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Mixter和Barr首次阐明腰腿痛的真正最常见病因系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此后,近20年里腰椎间盘突出一直被认为是腰腿痛的惟一主要病因[1].但后来的观察发现这种观点与临床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比如:部分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间盘摘除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有的腰腿痛的患者在MRI及CT等影像学上并不存在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与疼痛的程度不一致;保守治疗往往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等[2].直到20世纪50年代Lindblom及Wilson等相继提出即使在没有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下,椎间盘内部本身的病变同样可以导致腰腿痛.这才使得大家开始深入探讨椎间盘退变所致腰腿痛的根本原因.近年关于椎间盘退变所致腰腿痛的病因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相关化学因素方面成果丰富,笔者就目前国内外关于椎间盘退变所致腰腿痛相关化学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10.
张山 《临床医学》2010,30(1):100-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刺激或压迫脊神经、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为骨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可伴有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病因多由外伤、劳累劳损引发。病情可长可短,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给患者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痛苦。医学界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手术治疗的患者大约占10%~20%,绝大多数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推拿正骨手法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笔者于2007年8月至2009年4月采用定点旋转复位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背景:腰椎间盘退变由多种因素引起,水通道蛋白变化规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方法:收集大理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手术切除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腰椎间盘组织15份,退变椎间盘组织15份,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的表达,测量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椎间盘组织结构清晰,胶原纤维走形清楚,组织轻微水肿无黏液样变,病例组组织结构模糊紊乱,胶原纤维增生粗大、走行紊乱,组织炎性水肿严重、坏死黏液样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例组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平均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水通道蛋白1、水通道蛋白3减少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近几年来,706代血浆引起过敏性休克屡有苍白、血压降至5.3/okPa,立即停输706代血浆,报迢,但导致脊髓休克则少见,我们遇到1例,现给予去甲肾上腺素4ms加人5%葡萄糖液500ml将对该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中静点,4h后转人我院心内科。查体见病人神志1病例简介恍榴,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大理石样,四肢患者,男,53岁,因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某湿冷,末稍紫组,体温35.6℃。脉搏细弱,呼吸24医院输注706代血浆500ml,每日1次,于第4d,沈min,血压6.7/2.7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当输人150ml时,突然出现寒战、恶心呕吐、面色98次/min,律齐,诊断为过敏性休…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72例DN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临床以血瘀证多见,但目前仍缺少理想的防治手段.既往研究已报道了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目的:探讨广西地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及椎间盘退变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08-01/2009-12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中医辨证为血瘀证的共60例,同期相匹配的非血瘀证患者60例,均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检测,并观测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等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Forward(LR)法分析椎间盘退变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程度根据磁共振成像检测结果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结果与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基因型者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较CC和TT基因型高,血瘀证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比非血瘀证患者更严重(P< 0.05).重度椎间盘退变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轻中度椎间盘退变者的1.818倍(OR=1.818,95%C/:1.275~2.931,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重度椎间盘退变的累积暴露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风险是其中某单一因素的2.038倍(OR=2.038,95%C/1.379~3.423,P<0.05).实验结果提示重度椎间盘退变很可能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人腰椎间盘突出症血瘀证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携带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CT基因型的患者在引发椎间盘退变加重相关因素的作用下,患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