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峰  徐烨  陈诚豪  崔焌辉 《浙江医学》2018,40(8):854-857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痔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ST组166例、PPH组17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牵拉痛、切除标本体积)、术后情况(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疼痛评分、术后出血评分、尿潴留发生率、急便感发生率、失禁发生率)、随访情况(复发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标本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术中腹部牵拉痛PPH组较TST组剧烈(P<0.05)。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尿储留发生率、术后出血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首次排便和术后1周时的肛门疼痛评分、急便感发生率以及失禁发生率,均为TST组优于PPH组(均P<0.05)。术后随访2年,TST组与PPH组复发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远期排便功能方面,TST组发生排便次增多、排便不尽感所占比例均低于PPH组(均P<0.05),而排便费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与PPH治疗痔病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TST创伤小、患者疼痛程度轻、对肛门直肠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和单纯外剥内扎术组,每组51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生尿潴留、直肠壁血肿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组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组.结论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与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痔病的情况,探讨TST术的适应证、安全性、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非随机性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住院的Ⅱ~Ⅳ期痔病患者纳入TST术治疗组44例和PPH对照组42例。观察各组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TST术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为(17.7±3.4)min,出血量为(5.7±2.3)ml。TST术组患者在术后12小时以及术后第7天痛苦平均分以及在初次排便,术后第3天以及术后第7天的急便感较PPH对照组有优势。TST术组26例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肠动力学检测比较肛管长度、最大收缩压、初始感觉阈值和最大感觉阈值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ST术对Ⅱ~Ⅵ度痔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与PPH相似。TST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8例Ⅲ~Ⅳ痔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8例采用TST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症状的疗效以及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费用、手术副作用(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狭窄疼痛、水肿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ST手术治疗痔病是一种操作简便、手术和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的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环状脱垂痔患者分为PPH组和Milligan.Morgan术组(MMH术组),各150例。观察两组近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72h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评价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近期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H组术后远期肛门疼痛和痔块脱出的发生率高于MMH组(均P〈0.05)。结论PPH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安全,近期疗效优于MMH术,而远期复发率高于MMH术。  相似文献   

6.
王小牛 《安徽医学》2013,34(9):1317-131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治疗痔病的优点。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分别应用PPH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之间存在的差别。结果 PPH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疼痛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外剥内结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出血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II期、IV期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PPH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俊川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73-2174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改良组(43例)和常规组(43例),常规组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改良组接受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常规组[76.74%(33/43)](P<0.05);改良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2/43)]低于常规组[20.93%(9/43)](P<0.05)。结论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及肛门生理功能恢复时间,加快康复进程,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彭荣  潘自福  余明波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53-1753,180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征得患者同意行PPH术患者6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2.03±10.81)岁;行传统外剥内扎术患者4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39.52±13.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肛门指检,清洁灌肠。选择腰椎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的男女构成、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有无复发、出血等情况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计数、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外剥内扎术患者比较,行PPH术的6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均P〈0.05)。PPH组术后出血1例,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PH术治疗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环状脱垂性痔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环状脱垂性痔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痔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全部患者均康复出院。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环状脱垂性痔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Ⅱ-Ⅳ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疼痛发生率、肛门水肿、肛门狭窄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疼痛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治疗Ⅱ-Ⅳ度混合痔疗效与传统痔外剥内扎术相似,但是对肛门功能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TST术安全、有效、微创,符合肛门直肠生理。  相似文献   

11.
胡鑫晔  郑伯安  屠世良  李波 《浙江医学》2020,42(18):1960-1964
目的观察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每组20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继发大出血等)、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12周的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远期并发症(残留痔、肛门狭窄、肛门溢液)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术后1、3、5、7d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术后14d两组患者上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继发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术后12周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肛管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12周肛管静息压均低于术前(均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残留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肛门狭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肛门溢液。结论痔体半切除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应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黏膜选择性切除钉合术(TST)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方法 收集162例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其中90例行TST治疗(TST组),72例行传统经肛门肿物切除术(对照组),就两组切除肿瘤的完整程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 TST组均顺利切除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切除组织的完整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应用TST治疗低位直肠良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程飞 《当代医学》2014,(33):44-45
目的评估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胜东医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5%,略高于对照组的86.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2.6±3.5)min、(3.2±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3.9±2.7)min、(5.1±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尿潴留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1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患者跟踪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效果满意,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耿桂飞  徐厚兰  刘伟  詹峰 《浙江医学》2018,40(21):2360-2362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交叉均分两组,分别采用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每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PPH组比较,RPH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痔上黏膜多平面套扎法治疗混合痔伴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效果优于PPH,可作为规范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Ⅱ~Ⅲ度痔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Ⅱ~Ⅲ度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观察组予TST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式治疗Ⅱ~Ⅲ度痔患者,可改善手术结局,缩短住院时间,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蓝兴菊 《重庆医学》2015,(1):110-112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分为PPH组(72例)以及外剥内扎术组(6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PH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肛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外剥内扎术组,总体满意度高于外剥内扎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便血、疼痛、瘙痒、脱垂、肛周不适、排便困难等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外剥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近期效果优于外剥内扎术,其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多数并发症可通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规范手术操作来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山莨菪碱对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尿潴留的干预情况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度痔45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各15例.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利多卡因组于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利多卡因;山莨菪碱组于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山莨菪碱,分别对3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肛门坠胀感及肛门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3组临床治愈率、术后肛门坠胀感及肛门疼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多卡因组优于对照组与山莨菪碱组(P<0.01).结论 阿是穴、长强穴注射利多卡因可明显降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治疗Ⅲ、Ⅳ期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12月住院择期手术的Ⅲ、Ⅳ期痔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扎止血针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缝扎止血针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和狭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33、5.210,P=0.042、0.022);但两组术后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急便感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随访,观察组有6例复发,对照组有4例,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期痔的效果相当,但吻合器痔上黏膜C形切除钉合术具有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无吻合口狭窄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21例痔疮患者。结果 21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住院3.8(2-6)d;手术时间25-50min;术中吻合口有活动性出血6例,局部吻合钉松脱1例,均经“8”字缝合达到止血和固定目的;无1例术后出血;术后肛门胀痛不适7例,术后尿潴溜者5例。结论 PPH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易于被医生掌握,很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术)对混合痔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60例,采用TST术进行手术治疗,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 a分别进行肛门直肠动力测定。结果术后1个月肛管静息压、肛管功能长度较术前升高(P<0.05),最大收缩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初始便意容量及最大耐受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 a与术后1个月比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ST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肯定,可增加肛管静息压,延长肛管功能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