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本院经阴道分娩的早产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脐带结扎(出生后10 s),观察组采用延迟脐带结扎(延迟至出生后2 min),均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生后24 h内的血常规指标(Hb、RBC及HCT)、生后1周内额部黄疸峰值、早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Hb、RBC及HCT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红细胞增多症;观察组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额部皮测胆红素峰值、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断脐可成为一项减少早产儿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措施,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生延迟结扎脐带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早产儿的病例临床资料,将延迟脐带结扎(娩出后60 s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试验组,按照临床常规结扎脐带(娩出后15 s内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及2周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贫血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需要输血治疗的情况。结果生后1周,两组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试验组贫血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两组早产儿生后2周血红蛋白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输血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出生延迟结扎脐带可以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以及输血概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出生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娩出后60 s及以上结扎脐带)对极早产儿(孕周<32周)疾病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9年100例极早产儿的病例临床资料,试验组为50例延迟脐带结扎的极早产儿,对照组为50例按照临床立即脐带结扎(immediate cord clamping,ICC)(娩出后15 s内结扎脐带)的极早产儿.比较2组极早产儿生后24h及2周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比较生后2周2组极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及在住院期间需要输血治疗的情况,2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结果:生后24h及2周,试验组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24 h H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生后2周HCT比较,DCC组高于ICC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贫血发生率、输血率及PVH-IVH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C、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CC可以在住院期间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输血概率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出生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娩出后60 s及以上结扎脐带)对极早产儿(孕周<32周)疾病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9年100例极早产儿的病例临床资料,试验组为50例延迟脐带结扎的极早产儿,对照组为50例按照临床立即脐带结扎(immediate cord clamping,ICC)(娩出后15 s内结扎脐带)的极早产儿.比较2组极早产儿生后24h及2周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比较生后2周2组极早产儿的贫血发生率及在住院期间需要输血治疗的情况,2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率.结果:生后24h及2周,试验组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24 h H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生后2周HCT比较,DCC组高于ICC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贫血发生率、输血率及PVH-IVH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NEC、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CC可以在住院期间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输血概率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选取150例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头位、单胎孕妇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延迟脐带结扎(新生儿娩出后30 s以上结扎脐带),对照组行早脐带结扎(新生儿娩出后30 s内),比较两组产后出血、蓝光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及新生儿核黄疸发生率。结果延迟脐带结扎组新生儿贫血及颅内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产后出血、蓝光治疗及新生儿核黄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迟脐带结扎可减少新生儿贫血及颅内出血率,不增加产后出血率,虽可引起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但新生儿蓝光治疗率、核黄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延迟脐带结扎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诊断浅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6例在长兴县中医院接受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穿刺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淋巴结穿刺活检位置包括:颌下5例,颈部28例,锁骨上窝77例,腋下15例,腹股沟1例;穿刺前患者均进行血液学检查,确保患者凝血功能无障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无局麻药物过敏史,女性患者需在非月经期接受穿刺;选择合适的取材长度及入路,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进针,针尖到达病灶边缘时固定穿刺针,组织切割成功后退针,观察取材是否满意,是否需要再次取材,取材不得少于3 mm;活检标本放入10%甲醛溶液固定,送病理科检查;观察穿刺取材成功率及穿刺活检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共取材449条,满意标本440条,成功率为98.0%,9条不满意标本中,6条取材过少,3条未检出淋巴组织;取材长度3~12 mm。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71例,无法诊断6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52例,恶性病变74例;剔除6例无法诊断者,与术后病理相比,穿刺活检的灵敏度为98.6%(69/70),特异度为96.0%(48/50),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穿刺活检可动态观察淋巴结状况,其诊断率高,安全性好,对淋巴结病理学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延迟脐带结扎(DCC)与脐带挤压(UCM)方法处理脐带对早产儿血容量、血红蛋白、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分娩的早产儿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钳夹脐带组(n=51),延迟脐带结扎组(n=48)和脐带挤压组(n=47),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脐带处理;收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迟结扎脐带对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入本院妇产科病房并分娩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立即结扎脐带(10s),实验组延迟结扎脐带(45-60s);分别检测婴儿出生时及6个月后体内的CD4+、CD8+的含量。结果出生时实验组脐带血内的CD4+、CD8+相比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后CD4+降低、CD8+升高,但实验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使脐血中更多的免疫因子及免疫辅助因子进入新生儿体内,间接提高了新生儿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4):303-304
目的研究延迟脐带结扎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2015-06—2016-09间经阴道分娩的且出生时无窒息的早产儿96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8例,对照组胎儿在出生后15~30 s内进行脐带结扎,观察组胎儿在出生后30~45 s进行脐带结扎,比较两组胎儿Hb、红细胞比容(Hct)及最高胆红素水平,随后分别在生后6 h、24 h、72 h对两组早产儿进行头颅B超检查,比较两组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Hb、Hc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脑室出血发生率为10.41%,较对照组27.08%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脐带结扎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率具有相关性,延迟脐带结扎可有效降低早产儿脑室出血发生率,有利于改善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出生后通过结扎脐带与母体分离,临床上一般出生后便即刻结扎脐带,这是一种传统也是非常流行的做法.新生儿出生后迅速结扎脐带可以避免新生儿低体温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尤其存在新生儿窒息时,迅速结扎脐带可以为新生儿抢救争取时间.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对以往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Walsh和Yao[1-2]分析认为脐带结扎的时间可以影响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迅速结扎脐带会使新生儿血容量减少,输血量增加及加重贫血.Mercer等[3]研究发现,延迟断脐的新生儿有良好的心肺适应性,较少需要给氧和人工通气.  相似文献   

12.
