质沉积明显得到改善;果糖组小鼠肝脏核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明显激活,其靶基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等TG合成相关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GdCl3干预明显抑制肝脏核蛋白SREBP-1c的激活及其靶基因上调.结论 果糖引起肝脏组织SREBP-1c激活导致肝细胞TG合成增加.肝脏Kupffer细胞激活在果糖诱导的小鼠肝脏SREBP-1c激活和脂质沉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