<正>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科学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是围产医学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表明对需要复苏的新生儿进行胎盘输血是有积极意义的[1]。胎盘输血是指胎儿娩出到脐带结扎的这段时间,由胎盘通过脐带向新生儿传送血液。脐带延迟结扎(DCC)就是常用的增加胎盘输血的方法之一[2],其定义为胎儿娩出后至少30 s或等到脐带停止搏动结扎脐带。但目前国内文献主要报道实施DCC对早产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脐带结扎时间早产儿及产妇各项指标的情况,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时间对早产儿及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产科妊娠28~37周阴道分娩的早产儿320例,根据结扎脐带时间分为A组(立即脐带结扎)、B组(胎儿娩出后60 s延迟脐带结扎)、C组(胎儿娩出后120 s延迟脐带结扎)、D组(胎儿娩出后180 s延迟脐带结扎),各80例。分别检测新生儿生后24 h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压积(HCT)、出生5 d内血清胆红素的变化及光疗率、新生儿早期体温的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统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及住院期间输血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长和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分娩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出生后24 h,B、C、D组Hb水平(169.32±15.23)、(173.44±18.27)、(178.79±17.29)g/L和HCT水平(52.97±5.21)%、(55.57±4.89)%、(58.48±5.88)%均高于A组(152.38±14.33)g/L、(46.32±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挤压脐带及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平均血压、脑血流及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胎龄为34-35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生后立即结扎脐带(ICC)组、挤压脐带(UCM)组及延迟脐带结扎(DCC)组,每组各40例。新生儿于出生后2 h及24 h行平均血压(MBP)及脑血流测定,早产儿于纠正胎龄至预产期时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测定。脑血流参数分别为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和阻力指数(RI)。结果:DCC组与UCM组早产儿生后2 h及24 h MBP均高于ICC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CC组与UCM组早产儿M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C组、DCC组及UCM组间早产儿脑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C组、DCC组及UCM组间早产儿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与UCM可以增加早产儿MBP,对脑血流及NBNA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延迟脐带结扎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6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8例,其余229例为对照.收集患儿及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延迟脐带结扎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结果:结肠炎组极低体重儿、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延迟脐带结扎对足月新生儿的影响,为延迟断脐带结扎在临床的实施提供理论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9年6至9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足月顺娩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完全娩出至脐带结扎的时间分为5组,即A组[即刻断脐(<30 s)]、B组(出生后1 min)、C组(出生后2 min)、D组(出生后3 min)及E组(脐动脉搏动消失组),比较各组间新生儿出生后的脐血血气分析、出生后前10 min的脉氧饱和度、出生后3 d的血常规及出生3 d的胆红素值的差异。结果 不同断脐时间下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各项指标(pH、HCO3、-HB、S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断脐时间下新生儿出生第3天的H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相比较于B组、C组出生后第3天的HCT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相比较于B组第1天黄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相比较于C组第2天黄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相比较于A组和B组,第1、2 min脉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断脐时间的增加,可以预防新生儿贫血的发生,增加新生儿出生过渡期的心血管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近远期并发生的发生率;但是否会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需要光疗治疗的黄疸发生率,仍待进一步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孕周<34周早产儿的影响。 方法 选择孕周<34周早产儿388例,按照脐带结扎方式分成常规组、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常规组于分娩后30 s内结扎脐带;延迟脐带结扎组于分娩后120 s结扎脐带;挤压脐带组于近新生儿端20 cm处,从母亲端向新生儿端挤压脐带2~3次后结扎脐带,耗时5~10 s。分别于生后48 h 和7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出生后1~7 d测定经皮胆红素值;记录住院期间光疗、1周贫血、输血及窒息发生率。 结果 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48 h,7 d时Hb、HCT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48 h,7 d时Hb、H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脐带结扎组和挤压脐带组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光疗和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快速挤压脐带与延迟脐带结扎均能提高早产儿机体内Hb和HCT水平,减少1周贫血、输血发生率,且不增加出生后窒息和光疗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娩出后延迟3 min脐带结扎对自然分娩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顺产的180例新生儿,根据脐带结扎延迟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新生儿娩出30 s内进行脐带结扎,观察组新生儿娩出后放在低于胎盘约10 cm位置,娩出3 min后进行脐带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24 h血清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血红蛋白(Hb)水平及红细胞比容(HCT)、娩出后24、72 h血清人氨基端前心钠肽(NT-proA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b、IgG、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娩出后同一时段内,观察组血清CK-MB、NT-proA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娩出后延迟3 min脐带结扎有利于确保其血容量,提高免疫力,且不会增加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20.
吴靖 《黑龙江医学》2022,46(5):564-566
目的:分析延迟结扎脐带用于新生儿免疫指标、血常规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出生的130例足月顺产分娩的新生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出生30 s内立即结扎,观察组出生至少30~60 s或脐带搏动停止后结扎,比较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